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郭卫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冠心病心绞痛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共有50例,以阿托伐他汀经口服用药治疗;观察组共有50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治疗完毕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且观察患者的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LDL-C等指标较治疗前与参照组显著更低,HDL-C指标显著更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人类白细胞B27检测方法改良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B27(HLA-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其实际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门诊及住院患者379例,患者检测人类白细胞B27应用原有方法及改进方法,进行对比试验。记录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分阴性组、阳性组和不确定组,共三组。对不确定结果由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两组结果显示,结果阴性组303例,方法学改进前后符合率100%。阳性组63例,方法改进前后符合率100%。不确定组13例,对此13例患者标本,再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阳性6例,确定结果与方法改进后完全符合(6例/6例)。阴性7例,确定结果与改进方法学检测结果符合6例,仅有1例不符合(7例/6例)。结论人类白细胞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检测结果可靠性好、准确率高,有效提高了人类白细胞B27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元;祝靓;许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

    目的:在临床中对阑尾炎患者行以优质护理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78例阑尾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行以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4.62%),护理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总有效率,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吴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家兔功能性便秘模型制作

    目的:探讨复方地芬诺酯复制功能性便秘家兔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模型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经口灌胃15 d,空白组予以相应量的蒸馏水灌胃。观察家兔首粒黑便时间、24 h粪便颗粒数以及24 h粪便质量,以判断模型的复制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家兔比较,模型组家兔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粪便重量减轻,粪便颗粒数减少,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状态的改变。结论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可用于制作家兔功能性便秘模型,但在造模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欣月;李思宇;罗芳丽;张微;师维;黄活石;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Foley导尿管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oley氏导尿管在冠脉搭桥患者桥血管与主动脉近端吻合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6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使用Foley氏导尿管行主动脉近端吻合。结果无死亡,无脑部栓塞并发症,术后无桥血管堵塞。6例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170 min。术中出血150~600 ml,平均230 ml。术后住院时间8~15 d,平均9.7d。结论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Foley导尿管行主动脉近端吻合,操作简单、实用,有利于降低患者脑栓塞的发生率及桥血管堵塞率,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许家君;陈世雄;郭颖;闵科;陈胜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带状疱疹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我科在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90例纳入临床路径的带状疱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国家卫计委下发的临床路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实验组的优质护理满意度为(99.11±2.07)%、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8.78±3.01%,患者的遵医行为92.44%;对照组的优质护理满意度为(93.84±8.34)%、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4.10±6.52)%,患者的遵医行为81.2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通过两种护理方法的比较发现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进行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甘琳;田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利用大数据对抗医院号贩子的探索

    本文论述了在大数据条件下,如何利用系统中已有的预约和诊疗数据,分析区分正常患者和号贩子的行为特征,并制定相应规则,对号贩子在网上的抢号和虚假预约行为进行防范,进而规范预约挂号秩序的措施。

    作者:沈宁乔;姜熳;孙赟;方涛;范晓薇;余春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两阶段区域生长法的肝内血管分割算法分析

    本文设定了一种以两阶段区域生长法为基础的肝内血管分割算法,其中,第一阶段通过三维区域生长法,由CT图像序列获取肝脏,并由方差双阈值和均值确定区域生长法的生长准则,后利用中值滤波和形态学运算实施肝脏序列的降噪处理。第二阶段在已经获得的三维肝脏图像序列中,通过区域生长法进行血管分割,仅由均值决定区域生长法的生长准则。三维重建两阶段区域生长法获得的实验结果,相比常规的区域生长法三维重建结果,其准确性较高。

    作者:赵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组织阳性对照蜡块的制作及应用

    目的:建立多组织对照,使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对照获取更方便,结果更可靠。方法选择正常的阑尾、扁桃体、胰腺、肝脏组织制作成石蜡块,然后选择4~6 mm直径的空心管在组织块上打孔,分别包埋于一个蜡块中建立多组织对照蜡块。预先切取对照片干燥后保存备用,常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染色后不同组织呈不同分布或表达,且对照组织中至少有一个组织显示阳性。结论此多组织对照蜡块可用于常见的多种抗体的对照,相比于不设置对照,结果更可靠;相比于单组织对照和组织芯片,也更为方便实用。

    作者:马晓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ICC置管患者并发湿疹及化脓1例原因分析和护理

    报告1例PICC置管患者并发湿疹及化脓的原因和有效的护理。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强化护理技能、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患者并发的湿疹及化脓完全消退,12 d后康复出院。

