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临床效果meta分析

丁炜光;裴锦云;张玉兰;李静波;陈鹏娟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2型糖尿病, Meta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方法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 和WanFang Data 等数据库中关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采用 Cochrane Handbook(5.0.1)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首先对各指标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并采用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5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全程健康教育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较常规健康教育组显著提高。其中“合理用药”结果为RR=1.60,95%CI(1.44,1.78),P<0.001;“合理饮食”RR=1.56,95%CI(1.34,1.81), P<0.001;“适量运动”结RR=1.73,95%CI(1.41,2.11),P<0.001;“自我监测”RR=3.53,95%CI(2.53,4.92),P<0.001。全程健康教育同时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其中空腹血糖结果为MD=-1.21,95%CI(-1.47,-0.95),P<0.001;餐后2 h血糖为MD=-2.15,95%CI(-2.92,-1.38),P<0.001。描述性分析显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够降低HbA1c值(均P<0.01)。其余异质性来源的研究描述性分析结果与meta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中具有系统性、全程性的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而且有利于患者控制病情。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促进了踝关节康复,减轻了疼痛,缩短了其住院时间,避免了并发症出现,提高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华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科学合理应用影像检查设备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技术得到更新换代。对影像设备进行了解发现,其在影像检查技术上也得到一定提高,如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数字血管造影术(DSA)等技术上,都得到一定更新换代。而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影像检查设备都存在一定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几种影像检查设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以此进行相互补充使用。对国内医保制度进行了解发现,医保范围在不断扩大,对医院成本管理上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在医保患者费用上与诊断水平上达到平衡,既能够确保医院收益提高,又要保证医患满意,在选择检查方式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以此能够价格合理、便捷,且无痛苦的影像检查。因此,对影像检查设备进行分析,对患者以及医疗机构来说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诗瑞;马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腕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腕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腕关节损伤患者57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次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分析MSCT、MRI以及MSCT+MRI对检查腕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 MSCT、MRI以及MSCT+MRI检查的诊断率分别为70.18%、66.67%、92.98%,MSCT+MRI的诊断率要分别高于MSCT、MRI,P<0.05;关于损伤类型和数目的检查,MSCT无法确认皮下组织损失范围及肌腱情况,MRI则不能发现移位碎骨折片,较之,MSCT+MRI的检测范围更广。结论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腕关节损伤,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鹏典;刘窕敏;钟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构建预防医学专业实习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客观、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实习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查阅文献资料选取评价指标,采用专家咨询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及结果可靠性指标。结果建立一套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了顺位排序。结论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在传统的预防医学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应提高对人才综合能力以及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

    作者:葛晓燕;崔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12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进行治疗的分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36岁,患者年龄>36岁,两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比较两组Survivin、P27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为83.73,具体得分为:躯体症状得分19.11,自理能力得分20.36,心理状况得分20.96,社会关系得分23.30;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为88.02,具体得分为:躯体症状得分20.36,自理能力得分22.22,心理状况得分21.36,社会关系得分24.06。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得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实验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深间质浸润和HPV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具有临床期别早、腺癌比例高及瘤体大的临床特点和相对高危的病理因素。

    作者:胡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5例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15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有114例。年龄>60岁的患者与20~40岁的患者相比较(P=0.009,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大;出血部位位于小脑、脑干部位的患者与基底节皮质下部位的患者比较(P=0.000,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部位位于小脑、脑干部位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大;出血量>50 ml的患者与出血量<50 ml的患者比较(P=0.000,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50 ml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大;GCS评分<8分的患者与>8分的患者比较(P=0.000,有统计学意义),GCS评分<8分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大;气管切开的患者与未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比较(P=0.000,有统计学意义),气管切开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与患者的年龄大小、出血部位、出血量多少、意识障碍程度程度、有无侵入操作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为了控制肺部感染,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预后,我们应该及时、全面的进行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肺部感染。

    作者:桑林;郑重;周峰;解飞;葛留锁;马延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消癖汤配合针灸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癖汤配合针灸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1月~2016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对照组给予患者乳核散结片治疗,观察组采取消癖汤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胀痛评分与乳房肿块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胀痛评分及乳房肿块评分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乳房胀痛评分为(7.24±1.13)分、乳房肿块评分为(7.52±1.24)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上述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癖汤配合针灸应用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疗效较高。

