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红;李蒲;张心燕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存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对症用药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再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患者治疗的依存性,采用GQOLI-74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依存性日常生活、服药行为、遵医嘱行为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领域、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存性,病情稳定性和生活质量具有有效性。
作者:张越;马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心血管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同型前胱氨酸测定水平进行比对与分析。结果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呈高度正相关,在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测其浓度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疹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胸痹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胸痹的诊疗方案,对收集的100例胸痹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较多,痰阻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较少。通过治疗后,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0%。结论对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应用胸痹中医规范诊疗方案进行中医辨证及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胸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永乐;张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156例。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治疗组采用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8%,对照组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重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全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纳入本次的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30例高龄孕产妇设置为实验组,适龄孕产妇30例设置为常规组,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围生期血常规指标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围生期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差异显著,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C与TG水平相比常规组更高,围生期实验组BG与HDL-C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高龄孕妇妊娠期的重点管理,对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水平进行严密监测,从而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于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通心络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现代医学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2%,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对于肺心病缓解期的治疗优于对照组疗法。
作者:郭红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5例破伤风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健康教育、急救(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急救护理后好转,留院观察24 h后出院。结论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为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应全面观察,发生过敏反应后及时急救,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李芬;才战军;孔令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美沙拉嗪与金双歧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其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分别应用美沙拉嗪联合金双歧治疗、美沙拉嗪单独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1.48%;治疗后实验组的症状评分、疾病活动指数及IL-10高于对照组,IL-18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8.52%(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金双歧联合应用能够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疾病活动度,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且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给予肾脏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水平基本相似,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肾脏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提高筛查率和初筛通过率。方法以2014年1月~6月出生的106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以2014年7月~12月出生的1130例足月新生儿为观察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听力筛查率和初筛通过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初筛率为100%,其通过率为92.30%;对照组初筛率为80.49%,通过率为80.75%。两组初筛率及其通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及通过率。
作者:熊丽;蒋明珉;何娅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2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伊立替康与5-Fu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1 w后再予以FOLFIRI方案全身化疗,对照组予以FOLFIRI方案全身化疗。每间隔4 w为一个周期,2~6个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3.3%,卡氏评分提高率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卡氏评分提高率为3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对照组为9个月,二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立替康TACE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癌异时性肝转移较单纯全身化疗疗效明显增加,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刘振华;蔡联明;谢小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和口服补铁纠正肾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60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分别通过静脉注射和口服途径给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口服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各项贫血指标结果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静脉组,由此可见,口服途径给药效果明显优于静脉注射给药治疗(P<0.05)。结论肾性贫血患者通过口服途径补铁,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明显优于静脉途径给药。
作者:徐代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手术治疗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的基础上使用新辅助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胃癌切除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手术状况,并对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例数26例,占比74.2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例数18例,占比51.4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总切除率为77.14%,对照组手术总切除率为57.1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存在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不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相对理想,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手术总切除率,改善患者的治疗状况。但是,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故而需要加以注意。
作者:朱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探索不同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30例,均为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病例,随机平均分组使用持续蓝光照射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患儿,对比和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29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23%;对照组患儿显效2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69%。观察组患儿皮疹7例,发热4例,呕吐腹泻11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85%;对照组患儿皮疹10例,发热6例,呕吐腹泻18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31%。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间歇蓝光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能够明显地改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明显地降低患儿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方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甘露醇脱水治疗颅内高压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甘露醇治疗的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现静脉炎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经积极对症处理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在使用甘露醇脱水治疗颅内高压时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加强巡视观察,积极做好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付梅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观察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此类药物的特点。结果本组125例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4.40%(118/1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15/125),其中8例胃肠道反应、4例神经系统反应、3皮肤反应。口服剂型占76.00%,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s高,第3代与第4代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c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临床上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满足了患者治疗需求,用药基本合理,但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细菌耐药性,实践中应加强药物规范与管理。
作者:顾宇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进行受试制剂多索茶碱缓释片与参比制剂多索茶碱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明确其是否具有缓释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制剂两周期交叉试验方法,12只Beagle犬分别经口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400 mg,采用LC-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多索茶碱的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经DAS 2.0统计软件计算获得。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9±0.6)和(8.4±2.1)μg/mL,Tmax分别为(2.5±0.5)和(1.7±0.4)h,T1/2分别为(1.4±0.4)和(1.0±0.3)h,AUC0-12分别为(14.0±1.7)和(14.4±2.9)μg/mL×h。受试制剂在达峰浓度上明显小于参比制剂,达峰时间延迟,半衰期延长,具有缓释制剂特征。结论受试制剂多索茶碱缓释片具有缓释特征。
作者:郭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通过对在华申请的替尼类抗肿瘤药物专利进行检索,从专利的申请量、申请人、技术主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国内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对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后期开发、专利保护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艳卓;李正红;魏鹏飞;于双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单纯采用肌力训练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劳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章凯;余昳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体检的高危人群1307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X线扫描与CT低剂量扫描做早期肺癌筛查。由2名医师对扫描获得图像进行分析并做疾病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对肺部结节检出情况与肺癌检出率。结果分析可见,X线对肺部结节检出率为9.64.%,可见明显低于CT检查20.81%的检出率;加之CT检查的肺癌检出率为2.83%,明显高于X线检查1.07%的肺癌检出率;研究数据其软件分析结果皆为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针对高危人群做早期肺癌筛查与诊断时可起较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利用其为早期肺癌诊断提供良好的指导信息。
作者:夏淇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