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梁娇

关键词:手术患者, 压疮, 手术室相关原因,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析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73例手术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手术患者发生压疮部位依次为:骶尾部22例、髂部16例、足跟部14例、踝部12例、肩胛部9例。结论导致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主要包括手术室人员重视程度不够、评估不足等,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手术操作,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观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剖宫产的孕妇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宫体肌层配合静脉输注缩宫素,研究组加用子宫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两组产后2h、4h及总出血量,产前及产后5d血红蛋白。结果两组产后2h、4h及总出血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产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后5 d血红蛋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有较好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德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普罗雌烯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普罗雌烯胶囊在相关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8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甲硝唑片,观察组实施普罗雌烯胶囊+甲硝唑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治疗方案的实施之后,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针对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患者而言,实施普罗雌烯胶囊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属于比较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药物,复发率也较低,故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性推广。

    作者:李淑敏;芦春洁;王福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反复晕厥1例并文献复习

    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是一种临床上少见且易误诊、漏诊的疾病,是一种浸润性心肌病,由于异常折叠蛋白分子构成的不可溶性纤维沉积物在心肌聚集而导致的以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因沉积蛋白对碘的染色反应与淀粉相似,故称为淀粉样变性。本病病程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预后差,出现心力衰竭后中位生存期<6个月。本文报道1例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反复晕厥患者,通过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作者:袁帅;刘福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黄体酮胶囊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诊治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6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对病情进行了确诊,根据诊治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组患者均33例。给予参照组利用黄体酮针剂展开肌肉内注射诊治,试验组利用口服黄体酮胶囊诊治,对比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产生率。结果参照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75.76%,试验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93.93%,参照组相比不良反应产生率相比试验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治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过程中,利用黄体酮胶囊具有明显的诊治效果,并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有较高的保胎成功率,使用过程较为便捷,安全度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精神科住院患者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精神科住院患者予以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干预组(41例)和常规组(4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基础安全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干预组BPR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用于精神科住院患者,减少精神科患者意外跌倒,保障了患者的人身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徐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科成功施行43例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临床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护理路径执行,术后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肝功能衰竭、胸腔积液、腹部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2 d。结论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病情的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支晶晶;王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临床效果meta分析

    目的:评价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方法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 和WanFang Data 等数据库中关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采用 Cochrane Handbook(5.0.1)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首先对各指标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并采用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5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全程健康教育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较常规健康教育组显著提高。其中“合理用药”结果为RR=1.60,95%CI(1.44,1.78),P<0.001;“合理饮食”RR=1.56,95%CI(1.34,1.81), P<0.001;“适量运动”结RR=1.73,95%CI(1.41,2.11),P<0.001;“自我监测”RR=3.53,95%CI(2.53,4.92),P<0.001。全程健康教育同时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其中空腹血糖结果为MD=-1.21,95%CI(-1.47,-0.95),P<0.001;餐后2 h血糖为MD=-2.15,95%CI(-2.92,-1.38),P<0.001。描述性分析显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够降低HbA1c值(均P<0.01)。其余异质性来源的研究描述性分析结果与meta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中具有系统性、全程性的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而且有利于患者控制病情。

    作者:丁炜光;裴锦云;张玉兰;李静波;陈鹏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梅毒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对优生优育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和评价妊娠合并梅毒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对优生优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134例孕产妇为研究主体。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72例和62例。 A组产妇给予梅毒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B组不给于抗梅毒治疗。对比两组妊娠合并梅毒产妇的妊娠结局和存活儿患有先天性梅毒的几率。结果 A组妊娠合并梅毒产妇的妊娠结局好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存活儿的先天性梅毒患有率是12.50%,B组是25.81%,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孕产妇妊娠合并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能够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使新生儿患有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下降,利于优生优育的开展,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应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提高护理工作五常法合格率的应用

