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脏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杨琼

关键词:心理护理, 肾脏疾病,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给予肾脏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水平基本相似,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肾脏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枯否细胞在肝衰竭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免疫介导的损伤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与肝衰竭过程中的肝细胞坏死和疾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枯否细胞(Kupffer,KC)是免疫系统中著名的角色之一,定植于肝脏血窦内皮之间,具有高度活性,它可以吞噬和清除从肠道来的微生物,又可被细菌脂多糖或细胞超抗原激活,释放炎症介质进入血液中,激活众多的炎性细胞,参与肝脏的炎症反应。本文就KC在肝衰竭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田光敏;刘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合并顽固性低血压患者20例临床资料,对患者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20例患者治疗12 w后低血压发生率15%较治疗前11 w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13 w SBP、DBP水平较治疗前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临床效果显著,价值确切。

    作者:徐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冠心病心绞痛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共有50例,以阿托伐他汀经口服用药治疗;观察组共有50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治疗完毕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且观察患者的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LDL-C等指标较治疗前与参照组显著更低,HDL-C指标显著更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郭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高频超声对于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3例,对比超声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分析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经超声诊断63例患者,其中多发结节患者40例,单发结节患者23例;所有患者中21例患者经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42例患者经诊断为良性肿瘤,这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甲状腺囊肿2例、囊性病变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其中经病理活检为甲状腺癌,但经超声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83%(61/63)。由于恶性肿瘤的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率较高。结论对于甲状腺肿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高频超声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地确诊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临床确诊甲状腺恶性肿瘤给予了关键性信息,并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不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相三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正强化干预提高护理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效果调查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洗手现状,探讨在正强化干预措施下快速提高护理实习生手卫生意识和实际操作规范,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在本科实习的68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手卫生的培训,如手卫生知识讲座培训、教学老师的监督指导后,采集他们对手卫生的依从性的各种数据。干预组除采用传统的手卫生教育外,增加了正强化干预措施,科内采用标题为“今天你增加几次洗手”鼓励表扬的互动交流方式,以及积极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全球洗手日”文艺节目排练等,加强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意识。两组均采用问卷调查和在单盲等时刻状态下进行手卫生的操作情况调查,评价手卫生执行情况,分析比较正强化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结论通过正强化干预,干预组的手卫生认知答对率及手卫生相关操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强化干预对手卫生各项操作起到了强化作用。

    作者:陈美娜;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索茶碱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进行受试制剂多索茶碱缓释片与参比制剂多索茶碱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明确其是否具有缓释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制剂两周期交叉试验方法,12只Beagle犬分别经口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400 mg,采用LC-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多索茶碱的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经DAS 2.0统计软件计算获得。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9±0.6)和(8.4±2.1)μg/mL,Tmax分别为(2.5±0.5)和(1.7±0.4)h,T1/2分别为(1.4±0.4)和(1.0±0.3)h,AUC0-12分别为(14.0±1.7)和(14.4±2.9)μg/mL×h。受试制剂在达峰浓度上明显小于参比制剂,达峰时间延迟,半衰期延长,具有缓释制剂特征。结论受试制剂多索茶碱缓释片具有缓释特征。

    作者:郭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对膀胱原位癌早期诊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THP(吡柔比星)给予膀胱内灌注后行普通膀胱镜活检下膀胱原位癌的阳性检出率,避免漏诊。方法患者膀胱完全排空后行50 mg THP膀胱灌注,保留15 min后排出,置入膀胱镜检查,观察肿瘤组织及周围膀胱粘膜染色情况,并随机留取活检,肿瘤蒂旁2 cm处及膀胱其他部位非染色区域组织作为随机对照,分析比较染色结果。结果明显病变组织及染色区共留取黏膜组织346块,全部为染色橘黄色,其中病理回报证实膀胱原位癌(CIS)组织288块,非典型增生组织12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上皮癌(Ta、Tis、T1)组织20块,慢性膀胱炎组织26块;非染色区留取黏膜组织140块,其中病理回报证实CIS组织8块,非典型增生组织4块,慢性膀胱炎组织20块,正常膀胱组织108块。(308/346)比(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吸收THP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7.5%、77.7%,均顺利完成检查。结论 THP可提高了对膀胱内微小病变和扁平病变尤其是原位癌的检出率,经济、安全、适应性广。

