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麻醉对老年髋关节手术应用效果

卢敏;杨晶晶

关键词:髋关节, 舒芬太尼, 盐酸罗哌卡因, 腰硬麻醉
摘要:目的:探析舒芬太尼与盐酸罗哌卡因联合应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腰硬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髋关节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麻醉,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麻醉。比较2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3.33%,高于观察组0.0%;观察组大Bromage 分级(0.93±0.44)级,优于对照组(2.35±0.84)级;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腰硬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良好,麻醉时效长,无不良反应,值得采纳与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肌力训练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膝关节劳损疗效解析

    目的:对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单纯采用肌力训练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劳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章凯;余昳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妇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妇科常见疾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妇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宫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62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宫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宫腹腔镜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开腹组3例出现切口感染,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诊断妇科常见疾病的同时可进行治疗,并且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整体手术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局限性,可作为临床治疗妇科常见疾病的新方法。

    作者:何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中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剖宫产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选取的观察对象均于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来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患者。其中, A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B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分别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并用数据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比较,分析两种麻醉方案的差异。结果将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可知,A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麻醉起效时间均要更短,镇痛维持的时间更长,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A组中,产妇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A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要显著低于B组,二者比较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起效的时间快且镇痛时间长,有效减轻了产妇的痛感,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VT)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并严重危及患者健康。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涉及范围广,随着近年来诊疗护理技术的进步,人们对DVT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及时发现DVT形成的高危因素、预防DVT发生,加强临床治疗及护理,是降低DVT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就DVT的高危因素及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陈美仙;高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观察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此类药物的特点。结果本组125例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4.40%(118/1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15/125),其中8例胃肠道反应、4例神经系统反应、3皮肤反应。口服剂型占76.00%,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s高,第3代与第4代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c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临床上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满足了患者治疗需求,用药基本合理,但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细菌耐药性,实践中应加强药物规范与管理。

    作者:顾宇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燔针劫刺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燔针劫刺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颈肩肌筋膜炎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燔针劫刺法组42例,针刺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疼痛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燔针劫刺组优于针刺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燔针劫刺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燔针劫刺法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燔针劫刺法对颈肩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剑飞;黄艳霞;盛正和;刘芙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麻醉恢复室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12月23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进入恢复室,通过创造舒适的环境,加强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准确及时执行医嘱,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详细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确保转运途中的安全。结果全部患者恢复顺利,其中2例出现疼痛,1例出现寒战,经过积极处理病情稳定后送回病房。结论麻醉恢复室严密、及时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儒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康复锻炼在顾客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意义重大,可以有效避免消除水肿、肌肉萎缩,预防关节僵硬与粘连,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医患双方对康复锻炼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引发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基于此笔者对于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作者:宋建荣;何雪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11opro teinases-9,MMP-9)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2例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健康者28例为对照组,测定其Hcy、MMP-9浓度和颈动脉IMT厚度。结果 ACS组、SA组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CS组血清Hcy、MMP-9水平明显高于SA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Hcy 、MMP-9浓度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三者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351、0.573、0.61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cy、MMP-9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且与冠脉病变的范围相关,联合检测三者对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轶州;杜娟;韩自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功能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从数据库建库以来一直到2015年10月有关甲状腺素治疗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5个研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SVR),术后房颤发生率(AF),术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感染、死亡率的效应合并量(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3(-0.08~2.95)、-1.20(-2.83~0.44)、0.1495(0.07~0.22)、-116.58(-186.33~-46.82)、0.56(0.33~0.96)、0.58(0.23~1.47)、1(0.19~5.13)、0.55(0.20~1.46)、0.83(0.23~2.99)。结论在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中予补充T3可更加显著的低外周循环阻力及提高心输出量,同时可以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对于其他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未见明显的改善。

    作者:徐海龙;吴靓;齐敦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膝类风湿性关节炎MRI早期诊断价值与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膝类风湿性关节炎MRI早期诊断价值与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膝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2例,术前均采用MRI行早期诊断,并采用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将患者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32例患者中,MRI诊断符合率为94.1%。治疗效果:3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膝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32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检测值与治疗前相比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RI早期诊断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检出准确率较高;采用关节镜下全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其不仅可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而且还可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耀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上腹痛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上腹痛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上腹痛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探讨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个小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乙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药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则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甲组临床症状评分的下降幅度与乙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乙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腹痛综合征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剑平;刘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与肥厚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比

    目的:探究超声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和肥厚性心肌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5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LVH组;选同一时间内的肥厚性心肌病中的45例,作为HCM组;另选取自愿参与研究的正常人群45例为参考组;观察三组超声心电图结果。结果参考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LVSTd)、L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LVPWTd)、左室心肌重量(LVmass)、明显优于HCM组、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VH组与HCM组的心动图各项指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与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心电图存在显著地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住院治疗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分析住院患者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选取我院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8例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对其病例和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汇总分析,包括一般背景情况,诱发因素以及诊断治疗情况。并总结影响其股骨头坏死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88例样本中,男性122例,女性66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5.7±2.1)岁。病发因素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共30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共107例,外伤性股骨头坏死2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头坏死29例。在初次诊断股骨头坏死分期后,Ficat I期占2.6%(9例),II期占19.7%(37例),III期占29.2%(55例),IV期占52.6%(99例)。双侧同时发生股骨头坏死占25.0%(47例),单侧股骨头坏死占75.0%(141例)。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男性相比于女性更容易引发股骨头坏死,其多发年龄为中年。无节制的酒精摄入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大诱因。这些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研究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现状,从而分析和研究其针对措施和治疗方案。

    作者:吴治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64层螺旋CT来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了2014年10月~2016年8月的6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和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观察并分析两种方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性。结果两次诊断的结果符合率是92.7%。64层螺旋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高于常规动脉造影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更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分析,而且这种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少,费用低、也更为安全。因此,64层螺旋CT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官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而言,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可以起到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力维;粟劲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M-C在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性鼻泪管堵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在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治疗单纯性鼻泪管堵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单纯性鼻泪管堵塞患者随机分为丝裂霉素+泪道探通组(A组)、泪道探通组(B组)和泪道激光成形组(C组)。其中A组行泪道探通后,局部使用丝裂霉素C后再置管;B组行泪道探通后直接置管;C组行泪道激光成形后直接置管。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成功率。结果丝裂霉素+泪道探通组与单纯泪道探通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泪道探通组与泪道激光成形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泪道探通联合置管术中使用MM-C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而在单纯性鼻泪管手术治疗中,是否使用激光,对手术成功率并无实质影响。

    作者:张厚洪;朱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一共有42例,对42例患者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干预效果给予探讨。结果在42例患者当中,38例均治愈康复,恢复自理能力,4例患者可以在助行器下地活动,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硬化病重叠综合症的护理

    重叠综合征是指至少2种结缔组织病同时或不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所形成的疾病状态[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症较少见[1]。我科室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病1例,经综合治疗和细致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芳芳;郑军;孙雪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理念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在妇产科医护人员中树立以人为本,医学人文关怀的相关理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产妇11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医护人员给予精心的人文关怀,对比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分娩情况及情绪变化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达,术中出血量较少,顺产率较高,焦虑评分较低,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产妇的顺产率,受到了住院人员的广泛欢迎。

    作者:田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