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分析

卫志宇

关键词:MRI, CT检查, 腔隙性脑梗死, 诊断效果, 临床诊断
摘要:目的:观察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患者均确诊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根据影响结果进行诊断,比较MRI、CT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42个病灶,显著高于CT检查确诊145个病灶(P<0.05);MRI检查额叶、丘脑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2种检测方法顶叶、基底节、脑干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内囊检测率,显著低于CT(P<0.05);MRI检查<5 mm病灶数为256个,检出率为34.50%,显著高于CR的<5 mm病灶数为3个,检出率为2.07%(P<0.05)。结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效果理想,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全方位护理在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高压氧的治疗与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接受高压氧及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3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结合全方位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齐东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伤寒论》中刺期门穴治热入血室证的探讨

    本文在对《伤寒论》中143条与216条刺期门穴治疗热入血室证原文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期门穴与血室的本义,并通过医案分析,提出针刺期门应注意的三条原则:根据患者健康状况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若患者体表未有症状表现,则可直接针刺期门穴;若患者发作急迫、严重,期门穴周围毛细血管怒张,则应因势利导,采用静脉放血疗法治疗。为临床期门穴的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罗伟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11opro teinases-9,MMP-9)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2例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健康者28例为对照组,测定其Hcy、MMP-9浓度和颈动脉IMT厚度。结果 ACS组、SA组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CS组血清Hcy、MMP-9水平明显高于SA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Hcy 、MMP-9浓度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三者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351、0.573、0.61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cy、MMP-9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且与冠脉病变的范围相关,联合检测三者对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轶州;杜娟;韩自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比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CT与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CT检查,观察组43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临床检出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1.36%>74.3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核磁共振检查,可确保其诊断的有效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周升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5例破伤风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健康教育、急救(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急救护理后好转,留院观察24 h后出院。结论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为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应全面观察,发生过敏反应后及时急救,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李芬;才战军;孔令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临床变化。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大量输血的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患者输血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变化。结果患者输血前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凝血活酶时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量输血后患者的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被溶解,血小板计数水平显著下降,值得临床工作人员的重视,并制定对应措施。

    作者:田燕;朱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的康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溢血的患者68例进行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溢血疾病治理的过程中,患者的肢体很快恢复功能,并且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桂枝汤加桑叶治疗自汗证中医原理探讨

    该文通过对自汗证营卫不和病机论述发现胃气不和是该证的之本。篇接上述,分析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方义发现:其调和营卫的治法本在调和胃气;然后通过对相关古籍医案考证,论述了桑叶可对症止汗及对症治疗是符合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的。后该文对前言所述启发笔者作出本篇论述的医案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得出调和胃气是调和营卫治疗自汗症的关键点之一及中药汤剂应重视对症用药两个结论。

    作者:彭良;李应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高频超声对于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3例,对比超声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分析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特点。结果经超声诊断63例患者,其中多发结节患者40例,单发结节患者23例;所有患者中21例患者经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42例患者经诊断为良性肿瘤,这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甲状腺囊肿2例、囊性病变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其中经病理活检为甲状腺癌,但经超声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83%(61/63)。由于恶性肿瘤的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出率较高。结论对于甲状腺肿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高频超声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地确诊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临床确诊甲状腺恶性肿瘤给予了关键性信息,并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不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相三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康复锻炼在顾客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意义重大,可以有效避免消除水肿、肌肉萎缩,预防关节僵硬与粘连,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医患双方对康复锻炼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引发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基于此笔者对于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作者:宋建荣;何雪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体检的高危人群1307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X线扫描与CT低剂量扫描做早期肺癌筛查。由2名医师对扫描获得图像进行分析并做疾病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对肺部结节检出情况与肺癌检出率。结果分析可见,X线对肺部结节检出率为9.64.%,可见明显低于CT检查20.81%的检出率;加之CT检查的肺癌检出率为2.83%,明显高于X线检查1.07%的肺癌检出率;研究数据其软件分析结果皆为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针对高危人群做早期肺癌筛查与诊断时可起较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利用其为早期肺癌诊断提供良好的指导信息。

