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中麻醉的效果观察

温权

关键词:剖宫产,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 麻醉,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选取的观察对象均于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来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患者。其中, A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B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分别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并用数据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比较,分析两种麻醉方案的差异。结果将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可知,A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要更短,镇痛维持的时间更长,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A组中,产妇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A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要显著低于B组,二者比较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起效的时间快且镇痛时间长,有效减轻了产妇的痛感,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结合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周围性面瘫病变发展过程,以中药结合针灸的方法,将疗程按急性期、中期、恢复期,分别采用祛风解毒、活血祛瘀和补气扶正三种不同的治法辨证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54例(90.00%);显效4例(6.67%);有效2例(3.33%),总有效率100%。结论周围性面瘫的分期辨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病程短、后遗症少。

    作者:袁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胸心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目的:了解我科多重耐药菌情况,探讨更佳的防控措施。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1月~12月内的44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对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44例患者从分离出的51株多重耐药菌中,革兰氏阳性菌19株(37.25%);革兰氏阴性菌32株(62.75%)。结论在医护协助的基础上,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对多重耐药菌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陈亮;唐文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人类白细胞B27检测方法改良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B27(HLA-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其实际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门诊及住院患者379例,患者检测人类白细胞B27应用原有方法及改进方法,进行对比试验。记录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分阴性组、阳性组和不确定组,共三组。对不确定结果由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两组结果显示,结果阴性组303例,方法学改进前后符合率100%。阳性组63例,方法改进前后符合率100%。不确定组13例,对此13例患者标本,再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阳性6例,确定结果与方法改进后完全符合(6例/6例)。阴性7例,确定结果与改进方法学检测结果符合6例,仅有1例不符合(7例/6例)。结论人类白细胞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检测结果可靠性好、准确率高,有效提高了人类白细胞B27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元;祝靓;许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激光透明带穿孔和激光透明带削薄对冻融小鼠卵子受精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光透明带穿孔和激光透明带削薄对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小鼠卵子受精率的影响。方法将玻璃化冷冻复苏后的KM小鼠卵子分为4组,前3组为经透明质酸消化处理后脱去颗粒细胞的卵子,其中第1组对透明带进行激光穿孔处理,第2组对透明带进行激光削薄处理,第3组未做激光处理,而第4组为未经透明质酸消化带有颗粒细胞的卵子,同样未做激光处理。此后,在同一时间点使4组卵子与雄鼠精子进行体外受精,次日观察受精结果,比较各组受精率。结果4组冻融卵子的受精率分别为52.1%(25/48),25.0%(12/48),21.3%(10/47)和17.0%(8/47)。激光透明带穿孔组的卵子受精率要显著高于其余3组, P<0.05。而激光透明带削薄组的受精率与未作激光处理的两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激光透明带削薄虽然对卵子造成的损伤较小,但不能有效提高受精率,而激光透明带穿孔能克服冻融造成的透明带硬化及糖蛋白结构改变等问题,显著提高冻融卵子复苏后的受精率。

    作者:饶金鹏;邱枫;钱小红;蔡益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M-C在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性鼻泪管堵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在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性鼻泪管堵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单纯性鼻泪管堵塞患者随机分为丝裂霉素+泪道探通组(A组)、泪道探通组(B组)和泪道激光成形组(C组)。其中A组行泪道探通后,局部使用丝裂霉素C后再置管;B组行泪道探通后直接置管;C组行泪道激光成形后直接置管。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成功率。结果丝裂霉素+泪道探通组与单纯泪道探通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泪道探通组与泪道激光成形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中使用MM-C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而在单纯性鼻泪管手术治疗中,是否使用激光,对手术成功率并无实质影响。

    作者:张厚洪;朱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是常规的西医抗炎治疗加上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只是采用常规的西医抗炎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而对照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8%,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相对于常规的治疗方法,即只是用常规的西医抗炎治疗,结合常规治疗方法和中药灌肠治疗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所以这种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为慢性盆腔炎患者提供一个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东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究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纳入本次的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30例高龄孕产妇设置为实验组,适龄孕产妇30例设置为常规组,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围生期血常规指标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围生期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差异显著,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C与TG水平相比常规组更高,围生期实验组BG与HDL-C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高龄孕妇妊娠期的重点管理,对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水平进行严密监测,从而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于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全方位护理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高压氧的治疗与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接受高压氧及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3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结合全方位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齐东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2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者中选取60例,通过动态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探究治疗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治疗相关指标(使用呼吸机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预后,促进治疗效果,可应用推广。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从数据库建库以来一直到2015年10月有关甲状腺素治疗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5个研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SVR),术后房颤发生率(AF),术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感染、死亡率的效应合并量(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3(-0.08~2.95)、-1.20(-2.83~0.44)、0.1495(0.07~0.22)、-116.58(-186.33~-46.82)、0.56(0.33~0.96)、0.58(0.23~1.47)、1(0.19~5.13)、0.55(0.20~1.46)、0.83(0.23~2.99)。结论在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中予补充T3可更加显著的低外周循环阻力及提高心输出量,同时可以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对于其他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未见明显的改善。

