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莲
脓毒血症是西方医学所提出的概念,中医学没有出现相关的辨证体系。近年来,临床一直在寻求佳的脓毒症诊治方法及规范的治疗和干预方案。根据其特点,亦可用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作者:于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减少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0例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00%,远远高于观察组的5.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进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使用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刘丽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效果,为相关工作人员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6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62.5±1.35)岁,对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用药的同时,持续心电监护,判断疗效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完善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并且心率、血压下降,呼吸波动范围为18~26次/min,意识逐渐恢复,心电监护记录室性早搏情况明显减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消失。抢救成功56例,占93.33%,死亡4例,占6.67%,患者或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针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抢救的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全面提升护理效果,可保障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治疗的并发症。
作者:莫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周围性面瘫病变发展过程,以中药结合针灸的方法,将疗程按急性期、中期、恢复期,分别采用祛风解毒、活血祛瘀和补气扶正三种不同的治法辨证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54例(90.00%);显效4例(6.67%);有效2例(3.33%),总有效率100%。结论周围性面瘫的分期辨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病程短、后遗症少。
作者:袁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给予肾脏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水平基本相似,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肾脏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给予高血压患者络活喜治疗后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络活喜治疗,观察并测量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采用络活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4%,远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5.76%,且观察组的动态血压的平均降幅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现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0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18%,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络活喜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与采用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治疗相比较,具有降压效果好、降压平稳,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刘钰;周小波;寇双庆;渠慎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ICU病房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ICU病房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积极性,值得推广。
作者:温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92例初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产妇进入产房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进入产房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疏导,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各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后,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7.39%显著低于参照组剖宫产率36.96%,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初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为(382.8±91.0)min。显著低于参照组的总产程时间为(587.8±100.1)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初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为(182.7±22.6)ml显著低于参照组初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254.6±28.7)ml,P<0.05,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8.70%显著低于实参照组新生儿窒息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产妇分娩时,予以心理疏导效果显著,能够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蔡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激光透明带穿孔和激光透明带削薄对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小鼠卵子受精率的影响。方法将玻璃化冷冻复苏后的KM小鼠卵子分为4组,前3组为经透明质酸消化处理后脱去颗粒细胞的卵子,其中第1组对透明带进行激光穿孔处理,第2组对透明带进行激光削薄处理,第3组未做激光处理,而第4组为未经透明质酸消化带有颗粒细胞的卵子,同样未做激光处理。此后,在同一时间点使4组卵子与雄鼠精子进行体外受精,次日观察受精结果,比较各组受精率。结果4组冻融卵子的受精率分别为52.1%(25/48),25.0%(12/48),21.3%(10/47)和17.0%(8/47)。激光透明带穿孔组的卵子受精率要显著高于其余3组, P<0.05。而激光透明带削薄组的受精率与未作激光处理的两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激光透明带削薄虽然对卵子造成的损伤较小,但不能有效提高受精率,而激光透明带穿孔能克服冻融造成的透明带硬化及糖蛋白结构改变等问题,显著提高冻融卵子复苏后的受精率。
作者:饶金鹏;邱枫;钱小红;蔡益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洗手现状,探讨在正强化干预措施下快速提高护理实习生手卫生意识和实际操作规范,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在本科实习的68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手卫生的培训,如手卫生知识讲座培训、教学老师的监督指导后,采集他们对手卫生的依从性的各种数据。干预组除采用传统的手卫生教育外,增加了正强化干预措施,科内采用标题为“今天你增加几次洗手”鼓励表扬的互动交流方式,以及积极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全球洗手日”文艺节目排练等,加强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意识。两组均采用问卷调查和在单盲等时刻状态下进行手卫生的操作情况调查,评价手卫生执行情况,分析比较正强化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结论通过正强化干预,干预组的手卫生认知答对率及手卫生相关操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强化干预对手卫生各项操作起到了强化作用。
作者:陈美娜;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型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措施。结果通过对本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重型小儿手足口病一般是发生于年龄<3岁的儿童,重型小儿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毒为EV71型肠道病毒,对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关键措施是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同时给予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辅以糖皮质激素对其治疗,效果明显,本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0%,且预后良好。结论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毒为EV71型肠道病毒,易发于<3岁儿童,在临床上对该病症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治疗效果普遍较好,且预后良好。
作者:张爱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进行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来诊断。与此同时,此30例胃癌患者实施常规增强CT灌注扫描以及常规CT扫描。结果此35例患者中有22例出现淋巴转移,有13例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的淋巴转移概率为62.86%。淋巴转移患者的肿瘤直径与无淋巴转移患者的肿瘤直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患者的BV以及PS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出现淋巴转移的患者有22例,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有8例,和手术病理进行对比,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患者淋巴转移的敏感性为75.86%,特异性为88.89%。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拥有更好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在临床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庆乐;万赵伟;李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疗法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n=4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疗法,对照组(n=47)应用常规疗法,对比2组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3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15%(P<0.05);②治疗组乙肝病毒DNA转阴率是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P<0.01);③治疗组患者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ChE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疗法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借鉴。
作者:杨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胸痹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胸痹的诊疗方案,对收集的100例胸痹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较多,痰阻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较少。通过治疗后,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0%。结论对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应用胸痹中医规范诊疗方案进行中医辨证及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胸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永乐;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心血管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同型前胱氨酸测定水平进行比对与分析。结果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呈高度正相关,在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测其浓度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疹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病案不仅是法律依据,也是证明材料,需求量极大。在病案室人力缺乏、工作量大、存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病案数字信息化管理成为趋势并且亟待落实。病案数字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高病案室的服务质量,为电子病历打下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张佳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我科在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90例纳入临床路径的带状疱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国家卫计委下发的临床路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实验组的优质护理满意度为(99.11±2.07)%、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8.78±3.01%,患者的遵医行为92.44%;对照组的优质护理满意度为(93.84±8.34)%、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4.10±6.52)%,患者的遵医行为81.2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通过两种护理方法的比较发现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进行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甘琳;田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患者均确诊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根据影响结果进行诊断,比较MRI、CT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42个病灶,显著高于CT检查确诊145个病灶(P<0.05);MRI检查额叶、丘脑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2种检测方法顶叶、基底节、脑干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内囊检测率,显著低于CT(P<0.05);MRI检查<5 mm病灶数为256个,检出率为34.50%,显著高于CR的<5 mm病灶数为3个,检出率为2.07%(P<0.05)。结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效果理想,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
作者:卫志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重叠综合征是指至少2种结缔组织病同时或不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所形成的疾病状态[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症较少见[1]。我科室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病1例,经综合治疗和细致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芳芳;郑军;孙雪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2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伊立替康与5-Fu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1 w后再予以FOLFIRI方案全身化疗,对照组予以FOLFIRI方案全身化疗。每间隔4 w为一个周期,2~6个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3.3%,卡氏评分提高率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卡氏评分提高率为3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对照组为9个月,二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立替康TACE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癌异时性肝转移较单纯全身化疗疗效明显增加,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刘振华;蔡联明;谢小财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