    作者:夏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心血管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同型前胱氨酸测定水平进行比对与分析。结果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呈高度正相关,在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测其浓度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疹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对膀胱原位癌早期诊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THP(吡柔比星)给予膀胱内灌注后行普通膀胱镜活检下膀胱原位癌的阳性检出率,避免漏诊。方法患者膀胱完全排空后行50 mg THP膀胱灌注,保留15 min后排出,置入膀胱镜检查,观察肿瘤组织及周围膀胱粘膜染色情况,并随机留取活检,肿瘤蒂旁2 cm处及膀胱其他部位非染色区域组织作为随机对照,分析比较染色结果。结果明显病变组织及染色区共留取黏膜组织346块,全部为染色橘黄色,其中病理回报证实膀胱原位癌(CIS)组织288块,非典型增生组织12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上皮癌(Ta、Tis、T1)组织20块,慢性膀胱炎组织26块;非染色区留取黏膜组织140块,其中病理回报证实CIS组织8块,非典型增生组织4块,慢性膀胱炎组织20块,正常膀胱组织108块。(308/346)比(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吸收THP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7.5%、77.7%,均顺利完成检查。结论 THP可提高了对膀胱内微小病变和扁平病变尤其是原位癌的检出率,经济、安全、适应性广。

    作者:汤磊;赵亚伟;马柳疆;李志坤;王剑;马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彩超诊断联合血清HE4、CA125在卵巢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经超声联合血清HE4及CA125检测在卵巢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例卵巢癌患者(癌症组)4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超声评分和血流阻力指数(RI)、血清HE4及CA125的水平差异。结果癌症组在超声评分、血流阻力指数(RI)、血清HE4及CA125与良性肿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各单项检测相比,三项联合检测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升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超诊断联合血清HE4及CA125检测可以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卵巢癌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伟;鲍光进;吴铭;侍东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15328例体液标本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所收集,对其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合格标本,并调查分析体液检验中的每一环节,分析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具体原因,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全部15328例标本中,尿液标本的检验不合格率高,其次则为前列腺液、痰液。分析发现影响尿液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为标本被污染;而标本污染和送检时间较长则是影响前列腺液标本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送检时间较长和送检标本为唾液是影响痰液标本检验质量的主要原因。结论分析发现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体液标本的检验质量,临床中应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详细告知患者和体液检验相关的知识,并对体液检验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进行规范,促进其增强工作责任心,以有效降低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发生几率。

    作者:罗怀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东阳市5类恶性血液病患者增长情况统计分析

    文章分别统计了2005年度和2015年度,在东阳市人民医院新确诊的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这5类常见的恶性血液病病例数、10年间患者上升例数和增长率。发现10年间这5类恶性血液病的总病例数上升了81例,增长了231.4%,其中白血病的绝对病例数多、恶性淋巴瘤的上升例数多、多发性骨髓瘤的增长率高。

    作者:单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病重叠综合症的护理

    重叠综合征是指至少2种结缔组织病同时或不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所形成的疾病状态[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症较少见[1]。我科室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病1例,经综合治疗和细致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芳芳;郑军;孙雪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性胃癌的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性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进展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多西他赛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辅助化疗方法,对两组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的辅助化疗方法治疗进展性胃癌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郑州欣奕中医院与欣奕除疤,挑选200例各类新伤口患者(创面愈合,已无渗液),分为两组,试验组:创面正常治疗护理,愈合后使用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对照组:创面正常治疗护理,愈合后不使用任何产品,观察3个月,通过对瘢痕类型、瘢痕颜色、瘢痕隆起的高度、瘢痕硬度、瘢痕瘙痒、触痛这6个方面分别进行评分,综合评定其疗效及安全性同时随访患者治疗结束后的副作用,随访至1年。结果试验组平均总评分为1.52,对照组平均总评分为3.18,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的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总评分降低了52.20%,终形成的瘢痕更接近皮肤,且均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军;闵昌敏;丁利营;王艳;陈凯凯;李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正强化干预提高护理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效果调查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洗手现状,探讨在正强化干预措施下快速提高护理实习生手卫生意识和实际操作规范,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在本科实习的68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手卫生的培训,如手卫生知识讲座培训、教学老师的监督指导后,采集他们对手卫生的依从性的各种数据。干预组除采用传统的手卫生教育外,增加了正强化干预措施,科内采用标题为“今天你增加几次洗手”鼓励表扬的互动交流方式,以及积极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全球洗手日”文艺节目排练等,加强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意识。两组均采用问卷调查和在单盲等时刻状态下进行手卫生的操作情况调查,评价手卫生执行情况,分析比较正强化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结论通过正强化干预,干预组的手卫生认知答对率及手卫生相关操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强化干预对手卫生各项操作起到了强化作用。

    作者:陈美娜;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