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旋
近些年来,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在逐年的提高,其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脓毒血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与重症急性肾损伤有关,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因此,临床上应给予脓毒血症高度的重视,并采取高效的治疗方法,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据调查,近些年来,CRRT在治疗脓毒血症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获得的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对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陈立焕;韩付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的一些可行性办法。方法分析当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展望以及探索一些职称晋升管理办法,建立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体制,为医疗机构以及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按照已经开始实施职称晋升省份的先进管理办法全面推广,将对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是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加快推进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实施职称晋升的步伐,改变以往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尴尬局面。结论强化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提升了为医疗机构服务保障的能力。
作者:王宗定;冯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出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8例进行本次研究。应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个小组有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充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欣母沛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产褥病发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92.83%,对照组81.25%),观察组的产褥病发率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较少,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朱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应用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另63例纳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PAN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催乳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慢性精神分裂应用阿立哌唑治疗,保证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常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通过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收集临床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相关原因,制订相应的培训、考核、持续改进计划。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2月~2015年8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初次行单侧TKA的12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2 h,阿司匹林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150 mg/d,低分子肝素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齐征)2500 AxaIU(0.2 ml)/d,两组均应用14 d。对两组DVT发生率、显性及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量、血肿发生率及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评价阿司匹林预防TKA术后DVT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阿司匹林组,出现有症状性DVT 4例(6.7%),低分子肝素组术后出现有症状性DVT 3例(5.0%),两组均未出现疑似或者确诊的肺栓塞。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136)。阿司匹林组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量、血肿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为(331.2±41.5)ml、(19.2±6.0)g/L、1例(1.6%)、0例(0%),低分子肝素组为(452.1±53.3)ml、(29.2±8.6)g/L、3例(5.0%)、1例(0.17%),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是0.226、0.421、0.325、0.268)。结论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相比抗凝效果和术后失血量及出血并发症无差异,但阿司匹林药剂制备成熟,服用方便,价格便宜,对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作用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抗凝治疗的一部分,安全有效。
作者:刘泽朋;荣绍远;李春洪;李建华;李玉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儿肠炎患儿联合应用葡萄糖酸锌和醒脾养儿颗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4例小儿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2例)和观察组(2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蒙脱石散+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葡萄糖酸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止泻、止吐、脱水纠正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85.2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正常。结论小儿肠炎患儿联合应用葡萄糖酸锌和醒脾养儿颗粒的疗效确切,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杨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监测、比较宁夏耐药结核病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生存情况。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4月~2014年4月宁夏地区耐药基线调查期间确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和经药敏实验确诊的耐多药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治疗信息,调查耐多药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2年后的生存情况,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宁夏地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初次就诊于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以外的综合医疗机构的比例高于非耐多药患者;同时耐多药患者与非耐多药患者相比在治疗过程中多次治疗、治疗时间>1年的患者比例高;与非耐多药患者相比耐多药患者更多的死于肺结核。结论我国各地耐多药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差异,原因是评价标准和观察结果的时间标准不同,同时存在治疗和管理的方案也不同,但是总体来看,成功治疗的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潘莉;初乃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儿科接收的肺炎患儿一共有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给予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采取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进而使患儿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潘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体检的高危人群1307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X线扫描与CT低剂量扫描做早期肺癌筛查。由2名医师对扫描获得图像进行分析并做疾病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对肺部结节检出情况与肺癌检出率。结果分析可见,X线对肺部结节检出率为9.64.%,可见明显低于CT检查20.81%的检出率;加之CT检查的肺癌检出率为2.83%,明显高于X线检查1.07%的肺癌检出率;研究数据其软件分析结果皆为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针对高危人群做早期肺癌筛查与诊断时可起较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利用其为早期肺癌诊断提供良好的指导信息。