    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对护理工作五常法的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护理部成立质量控制小组,调查全院实施PDCA循环模式前后护理工作五常法合格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采用PDCA循环模式后全院护理工作五常法依从性合格率从平均74.90%上升到95.85%(P<0.001)。结论通过采取PDCA循环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五常法合格率,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邰备备;黄宝琴;殷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消癖汤配合针灸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癖汤配合针灸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1月~2016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对照组给予患者乳核散结片治疗,观察组采取消癖汤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胀痛评分与乳房肿块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胀痛评分及乳房肿块评分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乳房胀痛评分为(7.24±1.13)分、乳房肿块评分为(7.52±1.24)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上述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癖汤配合针灸应用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疗效较高。

    作者:徐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晚期癌症患者社区-家庭一体化居家姑息照护的健康教育效果

    目的:分析晚期癌症患者社区-家庭一体化居家姑息照护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市四个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基地,其中的晚期癌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将每月被专业医护人员随访一次,进行常规检查及治疗服务;观察组患者则每周被医护人员随访一次,不仅进行常规检查,且会从多方面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健康教育。两组均进行1年。通过患者的身体检查、患者的心理健康及住院相关事项来对比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病情的控制更稳定,生存质量更高,生存欲望更强,对生活更加积极,病情更稳定,其家人对患者的理解度更高。结论社区-家庭一体化居家姑息照护的健康教育比一般治疗方法对晚期癌症患者的身心有着更大的帮助,不仅能从身体上缓解他们的病情,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经济压力,方便患者就诊,也能从心理上抚慰他们的痛苦,提高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的理解度,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主要分析研究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均采取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两种检查,结合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回报结果示良性结节90个,恶性结节30个。超声张弹性成像在诊断敏感性方面要优于常规超声,但两者在特异性和准确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两种检查方法比较,由此证明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更高,更能识别结节的良恶性,在临床中应当被广泛运用。

    作者:骆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3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了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又给予了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护理。结果通过相关治疗和护理干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aO2、PaCO2、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哮喘治疗时,提供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贵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评估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入组的1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用药的不同,随机均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50例,观察和比较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结果奥氮平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利培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奥氮平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且轻,其中椎体外系反应发生率和利培酮组相比明显要少(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中使用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疗效确切,其中较利培酮而言,奥氮平不良反应少且轻,更为安全可靠,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用药,以保证疗效。

    作者:李国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0例,给予其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22例,给予其术后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肺癌手术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改善患者情绪,提升其满意度,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同期共收治脑卒中患者794例,经科学和合理的治疗,全部80例患者中,显著进步41例,进步28例,无变化6例,恶化5例。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主要为皮层病灶,早发癫痫主要为全身发作,迟发癫痫则主要为部分发作。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预后较差,通过抗癫痫治疗能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有效改善。

    作者:蒋丽艳;杜福文;林晖;吴毅;梁发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在规范PDA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规范PDA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PDA药物治疗执行率进行统计,分析现状,查找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 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后,2015年12月~2016年1月PDA药物治疗执行率高于2015年10月~11月。结论 PDCA 循环是一个持续、螺旋式提升的管理方模式,可有效提高PDA药物治疗执行率,减少护理差错,保障治疗用药安全,是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张丽华;顾志娥;孙林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77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单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将本次研究中的空腹血糖变化、餐后2 h血糖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行统计学处理分析(P>0.05),治疗后,将结果输入至统计学中,研究组患者中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6%,将两组数据行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变化,是临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贻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FQ-PCR检测丹江口地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五年回顾性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对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结果,以了解本地区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感染情况。方法选取1000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均采取FQ-PCR进行检测,统计分析不同男女性别及年龄段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UU和Ct的检出率为44.50%,其中在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55.31%)要明显高于男性(35.58%)(P<0.05)。其中女性患者UU的检出率(37.61%)显著高于男性(1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和UU+Ct在不同性别间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18~40岁患者的阳性率(81.35%)显著高于年龄大于40岁患者(18.65%),差异显著(P<0.05)。结论 FQ-PCR对UU、Ct的检出率较高,本地区以女性患者及18~40岁年龄段的检出率较高,应加大对上述人群的监管力度。

    作者:邓莉;宋丹;方正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从医院妇产科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抽选94例进行研究,依据研究对象所接受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对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妊娠结局(胎儿窘迫率、胎盘早剥率)、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顺产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作者:易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