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潘妍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 小儿肺炎,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儿科接收的肺炎患儿一共有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给予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采取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进而使患儿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2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者中选取60例,通过动态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探究治疗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治疗相关指标(使用呼吸机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预后,促进治疗效果,可应用推广。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为了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佳治疗方法,本研究使用两种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即传统药物治疗和模拟康复训练配合药物疗法。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使用模拟康复训练配合药物的治疗方式,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情况,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控制等要优于对照组。结论模拟康复训练配合药物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来说疗效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为佳疗法之一。

    作者:赵雪田;史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尼类抗肿瘤药物专利分析

    通过对在华申请的替尼类抗肿瘤药物专利进行检索,从专利的申请量、申请人、技术主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国内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对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后期开发、专利保护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艳卓;李正红;魏鹏飞;于双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比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CT与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CT检查,观察组43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临床检出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1.36%>74.3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核磁共振检查,可确保其诊断的有效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周升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退变性脊柱侧弯研究进展

    退变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好发于老年患者的退行性病变,病变部位主要在椎间盘、椎间小关节,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病变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不同患者的表现有明显差异,治疗方法、分型不同,选择的治疗方式也有明显差异。本文就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疾病分型、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付宇萌;霍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治疗妊娠呕吐的效果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妊娠呕吐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分组形式进行观察,对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一年间我院收入诊治的90例出现妊娠呕吐孕妇进行观察,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普通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有45例孕妇。对普通组的孕妇实施普通护理,干预组则在普通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孕妇的护理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护理效率分析可知,普通组82.22%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干预组95.56%的总有效率;且普通组的护理满意度有84.44%,而干预组的满意度则达到97.78%,可见干预组的数据明显优于普通组,且经专业软件分析可知观察数据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妊娠呕吐可起到较为良好的作用,并可提高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该项护理方式。

    作者:张洁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科床头交接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1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建立肿瘤科SBAR床头交接班沟通模型,经过系统培训,于2015年1月起实施,以实施前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效果明显,有效减少了医疗不良事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科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提高了护士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云;叶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连续血液净化用于重症脓毒症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对重症脓毒症患者予以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剖析。方法遵循随机原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重症脓毒症患者76例,并将其以每组38例平均分为普通组与特殊组。给予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特殊组患者则在前者治理基础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疗效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特殊组患者痊愈21例,改善17例,不存在失效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而普通组患者痊愈11例,改善18例,失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32%,前者疗效明显大于后者,且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特殊组与普通组患者在各项生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结合连续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进行深入治疗,除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外,亦可同时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孙晗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的康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溢血的患者68例进行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溢血疾病治理的过程中,患者的肢体很快恢复功能,并且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骶韧带麻醉与主韧带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术中应用骶韧带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早孕患者,并随机分成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宫颈旁主韧带麻醉,按照常规人工流产术操作。研究组给予骶韧带注射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出血量、镇痛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出血量,研究组、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2.3 ml、21.2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9%,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骶韧带阻滞麻镇痛效果佳,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国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理气消瘿汤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理气消瘿汤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两个月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消瘿汤可明显降低TPO-Ab、Tg-Ab抗体值,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凤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中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选取的观察对象均于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来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患者。其中, A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B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分别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并用数据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比较,分析两种麻醉方案的差异。结果将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可知,A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要更短,镇痛维持的时间更长,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A组中,产妇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A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要显著低于B组,二者比较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起效的时间快且镇痛时间长,有效减轻了产妇的痛感,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围产期孕妇保健中使用孕期营养指导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和评价围产期孕妇保健中使用孕期营养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6例孕妇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A组59例,B组57例。 A组给予围产期孕期营养指导,B组未给予营养指导。对比两组的微量元素摄入量和围产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微量元素摄入量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围产期并发症几率是11.86%,B组是43.86%,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产期孕妇保健中,使用孕期营养指导可以加强孕妇对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减少其发生并发症,并且能够保证母婴安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减少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实施对于减少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例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给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分析并发腹膜炎的相关诱因中操作不当所占比例高,其次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经济因素所占比例低。结论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提供护理干预,可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刘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肌力训练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膝关节劳损疗效解析

    目的:对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单纯采用肌力训练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劳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章凯;余昳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本文探讨了老年肺结核患者对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影响因素阐述了护理对策,以期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化疗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培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心血管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同型前胱氨酸测定水平进行比对与分析。结果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呈高度正相关,在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测其浓度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疹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脓毒血症的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治法

    脓毒血症是西方医学所提出的概念,中医学没有出现相关的辨证体系。近年来,临床一直在寻求佳的脓毒症诊治方法及规范的治疗和干预方案。根据其特点,亦可用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作者:于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就诊时间在2015年8月~2016年8年,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血压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远高于参照组的77.5%,另外该组的高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参照组,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借鉴。

    作者:刘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00%,远远高于观察组的5.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进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使用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刘丽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