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燕
目的:探讨16例小儿胆总管囊肿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胆总管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患儿行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实质、胆囊、肝内以及肝外管道系统内有无异常回声、管道扩张与梗阻等情况,随后进行追踪与随访并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6例患儿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胆总管囊肿并经手术证实15例。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小儿胆总管囊肿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具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等优点,是临床医师常用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唐树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观察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此类药物的特点。结果本组125例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4.40%(118/1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15/125),其中8例胃肠道反应、4例神经系统反应、3皮肤反应。口服剂型占76.00%,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s高,第3代与第4代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c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临床上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满足了患者治疗需求,用药基本合理,但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细菌耐药性,实践中应加强药物规范与管理。
作者:顾宇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免疫介导的损伤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与肝衰竭过程中的肝细胞坏死和疾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枯否细胞(Kupffer,KC)是免疫系统中著名的角色之一,定植于肝脏血窦内皮之间,具有高度活性,它可以吞噬和清除从肠道来的微生物,又可被细菌脂多糖或细胞超抗原激活,释放炎症介质进入血液中,激活众多的炎性细胞,参与肝脏的炎症反应。本文就KC在肝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田光敏;刘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在对《伤寒论》中143条与216条刺期门穴治疗热入血室证原文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期门穴与血室的本义,并通过医案分析,提出针刺期门应注意的三条原则:根据患者健康状况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若患者体表未有症状表现,则可直接针刺期门穴;若患者发作急迫、严重,期门穴周围毛细血管怒张,则应因势利导,采用静脉放血疗法治疗。为临床期门穴的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罗伟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科床头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1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建立肿瘤科SBAR床头交接班沟通模型,经过系统培训,于2015年1月起实施,以实施前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效果明显,有效减少了医疗不良事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科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提高了护士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云;叶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156例。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治疗组采用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8%,对照组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全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脑溢血患者开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溢血患者90例进行分析,患者都接受了开颅手术,将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溢血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采用舒适护理,可以完善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姚佳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92例初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产妇进入产房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进入产房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疏导,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各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后,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7.39%显著低于参照组剖宫产率36.96%,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初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为(382.8±91.0)min。显著低于参照组的总产程时间为(587.8±100.1)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初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为(182.7±22.6)ml显著低于参照组初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254.6±28.7)ml,P<0.05,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8.70%显著低于实参照组新生儿窒息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产妇分娩时,予以心理疏导效果显著,能够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蔡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应用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另63例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PAN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催乳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慢性精神分裂应用阿立哌唑治疗,保证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常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地芬诺酯复制功能性便秘家兔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模型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经口灌胃15 d,空白组予以相应量的蒸馏水灌胃。观察家兔首粒黑便时间、24 h粪便颗粒数以及24 h粪便质量,以判断模型的复制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家兔比较,模型组家兔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粪便重量减轻,粪便颗粒数减少,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状态的改变。结论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可用于制作家兔功能性便秘模型,但在造模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欣月;李思宇;罗芳丽;张微;师维;黄活石;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胸痹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胸痹的诊疗方案,对收集的100例胸痹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较多,痰阻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较少。通过治疗后,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0%。结论对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应用胸痹中医规范诊疗方案进行中医辨证及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胸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永乐;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阈下剂量氯碘酮复合异丙酚用于严重烧伤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共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纳入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采用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采用阈下剂量氯碘酮-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不同时刻的MAP及H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MAP、HR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在插管后、手术后MAP较麻醉前显著降低,手术开始后、手术中继拔管后HR较麻醉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阈下剂量氯碘酮复合异丙酚用于严重烧伤患者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较好,临床值得推荐。
作者:张金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结石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2~68岁,平均(53.5±11.5)岁,左侧9例,右侧7例,术前肌酐168~562 umol/L,平均(346.3±108.9)umol/L,其中12例术前留置D-J管未成功后8例行输尿管碎石失败,4例未成功后直接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其余4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5~28 mm,平均(16.9±6.7)mm。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6~132 min,平均(78.6±12.1)min;术中出血量20~60 ml,平均(32.6±5.3)ml,一次手术清石率100%。术后2~4天拔除腹膜后引流管,无1例漏尿。术后复查卧位腹平片未见残留结石,双J管位置良好;随访3~24月,5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1例明显改善。未发现结石复发及输尿管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损伤小,大限度的保护肾脏功能。对于孤立肾并输尿管结石可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苑海波;王强;王领军;韩刚;刘同伟;殷晓松;李春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病案不仅是法律依据,也是证明材料,需求量极大。在病案室人力缺乏、工作量大、存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病案数字信息化管理成为趋势并且亟待落实。病案数字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高病案室的服务质量,为电子病历打下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张佳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从消除肿胀程度的角度观察两种贴扎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0例,分别进行网格形贴扎和爪形贴扎治疗,随即采取前后肿胀体积差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手部肿胀在7 d内和14 d内肿胀的体积均有明显的减少;且消除肿胀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贴扎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部肿胀均有良好的效果,且效果差异不明显。
作者:吴晓琳;张艳正;尹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提供熄风定震汤治疗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6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4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美多芭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熄风定震汤联合美多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常规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为91.89%,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血清SOD、MDA等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SOD值呈现上升趋势、MDA等指标值下降,P<0.05。结论为此类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中药熄风定颤汤治疗,患者血清中SOD呈现上升表现,疾病治疗效果较好,体内氧化应激速度降低。
作者:牟欣;杨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上腹痛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探讨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个小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乙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药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则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甲组临床症状评分的下降幅度与乙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乙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腹痛综合征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剑平;刘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彩超诊断甲状腺肿瘤效用,分析良性者肿瘤的彩超特征,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以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筛查并经手术、活检穿刺病理诊断证实的甲状腺肿瘤性疾病患者143例,良性115例,恶性28例,对于彩超血流形态学、动力学特征。结果彩超诊断敏感性92.56%(26/28),特异度74.78%(86/115),阳性预测值47.27%(26/55),阴性预测值97.73%(86/88),符合率78.32%(112/143);良性肿瘤血流形态分级与恶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者0级、Ⅰ级高于恶性者,Ⅲ级比重低于恶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者甲状腺上动脉Vmax、Vmin、RI低于恶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效用高,血流形态学、动力学指标都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吴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精神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精神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选择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在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当中应用人性化的护理护理,比较实施护理前后患者及家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总结究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了,90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之后,无论是护理质量评分还是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护理前(P<0.0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徐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存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对症用药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再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患者治疗的依存性,采用GQOLI-74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依存性日常生活、服药行为、遵医嘱行为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领域、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存性,病情稳定性和生活质量具有有效性。
作者:张越;马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