    作者:汤磊;赵亚伟;马柳疆;李志坤;王剑;马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脓毒血症的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治法

    脓毒血症是西方医学所提出的概念,中医学没有出现相关的辨证体系。近年来,临床一直在寻求佳的脓毒症诊治方法及规范的治疗和干预方案。根据其特点,亦可用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作者:于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2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选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疗效佳,疗程短等优点。

    作者:吴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前后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是可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张祖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Rh血型系变异型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德州地区献血人群Rh血型分布及表现型,能及时的为临床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室血型检测不仅是筛选出健康、安全的血源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实际上也是输血前检验,所谓血型相容性试验的一部分,采供血机构准确测定献血者的ABO、RhD及相关抗体,同样是临床输血安全的前提。对一个地区献血者血型分布调查可以让采供血机构对本区各型血源的现状心中有数。结果保障了ABO、RhD阴性血型临床用血的及时、安全、有效。结论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RhD阴性献血者队伍,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一宝贵的资源,可有效指导安全输血工作。

    作者:时俊霞;于立英;高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内镜下胆道内射频消融(RFA)联合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癌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内镜下胆道内射频消融(RFA)联合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胆管癌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对照组(各28例),干预组为综合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结果并发症率:干预组为3.57%,对照组为21.43%,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胆管癌患者经RFA联合胆管引流术后,还需给予综合护理巩固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eNOS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在眼部常见并发症,微血管的病变导致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视觉和生活质量。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作为血管内皮细胞代谢中的限速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疾病进展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汪权志;夏媛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络活喜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给予高血压患者络活喜治疗后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络活喜治疗,观察并测量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采用络活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4%,远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5.76%,且观察组的动态血压的平均降幅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现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0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18%,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络活喜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与采用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治疗相比较,具有降压效果好、降压平稳,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刘钰;周小波;寇双庆;渠慎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应对风险措施在普外护理工作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普外护理应对风险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013年在职的6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护理应对风险措施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日常工作,干预组采取护理应对风险措施,对其之间的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两组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为98.13%,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为90.75%,两组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风险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不但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还可以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降低普外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使科室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胡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对头孢噻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治疗,观察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噻肟治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组血培养病原菌的种类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比例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头孢噻肟对抑制革兰阴性菌作用效果更好,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较头孢噻圬的抗菌谱更加强大,其对临床上几乎全部的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给予新生儿败血症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总有效率较高,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王思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硬膜外阻滞的84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罗哌卡因复合生理盐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良好26例,好14例,差2例,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良好15例,好17例,差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例重症中暑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根据笔者在血透室的护理经历,本文针对横纹肌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期间CRRT的护理、及护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

    作者:黎芳芳;黄江燕;熊艳;秦秀珍;周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在ICU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ICU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应用应用右美托咪定对ICU病房患者进行镇静镇痛51例,列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行咪达唑仑镇静镇痛的患者51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痛,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镇静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和疼痛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Ramsay评分维持在2~4分时,实验组VAS评分为(2.84±0.82)分,唤醒时间为(0.17±0.03)h,咪达唑仑组VAS评分为(5.74±0.54)分,唤醒时间为,(1.52±0.53)h,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共13例发生低血压,14例发生心动过缓,对照组4例发生低血压,5例发生心动过缓,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在ICU重症患者中镇静镇痛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亚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一共有42例,对42例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干预效果给予探讨。结果在42例患者当中,38例均治愈康复,恢复自理能力,4例患者可以在助行器下地活动,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