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红
目的:应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对本病区177份运行护理病历不规范情况通过分析原因、目标设定、制定并实施对策等措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病房护理文书质量的合格率由56.50%上升83.05%。结论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通心络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现代医学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2%,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对于肺心病缓解期的治疗优于对照组疗法。
作者:郭红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华法林是经典的口服抗凝药,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华法林的治疗安全范围狭窄且易与药物和食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本文在查阅有关华法林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文献,为门诊药师窗口发放华法林进行用药交待提供参考。
作者:雷礼姣;吴君;冯立娅;彭素文;胡梦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纳入本次的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30例高龄孕产妇设置为实验组,适龄孕产妇30例设置为常规组,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围生期血常规指标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围生期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差异显著,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C与TG水平相比常规组更高,围生期实验组BG与HDL-C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高龄孕妇妊娠期的重点管理,对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水平进行严密监测,从而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于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单纯采用肌力训练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劳损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肌力训练与穴位艾灸方式联合对患有膝关节劳损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章凯;余昳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CT与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CT检查,观察组43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临床检出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1.36%>74.3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核磁共振检查,可确保其诊断的有效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周升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在临床中对阑尾炎患者行以优质护理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78例阑尾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行以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4.62%),护理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总有效率,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吴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讨有手术适应证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取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72例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筛选而出,随机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手术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比对照组72.22%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56%比对照组22.22%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其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陈昌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洗手现状,探讨在正强化干预措施下快速提高护理实习生手卫生意识和实际操作规范,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在本科实习的68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手卫生的培训,如手卫生知识讲座培训、教学老师的监督指导后,采集他们对手卫生的依从性的各种数据。干预组除采用传统的手卫生教育外,增加了正强化干预措施,科内采用标题为“今天你增加几次洗手”鼓励表扬的互动交流方式,以及积极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全球洗手日”文艺节目排练等,加强护理实习生的手卫生意识。两组均采用问卷调查和在单盲等时刻状态下进行手卫生的操作情况调查,评价手卫生执行情况,分析比较正强化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结论通过正强化干预,干预组的手卫生认知答对率及手卫生相关操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强化干预对手卫生各项操作起到了强化作用。
作者:陈美娜;张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内镜下胆道内射频消融(RFA)联合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胆管癌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对照组(各28例),干预组为综合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结果并发症率:干预组为3.57%,对照组为21.43%,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胆管癌患者经RFA联合胆管引流术后,还需给予综合护理巩固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医院诊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患者均确诊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根据影响结果进行诊断,比较MRI、CT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42个病灶,显著高于CT检查确诊145个病灶(P<0.05);MRI检查额叶、丘脑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2种检测方法顶叶、基底节、脑干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内囊检测率,显著低于CT(P<0.05);MRI检查<5 mm病灶数为256个,检出率为34.50%,显著高于CR的<5 mm病灶数为3个,检出率为2.07%(P<0.05)。结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效果理想,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
作者:卫志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2月~2015年8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初次行单侧TKA的12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2 h,阿司匹林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150 mg/d,低分子肝素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齐征)2500 AxaIU(0.2 ml)/d,两组均应用14 d。对两组DVT发生率、显性及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量、血肿发生率及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评价阿司匹林预防TKA术后DVT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阿司匹林组,出现有症状性DVT 4例(6.7%),低分子肝素组术后出现有症状性DVT 3例(5.0%),两组均未出现疑似或者确诊的肺栓塞。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136)。阿司匹林组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量、血肿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为(331.2±41.5)ml、(19.2±6.0)g/L、1例(1.6%)、0例(0%),低分子肝素组为(452.1±53.3)ml、(29.2±8.6)g/L、3例(5.0%)、1例(0.17%),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是0.226、0.421、0.325、0.268)。结论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相比抗凝效果和术后失血量及出血并发症无差异,但阿司匹林药剂制备成熟,服用方便,价格便宜,对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作用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抗凝治疗的一部分,安全有效。
作者:刘泽朋;荣绍远;李春洪;李建华;李玉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B27(HLA-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其实际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门诊及住院患者379例,患者检测人类白细胞B27应用原有方法及改进方法,进行对比试验。记录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分阴性组、阳性组和不确定组,共三组。对不确定结果由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两组结果显示,结果阴性组303例,方法学改进前后符合率100%。阳性组63例,方法改进前后符合率100%。不确定组13例,对此13例患者标本,再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阳性6例,确定结果与方法改进后完全符合(6例/6例)。阴性7例,确定结果与改进方法学检测结果符合6例,仅有1例不符合(7例/6例)。结论人类白细胞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检测结果可靠性好、准确率高,有效提高了人类白细胞B27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元;祝靓;许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管道安全管理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及实施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护士管道安全管理意识增强,专科知识和操作能力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管道安全管理能力,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明华;刘其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溢血的患者68例进行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溢血疾病治理的过程中,患者的肢体很快恢复功能,并且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虽然手术技术以及内植入物不断发展,但是对于肱骨踝间骨折治疗依旧存在困难。肱骨远端C型骨折由于累及肱骨远端关节面,主要患病人群为骨折疏松患者。当骨折线位置较低时,稳定固定效果越难,并且骨折粉碎现象越严重,解剖复位越困难。伴随骨折治疗的的不断完善以及发展,大多数学者经研究后认为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应以恢复肘关节功能为主。
作者:廖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11opro teinases-9,MMP-9)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2例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健康者28例为对照组,测定其Hcy、MMP-9浓度和颈动脉IMT厚度。结果 ACS组、SA组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CS组血清Hcy、MMP-9水平明显高于SA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Hcy 、MMP-9浓度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三者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351、0.573、0.61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MMP-9及颈动脉IMT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cy、MMP-9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且与冠脉病变的范围相关,联合检测三者对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轶州;杜娟;韩自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及其免疫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门诊收治的30例肺气虚型AR患者为试验组,予玉屏风散口服治疗1个月,以症状、体征和血清NO水平为评判指标,并与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血清中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玉屏风散口服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血清中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O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试验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血清NO参与了AR患者的免疫发病过程,它可以为AR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玉屏风散能阻断NO的免疫作用,改善AR患者的临床表现,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张国庆;陈宇;叶火铨;唐月英;曾屹生;许亚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出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8例进行本次研究。应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个小组有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充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欣母沛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产褥病发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92.83%,对照组81.25%),观察组的产褥病发率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较少,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朱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导致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15328例体液标本为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所收集,对其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合格标本,并调查分析体液检验中的每一环节,分析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具体原因,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全部15328例标本中,尿液标本的检验不合格率高,其次则为前列腺液、痰液。分析发现影响尿液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为标本被污染;而标本污染和送检时间较长则是影响前列腺液标本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送检时间较长和送检标本为唾液是影响痰液标本检验质量的主要原因。结论分析发现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体液标本的检验质量,临床中应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详细告知患者和体液检验相关的知识,并对体液检验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进行规范,促进其增强工作责任心,以有效降低体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发生几率。
作者:罗怀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