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旋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换200例,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常规的精神科封闭病房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医护人员关系。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情况、与医护人员关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何锡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运用左旋肉碱进行诊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8例,78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在6个月以上,按照1∶1的比例将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分析组患者39例为一组,参考组患者39例为一组。分析组39例患者在血液透析完成后,应当运用1.0 g的左旋肉碱进行静脉注射;而参考组39例患者则在血液透析完成后,应当运用5 ml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进行诊治前后食欲、精神状态、体力、透析中肌肉痉挛、透析中低血压等相关临床表现的情况,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相关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并将统计分析后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数据比对结果中,在进行诊治前,分析组39例患者中,出现食欲差、精神状态不良好、易感到疲乏无力等状况,以及透析中出现肌肉痉挛状况、低血压状况,与参考组39例患者中,出现食欲差、精神状态不良好、易感到疲乏无力等状况,以及透析中出现肌肉痉挛状况、低血压状况并无明显差别;而诊治后却具有显著差别。在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变化相关数据比对结果中,进行诊治前,分析组39例患者的平均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指标与参考组39例患者的平均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指标并无明显差别,而诊治后却具有显著差别。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肉碱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并使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相关的生化指标显著提高,在临床中值得运用。
作者:徐海平;许艳;孙丽娜;孙福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入院时低脂饮食的认知水平及院外执行情况,为临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对334例新入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34例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依从性为35.4%,处于一般水平的低值。学历、经济收入、年龄层次、病史及家庭情况对低脂饮食的认识水平及执行情况呈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知识水平处于一般水平的低值,多数患者未能自觉长期坚持低脂饮食。需强化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建立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月红;陈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探究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于本院接诊的具有产后出血倾向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滴注催产素治疗,观察组则再次基础上加用欣母沛,各纳入150例。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较之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发生几率为6.0%相较于对照组而言也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存在剖宫产术后出血征象的产妇使用欣母沛有助于降低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发生几率,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性,故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梁若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痔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手段的研究不断深入,痔病的外科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各种微创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对混合痔外科治疗的微创新技术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超;郭文涛;李一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颈椎骨折患者实施椎前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诊治的50例颈椎骨折患者,对其实施椎前路手术,对其手术治疗前后以及手术过程中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操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实施6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功能评价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颈椎骨折患者实施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能够提升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邹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对提高早期食管癌诊断率的临床应用。方法将胃镜下怀疑早期食管癌的21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7例。无痛胃镜组采用专业麻醉师给药,常规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吸氧、心电监护等,待受检者安静,睫毛及角膜反射消失,开始插镜,检查;对照组除不静脉麻醉外,其余准备同无痛胃镜组进行检查。结果无痛胃镜组诊断为早期食管癌患者17例,诊断率15.8℅(17/107),对照组诊断为早期食管癌患者5例,诊断率4.6℅(5/107)。无痛胃镜组病变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胃镜下患者安静,咽、喉反射消失,食管蠕动弱,粘膜易仔细观察,对病变定位及目的性活检有很大帮助,能大大提高活检阳性率,并有利于活检术后局部的观察及止血等。
作者:刘东碧;程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用第三人称撰写,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秘要的信息。因此文摘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不得简单地重复文章篇名中已经表达过的信息。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能量减影CTA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6年4月1200例临床怀疑颅颈部血管性疾病的患者行头颈部双能量减影CTA检查,通过双能软件内骨移除处理,对所有二维、三维图像行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处理,并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其进行分析。另100例患者行常规减影CTA作对照组,比较双能量减影CTA和常规减影CTA的辐射剂量。结果在1200例患者中,阳性532例,阴性668例,其中包括动脉瘤100例,动静脉畸形25例,颅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292例,烟雾病5例,椎基底动脉延伸扩张症4例,脑膜瘤15例,海绵窦瘘1例,颈动脉体瘤6例,颈动脉及椎动脉起源异常58例。双能量减影CTA较常规减影CTA总辐射剂量降低了约64%。结论头颈部双能量减影CTA具有无创、安全、简便快捷等优点,能清晰显示头颈部血管的情况,对头颈部血管性病变既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又能明显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是一种很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李正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天津市武清区2010~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概况和特征,评价AEFI信息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为提高疫苗的安全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5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5年天津市武清区共报告AEFI病例766例,报告发生率为49.49/10万剂次,主要为一般反应占77.41%;无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报告。疫苗报告发生率前三位分别是麻疹疫苗(174.46/10万)、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08.65/10万)、白破疫苗(65.03/10万)。结论武清区 AEFI 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近年来AEFI 监测工作有一定的进步,但基层责任报告人的报告意识有待提高。
