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预防医学专业实习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葛晓燕;崔凯

关键词:预防医学, 专业实习, 综合评价, 专家咨询, 层次分析
摘要: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客观、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实习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查阅文献资料选取评价指标,采用专家咨询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及结果可靠性指标。结果建立一套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了顺位排序。结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在传统的预防医学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应提高对人才综合能力以及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反复晕厥1例并文献复习

    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是一种临床上少见且易误诊、漏诊的疾病,是一种浸润性心肌病,由于异常折叠蛋白分子构成的不可溶性纤维沉积物在心肌聚集而导致的以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因沉积蛋白对碘的染色反应与淀粉相似,故称为淀粉样变性。本病病程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预后差,出现心力衰竭后中位生存期<6个月。本文报道1例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反复晕厥患者,通过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作者:袁帅;刘福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依拉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目的:深入探讨依达拉奉作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急性脑梗死治疗,观察组加入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吡拉西坦治疗。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脑卒中量表(ESS)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治疗效果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依达拉奉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魏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自制止血棉球在拔牙创面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自制止血棉球在拔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0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自制止血棉球止血组(观察组)及普通棉球止血组(对照组),拔牙术后运用棉球止血20~25 min,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棉球粘连及脱落情况、术后24h创面渗血情况、老年和幼龄患者咬合舒适度及棉球吸收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拔牙后创面止血速度快,止血成功率、咬合舒适度及棉球吸收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棉球粘连及脱落、术后24 h创面渗血均显著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在止血效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制的新型止血棉球,能使拔牙术后创面有效止血,减少填塞时间,防止出血、感染、创面粘连等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大限度降低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杨烨;赖相燕;赖文鸿;高振;黄清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77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单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将本次研究中的空腹血糖变化、餐后2 h血糖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行统计学处理分析(P>0.05),治疗后,将结果输入至统计学中,研究组患者中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6%,将两组数据行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变化,是临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贻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骨科康复在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根据硬币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口服尼美舒利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中医康复治疗的方法,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总治疗率、VAS和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科康复的治疗方法无副作用,治愈效果好,在临床中值得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树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治疗状况综述研究

    头面部位的常见外伤之一是口腔颌面部外伤,重度的口腔颌面部外伤常常伴随着患者面部器官骨折性损伤,临床治疗具有相当的难度。本文就我院收治的920例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重度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特点和疗效进行总结,以便正确处理和治疗重度口腔颌面部患者。

    作者:刘克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刺疗法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困难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慢性期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康复组各2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天突、廉泉、翳风、风池、完骨,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15 d后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康复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康复组总有效率65.2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慢性期患者的吞咽功能,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苗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市大东区辽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利用一般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利用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护理后舒张压(82.7±8.6)mmHg、收缩压(130.2±6.4)mmHg;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舒张压(98.7±7.6)mmHg、(144.1±8.5)mmHg,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32.54±14.31)分、SDS评分(36.53±12.68)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53.07±17.26)分、SDS评分(56.32±16.25)分,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血压情况,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作者:王建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65例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5例冠心病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65)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心率、舒适度评分、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其中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89.2±4.8)分,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为(66.3±5.9)分;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不但能提升患者舒适度,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川东北地区颌下颈部包块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川东北地区颌下颈部包块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颌下颈部包块患者资料,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构成比,对每种疾病包含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对比。结果总共110例病例包括20种疾病,全部经过病理确诊,其中肿瘤性肿块占比大,先天性肿块占比少,良性肿块较多见,良恶比=4.24∶1。结论川东北地区颌下颈部包块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疾病构成比与其他地区不同,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方能确诊。

    作者:邱亚;米方林;贾艾敏;李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中医治疗方案和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81.8%),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金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68%)比对照组(70.73%)更高,P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5d后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3.13±1.96)次、30d后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6.47±2.17)次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吴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和盐酸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以获得可靠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物学材料。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IBS患者300例,按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A、B、C、D、E共五组,每组60例,A组采用肠道微生态治疗,B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C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D组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治疗,E组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和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 E组总有效率98.33%(59/60)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4.87,P<0.05);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E组患者的抑郁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时E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盐酸帕罗西汀治疗IBS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有效率,对合并精神心理障碍、顽固性IBS患者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么玲;邓峰;甘丽虹;简捷;何淑花;甘厦;郑丽;潘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单纯性肥胖的针灸减肥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针灸减肥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肿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减肥餐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减肥餐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血清肝固醇低密度酯酶蛋白等血脂指标明显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8.0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灸减肥治疗方法应用在单纯性肥胖治疗中,疗效显著且没有副作用,符合现代健康减肥要求。

    作者:梁晋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凝胶治疗牙周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与局部应用甲硝唑凝胶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11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例,使用随机的方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应用甲硝唑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菌斑指数(PLT)、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等牙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牙周炎的治疗中应用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治疗的效果优于甲硝唑凝胶,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老年病干部保健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口服呋塞米治疗,实验组接受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室壁运动情况指标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有助于患者室壁运动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结果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罗春生;宋丽;王月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外伤性颅脑损伤中血小板及其衍生膜微粒的研究进展

    外伤性颅脑损伤(TBI)直接导致血小板的过度活化,促进血小板衍生膜微粒(PMPs)的释放。 PMPs又进一步活化血小板,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从而影响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深入理解血小板的活化、聚集机制以及PMPs的作用机制,对指导TBI后凝血功能障碍的预判、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近来,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HPICM)技术应用于研究活体血小板的变化及PMPs的形成过程。本文综述了TBI后血小板和PMPs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HPICM技术在血小板和PMPs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罗玉福;刘晓;张彦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硫辛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帕司他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为72.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硫辛酸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帕司他可有效的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递,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治疗耳鸣的研究进展

    耳鸣是指无任何外部刺激所感觉到的声音[1]。耳鸣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一般人群中17%有不同程度耳鸣,老年人耳鸣发生率可达33%[2]。耳鸣有其较强的主观性,与耳聋、眩晕并称为耳科三大难题[3]。耳鸣对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范围较大,它不仅给患者带来间断或持续的枯燥鸣声,还影响患者听力、情绪、工作及生活等方面,或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严重者有轻生倾向[4]。故未来对耳鸣的治疗不仅要病因治疗,还应进行心理治疗,努力消除或缓解耳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帮助其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作者:周娜;安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的特殊性及相应措施

    目的:研究将临床护理应用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对其特殊性与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本院就诊的4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共计34例患者转为维持性血透,其主动性明显增强,在治疗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配合度,治疗过程比较顺利,患者营养状况有所改善,出现透析并发症的情况较少且血红蛋白增多,无感染问题发生于中心静脉导管,无红肿现象存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结论细致全面的临床护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护理中具有积极效果,不但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欧阳斌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