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信在肠梗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李青;张文新;刘媛媛

关键词:微信群, 肠梗阻,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微信群在肠梗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海河医院消化科2015年5月1日~2016年6月1日住院的患有肠梗阻,年龄在35~55周岁,平时喜欢用微信软件进行交流的患者共68例,按照入院的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从患者入院第一天起到出院,由宣教护士每天按时向创建的微信群发送有关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微信信息,个别患者不明白时,可在微信群里提问,宣教护士不能解决的,可由责任护士来回答,并由责任护士第2d继续协助患者巩固前一天没掌握的相关健康指导。微信群中也有主管医生,护士解决不了或者需要由主管医生决绝的问题,也会很快被解决,使患者得到满意的答复。而对照组仍采用以往的床旁宣教等。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出院满意度高。结论利用微信群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拉近了护患关系。增强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也大大提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FQ-PCR检测丹江口地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五年回顾性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对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结果,以了解本地区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感染情况。方法选取1000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均采取FQ-PCR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不同男女性别及年龄段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UU和Ct的检出率为44.50%,其中在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55.31%)要明显高于男性(35.58%)(P<0.05)。其中女性患者UU的检出率(37.61%)显著高于男性(1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和UU+Ct在不同性别间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18~40岁患者的阳性率(81.35%)显著高于年龄大于40岁患者(18.65%),差异显著(P<0.05)。结论 FQ-PCR对UU、Ct的检出率较高,本地区以女性患者及18~40岁年龄段的检出率较高,应加大对上述人群的监管力度。

    作者:邓莉;宋丹;方正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急救护理路径模式给予护理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急诊科抢救成功72例(占80.00%),死亡18例(占20.00%),观察组患者在急诊科抢救成功86例(占95.56%),死亡4例(占4.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6例(占6.67%)、心力衰竭3例(占3.33%)、休克2例(占2.22%),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14例(占15.56%)、心力衰竭12例(占13.33%)、休克7例(占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急救护理路径开展一系列急救护理措施,不仅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死亡率,而且提高抢救成功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淑梅;韩自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长管骨骨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措施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四肢长管骨骨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0月前后收治的四肢长管骨骨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45例和4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组)和围手术护理(实验组),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97.7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78%,实验组患者的愈合率是91.67%,也明显高于常规组77.78%。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肢长管骨骨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又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冷热疗法对运动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冷热疗法对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运动损伤患者150例,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患者给予冷疗法及针灸疗法,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患者给予热疗法及针灸疗法。结果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均痊愈,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后期患者经3~5个疗程治疗后均痊愈,疗效满意。结论针灸联合冷热疗法治疗运动损伤,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均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高秀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疗欠费预警与催款系统的设计开发

    医疗欠费是指住院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未能及时支付,从而造成医院应收医疗费尚未收回的款项。开发医疗欠费预警与催款系统,其目的就是能够实时动态监控患者的预交金及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及时催交预交金,从而减少或避免医疗欠费。该系统实现了医院医疗欠费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了医疗欠费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董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黄体酮胶囊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6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对病情进行了确诊,根据诊治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组患者均33例。给予参照组利用黄体酮针剂展开肌肉内注射诊治,试验组利用口服黄体酮胶囊诊治,对比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产生率。结果参照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75.76%,试验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93.93%,参照组相比不良反应产生率相比试验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治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过程中,利用黄体酮胶囊具有明显的诊治效果,并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有较高的保胎成功率,使用过程较为便捷,安全度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用于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两种诊断检查,且两组检查方法需在1 w之内进行,以前者为金标准。以两种诊断方法冠脉狭窄显示情况比较,及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①首先,从检查图像上看,两种诊断方法均达到诊断标准。其次,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中度、重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多,轻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少。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显示中度、重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少,轻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多。但将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诊断的阴性预测率为97.8%、阳性预测率为93.1%、特异性为96.5%、敏感性为95.8%。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病诊断的阴性预测率、阳性预测率、特异性、敏感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兵;吕清清;常可可;杨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77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单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将本次研究中的空腹血糖变化、餐后2 h血糖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行统计学处理分析(P>0.05),治疗后,将结果输入至统计学中,研究组患者中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6%,将两组数据行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变化,是临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贻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清胱抑素C、尿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5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综合评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选择同期250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胱抑素C、尿酸的差异。运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胱抑素C、尿酸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结果①病例组血清胱抑素C值[1.00(0.2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0.92(0.17)μmol/L],病例组尿酸值[300(85.2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86(94.2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血清胱抑素C浓度显著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斑块形成组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2,95%CI:1.029-1.075)。结论①血清胱抑素C、尿酸水平升高是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②血清胱抑素C升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反映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费琳;王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层ICU护士对患者身体约束的认知分析及对策

