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长青;周琦
目的:分析赣北地区复杂性肾结石化学成分特点,为预防其复发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7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结果在178例复杂性肾结石中,混合成分结石所占比例高,单纯胱氨酸成分结石所占比例少。结论复杂性含钙肾结石大部分为混合成分的草酸钙结石。其中,草酸钙、磷酸钙是常见的混合成分。
作者:章永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规范PDA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PDA药物治疗执行率进行统计,分析现状,查找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分析改进的效果。结果 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后,2015年12月~2016年1月PDA药物治疗执行率高于2015年10月~11月。结论 PDCA 循环是一个持续、螺旋式提升的管理方模式,可有效提高PDA药物治疗执行率,减少护理差错,保障治疗用药安全,是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张丽华;顾志娥;孙林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寻找一种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新思路。方法以病理生理学“心衰”章节为例,设计翻转课堂加CBL模式的教学方案,予以实施。采用对照实验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班平均成绩81.49分,对照班平均成绩78.04分,实验班成绩比对照班高出3.45分;>90分的优秀率,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5.66%;80~89分的良好率,实验班比对照班高出3.77%;而得分80分以下的比率,实验班比对照班减少了10.42%。结论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加CBL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及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春燕;朱伟;唐群;罗琳;卜兰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将利培酮及阿立哌唑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阿立哌唑治疗,给予对照组利培酮治疗,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较对照组75%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12.5%,明显比对照组的32.5%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相较于利培酮,阿立哌唑的疗效与安全性较高,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卢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技术得到更新换代。对影像设备进行了解发现,其在影像检查技术上也得到一定提高,如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数字血管造影术(DSA)等技术上,都得到一定更新换代。而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影像检查设备都存在一定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几种影像检查设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以此进行相互补充使用。对国内医保制度进行了解发现,医保范围在不断扩大,对医院成本管理上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在医保患者费用上与诊断水平上达到平衡,既能够确保医院收益提高,又要保证医患满意,在选择检查方式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以此能够价格合理、便捷,且无痛苦的影像检查。因此,对影像检查设备进行分析,对患者以及医疗机构来说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诗瑞;马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法将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30例抑郁症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病情很快好转,预后良好。结论“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护理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华云;张少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耳鸣是指无任何外部刺激所感觉到的声音[1]。耳鸣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一般人群中17%有不同程度耳鸣,老年人耳鸣发生率可达33%[2]。耳鸣有其较强的主观性,与耳聋、眩晕并称为耳科三大难题[3]。耳鸣对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范围较大,它不仅给患者带来间断或持续的枯燥鸣声,还影响患者听力、情绪、工作及生活等方面,或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严重者有轻生倾向[4]。故未来对耳鸣的治疗不仅要病因治疗,还应进行心理治疗,努力消除或缓解耳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帮助其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作者:周娜;安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阑尾炎患者时使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阑尾炎患者共5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小切口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切口手术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不但能够保证确切的治疗效果,而且患者恢复更快,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简小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剖宫产的孕妇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宫体肌层配合静脉输注缩宫素,研究组加用子宫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两组产后2h、4h及总出血量,产前及产后5d血红蛋白。结果两组产后2h、4h及总出血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产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后5 d血红蛋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有较好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德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入院时低脂饮食的认知水平及院外执行情况,为临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对334例新入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34例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依从性为35.4%,处于一般水平的低值。学历、经济收入、年龄层次、病史及家庭情况对低脂饮食的认识水平及执行情况呈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低脂饮食知识水平处于一般水平的低值,多数患者未能自觉长期坚持低脂饮食。需强化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建立和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月红;陈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学检测分析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另取180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结果梗死组患者两侧颈动脉管腔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组颈动脉狭窄程度中轻度狭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率、重度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能够作为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预警,能够为脑血管病早期治疗和干预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牟红梅;王利勇;赵磊;李爱华;李灿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新生儿黄疸患儿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活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治疗总有效率;胆红素每天下降平均值、下降至100μmol/L时间、胆红素正常时间、退黄时间;副作用的差异。