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

朱瑾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 重症征象, 早期识别, 护理
摘要:目的: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分析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早期识别的征象。结果100例患儿住院时间为6~14 d,平均是10 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重症征象进行识别,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于成功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分级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防控效果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进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中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分级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状况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皮肤瘙痒状况。结果干预后1 w实验组患者的SF-36评分中总体健康和生命活力得分分别为(35.3±2.2),(37.8±1.3),干预后1 w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中总体健康和生命活力得分分别为(46.2±1.4),(49.8±2.1),分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别,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重度瘙痒者1例,中度瘙痒者2例,轻度瘙痒者2例;对照组患者重度瘙痒者6例,中度瘙痒者8例,轻度瘙痒者8例,两组患者患有皮肤瘙痒的例数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疼痛,可以改变患者的一些生理指标来达到防控皮肤瘙痒的效果。

    作者:张思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燔针劫刺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燔针劫刺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颈肩肌筋膜炎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燔针劫刺法组42例,针刺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疼痛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燔针劫刺组优于针刺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燔针劫刺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燔针劫刺法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燔针劫刺法对颈肩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剑飞;黄艳霞;盛正和;刘芙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住院治疗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分析住院患者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选取我院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8例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对其病例和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汇总分析,包括一般背景情况,诱发因素以及诊断治疗情况。并总结影响其股骨头坏死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88例样本中,男性122例,女性66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5.7±2.1)岁。病发因素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共30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共107例,外伤性股骨头坏死2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头坏死29例。在初次诊断股骨头坏死分期后,Ficat I期占2.6%(9例),II期占19.7%(37例),III期占29.2%(55例),IV期占52.6%(99例)。双侧同时发生股骨头坏死占25.0%(47例),单侧股骨头坏死占75.0%(141例)。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男性相比于女性更容易引发股骨头坏死,其多发年龄为中年。无节制的酒精摄入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大诱因。这些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研究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现状,从而分析和研究其针对措施和治疗方案。

    作者:吴治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抗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如静脉注射硝酸酯类药物,口服阿司匹林、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等;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 ml腹壁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标本溶血对重氮法测定胆红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重氮法测定胆红素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者的血标本检测溶血前和溶血后总胆红素、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的测定值。结果溶血时标本的总胆红素测定值与不溶血时的测定值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时标本的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测定值与不溶血时的测定值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溶血对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的测定结果影响显著。

    作者:韦晓星;杨丽珍;杨况甜;韦雪丹;黎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郑州欣奕中医院与欣奕除疤,挑选200例各类新伤口患者(创面愈合,已无渗液),分为两组,试验组:创面正常治疗护理,愈合后使用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对照组:创面正常治疗护理,愈合后不使用任何产品,观察3个月,通过对瘢痕类型、瘢痕颜色、瘢痕隆起的高度、瘢痕硬度、瘢痕瘙痒、触痛这6个方面分别进行评分,综合评定其疗效及安全性同时随访患者治疗结束后的副作用,随访至1年。结果试验组平均总评分为1.52,对照组平均总评分为3.18,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的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总评分降低了52.20%,终形成的瘢痕更接近皮肤,且均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军;闵昌敏;丁利营;王艳;陈凯凯;李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策略

    目的:探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的一些可行性办法。方法分析当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展望以及探索一些职称晋升管理办法,建立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体制,为医疗机构以及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按照已经开始实施职称晋升省份的先进管理办法全面推广,将对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是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加快推进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实施职称晋升的步伐,改变以往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尴尬局面。结论强化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提升了为医疗机构服务保障的能力。

    作者:王宗定;冯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VT)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并严重危及患者健康。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涉及范围广,随着近年来诊疗护理技术的进步,人们对DVT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及时发现DVT形成的高危因素、预防DVT发生,加强临床治疗及护理,是降低DVT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就DVT的高危因素及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陈美仙;高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不同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和探索不同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30例,均为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病例,随机平均分组使用持续蓝光照射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患儿,对比和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29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23%;对照组患儿显效2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69%。观察组患儿皮疹7例,发热4例,呕吐腹泻11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85%;对照组患儿皮疹10例,发热6例,呕吐腹泻18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31%。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间歇蓝光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能够明显地改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明显地降低患儿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方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对本病区177份运行护理病历不规范情况通过分析原因、目标设定、制定并实施对策等措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病房护理文书质量的合格率由56.50%上升83.05%。结论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出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8例进行本次研究。应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个小组有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充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欣母沛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产褥病发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92.83%,对照组81.25%),观察组的产褥病发率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较少,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朱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为了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佳治疗方法,本研究使用两种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即传统药物治疗和模拟康复训练配合药物疗法。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使用模拟康复训练配合药物的治疗方式,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情况,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控制等要优于对照组。结论模拟康复训练配合药物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来说疗效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为佳疗法之一。

    作者:赵雪田;史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硬膜外阻滞的84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罗哌卡因复合生理盐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良好26例,好14例,差2例,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良好15例,好17例,差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实施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视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3月前在我院妇产科未实施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防范风险意识、健康宣教和管理工作等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护理满意度情况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风险管理的实施,既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增强护患间关系,也能使医护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连续高质量结肠镜检查中大肠息肉漏诊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高质量结肠镜检查中大肠息肉漏诊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自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大肠息肉患者73例,对这73例患者采用连续高质量结肠镜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连续高质量结肠镜检查,大肠息肉能够提高检出率,且大肠息肉的漏诊率与其所在位置、大小以及具体类型有关,横结肠、降结肠、直肠、息肉直径小于5 mm以及无蒂息肉是导致大肠息肉漏诊的主要因素。结论连续高质量结肠镜检查大肠息肉能够有效的降低漏诊率,该种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徐元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M-C在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性鼻泪管堵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在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性鼻泪管堵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单纯性鼻泪管堵塞患者随机分为丝裂霉素+泪道探通组(A组)、泪道探通组(B组)和泪道激光成形组(C组)。其中A组行泪道探通后,局部使用丝裂霉素C后再置管;B组行泪道探通后直接置管;C组行泪道激光成形后直接置管。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成功率。结果丝裂霉素+泪道探通组与单纯泪道探通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泪道探通组与泪道激光成形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中使用MM-C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而在单纯性鼻泪管手术治疗中,是否使用激光,对手术成功率并无实质影响。

    作者:张厚洪;朱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诊断非ABO-HDN的意义

    目的:探讨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诊断非ABO-HDN的意义。方法对3628例孕妇的血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对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效价,并对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做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3628例孕妇中检测出特异性不规则体15例(占0.41%),抗体特异性分别为抗-C 2例,抗-E、C 1例,抗-D 4例,抗-E5例,抗-M1例,自身抗体2例;其中8例新生儿红细胞被来自母体的不规则抗体所致敏。结论检测孕妇不规则抗体对诊断非ABO-HDN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有手术适应证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取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讨有手术适应证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取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72例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筛选而出,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手术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比对照组72.22%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比对照组22.22%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其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陈昌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顺尔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及肺功能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顺尔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及肺功能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1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单纯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60例)联合顺尔宁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比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炎症因子指标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行顺尔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并促使其气道炎症反应得以改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黄德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老年病科跌倒坠床发生率

    通过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收集临床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相关原因,制订相应的培训、考核、持续改进计划。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