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心络对肺心病缓解期疗效观察

郭红节

关键词:肺心病缓解期治疗, 中医药疗法, 通心络临床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通心络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现代医学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2%,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对于肺心病缓解期的治疗优于对照组疗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替尼类抗肿瘤药物专利分析

    通过对在华申请的替尼类抗肿瘤药物专利进行检索,从专利的申请量、申请人、技术主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国内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对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后期开发、专利保护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艳卓;李正红;魏鹏飞;于双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麻醉对老年髋关节手术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舒芬太尼与盐酸罗哌卡因联合应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腰硬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髋关节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麻醉,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麻醉。比较2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3.33%,高于观察组0.0%;观察组大Bromage 分级(0.93±0.44)级,优于对照组(2.35±0.84)级;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良好,麻醉时效长,无不良反应,值得采纳与推广。

    作者:卢敏;杨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宁夏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生存情况的比较分析

    目的:监测、比较宁夏耐药结核病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生存情况。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4月~2014年4月宁夏地区耐药基线调查期间确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和经药敏实验确诊的耐多药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治疗信息,调查耐多药患者和非耐多药患者2年后的生存情况,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宁夏地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初次就诊于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以外的综合医疗机构的比例高于非耐多药患者;同时耐多药患者与非耐多药患者相比在治疗过程中多次治疗、治疗时间>1年的患者比例高;与非耐多药患者相比耐多药患者更多的死于肺结核。结论我国各地耐多药患者的治疗结果存在差异,原因是评价标准和观察结果的时间标准不同,同时存在治疗和管理的方案也不同,但是总体来看,成功治疗的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潘莉;初乃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整体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创伤性骨折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整体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创伤性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参与本次医学研究。应用随机分配小组的方法将此5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有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化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个小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08%,可知观察组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数据,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创伤性骨折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曹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住院治疗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分析住院患者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选取我院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8例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对其病例和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汇总分析,包括一般背景情况,诱发因素以及诊断治疗情况。并总结影响其股骨头坏死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88例样本中,男性122例,女性66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5.7±2.1)岁。病发因素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共30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共107例,外伤性股骨头坏死2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头坏死29例。在初次诊断股骨头坏死分期后,Ficat I期占2.6%(9例),II期占19.7%(37例),III期占29.2%(55例),IV期占52.6%(99例)。双侧同时发生股骨头坏死占25.0%(47例),单侧股骨头坏死占75.0%(141例)。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男性相比于女性更容易引发股骨头坏死,其多发年龄为中年。无节制的酒精摄入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大诱因。这些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研究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现状,从而分析和研究其针对措施和治疗方案。

    作者:吴治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在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体检的高危人群1307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X线扫描与CT低剂量扫描做早期肺癌筛查。由2名医师对扫描获得图像进行分析并做疾病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对肺部结节检出情况与肺癌检出率。结果分析可见,X线对肺部结节检出率为9.64.%,可见明显低于CT检查20.81%的检出率;加之CT检查的肺癌检出率为2.83%,明显高于X线检查1.07%的肺癌检出率;研究数据其软件分析结果皆为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针对高危人群做早期肺癌筛查与诊断时可起较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利用其为早期肺癌诊断提供良好的指导信息。

    作者:夏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冠心病心绞痛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共有50例,以阿托伐他汀经口服用药治疗;观察组共有50例,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治疗完毕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且观察患者的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LDL-C等指标较治疗前与参照组显著更低,HDL-C指标显著更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郭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措施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将10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则使用常规护理配合人性化护理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遵医行为。结果治疗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情况,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控制等要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适宜的护理措施对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治疗患者满意率及保持患者心情平稳是有帮助的。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肺心病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比容均有所变化,且观察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灯盏花素应用于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浆粘度,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甘国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家兔功能性便秘模型制作

    目的:探讨复方地芬诺酯复制功能性便秘家兔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模型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经口灌胃15 d,空白组予以相应量的蒸馏水灌胃。观察家兔首粒黑便时间、24 h粪便颗粒数以及24 h粪便质量,以判断模型的复制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家兔比较,模型组家兔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延长,粪便重量减轻,粪便颗粒数减少,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状态的改变。结论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可用于制作家兔功能性便秘模型,但在造模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作者:王欣月;李思宇;罗芳丽;张微;师维;黄活石;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肝胆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出血量、手术、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术后7 d各项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TBIL、ALT、PT等,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3.12%,1/32)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6/32),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的过程中,腹腔镜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加速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应广泛推广。

    作者:唐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与价值

    目的:探究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进行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来诊断。与此同时,此30例胃癌患者实施常规增强CT灌注扫描以及常规CT扫描。结果此35例患者中有22例出现淋巴转移,有13例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的淋巴转移概率为62.86%。淋巴转移患者的肿瘤直径与无淋巴转移患者的肿瘤直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患者的BV以及PS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出现淋巴转移的患者有22例,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有8例,和手术病理进行对比,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患者淋巴转移的敏感性为75.86%,特异性为88.89%。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拥有更好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在临床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庆乐;万赵伟;李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心血管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同型前胱氨酸测定水平进行比对与分析。结果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呈高度正相关,在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测其浓度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疹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有效成分根据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表明,丹参脂溶性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具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还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肿瘤、改善肾功能、改善学习记忆以及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本文就丹参脂溶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兢;周静;李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桂枝汤加桑叶治疗自汗证中医原理探讨

    该文通过对自汗证营卫不和病机论述发现胃气不和是该证的之本。篇接上述,分析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方义发现:其调和营卫的治法本在调和胃气;然后通过对相关古籍医案考证,论述了桑叶可对症止汗及对症治疗是符合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的。后该文对前言所述启发笔者作出本篇论述的医案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得出调和胃气是调和营卫治疗自汗症的关键点之一及中药汤剂应重视对症用药两个结论。

    作者:彭良;李应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10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排痰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58%,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接受常规联合排痰护理,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巩固。

    作者:吕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策略

    目的:探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的一些可行性办法。方法分析当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展望以及探索一些职称晋升管理办法,建立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体制,为医疗机构以及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按照已经开始实施职称晋升省份的先进管理办法全面推广,将对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是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加快推进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实施职称晋升的步伐,改变以往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尴尬局面。结论强化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提升了为医疗机构服务保障的能力。

    作者:王宗定;冯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门诊患者中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口腔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投诉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投诉率为0.00%,与对照组的77.42%、19.35%均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门诊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患者均确诊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根据影响结果进行诊断,比较MRI、CT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42个病灶,显著高于CT检查确诊145个病灶(P<0.05);MRI检查额叶、丘脑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2种检测方法顶叶、基底节、脑干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内囊检测率,显著低于CT(P<0.05);MRI检查<5 mm病灶数为256个,检出率为34.50%,显著高于CR的<5 mm病灶数为3个,检出率为2.07%(P<0.05)。结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效果理想,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

    作者:卫志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2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选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疗效佳,疗程短等优点。

    作者:吴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