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挺
目的:对重症脓毒症患者予以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剖析。方法遵循随机原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重症脓毒症患者76例,并将其以每组38例平均分为普通组与特殊组。给予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特殊组患者则在前者治理基础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疗效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特殊组患者痊愈21例,改善17例,不存在失效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而普通组患者痊愈11例,改善18例,失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32%,前者疗效明显大于后者,且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特殊组与普通组患者在各项生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结合连续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进行深入治疗,除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外,亦可同时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孙晗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总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取得的临床效果,从整体上讨论我国现阶段优质护理服务的进展,为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脓毒血症是西方医学所提出的概念,中医学没有出现相关的辨证体系。近年来,临床一直在寻求佳的脓毒症诊治方法及规范的治疗和干预方案。根据其特点,亦可用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作者:于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的45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将应用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的另外45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心律失常、神志障碍和心力衰竭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得到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55%和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脂水平、炎症状态和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定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前后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是可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张祖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一共有42例,对42例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干预效果给予探讨。结果在42例患者当中,38例均治愈康复,恢复自理能力,4例患者可以在助行器下地活动,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经超声联合血清HE4及CA125检测在卵巢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例卵巢癌患者(癌症组)4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超声评分和血流阻力指数(RI)、血清HE4及CA125的水平差异。结果癌症组在超声评分、血流阻力指数(RI)、血清HE4及CA125与良性肿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各单项检测相比,三项联合检测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超诊断联合血清HE4及CA125检测可以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卵巢癌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伟;鲍光进;吴铭;侍东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预防控制水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登记的需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幼儿90例来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均等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幼儿不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观察组幼儿则接受,观察两组幼儿的水痘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45例幼儿均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随访期间统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8.9%(4/45)。观察组水痘感染发生率4.4(2/45),对照组水痘感染发生率24.4%(11/45),观察组幼儿水痘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预防控制水痘效果突出,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力度,全面推进适龄儿童进行接种,实现水痘感染的有效控制。
作者:刘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在中、重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7月我院中、重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作为对象进行分组研究。A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增加氟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速、第1s用力呼气容积、哮喘控制测试分值;药物安全性。结果 B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显著比A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呼气峰值流速、第1s用力呼气容积、哮喘控制测试分值差异不显著, P>0.05;B组治疗后呼气峰值流速、第1s用力呼气容积、哮喘控制测试分值显著比A组好,P<0.05;两组患者药物安全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氟伐他汀在中、重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无不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韩阳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膝类风湿性关节炎MRI早期诊断价值与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膝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2例,术前均采用MRI行早期诊断,并采用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将患者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32例患者中,MRI诊断符合率为94.1%。治疗效果:3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膝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3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检测值与治疗前相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早期诊断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检出准确率较高;采用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其不仅可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而且还可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耀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妇科常见疾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妇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宫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62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宫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宫腹腔镜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开腹组3例出现切口感染,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诊断妇科常见疾病的同时可进行治疗,并且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整体手术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局限性,可作为临床治疗妇科常见疾病的新方法。
作者:何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术中应用骶韧带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早孕患者,并随机分成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宫颈旁主韧带麻醉,按照常规人工流产术操作。研究组给予骶韧带注射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出血量、镇痛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出血量,研究组、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2.3 ml、21.2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9%,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骶韧带阻滞麻镇痛效果佳,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国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颅脑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的护理观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颅脑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的患者一共有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手术以后极易引发脑水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马颖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监测、比较宁夏耐药结核病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生存情况。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4月~2014年4月宁夏地区耐药基线调查期间确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和经药敏实验确诊的耐多药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治疗信息,调查耐多药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2年后的生存情况,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宁夏地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初次就诊于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以外的综合医疗机构的比例高于非耐多药患者;同时耐多药患者与非耐多药患者相比在治疗过程中多次治疗、治疗时间>1年的患者比例高;与非耐多药患者相比耐多药患者更多的死于肺结核。结论我国各地耐多药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差异,原因是评价标准和观察结果的时间标准不同,同时存在治疗和管理的方案也不同,但是总体来看,成功治疗的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潘莉;初乃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方法对32例患者实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疼痛管理、预防血管痉挛等护理措施。结果32例穿支蒂皮瓣均成活。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及早发现血管危象及时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血管痉挛可提高术后皮瓣成活率。
作者:刘淑英;胡长青;景微;陆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实施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视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3月前在我院妇产科未实施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防范风险意识、健康宣教和管理工作等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护理满意度情况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风险管理的实施,既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增强护患间关系,也能使医护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科多重耐药菌情况,探讨更佳的防控措施。方法选取我科室2015年1月~12月内的44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对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44例患者从分离出的51株多重耐药菌中,革兰氏阳性菌19株(37.25%);革兰氏阴性菌32株(62.75%)。结论在医护协助的基础上,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对多重耐药菌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陈亮;唐文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综合分析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Rupture and perforation of abdominal cavity organs)的螺旋CT诊断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临床资料1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7例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的CT表现和手术证实。结果17例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中有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占47.06%)、5例肠结核穿孔(占17.65%)、2例腹部外伤致空回肠穿孔(占29.41%)、1例异物致乙状结肠穿孔(占5.88%),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CT征象表现为:①10例剑突下隐窝积气;②15例肝下肝圆韧带间隙积气;③9例网膜囊积气;④7例穿孔脏器周围局限性积气;⑤15例腹腔积液;⑥3例腹膜后间隙积气;⑦6例肠壁增厚。结论 CT可以直观地显示脏器穿孔异物以及破裂口等,继而准确判断出腹腔游离气体的多少以及游离气体的有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能够作为腹部X线片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陈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5月~2016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甲硝唑治疗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在甲硝唑治疗的从基础上联合使用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阴道清洁度。结果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0.1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清洁度1级和2级所占比例91.23%,对照组患者阴道清洁度1级和2级,所占比例42.11%,观察组患者阴道清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阴道清洁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从数据库建库以来一直到2015年10月有关甲状腺素治疗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5个研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SVR),术后房颤发生率(AF),术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感染、死亡率的效应合并量(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3(-0.08~2.95)、-1.20(-2.83~0.44)、0.1495(0.07~0.22)、-116.58(-186.33~-46.82)、0.56(0.33~0.96)、0.58(0.23~1.47)、1(0.19~5.13)、0.55(0.20~1.46)、0.83(0.23~2.99)。结论在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中予补充T3可更加显著的低外周循环阻力及提高心输出量,同时可以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对于其他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未见明显的改善。
作者:徐海龙;吴靓;齐敦益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