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志
通过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收集临床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相关原因,制订相应的培训、考核、持续改进计划。PDCA循环管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作者:杨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退变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好发于老年患者的退行性病变,病变部位主要在椎间盘、椎间小关节,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病变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不同患者的表现有明显差异,治疗方法、分型不同,选择的治疗方式也有明显差异。本文就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疾病分型、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付宇萌;霍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术中应用骶韧带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早孕患者,并随机分成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宫颈旁主韧带麻醉,按照常规人工流产术操作。研究组给予骶韧带注射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出血量、镇痛效果。结果比较两组出血量,研究组、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2.3 ml、21.2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9%,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骶韧带阻滞麻镇痛效果佳,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国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B27(HLA-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其实际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门诊及住院患者379例,患者检测人类白细胞B27应用原有方法及改进方法,进行对比试验。记录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分阴性组、阳性组和不确定组,共三组。对不确定结果由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两组结果显示,结果阴性组303例,方法学改进前后符合率100%。阳性组63例,方法改进前后符合率100%。不确定组13例,对此13例患者标本,再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阳性6例,确定结果与方法改进后完全符合(6例/6例)。阴性7例,确定结果与改进方法学检测结果符合6例,仅有1例不符合(7例/6例)。结论人类白细胞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检测结果可靠性好、准确率高,有效提高了人类白细胞B27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元;祝靓;许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临床变化。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大量输血的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患者输血前后的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变化。结果患者输血前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凝血活酶时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量输血后患者的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被溶解,血小板计数水平显著下降,值得临床工作人员的重视,并制定对应措施。
作者:田燕;朱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与直肠给药两种途径治疗癌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锦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肿瘤科2010年9月~2015年9月128例癌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者分为口服给药组和直肠给药组每组64例,比较两种给药途径的缓解疼痛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口服给药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18%,直肠给药组有效率为93.75%,两组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给药不良反应65.62%,直肠给药不良反应39.06%,两组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给药与口服给药止痛效果相当,直肠给药不良反应少,对于口服困难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韩秋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黄帝内经》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解释和规范都建立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离卦卦象阐释心系的归类依据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生理病理联系。
作者:韦敏;钱海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冠心病心绞痛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共有50例,以阿托伐他汀经口服用药治疗;观察组共有50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治疗完毕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且观察患者的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LDL-C等指标较治疗前与参照组显著更低,HDL-C指标显著更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郭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肝功能一样指标变化对孕妇早产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肝功能异常的乙肝孕妇临床资料,测定孕妇的TBIL(总胆红素)、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A(血清胆汁酸)。结果对比早产孕妇和非早产孕妇的ALT、AST、TBA以及TBIL均数,早产组均高于非早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孕妇肝功发生异常,早产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肝功中度以上的升高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升高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晚期妊娠血清中ALT、AST、TBA、TBIL水平与早产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作者:罗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肺心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比容均有所变化,且观察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灯盏花素应用于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浆粘度,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甘国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理气消瘿汤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两个月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消瘿汤可明显降低TPO-Ab、Tg-Ab抗体值,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凤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一共有42例,对42例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干预效果给予探讨。结果在42例患者当中,38例均治愈康复,恢复自理能力,4例患者可以在助行器下地活动,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预防控制水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登记的需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幼儿90例来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均等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幼儿不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观察组幼儿则接受,观察两组幼儿的水痘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45例幼儿均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随访期间统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8.9%(4/45)。观察组水痘感染发生率4.4(2/45),对照组水痘感染发生率24.4%(11/45),观察组幼儿水痘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预防控制水痘效果突出,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力度,全面推进适龄儿童进行接种,实现水痘感染的有效控制。
作者:刘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的增加是疾病早期的改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1]。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尿微量白蛋白是预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血管损伤的敏感指标[2]。目前国际上十分重视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认为这项指标对早期治疗原发病、分析病程进展、评价相关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原先使用日立7060生化仪测定尿微量蛋白,现为了节约成本引进NEPHSTAR特定蛋白分析仪,对此在重复性、精密度、污染评估等方面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其对临床的参考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取中、高水平两组,各获得20例数据,对其日间、批内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计算,从而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性能分析。1/4允许误差范围为批内不精密度判断限,1/3允许误差为天间不精密度判断限。小于或等于判断限的,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属可接受;大于判断限的表示不精密度不符合要求。并与日立7060生化仪进行对比,通过进行t检验,了解其可比性。设计干扰试验、线性试验,测定检出限。结果通过对抽样的两组中水平和高水平的尿微量蛋白的20组数据进行计算,求得中、高水平批内、天间的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允许误差EA为10%,通过统计学公式求得中水平:批内1.48%<2.5%;天间2.46%<3.3%;高水平:批内2.17%<2.5%;天间2.5%<3.3%。数据都小于判断限,即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属于可接受范围。而于日立7060生化仪的对比,通过计算t检验可知,两者间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2000 mg/L范围内的线性良好。检出限1.48 mg/L。甲苯浓度在10 mg/L以下对该法测量无显著干扰。结论通过对NEPHSTAR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性能评估。从重复性、精密度、线性评估、干扰实验等各方面及与日立7060生化仪的对比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学的比较,得知其性能的稳定结果的可靠,因此对测得的尿微量蛋白数据质量有所保证。
作者:朱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燔针劫刺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颈肩肌筋膜炎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燔针劫刺法组42例,针刺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疼痛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燔针劫刺组优于针刺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燔针劫刺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燔针劫刺法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燔针劫刺法对颈肩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剑飞;黄艳霞;盛正和;刘芙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膝类风湿性关节炎MRI早期诊断价值与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膝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2例,术前均采用MRI行早期诊断,并采用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将患者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32例患者中,MRI诊断符合率为94.1%。治疗效果:3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膝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3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检测值与治疗前相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早期诊断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检出准确率较高;采用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其不仅可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而且还可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耀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采用64层螺旋CT来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了2014年10月~2016年8月的6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和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观察并分析两种方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性。结果两次诊断的结果符合率是92.7%。64层螺旋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高于常规动脉造影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更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分析,而且这种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少,费用低、也更为安全。因此,64层螺旋CT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官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溢血的患者68例进行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溢血疾病治理的过程中,患者的肢体很快恢复功能,并且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实行阴道分娩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加以预见性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在产后的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常规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22.5%);实验组产妇2 h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产妇相应时间的出血量。以上三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出血量,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延红;李蒲;张心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教学模式有效的创新方法应用,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医学形态学切片学习包括组织石蜡切片制作和组织切片显微观察,在基础的教学中,探讨加入教师及学生的录像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实验过程的直观性和有效性。使得组织细胞知识有效整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临床专业教学中全面开展录像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整体水平。
作者:段小君;陈文婧;郝兴霞;张东泽;王金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