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洁茹;洪秀红
前列腺素(PGs)是一族具有生理活性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和羟基脂肪酸,广泛存在于机体的组织和体液中,在局部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对生殖生理、内分泌功能、精神行为、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凝系统的功能及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起着各种调节作用。前列腺素类物质包括PGE2、PGD2、PGI2及PGF2α等,它们的结构相似而又有差别,功能上有差别。环氧化酶(COX)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可催化细胞膜释放出的花生四烯酸转变成PGH2,PGH2在相应各前列腺素合成酶作用下合成各种功能不同的前列腺素。种类不同前列腺素又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发挥生理作用。
作者:程亮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老年病干部保健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口服呋塞米治疗,实验组接受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室壁运动情况指标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有助于患者室壁运动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结果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罗春生;宋丽;王月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例运用简易膀胱压力测定和容量测定结果指导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入科第1个月采用常规护理,1月后拔除尿管,采用简易膀胱压力测定和容量测定结果指导间歇导尿,配合执行饮水计划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时间、泌尿系感染等情况。结果患者采用简易膀胱测压结果指导间歇导尿,配合饮水计划和膀胱功能训练的个性化措施,与实施前比较,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并实现自主排尿。结论简易膀胱测压结果能有效指导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间歇导尿,保证患者的膀胱安全压力和安全容量下前提下实施间歇导尿,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促进SCI患者尽早自主排尿,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作者:刘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规范PDA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PDA药物治疗执行率进行统计,分析现状,查找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 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后,2015年12月~2016年1月PDA药物治疗执行率高于2015年10月~11月。结论 PDCA 循环是一个持续、螺旋式提升的管理方模式,可有效提高PDA药物治疗执行率,减少护理差错,保障治疗用药安全,是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张丽华;顾志娥;孙林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65例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5例冠心病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65)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心率、舒适度评分、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其中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89.2±4.8)分,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为(66.3±5.9)分;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不但能提升患者舒适度,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法将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30例抑郁症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病情很快好转,预后良好。结论“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护理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华云;张少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将利培酮及阿立哌唑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阿立哌唑治疗,给予对照组利培酮治疗,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较对照组75%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12.5%,明显比对照组的32.5%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相较于利培酮,阿立哌唑的疗效与安全性较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卢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肺通气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通气量(MVV),并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2TDM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变。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量(FEV1)、大通气量(MVV)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病程以及血糖控制水平对肺通气功能的改变可能起到重要影响。
作者:张洪茂;何志琼;徐琴;练寿英;杨雪;张林;胡茂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实施价值。方法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共收治重症颅脑外伤患者62例,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采用分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效果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具有极高的实施价值。
作者:郭春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应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戴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68例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止血率比较,观察组12 h、24 h、48 h、72 h止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值情况比较,观察组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患者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失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主要分析研究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均采取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两种检查,结合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回报结果示良性结节90个,恶性结节30个。超声张弹性成像在诊断敏感性方面要优于常规超声,但两者在特异性和准确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两种检查方法比较,由此证明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更能识别结节的良恶性,在临床中应当被广泛运用。
作者:骆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腕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腕关节损伤患者57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次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分析MSCT、MRI以及MSCT+MRI对检查腕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 MSCT、MRI以及MSCT+MRI检查的诊断率分别为70.18%、66.67%、92.98%,MSCT+MRI的诊断率要分别高于MSCT、MRI,P<0.05;关于损伤类型和数目的检查,MSCT无法确认皮下组织损失范围及肌腱情况,MRI则不能发现移位碎骨折片,较之,MSCT+MRI的检测范围更广。结论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腕关节损伤,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鹏典;刘窕敏;钟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科成功施行43例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护理路径执行,术后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肝功能衰竭、胸腔积液、腹部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 d。结论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病情的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支晶晶;王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新生儿科与普通儿科疾病谱的不同,一些教学医院的新生儿科已成为独立的教研室,新生儿科的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实习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充分满足人们对医疗质量的高要求,加强临床教学是关键。如何激发医学生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实习兴趣,开展好医学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近几年来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与大家共同探讨与分享如下。
作者:张李霞;戴怡蘅;贾德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结合射洪县人民医院、射洪县中医院及我院选取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雷尼替丁治疗组和奥美拉唑治疗组,分别给予雷尼替丁治疗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雷尼替丁治疗组中患者的治愈率为65.85%,奥美拉唑治疗组中患者的治愈率为97.56%,后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前者(P<0.01);雷尼替丁治疗组Hp根除率为51.22%,奥美拉唑Hp根除率为92.68%,后者Hp根除率显著高于前者(P<0.01)。结论相较于雷尼替丁治疗法,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在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Hp根除效率也更高,可以作为临床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基础药方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选取的96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48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中药组给予中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西药组为77.08%,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前后阈差值为(20.1±8.40)dB HL,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14.3±7.13)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8,P<0.01);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用药后中耳炎病情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相较常规西药单独治疗,中医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实效,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高。
作者:翁毅;罗中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1],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2~3d左右,第4~5d达高峰,足月新生儿在第7~10 d开始消退,早产新生儿在生后2 w内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常发生在生后的24 h内、持续时间超过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仍未消退、黄疸加重速度快者,部分病理性黄疸可引起核黄疽[2]。导致严重后遗症或死亡,故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及护理至关重要[3],本人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进行阐述。
作者:杜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规范基层ICU护士身体约束行为,打破常规约束现状。方法针对24名ICU护士进行身体约束认知调查,包括身体约束知识问卷、身体约束态度问卷、身体约束行为问卷。综合分析后采取培训护士约束相关知识,医护合作评估、决策是否执行身体约束,制定约束流程,实战演练正确的约束方法,经常化巡视、持续改进等措施。结果打破了常规约束现状,约束使用率下降到60.2%。结论对基层ICU护士进行患者身体约束认知分析,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可规范护士约束行为,有效降低约束使用率。
作者:王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探究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于本院接诊的具有产后出血倾向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滴注催产素治疗,观察组则再次基础上加用欣母沛,各纳入150例。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较之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发生几率为6.0%相较于对照组而言也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存在剖宫产术后出血征象的产妇使用欣母沛有助于降低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发生几率,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性,故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梁若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