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刮除术的疗效比较

吕忠;邓立波;温丽慧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 刮除, 腺样体切除术
摘要: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刮除术在术中、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需行腺样体切除的90例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5例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作为观察组,45例采用传统刮除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及术中出血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刀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术中出血少的优点,有较好临床运用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结合射洪县人民医院、射洪县中医院及我院选取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雷尼替丁治疗组和奥美拉唑治疗组,分别给予雷尼替丁治疗和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雷尼替丁治疗组中患者的治愈率为65.85%,奥美拉唑治疗组中患者的治愈率为97.56%,后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前者(P<0.01);雷尼替丁治疗组Hp根除率为51.22%,奥美拉唑Hp根除率为92.68%,后者Hp根除率显著高于前者(P<0.01)。结论相较于雷尼替丁治疗法,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在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Hp根除效率也更高,可以作为临床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疗欠费预警与催款系统的设计开发

    医疗欠费是指住院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未能及时支付,从而造成医院应收医疗费尚未收回的款项。开发医疗欠费预警与催款系统,其目的就是能够实时动态监控患者的预交金及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及时催交预交金,从而减少或避免医疗欠费。该系统实现了医院医疗欠费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了医疗欠费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作者:董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绩效管理方法在老年痴呆病区护工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老年痴呆病房护工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工管理质量。方法成立绩效考核小组,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将护工的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工作能力、劳动纪律纳入护工绩效考核内容,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工薪酬挂钩。结果病区环境得到改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无1例老年卧床患者发生压疮,患者(家属)满意度由95.11%提高到98.29%。结论绩效考核在老年痴呆病区护工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了护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患者得到了更全面细致的照顾,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廖长青;周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配合抗生素等治疗酒精型消化溃疡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酒精型消化溃疡应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溃疡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9例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B组59例应用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4%、96.61%,B组分别为30.51%、84.75%,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5.08%,较B组的15.25%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型消化溃疡应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优于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且副反应更少,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急性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急性腰间盘突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腰间盘突出患者中,选取300例纳入到对比讨论中,将其再次依据入院顺序分两组,150例对照组(针刺和牵引方式联合治疗)和150例研究组(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将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33%比对照组82.67%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CODI、VAS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腰间盘突出疾病时可考虑将独活寄生汤加减方式纳入到首选方案中进行选择,疗效突出,安全性高,更好的改善各评分状况,有较大推广价值。

    作者:张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0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他们使用不同的抗帕金森治疗方案后6月、1年时认知功能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患者UPDRSII、UPDRS III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仅有使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在治疗后6月及1年时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在应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在有效的缓解其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同时,尚可以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

    作者:韦春英;韩敏;莫颖敏;罗文静;刘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术前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甲状腺癌手术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甲状腺癌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92例在我院进行甲状腺癌手术切除的患者,随机分46例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作为研究目标。对照组患者由病房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病房常规护理基础上,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当天对患者采取的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心率以及血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值得分为(48.12±3.98)和(47.93±4.02),观察组干预前后焦虑值得分为(48.47±3.77)和(42.13±3.92)。对照组焦虑值分数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差异不显著(P>0.05);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甲状腺癌手术前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恢复能力。

    作者:梁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凝胶治疗牙周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与局部应用甲硝唑凝胶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11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例,使用随机的方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应用甲硝唑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菌斑指数(PLT)、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等牙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牙周炎的治疗中应用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治疗的效果优于甲硝唑凝胶,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在规范PDA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规范PDA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PDA药物治疗执行率进行统计,分析现状,查找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 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后,2015年12月~2016年1月PDA药物治疗执行率高于2015年10月~11月。结论 PDCA 循环是一个持续、螺旋式提升的管理方模式,可有效提高PDA药物治疗执行率,减少护理差错,保障治疗用药安全,是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张丽华;顾志娥;孙林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致腹泻诊断分析与治疗

    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机体对牛奶蛋白不恰当的免疫应答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涉及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等多个不同的器官、系统。临床表现非特异性,症状体征多种多样,涉及到消化的,往往易和感染性腹泻病、乳糖不耐受等疾病相混淆,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本文从临床上遇到典型病例入手,分析了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致腹泻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

    作者:石庆生;黄广丽;王鸣飞;曹入梅;李军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68例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抽取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止血率比较,观察组12 h、24 h、48 h、72 h止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值情况比较,观察组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重度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患者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失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刘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与心功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0月入院的 AMI 患者57例,根据血清 UA 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41)和尿酸正常组(n=11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液检测指标、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及 Grace 危险评分,并分析 UA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BMI)、合并高血压病比例、甘油三酯(TG)、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Grace 评分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尿酸正常组高(P<0.05或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降低(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组尿酸水平与年龄、LDL-C、NT-ProBNP、Grace评分、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成正相关(P<0.05),与LVEF成负相关(P<0.05)。结论 AMI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更明显,院内死亡风险更高,提示预后更差。

    作者:周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自拟基础药方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基础药方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选取的96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48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中药组给予中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西药组为77.08%,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前后阈差值为(20.1±8.40)dB HL,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14.3±7.13)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8,P<0.01);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用药后中耳炎病情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相较常规西药单独治疗,中医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实效,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高。

    作者:翁毅;罗中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的是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之下,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进展,但是,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丽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CT在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CT在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初步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125例,经病理检测结果有74例为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作为本研究中的A组,另外51例为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作为本研究中的B组。收集两组患者回声、形态、边缘状态,单、多发情况、患者结节体积、结节和腺体CT值、钙化形态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患者在回声、形态、单、多发情况、边缘状态、患者结节体积、钙化形态等方面都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腺体CT值和结节这两方面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成像能够准确分辨出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在病理形态上的差异,对及时确诊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层面上进行推广。

    作者:卫志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头位阴道分娩致宫颈裂伤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分析头位阴道分娩致宫颈裂伤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头位阴道分娩导致宫颈裂伤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宫颈情况进行详细地统计和记录,并根据记录对导致患者宫颈裂伤的原因进行分析记录。结果高龄产妇、应用催产素、宫颈糜烂等是造成宫颈裂伤的主要因素。在临床护理当中,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助产措施,以降低宫颈裂伤发生的概率。结论在临床产程监测中应合理使用小剂量催产素,并提前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若发生裂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止血。

    作者:彭洁茹;洪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P<0.05);治疗后两组NO、t-P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T-1、PA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楠;余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77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单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研究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前,将本次研究中的空腹血糖变化、餐后2 h血糖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行统计学处理分析(P>0.05),治疗后,将结果输入至统计学中,研究组患者中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6.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6%,将两组数据行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变化,是临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贻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个体化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影响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医护人员从2013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抽取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6例,临床分组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护理措施进行,将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n=28例)作为常规组,实验组为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患者(28例),观察两种护理模式下认知障碍发生情况。结果在认知障碍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患者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期间,辅以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对预后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姜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针灸联合药物对顽固性面瘫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5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32例,显效5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34例,有效28例,无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对比,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药物联合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无不良后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艳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