作者:周立山;李继南;李玲;孙博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笔者从事中医临床门诊工作32年,在学习《伤寒论》太阳病篇基础上,刻意把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系咳喘疾病方面,总结了宝贵的临床经验,自拟了系列加味麻杏石甘汤应用于临床,现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自己自2011年4月~2015年3月门诊治疗的1086例咳喘患者使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喘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临床经验总结。结果1086例咳喘患者经过治疗,疗效为治愈的患者占526例,疗效为显效的患者占379例,疗效为有效的患者占114例,疗效为无效的患者占67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辨证治疗肺系咳喘疾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荣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5例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15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114例。年龄>60岁的患者与20~40岁的患者相比较(P=0.009,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大;出血部位位于小脑、脑干部位的患者与基底节皮质下部位的患者比较(P=0.000,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部位位于小脑、脑干部位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大;出血量>50 ml的患者与出血量<50 ml的患者比较(P=0.000,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50 ml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大;GCS评分<8分的患者与>8分的患者比较(P=0.000,有统计学意义),GCS评分<8分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大;气管切开的患者与未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比较(P=0.000,有统计学意义),气管切开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与患者的年龄大小、出血部位、出血量多少、意识障碍程度程度、有无侵入操作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为了控制肺部感染,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我们应该及时、全面的进行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肺部感染。
作者:桑林;郑重;周峰;解飞;葛留锁;马延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0月入院的 AMI 患者57例,根据血清 UA 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41)和尿酸正常组(n=11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液检测指标、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及 Grace 危险评分,并分析 UA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BMI)、合并高血压病比例、甘油三酯(TG)、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Grace 评分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尿酸正常组高(P<0.05或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组尿酸水平与年龄、LDL-C、NT-ProBNP、Grace评分、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成正相关(P<0.05),与LVEF成负相关(P<0.05)。结论 AMI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更明显,院内死亡风险更高,提示预后更差。
作者:周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精神障碍具体指的是人类意志、情感以及认知等心理过程以及人格偏离正常人群,同时没有能力依照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展开行动,无法适应社会。精神障碍患者的终生患病率大概在1.7%左右,其中30%~75%患者的疾病出现和生活境遇以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目前受到了临床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就精神心理护理技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79例CKD合并早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仅口服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44例则联合应用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分析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降压疗效、血压下降情况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肌酐水平无差异,P>0.05,微量白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CKD合并早期高血压应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
作者:翟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分析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产生。本文分析计算机安全主动防御技术,分析在医院工作常见的问题,分析计算机安全主动防御系统在医院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医院计算机系统的防御能力。
作者:许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6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后,病情完全缓解患者3例,病情部分缓解患者15例,病情稳定患者人20例,病情进展患者1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30%。结论卡培他滨用于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具有一定的疗效,存在不良反应,但是毒性分级多数为1~2级,身体尚能够耐受。
作者:梁发添;罗成贵;许锦慧;蒋丽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诊科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方法对2015年急诊科134例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2例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终也安全转运,其余132例患者未发生意外直接转运至相应科室。结论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前的评估、各项准备、医护人员安全教育、提高责任心等工作,规避转运风险,保障转运安全。
作者:金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进护士的应付方式类型,并探讨自我效能感和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5-2016年度本院的新进护士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并给予心理测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结果新进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与学历有显著的相关,一般效能感与的多个因子存在相关,高自我效能的新进护士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应付方式,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成熟的应对方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新进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对应付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杨扬;高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痰热清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急性肺炎患者,将其纳入次研究中,根据用药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痰热清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12%,同时其咳嗽、咯痰、发热以及肺部啰音恢复用时显著减少,数据之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急性肺炎患者在临床中选择痰热清联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淑芹;赵玉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