学术投稿

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

邹秀玲

关键词:消化内科, 护理风险, 临床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提出临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抽取我院消化内科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比较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发生的不良事件与比较组相比较少,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比较组为70.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中,对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血站分站的血液质量监控

    目的:十堰市中心血站竹山分站是十堰市中心血站的派出机构,距离总站较远,建站之初受空间、人员、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不能对血液质量做到全方位的监控。为了突破客观条件限制,竹山分站在实践中探索,努力做好血液质量监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取通过学习培训等措施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质量意识;健全分站内部质量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监控;通过质管科加强血液质量抽检工作;与临床科室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等措施对采供血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发现改进的机会并不断改进。结果5年来竹山分站采取自我监控和总站抽样监控的方式对各个环节质量进行监控,逐步形成了分站的质量监控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仅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员工的质量意识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进行有效监控是转变血站工作人员血液质量观的重要途径。淡化监控者与被监控者之间的界限,树立全员质量监控的观念,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在监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监控的作用从单纯的监督、检查、评价向导向、激励、改进的方向发展。监控是一种手段,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血液安全才是目的。

    作者:田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应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戴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MRI检查与关节镜对退变性膝关节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退变性膝关节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提高退变性膝关节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40例MRI检查退变性膝关节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进行关节镜手术,得出MRI诊断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使用MRI诊断对膝关节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指导临床治疗的较满意的一项检查手段。结论 MRI对膝关节退变性半月板、关节软骨的损伤的诊断准确,是膝关节退变性半月板、关节软骨的损伤可靠的检查手段。

    作者:曹铨;范杰;石钢;张新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鼓膜穿刺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鼓膜穿刺的基础上加以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为6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对照组患者为1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为1.7%,对照组患者为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亚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诊断的作用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6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小板参数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血小板压积水平和血小板计数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检验指标和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升高可将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充分反应出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付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进护士自我效能感、应付方式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进护士的应付方式类型,并探讨自我效能感和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5-2016年度本院的新进护士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并给予心理测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结果新进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与学历有显著的相关,一般效能感与的多个因子存在相关,高自我效能的新进护士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应付方式,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成熟的应对方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新进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对应付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杨扬;高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误诊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1例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发病率低,每年新发病例约百万分之五[1],误诊率高,有统计表明[2],约1/2的患者是发病6个月后诊断明确的,甚至有1/5是患病5年后才得以确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容易误诊的原因除了发病率低外,还有其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本科收治1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现对其病例进行报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侯雨;于勤;邓春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放射性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放射性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对策研究。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放射科和肿瘤科进行放射性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其安全隐患和对策研究,观察患者的粒子植入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放射性粒子植入成功率高,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粒子的放射性伤害。结论放射性护理在应对放射性粒子安全隐患方面需多加防范,经过细心护理能够避免或减轻影响。

    作者:王任朴;金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肺通气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通气量(MVV),并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2TDM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变。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1)、大通气量(MVV)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病程以及血糖控制水平对肺通气功能的改变可能起到重要影响。

    作者:张洪茂;何志琼;徐琴;练寿英;杨雪;张林;胡茂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自制止血棉球在拔牙创面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自制止血棉球在拔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0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自制止血棉球止血组(观察组)及普通棉球止血组(对照组),拔牙术后运用棉球止血20~25 min,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棉球粘连及脱落情况、术后24h创面渗血情况、老年和幼龄患者咬合舒适度及棉球吸收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拔牙后创面止血速度快,止血成功率、咬合舒适度及棉球吸收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棉球粘连及脱落、术后24 h创面渗血均显著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在止血效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制的新型止血棉球,能使拔牙术后创面有效止血,减少填塞时间,防止出血、感染、创面粘连等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大限度降低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杨烨;赖相燕;赖文鸿;高振;黄清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从医院妇产科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抽选94例进行研究,依据研究对象所接受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对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妊娠结局(胎儿窘迫率、胎盘早剥率)、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顺产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作者:易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0月入院的 AMI 患者57例,根据血清 UA 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41)和尿酸正常组(n=11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液检测指标、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及 Grace 危险评分,并分析 UA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BMI)、合并高血压病比例、甘油三酯(TG)、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Grace 评分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尿酸正常组高(P<0.05或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组尿酸水平与年龄、LDL-C、NT-ProBNP、Grace评分、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成正相关(P<0.05),与LVEF成负相关(P<0.05)。结论 AMI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更明显,院内死亡风险更高,提示预后更差。

    作者:周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患者顺产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顺产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产妇7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静脉注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塞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妇产产程时间和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病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产程时间和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数据之间差异较小,具有均衡性。结论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对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地临床效果,还能缩减产妇产程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丽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和钆贝葡胺增强胆道成像在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胆道水成像与扎钡葡胺在肝移植后胆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胆道水成像和扎钡葡胺增强后胆道成像检查,并对照术中胆管造影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准确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在肝内三级以下胆管造影结果的诊断中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三级以上肝内胆管造影中,扎钡葡胺增强后胆道造影准确率较磁共振胆道水成像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扎钡葡胺增强后胆管造影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去引入的造影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成像方法。

    作者:周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疗欠费预警与催款系统的设计开发

    医疗欠费是指住院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未能及时支付,从而造成医院应收医疗费尚未收回的款项。开发医疗欠费预警与催款系统,其目的就是能够实时动态监控患者的预交金及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及时催交预交金,从而减少或避免医疗欠费。该系统实现了医院医疗欠费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了医疗欠费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董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胡氏妇科调经方治疗功能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胡氏妇科调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现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4月到我院进行就诊的120例功能性痛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功能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中成药)、对照组2(西药)与治疗组(胡氏调经方)。其中40例功能性痛经患者为对照组1(中成药),对其采用中成药少腹逐瘀颗粒治疗,3次/d,经前1w起口服;40例功能性痛经患者为对照组2(西药),对其采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治疗,1次/d,经行腹痛时口服;另外40例功能性痛经患者为治疗组,采用胡氏调经方汤剂(当归、丹参、川芎、赤芍、柴胡、延胡索等)治疗,1剂/d,水煎服,2次/d,经前1w起口服。同时,对比治疗后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功能性痛经患者的腹痛情况及伴随症状缓解情况。结论经过对比治疗组和两组对照组功能性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两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胡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针灸联合药物对顽固性面瘫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32例,显效5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34例,有效28例,无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对比,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药物联合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无不良后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艳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搔刮术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搔刮术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东莞第三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因宫腔镜检查正常的宫腔,不明原因不孕的妇女,行IVF-ET治疗反复种植失败再次进入新的IVF-ET周期的患者,把纳入的46例患者随机化分成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20),实验组在取卵周期前1个周期21~27 d进行内膜搔刮术,对照组行安慰性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行 IVF-ET的临床妊娠率为46.2%、种植率为34.6%,高于对照组IVF-E的临床妊娠率为35%、种植率为20%。结论可以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宫内膜搔刮有利于子宫内膜与排卵的同步性,提高反复种植IVF-ET妊娠率。

    作者:陈淼;邱志玲;陈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及哺乳期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妊娠和哺乳期可以通过增强肠道钙吸收和骨质钙吸收来满足母体和胎儿对钙的需要量,但仍然有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妊娠和哺乳期骨质疏松可导致骨折并危及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本文旨在阐明妊娠及哺乳期骨骼的生理变化、临床表型和护理要点,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庆波;梁甜;熊怀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加减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减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减麻杏石甘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X线消失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X线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存在统计学差异;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上加减使用麻杏石甘汤对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郝洁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