    作者:刘如南;季晓君;王杨;李静;孙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结石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2~68岁,平均(53.5±11.5)岁,左侧9例,右侧7例,术前肌酐168~562 umol/L,平均(346.3±108.9)umol/L,其中12例术前留置D-J管未成功后8例行输尿管碎石失败,4例未成功后直接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其余4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5~28 mm,平均(16.9±6.7)mm。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6~132 min,平均(78.6±12.1)min;术中出血量20~60 ml,平均(32.6±5.3)ml,一次手术清石率100%。术后2~4天拔除腹膜后引流管,无1例漏尿。术后复查卧位腹平片未见残留结石,双J管位置良好;随访3~24月,5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1例明显改善。未发现结石复发及输尿管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损伤小,大限度的保护肾脏功能。对于孤立肾并输尿管结石可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苑海波;王强;王领军;韩刚;刘同伟;殷晓松;李春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门诊药师窗口发放华法林钠对患者用药交待内容的探讨

    华法林是经典的口服抗凝药,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华法林的治疗安全范围狭窄且易与药物和食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本文在查阅有关华法林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文献,为门诊药师窗口发放华法林进行用药交待提供参考。

    作者:雷礼姣;吴君;冯立娅;彭素文;胡梦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在2015年2月~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亚低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肛温、心率、血压基本恢复正常,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且治疗有效率高达9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鸿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熄风定震汤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提供熄风定震汤治疗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6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4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美多芭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熄风定震汤联合美多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常规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为91.89%,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血清SOD、MDA等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SOD值呈现上升趋势、MDA等指标值下降,P<0.05。结论为此类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中药熄风定颤汤治疗,患者血清中SOD呈现上升表现,疾病治疗效果较好,体内氧化应激速度降低。

    作者:牟欣;杨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指标变化对孕妇早产发生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一样指标变化对孕妇早产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孕妇临床资料,测定孕妇的TBIL(总胆红素)、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A(血清胆汁酸)。结果对比早产孕妇和非早产孕妇的ALT、AST、TBA以及TBIL均数,早产组均高于非早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孕妇肝功发生异常,早产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肝功中度以上的升高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升高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晚期妊娠血清中ALT、AST、TBA、TBIL水平与早产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作者:罗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千伏胸片诊断煤工尘肺的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分析高千伏胸片对煤工尘肺诊断影响因素。方法对阳煤集团下属各煤矿企业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参加诊断的526例疑似尘肺病职工胸片进行回顾性调查,将此期间高千伏胸片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阳煤集团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参加诊断的526例疑似尘肺病胸片进行质量对比,煤工尘肺诊断结果受高千伏胸片质量影响较高。结论高千伏胸片的摄片质量在煤工尘肺诊断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高千伏胸片的质量,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作者:郝德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光疗法在银屑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光疗法在银屑病治疗中效果突出,副作用小,成为临床治疗的佳选择。本文将关注光疗法在银屑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包括紫外线对皮肤免疫的影响、紫外线光疗法的高效和安全性,联合光疗法治疗中重度的银屑病等。

    作者:魏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对本病区177份运行护理病历不规范情况通过分析原因、目标设定、制定并实施对策等措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病房护理文书质量的合格率由56.50%上升83.05%。结论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新生儿HIE的早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HIE(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30例HIE患儿分为护理组(20例)和对照组(10例),分别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MDI指数、PDI指数和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护理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有效率和家长护理满意率分别为25.0%、95.0%、80.0%,对照组为50.0%、80.0%、6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HIE患儿治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智力、运动及行为神经发育状况,提高临床护理成效和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李军颖;马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康复锻炼在顾客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意义重大,可以有效避免消除水肿、肌肉萎缩,预防关节僵硬与粘连,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医患双方对康复锻炼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引发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基于此笔者对于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作者:宋建荣;何雪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诊断非ABO-HDN的意义

    目的:探讨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诊断非ABO-HDN的意义。方法对3628例孕妇的血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对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效价,并对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做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3628例孕妇中检测出特异性不规则体15例(占0.41%),抗体特异性分别为抗-C 2例,抗-E、C 1例,抗-D 4例,抗-E5例,抗-M1例,自身抗体2例;其中8例新生儿红细胞被来自母体的不规则抗体所致敏。结论检测孕妇不规则抗体对诊断非ABO-HDN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