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月
目的: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出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48例进行本次研究。应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个小组有4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宫腔纱条填充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欣母沛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产褥病发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92.83%,对照组81.25%),观察组的产褥病发率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较少,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朱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对本病区177份运行护理病历不规范情况通过分析原因、目标设定、制定并实施对策等措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病房护理文书质量的合格率由56.50%上升83.05%。结论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前后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是可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张祖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康复锻炼在顾客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意义重大,可以有效避免消除水肿、肌肉萎缩,预防关节僵硬与粘连,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医患双方对康复锻炼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引发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基于此笔者对于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作者:宋建荣;何雪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重症脓毒症患者予以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剖析。方法遵循随机原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重症脓毒症患者76例,并将其以每组38例平均分为普通组与特殊组。给予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特殊组患者则在前者治理基础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疗效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特殊组患者痊愈21例,改善17例,不存在失效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而普通组患者痊愈11例,改善18例,失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32%,前者疗效明显大于后者,且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特殊组与普通组患者在各项生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前者优于后者,P<0.05)。结论采用常规治疗结合连续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进行深入治疗,除可获得理想的疗效外,亦可同时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孙晗高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的手段。本文基于真实世界科研方法学,采集、处理并分析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相关信息,构建数据仓库,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方式、运动处方与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关联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作者:宋伟;刘春;忻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两种药物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外伤疾病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外伤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瑞芬太尼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对比两组急诊外伤疾病手术麻醉效果、麻醉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术后完全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外伤疾病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麻醉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外伤疾病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赖克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分析住院患者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选取我院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8例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对其病例和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汇总分析,包括一般背景情况,诱发因素以及诊断治疗情况。并总结影响其股骨头坏死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88例样本中,男性122例,女性66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5.7±2.1)岁。病发因素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共30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共107例,外伤性股骨头坏死2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头坏死29例。在初次诊断股骨头坏死分期后,Ficat I期占2.6%(9例),II期占19.7%(37例),III期占29.2%(55例),IV期占52.6%(99例)。双侧同时发生股骨头坏死占25.0%(47例),单侧股骨头坏死占75.0%(141例)。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男性相比于女性更容易引发股骨头坏死,其多发年龄为中年。无节制的酒精摄入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大诱因。这些研究结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研究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现状,从而分析和研究其针对措施和治疗方案。
作者:吴治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的一些可行性办法。方法分析当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展望以及探索一些职称晋升管理办法,建立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体制,为医疗机构以及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按照已经开始实施职称晋升省份的先进管理办法全面推广,将对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是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加快推进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实施职称晋升的步伐,改变以往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尴尬局面。结论强化了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提升了为医疗机构服务保障的能力。
作者:王宗定;冯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性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进展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多西他赛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辅助化疗方法,对两组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的辅助化疗方法治疗进展性胃癌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B27(HLA-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其实际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门诊及住院患者379例,患者检测人类白细胞B27应用原有方法及改进方法,进行对比试验。记录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将检测结果分阴性组、阳性组和不确定组,共三组。对不确定结果由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两组结果显示,结果阴性组303例,方法学改进前后符合率100%。阳性组63例,方法改进前后符合率100%。不确定组13例,对此13例患者标本,再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加以确定。结果阳性6例,确定结果与方法改进后完全符合(6例/6例)。阴性7例,确定结果与改进方法学检测结果符合6例,仅有1例不符合(7例/6例)。结论人类白细胞B27检测方法的改进,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检测结果可靠性好、准确率高,有效提高了人类白细胞B27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元;祝靓;许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心血管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同年龄段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同型前胱氨酸测定水平进行比对与分析。结果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呈高度正相关,在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测其浓度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疹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脑溢血患者运用精神护理和心理护理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5例患有脑溢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5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有70例患者,采用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的方式。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和日常自理能力都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后,中老年脑溢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黄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脓毒血症是西方医学所提出的概念,中医学没有出现相关的辨证体系。近年来,临床一直在寻求佳的脓毒症诊治方法及规范的治疗和干预方案。根据其特点,亦可用中医辨证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作者:于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通心络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现代医学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2%,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对于肺心病缓解期的治疗优于对照组疗法。
作者:郭红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的45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将应用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的另外45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心律失常、神志障碍和心力衰竭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得到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55%和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脂水平、炎症状态和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定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天津市武清区2005~2015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状,为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津市武清区2005~2015年的病毒性肝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5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4001例,其中乙肝3230例,占80.73%。平均发病率42.64/10万,死亡2例,病死率0.05%。2005~2007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7~2015年总体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乙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呈逐年下降趋势,甲肝和丙肝呈波浪式变化。病毒性肝炎全年都有病例,季节性不明显。29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病率高的是汊沽港镇,其次是杨村镇,杨村镇也是报告病例数多的。报告病例以农民居多,占总病例56.14%,男女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字2=47.129,P<0.00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年龄分布主要是青壮年。结论通过近些年的健康宣教和疫苗接种的推广,武清区病毒性肝炎的疫情已经在逐步控制,今后要把进一步把防控工作落实到基层,加强农民工聚集地和农村地区的防控工作以及疫情监测工作,从而更全面的控制住病毒性肝炎的疫情。
作者:陈银苗;李平;卫沛楠;王海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超声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和肥厚性心肌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5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LVH组;选同一时间内的肥厚性心肌病中的45例,作为HCM组;另选取自愿参与研究的正常人群45例为参考组;观察三组超声心电图结果。结果参考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LVSTd)、L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LVPWTd)、左室心肌重量(LVmass)、明显优于HCM组、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VH组与HCM组的心动图各项指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与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心电图存在显著地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给予高血压患者络活喜治疗后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络活喜治疗,观察并测量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采用络活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4%,远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5.76%,且观察组的动态血压的平均降幅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现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0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18%,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络活喜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与采用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治疗相比较,具有降压效果好、降压平稳,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刘钰;周小波;寇双庆;渠慎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2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选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疗效佳,疗程短等优点。
作者:吴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