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周升毅

关键词:CT检查, 核磁共振, 股骨头坏死
摘要:目的:探析CT与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CT检查,观察组43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临床检出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1.36%>74.3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核磁共振检查,可确保其诊断的有效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治疗妊娠呕吐的效果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妊娠呕吐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分组形式进行观察,对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一年间我院收入诊治的90例出现妊娠呕吐孕妇进行观察,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普通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有45例孕妇。对普通组的孕妇实施普通护理,干预组则在普通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孕妇的护理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两组护理效率分析可知,普通组82.22%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干预组95.56%的总有效率;且普通组的护理满意度有84.44%,而干预组的满意度则达到97.78%,可见干预组的数据明显优于普通组,且经专业软件分析可知观察数据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治疗妊娠呕吐可起到较为良好的作用,并可提高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该项护理方式。

    作者:张洁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替尼类抗肿瘤药物专利分析

    通过对在华申请的替尼类抗肿瘤药物专利进行检索,从专利的申请量、申请人、技术主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国内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对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后期开发、专利保护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艳卓;李正红;魏鹏飞;于双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

    目的: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分析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早期识别的征象。结果100例患儿住院时间为6~14 d,平均是10 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重症征象进行识别,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于成功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92例初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产妇进入产房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进入产房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疏导,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各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后,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7.39%显著低于参照组剖宫产率36.96%,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初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为(382.8±91.0)min。显著低于参照组的总产程时间为(587.8±100.1)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初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为(182.7±22.6)ml显著低于参照组初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254.6±28.7)ml,P<0.05,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8.70%显著低于实参照组新生儿窒息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产妇分娩时,予以心理疏导效果显著,能够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蔡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伤寒论》中刺期门穴治热入血室证的探讨

    本文在对《伤寒论》中143条与216条刺期门穴治疗热入血室证原文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期门穴与血室的本义,并通过医案分析,提出针刺期门应注意的三条原则:根据患者健康状况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法;若患者体表未有症状表现,则可直接针刺期门穴;若患者发作急迫、严重,期门穴周围毛细血管怒张,则应因势利导,采用静脉放血疗法治疗。为临床期门穴的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罗伟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的康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溢血的患者68例进行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溢血疾病治理的过程中,患者的肢体很快恢复功能,并且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对比CT与核磁共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CT与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CT检查,观察组43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临床检出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1.36%>74.3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核磁共振检查,可确保其诊断的有效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周升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小儿胆总管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例小儿胆总管囊肿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胆总管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患儿行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实质、胆囊、肝内以及肝外管道系统内有无异常回声、管道扩张与梗阻等情况,随后进行追踪与随访并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6例患儿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胆总管囊肿并经手术证实15例。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小儿胆总管囊肿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具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等优点,是临床医师常用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唐树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ICC置管患者并发湿疹及化脓1例原因分析和护理

    报告1例PICC置管患者并发湿疹及化脓的原因和有效的护理。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强化护理技能、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患者并发的湿疹及化脓完全消退,12 d后康复出院。

    作者:刘如南;季晓君;王杨;李静;孙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阈下剂量氯碘酮复合异丙酚用于严重烧伤患者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阈下剂量氯碘酮复合异丙酚用于严重烧伤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共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纳入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采用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采用阈下剂量氯碘酮-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不同时刻的MAP及H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MAP、HR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在插管后、手术后MAP较麻醉前显著降低,手术开始后、手术中继拔管后HR较麻醉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阈下剂量氯碘酮复合异丙酚用于严重烧伤患者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较好,临床值得推荐。

    作者:张金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在ICU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ICU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应用应用右美托咪定对ICU病房患者进行镇静镇痛51例,列为实验组,选取同期行咪达唑仑镇静镇痛的患者51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痛,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镇静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和疼痛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Ramsay评分维持在2~4分时,实验组VAS评分为(2.84±0.82)分,唤醒时间为(0.17±0.03)h,咪达唑仑组VAS评分为(5.74±0.54)分,唤醒时间为,(1.52±0.53)h,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共13例发生低血压,14例发生心动过缓,对照组4例发生低血压,5例发生心动过缓,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在ICU重症患者中镇静镇痛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亚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理气消瘿汤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理气消瘿汤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两个月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消瘿汤可明显降低TPO-Ab、Tg-Ab抗体值,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凤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情感护理法对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情感护理法应用于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给予情感护理,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MME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远远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情感护理法,有利于患者精神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较佳。

    作者:郑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在2015年2月~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将其命名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重症脑卒中并高热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亚低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肛温、心率、血压基本恢复正常,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且治疗有效率高达9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并高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鸿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从数据库建库以来一直到2015年10月有关甲状腺素治疗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5个研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SVR),术后房颤发生率(AF),术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感染、死亡率的效应合并量(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3(-0.08~2.95)、-1.20(-2.83~0.44)、0.1495(0.07~0.22)、-116.58(-186.33~-46.82)、0.56(0.33~0.96)、0.58(0.23~1.47)、1(0.19~5.13)、0.55(0.20~1.46)、0.83(0.23~2.99)。结论在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中予补充T3可更加显著的低外周循环阻力及提高心输出量,同时可以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对于其他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未见明显的改善。

    作者:徐海龙;吴靓;齐敦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延续护理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干预作用效果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干预作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12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划分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延续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0%(48/6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延续护理工作后,对于术后预防疾病复发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更好的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成本支出,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压力,提升临床护理疗效。

    作者:钟长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加减肾气丸对预防阴式子宫全切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尿潴留的作用

    目的:降低阴式子宫全切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将30例行阴式子宫全切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后第一天开始口服中药加减肾气丸,观察尿管拔除后患者排尿情况,并结合B超测定残余尿量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中药加减肾气丸能有效预防阴式子宫全切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尿潴留。

    作者:程亮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观察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此类药物的特点。结果本组125例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4.40%(118/1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15/125),其中8例胃肠道反应、4例神经系统反应、3皮肤反应。口服剂型占76.00%,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s高,第3代与第4代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c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临床上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满足了患者治疗需求,用药基本合理,但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细菌耐药性,实践中应加强药物规范与管理。

    作者:顾宇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上腹痛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上腹痛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探讨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个小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乙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药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则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甲组临床症状评分的下降幅度与乙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乙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腹痛综合征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剑平;刘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人类白细胞B27检测方法改良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B27(HLA-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其实际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门诊及住院患者379例,患者检测人类白细胞B27应用原有方法及改进方法,进行对比试验。记录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分阴性组、阳性组和不确定组,共三组。对不确定结果由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两组结果显示,结果阴性组303例,方法学改进前后符合率100%。阳性组63例,方法改进前后符合率100%。不确定组13例,对此13例患者标本,再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阳性6例,确定结果与方法改进后完全符合(6例/6例)。阴性7例,确定结果与改进方法学检测结果符合6例,仅有1例不符合(7例/6例)。结论人类白细胞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检测结果可靠性好、准确率高,有效提高了人类白细胞B27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元;祝靓;许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