    目的:规范基层ICU护士身体约束行为,打破常规约束现状。方法针对24名ICU护士进行身体约束认知调查,包括身体约束知识问卷、身体约束态度问卷、身体约束行为问卷。综合分析后采取培训护士约束相关知识,医护合作评估、决策是否执行身体约束,制定约束流程,实战演练正确的约束方法,经常化巡视、持续改进等措施。结果打破了常规约束现状,约束使用率下降到60.2%。结论对基层ICU护士进行患者身体约束认知分析,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可规范护士约束行为,有效降低约束使用率。

    作者:王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川东北地区颌下颈部包块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川东北地区颌下颈部包块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颌下颈部包块患者资料,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构成比,对每种疾病包含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对比。结果总共110例病例包括20种疾病,全部经过病理确诊,其中肿瘤性肿块占比大,先天性肿块占比少,良性肿块较多见,良恶比=4.24∶1。结论川东北地区颌下颈部包块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疾病构成比与其他地区不同,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方能确诊。

    作者:邱亚;米方林;贾艾敏;李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头孢吡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吡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5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儿分成对照组(76例)和实验组(76例),分别采用二代头孢抗生素和头孢吡肟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1/76)、81.6%(62/76),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进行治疗时,头孢吡肟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成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0例,给予其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22例,给予其术后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肺癌手术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改善患者情绪,提升其满意度,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主要分析研究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均采取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两种检查,结合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回报结果示良性结节90个,恶性结节30个。超声张弹性成像在诊断敏感性方面要优于常规超声,但两者在特异性和准确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两种检查方法比较,由此证明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更能识别结节的良恶性,在临床中应当被广泛运用。

    作者:骆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产后综合护理对乡镇初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析产后综合护理对乡镇初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初次分娩产妇9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实施产后综合护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76.60%,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乡镇初产妇,产后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红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3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了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又给予了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护理。结果通过相关治疗和护理干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aO2、PaCO2、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哮喘治疗时,提供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贵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网络主动防御技术在医院信息数据库安全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产生。本文分析计算机安全主动防御技术,分析在医院工作常见的问题,分析计算机安全主动防御系统在医院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医院计算机系统的防御能力。

    作者:许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甲状腺癌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92例在我院进行甲状腺癌手术切除的患者,随机分46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作为研究目标。对照组患者由病房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病房常规护理基础上,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当天对患者采取的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心率以及血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值得分为(48.12±3.98)和(47.93±4.02),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值得分为(48.47±3.77)和(42.13±3.92)。对照组焦虑值分数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甲状腺癌手术前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恢复能力。

    作者:梁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实践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换200例,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常规的精神科封闭病房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医护人员关系。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情况、与医护人员关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何锡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216份尿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结果216份尿液样本中29份存在误差,占13.42%;其中标本采集误差6例,占20.68%;标本检验误差19例,占65.51%;标本运送误差3例,占10.34%;标本申请单出现误差1例,占3.44%。结论临床进行尿常规检验时,检验申请、标本采集、标本运送与保管、标本检验过程均存在较多影响因素,会对尿常规检验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临床为了加强尿常规检验质量,应规范检验流程,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宗浩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