作者:夏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一样指标变化对孕妇早产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孕妇临床资料,测定孕妇的TBIL(总胆红素)、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A(血清胆汁酸)。结果对比早产孕妇和非早产孕妇的ALT、AST、TBA以及TBIL均数,早产组均高于非早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孕妇肝功发生异常,早产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肝功中度以上的升高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升高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晚期妊娠血清中ALT、AST、TBA、TBIL水平与早产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作者:罗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建立和实施,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模式,探讨OA在图书馆的所发挥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OA办公系统的主要功能的介绍,将OA办公系统应用到医院图书馆的工作管理中的方法。解决了图书馆文献信息存贮、管理、传递等一系列的问题,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大量繁琐、重复的手工操作程序,提高了图书管理水平和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使医院图书管理走向办公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集群化管理。
作者:丘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精神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精神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选择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在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当中应用人性化的护理护理,比较实施护理前后患者及家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总结究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了,90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之后,无论是护理质量评分还是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护理前(P<0.0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徐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术加术后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4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46例均治愈出院,效果良好。39例穿孔单纯修补术,35例随访时间1~3年,溃疡病已治愈,经胃镜确诊溃疡复发4例,均经再次抑酸、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行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术后行正规抗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能有效降低溃疡复发率,效果满意,是基层医院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兴江;甘筱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结石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2~68岁,平均(53.5±11.5)岁,左侧9例,右侧7例,术前肌酐168~562 umol/L,平均(346.3±108.9)umol/L,其中12例术前留置D-J管未成功后8例行输尿管碎石失败,4例未成功后直接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其余4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5~28 mm,平均(16.9±6.7)mm。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6~132 min,平均(78.6±12.1)min;术中出血量20~60 ml,平均(32.6±5.3)ml,一次手术清石率100%。术后2~4天拔除腹膜后引流管,无1例漏尿。术后复查卧位腹平片未见残留结石,双J管位置良好;随访3~24月,5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1例明显改善。未发现结石复发及输尿管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损伤小,大限度的保护肾脏功能。对于孤立肾并输尿管结石可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苑海波;王强;王领军;韩刚;刘同伟;殷晓松;李春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是常规的西医抗炎治疗加上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只是采用常规的西医抗炎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而对照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8%,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相对于常规的治疗方法,即只是用常规的西医抗炎治疗,结合常规治疗方法和中药灌肠治疗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所以这种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为慢性盆腔炎患者提供一个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东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硬膜外阻滞的84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罗哌卡因复合生理盐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良好26例,好14例,差2例,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良好15例,好17例,差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从数据库建库以来一直到2015年10月有关甲状腺素治疗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5个研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SVR),术后房颤发生率(AF),术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感染、死亡率的效应合并量(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3(-0.08~2.95)、-1.20(-2.83~0.44)、0.1495(0.07~0.22)、-116.58(-186.33~-46.82)、0.56(0.33~0.96)、0.58(0.23~1.47)、1(0.19~5.13)、0.55(0.20~1.46)、0.83(0.23~2.99)。结论在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中予补充T3可更加显著的低外周循环阻力及提高心输出量,同时可以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对于其他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未见明显的改善。
作者:徐海龙;吴靓;齐敦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ASAI或II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超前镇痛组(A组),于麻醉前10min缓慢静脉推注地佐辛5 mg;对照组(B组),于麻醉前15 min缓慢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 ml。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A),镇痛液为1.0 mg/kg芬太尼、0.15%布比卡因和0.2 mg/kg地佐辛用,采用设置为负荷剂量5 ml、背景剂量2 ml/h、追加剂量每次1 ml的LCP模式锁定时间10 min,镇痛48 h。分别记录伤口疼痛的VAS评分,开启PCA泵后各时段PCA泵的按压次数(D)、Ramsay镇静评分、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A期间48 h布比卡因、芬太尼和地左辛用量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2、4、6、8及12 h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在2~4 h、4~6 h、6~8 h时段中A组患者D明显少于B组。结论在麻醉前10 min静注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有效增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PCA的术后镇痛效应,减少PCA镇痛药量,镇痛时间延长,不良主反应较少,为术后镇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段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提供熄风定震汤治疗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6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4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美多芭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熄风定震汤联合美多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常规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为91.89%,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血清SOD、MDA等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SOD值呈现上升趋势、MDA等指标值下降,P<0.05。结论为此类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中药熄风定颤汤治疗,患者血清中SOD呈现上升表现,疾病治疗效果较好,体内氧化应激速度降低。
作者:牟欣;杨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