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莹
目的:探究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进行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来诊断。与此同时,此30例胃癌患者实施常规增强CT灌注扫描以及常规CT扫描。结果此35例患者中有22例出现淋巴转移,有13例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的淋巴转移概率为62.86%。淋巴转移患者的肿瘤直径与无淋巴转移患者的肿瘤直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患者的BV以及PS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出现淋巴转移的患者有22例,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有8例,和手术病理进行对比,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患者淋巴转移的敏感性为75.86%,特异性为88.89%。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拥有更好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在临床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庆乐;万赵伟;李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医院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医院必须打造人性化、人情化、人文化的服务护理品牌,通过护理服务满足患者身心需要,为患者实施佳的护理,使患者体验到高质量、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护理内涵,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医院知名度,从而赢得医疗市场。门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单位,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因此,提高门诊的护理工作质量,给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作者就妇产科门诊护理的创新服务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李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进行受试制剂多索茶碱缓释片与参比制剂多索茶碱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明确其是否具有缓释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制剂两周期交叉试验方法,12只Beagle犬分别经口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400 mg,采用LC-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多索茶碱的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经DAS 2.0统计软件计算获得。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9±0.6)和(8.4±2.1)μg/mL,Tmax分别为(2.5±0.5)和(1.7±0.4)h,T1/2分别为(1.4±0.4)和(1.0±0.3)h,AUC0-12分别为(14.0±1.7)和(14.4±2.9)μg/mL×h。受试制剂在达峰浓度上明显小于参比制剂,达峰时间延迟,半衰期延长,具有缓释制剂特征。结论受试制剂多索茶碱缓释片具有缓释特征。
作者:郭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病案不仅是法律依据,也是证明材料,需求量极大。在病案室人力缺乏、工作量大、存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病案数字信息化管理成为趋势并且亟待落实。病案数字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高病案室的服务质量,为电子病历打下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张佳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脑溢血患者开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溢血患者90例进行分析,患者都接受了开颅手术,将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溢血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采用舒适护理,可以完善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姚佳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总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取得的临床效果,从整体上讨论我国现阶段优质护理服务的进展,为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从数据库建库以来一直到2015年10月有关甲状腺素治疗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5个研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SVR),术后房颤发生率(AF),术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感染、死亡率的效应合并量(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3(-0.08~2.95)、-1.20(-2.83~0.44)、0.1495(0.07~0.22)、-116.58(-186.33~-46.82)、0.56(0.33~0.96)、0.58(0.23~1.47)、1(0.19~5.13)、0.55(0.20~1.46)、0.83(0.23~2.99)。结论在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中予补充T3可更加显著的低外周循环阻力及提高心输出量,同时可以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对于其他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未见明显的改善。
作者:徐海龙;吴靓;齐敦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小儿厌食症应用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片治疗,观察组,联合葡萄糖酸锌片与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厌食症,联合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江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整体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创伤性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参与本次医学研究。应用随机分配小组的方法将此5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有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化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08%,可知观察组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数据,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创伤性骨折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曹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临床变化。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大量输血的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患者输血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变化。结果患者输血前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凝血活酶时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量输血后患者的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被溶解,血小板计数水平显著下降,值得临床工作人员的重视,并制定对应措施。
作者:田燕;朱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性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进展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多西他赛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辅助化疗方法,对两组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的辅助化疗方法治疗进展性胃癌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选取的观察对象均于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来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患者。其中, A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B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分别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并用数据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比较,分析两种麻醉方案的差异。结果将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可知,A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要更短,镇痛维持的时间更长,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A组中,产妇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A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要显著低于B组,二者比较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起效的时间快且镇痛时间长,有效减轻了产妇的痛感,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10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排痰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58%,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接受常规联合排痰护理,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巩固。
作者:吕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为了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佳治疗方法,本研究使用两种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即传统药物治疗和模拟康复训练配合药物疗法。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使用模拟康复训练配合药物的治疗方式,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情况,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控制等要优于对照组。结论模拟康复训练配合药物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来说疗效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为佳疗法之一。
作者:赵雪田;史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辩证施膳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学理论将71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患者分别辩证为邪热内蕴、迫血妄行;气阴两虚、下焦湿热;肾阴亏耗、相火妄动;脾肾两虚、失于固摄4个证型,按照不同中医证型,给予中药辩证方配合药膳疗法综合治疗。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尿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中医症候疗效临床总有效率78.9%、尿红细胞数显著降低。结论中药配合辩证施膳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减少尿红细胞数。
作者:王艳芳;韩四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中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需根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家长满意度:观察组为98.18%,对照组为83.64%,对比有差异(P<0.05);②并发症:观察组为1.82%,对照组为14.55%,前者低于后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通过根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患儿采取护理措施,改善其病情,控制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超声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和肥厚性心肌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5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LVH组;选同一时间内的肥厚性心肌病中的45例,作为HCM组;另选取自愿参与研究的正常人群45例为参考组;观察三组超声心电图结果。结果参考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LVSTd)、L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LVPWTd)、左室心肌重量(LVmass)、明显优于HCM组、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VH组与HCM组的心动图各项指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与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心电图存在显著地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黄帝内经》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解释和规范都建立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离卦卦象阐释心系的归类依据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生理病理联系。
作者:韦敏;钱海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讨论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取法,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疾病者中,抽取84例纳入到研讨领域中,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42例对照组(胞二磷胆碱治疗)和42例研究组(神经节苷脂治疗),将两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研讨。结果对比治疗后NIHSS评分,研究组(9.5±1.5)分比对照组(15.3±2.1)分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评分,研究组(60.3±2.3)分比对照组(48.3±2.4)分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总疗效,研究组92.86%比对照组71.43%高21.43%,数据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57,P=0.0000)。结论临床治疗脑出血疾病可考虑采用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疗效突出,可显著提升其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作用明显。
作者:黄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胸痹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胸痹的诊疗方案,对收集的100例胸痹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较多,痰阻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较少。通过治疗后,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0%。结论对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应用胸痹中医规范诊疗方案进行中医辨证及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胸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永乐;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