    作者:徐海龙;吴靓;齐敦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5例破伤风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健康教育、急救(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急救护理后好转,留院观察24 h后出院。结论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为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应全面观察,发生过敏反应后及时急救,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李芬;才战军;孔令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对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治疗,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噻肟治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血培养病原菌的种类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比例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头孢噻肟对抑制革兰阴性菌作用效果更好,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较头孢噻圬的抗菌谱更加强大,其对临床上几乎全部的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给予新生儿败血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总有效率较高,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王思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硬膜外阻滞的84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罗哌卡因复合生理盐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良好26例,好14例,差2例,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良好15例,好17例,差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患者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ASAI或II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超前镇痛组(A组),于麻醉前10min缓慢静脉推注地佐辛5 mg;对照组(B组),于麻醉前15 min缓慢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 ml。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A),镇痛液为1.0 mg/kg芬太尼、0.15%布比卡因和0.2 mg/kg地佐辛用,采用设置为负荷剂量5 ml、背景剂量2 ml/h、追加剂量每次1 ml的LCP模式锁定时间10 min,镇痛48 h。分别记录伤口疼痛的VAS评分,开启PCA泵后各时段PCA泵的按压次数(D)、Ramsay镇静评分、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A期间48 h布比卡因、芬太尼和地左辛用量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2、4、6、8及12 h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在2~4 h、4~6 h、6~8 h时段中A组患者D明显少于B组。结论在麻醉前10 min静注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有效增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PCA的术后镇痛效应,减少PCA镇痛药量,镇痛时间延长,不良主反应较少,为术后镇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段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腹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确诊为急腹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及超声诊断和临床诊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且观察组患者超声诊断时间(16.78±1.62)显著长于对照组(10.42±1.50),临床诊断时间(1.97±0.26)显著短于对照组(2.77±0.3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腹部超声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超声诊断时间及临床诊断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大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真实世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数据仓库的设计

    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的手段。本文基于真实世界科研方法学,采集、处理并分析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相关信息,构建数据仓库,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方式、运动处方与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关联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作者:宋伟;刘春;忻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不合理状况及对策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不合理状况及对策。方法在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中抽取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412份,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的《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以及《中国药典》中标准,分析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的具体不合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本组412份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中,中药饮片剂量不当、应用方法不当和重复用药为其主要不合理因素,其中中药饮片剂量不当所占比例高,为35.68%(P<0.05)。结论医院存在中药饮片用药不合理情况较多,要求临床医师用药时应谨慎,尽可能避免饮片剂量不当、用法不当、重复用药以及配伍禁忌等情况,从而降低医院中药饮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黄白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伊立替康TACE治疗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2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伊立替康与5-Fu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1 w后再予以FOLFIRI方案全身化疗,对照组予以FOLFIRI方案全身化疗。每间隔4 w为一个周期,2~6个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3.3%,卡氏评分提高率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卡氏评分提高率为3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对照组为9个月,二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立替康TACE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癌异时性肝转移较单纯全身化疗疗效明显增加,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刘振华;蔡联明;谢小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正强化干预提高护理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效果调查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洗手现状,探讨在正强化干预措施下快速提高护理实习生手卫生意识和实际操作规范,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在本科实习的68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手卫生的培训,如手卫生知识讲座培训、教学老师的监督指导后,采集他们对手卫生的依从性的各种数据。干预组除采用传统的手卫生教育外,增加了正强化干预措施,科内采用标题为“今天你增加几次洗手”鼓励表扬的互动交流方式,以及积极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全球洗手日”文艺节目排练等,加强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意识。两组均采用问卷调查和在单盲等时刻状态下进行手卫生的操作情况调查,评价手卫生执行情况,分析比较正强化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结论通过正强化干预,干预组的手卫生认知答对率及手卫生相关操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强化干预对手卫生各项操作起到了强化作用。

    作者:陈美娜;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骶韧带麻醉与主韧带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术中应用骶韧带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早孕患者,并随机分成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宫颈旁主韧带麻醉,按照常规人工流产术操作。研究组给予骶韧带注射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出血量、镇痛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出血量,研究组、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2.3 ml、21.2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9%,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骶韧带阻滞麻镇痛效果佳,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国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