结果活菌组黄疸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活菌组相较于常规组胆红素每天下降平均值、下降至100μmol/L时间、胆红素正常时间、退黄时间更短,P<0.05;两组均无出现副作用,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黄疸消退,无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康桥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医手法整复在踝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接诊的踝部骨折患者共40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所纳入的40例病例随机分成实验与对照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接受中医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症状缓解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的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为75.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手法整复积极用于踝部骨折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状况,促进骨折创口愈合。
作者:郑少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急诊护理属于急诊医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一门短时间、少数据、佳技能挽救患者生命,缓解患者痛苦的专业技术,急诊护理能够直接反应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以及技术水平。急诊患者中大部分属于危重患者,此类患者的发病比较突然,病情十分凶险,病情变化速度快,随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分秒必争为患者实施抢救工作。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当患者受伤之后的60 min属于决定其生死的关键时刻,作为危重抢救阶段被称为抢救黄金时间,医护工作者需要给予患者快速并且有效的急救措施,在短时间之内送到患者的身边,为其开展基础生命支持以及抢救处理,维持患者的生命,在救护车上不断为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工作,使其出现并发症几率降低,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茹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天津市武清区2010~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概况和特征,评价AEFI信息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为提高疫苗的安全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15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5年天津市武清区共报告AEFI病例766例,报告发生率为49.49/10万剂次,主要为一般反应占77.41%;无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报告。疫苗报告发生率前三位分别是麻疹疫苗(174.46/10万)、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08.65/10万)、白破疫苗(65.03/10万)。结论武清区 AEFI 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近年来AEFI 监测工作有一定的进步,但基层责任报告人的报告意识有待提高。
作者:周立山;李继南;李玲;孙博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针对性护理,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评定量表)评估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对支气管炎治疗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86例支气管炎患者,数字抽取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应用多索茶碱予以治疗,对照组则予以氨茶碱,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时间、肺部通气功能指标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58.14%;观察组治疗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及喘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 d、7 d后的TV、TLC、VC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d、7d后的TV、TLC、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6%(P<0.05)。结论多索茶碱对支气管炎治疗具有较为明显效果,有效改善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就诊的15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对其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并将其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综合对比。结果经临床病理分析或者手术确诊,其中超声检查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者17例,符合率为89.5%,卵巢囊肿蒂扭转者13例,符合率100.0%,黄体破裂者17例,符合率为94.4%,异位妊娠者56例,符合率为96.6%,急性盆腔炎者38例,符合率为97.4%,不全流产者29例,符合率为96.7%,检查的总误诊率4.4%与总符合率95.6%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例异位妊娠患者误诊为盆腔炎症和黄体破裂;1例黄体破裂患者被误诊为异位妊娠;1例急性盆腔炎被误诊为实性占位;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被误诊为急性盆腔炎包块。结论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简便快捷,可有效提高妇科急诊诊断的准确性,对临床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岳萍;王强;舒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针对玻璃酸钠结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针对白内障手术后的干眼症泪膜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80例白内障术后出现干眼症泪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行玻璃酸钠联合rhEGF 滴眼液实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时间为8 w。结果治疗后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95.0%和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治疗后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泪膜破裂的时间(BUT)分别是(12.31±3.12) s 和(10.38±3.21) s,泪液的分泌长度分别是(10.12±2.29) mm 和(12.98±3.15) mm,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玻璃酸钠结合rhEGF滴眼液针对白内障手术后的干眼症治疗可以帮助促进泪膜的稳定,避免对泪液分泌和角膜的损伤。
作者:刘成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基础药方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选取的96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48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中药组给予中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西药组为77.08%,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前后阈差值为(20.1±8.40)dB HL,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14.3±7.13)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8,P<0.01);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用药后中耳炎病情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相较常规西药单独治疗,中医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实效,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高。
作者:翁毅;罗中吉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