    作者:徐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颈椎疾病的康复理疗措施及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对颈椎疾病的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在临床上对于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颈椎疾病患者纳为研究范畴,将60例患者按照所用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Matta功能进行评估。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评价结果可喜,同时,在治疗后,患者的Matta功能评分结果优良。结论使用综合康复治疗对于颈椎疾病的治疗是疗效显著的,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作者:赵雪田;史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自制止血棉球在拔牙创面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自制止血棉球在拔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0例拔牙患者,随机分为自制止血棉球止血组(观察组)及普通棉球止血组(对照组),拔牙术后运用棉球止血20~25 min,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棉球粘连及脱落情况、术后24h创面渗血情况、老年和幼龄患者咬合舒适度及棉球吸收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拔牙后创面止血速度快,止血成功率、咬合舒适度及棉球吸收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棉球粘连及脱落、术后24 h创面渗血均显著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在止血效果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制的新型止血棉球,能使拔牙术后创面有效止血,减少填塞时间,防止出血、感染、创面粘连等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大限度降低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杨烨;赖相燕;赖文鸿;高振;黄清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剖腹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引起剖腹产术中出血的具体原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的预防措施,降低剖腹产术中出血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55例剖腹产术中出血患者,了解患者基础情况下采取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子宫切除、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止血等等,根据出血原因研究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55例剖腹产术中出血的患者中,在出血原因方面,13例患者由于胎盘因素而引起术中出血,10例患者由于凝血障碍而发生术中出血,18例患者由于宫缩乏力而发生术中出血,7例患者由于肌瘤发生术中出血,7例患者由于切口撕裂而发生术中出血。对术中出血患者给予对症处理,无死亡病例。结论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胎盘因素、凝血障碍、子宫乏力、子宫肌瘤等等,术中应结合患者出血原因及医疗条件,制定完善的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方案,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周冬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异甘草酸镁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对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异甘草酸镁)、对照组(硫普罗宁)。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体征及症状总体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0.00%)低于对照组,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均<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疗效较好,安全性高,能纠正异常肝功能指标。

    作者:程冬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玻璃酸钠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效果评估

    目的:针对玻璃酸钠结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针对白内障手术后的干眼症泪膜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80例白内障术后出现干眼症泪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行玻璃酸钠联合rhEGF 滴眼液实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时间为8 w。结果治疗后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95.0%和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治疗后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泪膜破裂的时间(BUT)分别是(12.31±3.12) s 和(10.38±3.21) s,泪液的分泌长度分别是(10.12±2.29) mm 和(12.98±3.15) mm,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玻璃酸钠结合rhEGF滴眼液针对白内障手术后的干眼症治疗可以帮助促进泪膜的稳定,避免对泪液分泌和角膜的损伤。

    作者:刘成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方法将诊断为感染后咳嗽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敏伪麻溶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刘雪梅;刘晓静;张昌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安宁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晚期肿瘤患者的需求,讨论实施安宁护理的必要性,以患者的需求指导安宁护理的实施。方法通过对本科室住院的86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整理资料,得出结论。结果74.4%的患者希望有亲人陪伴,62.8%的患者希望减轻不适症状,达到舒适的状态,66.3%的患者希望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在具体照护方面,按位次排序依次为饮食指导、沟通交流、镇痛处理、皮肤护理、宗教支持。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安宁护理是有必要的,患者的需求正是安宁护理强调的重要部分,实施安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在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安宁死亡。

    作者:田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情况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9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给予其强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14.89%<44.68%,6.38%<29.7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其伤口感染的几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作者:罗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的特殊性及相应措施

    目的:研究将临床护理应用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对其特殊性与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本院就诊的4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共计34例患者转为维持性血透,其主动性明显增强,在治疗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配合度,治疗过程比较顺利,患者营养状况有所改善,出现透析并发症的情况较少且血红蛋白增多,无感染问题发生于中心静脉导管,无红肿现象存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结论细致全面的临床护理在老年血液透析护理中具有积极效果,不但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欧阳斌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6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比两组症状评分变化情况、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3%、82.76%,Hp根除率分别为96.55%、84.48%,差异显著(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作者:杨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刮除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刮除术在术中、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需行腺样体切除的90例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5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作为观察组,45例采用传统刮除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及术中出血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术中出血少的优点,有较好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吕忠;邓立波;温丽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康复新液联合甘美达凝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康复新液与甘美达凝胶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本院诊治ROU患者12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予西瓜霜喷剂,研究组予康复新液联合甘美达凝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个月、2~3个月、4~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U患者应用康复新液与甘美达凝胶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小溃疡面积,降低复发率。

    作者:程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用于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研究比较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两种诊断检查,且两组检查方法需在1 w之内进行,以前者为金标准。以两种诊断方法冠脉狭窄显示情况比较,及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①首先,从检查图像上看,两种诊断方法均达到诊断标准。其次,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中度、重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多,轻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少。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显示中度、重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少,轻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多。但将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诊断的阴性预测率为97.8%、阳性预测率为93.1%、特异性为96.5%、敏感性为95.8%。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病诊断的阴性预测率、阳性预测率、特异性、敏感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兵;吕清清;常可可;杨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