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树眉
目的:研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76例,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8例。其中观察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进行治疗,对比2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37%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5.26%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卢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论述了在大数据条件下,如何利用系统中已有的预约和诊疗数据,分析区分正常患者和号贩子的行为特征,并制定相应规则,对号贩子在网上的抢号和虚假预约行为进行防范,进而规范预约挂号秩序的措施。
作者:沈宁乔;姜熳;孙赟;方涛;范晓薇;余春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脑溢血患者运用精神护理和心理护理治疗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5例患有脑溢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5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有70例患者,采用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的方式。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和日常自理能力都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精神护理和心理治疗干预后,中老年脑溢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黄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进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中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分级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状况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皮肤瘙痒状况。结果干预后1 w实验组患者的SF-36评分中总体健康和生命活力得分分别为(35.3±2.2),(37.8±1.3),干预后1 w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中总体健康和生命活力得分分别为(46.2±1.4),(49.8±2.1),分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具有显著的差别,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重度瘙痒者1例,中度瘙痒者2例,轻度瘙痒者2例;对照组患者重度瘙痒者6例,中度瘙痒者8例,轻度瘙痒者8例,两组患者患有皮肤瘙痒的例数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疼痛,可以改变患者的一些生理指标来达到防控皮肤瘙痒的效果。
作者:张思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实施对于减少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例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给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分析并发腹膜炎的相关诱因中操作不当所占比例高,其次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经济因素所占比例低。结论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并针对性提供护理干预,可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刘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重氮法测定胆红素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者的血标本检测溶血前和溶血后总胆红素、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的测定值。结果溶血时标本的总胆红素测定值与不溶血时的测定值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时标本的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测定值与不溶血时的测定值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溶血对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的测定结果影响显著。
作者:韦晓星;杨丽珍;杨况甜;韦雪丹;黎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VT)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并严重危及患者健康。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涉及范围广,随着近年来诊疗护理技术的进步,人们对DVT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及时发现DVT形成的高危因素、预防DVT发生,加强临床治疗及护理,是降低DVT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就DVT的高危因素及预防与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陈美仙;高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高压氧的治疗与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7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接受高压氧及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3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结合全方位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齐东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对本病区177份运行护理病历不规范情况通过分析原因、目标设定、制定并实施对策等措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病房护理文书质量的合格率由56.50%上升83.05%。结论品管圈管理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顺尔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及肺功能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1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单纯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60例)联合顺尔宁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比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炎症因子指标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行顺尔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并促使其气道炎症反应得以改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黄德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光疗法在银屑病治疗中效果突出,副作用小,成为临床治疗的佳选择。本文将关注光疗法在银屑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包括紫外线对皮肤免疫的影响、紫外线光疗法的高效和安全性,联合光疗法治疗中重度的银屑病等。
作者:魏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精神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精神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接收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选择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在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当中应用人性化的护理护理,比较实施护理前后患者及家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总结究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了,90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之后,无论是护理质量评分还是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护理前(P<0.0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徐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硬膜外阻滞的84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罗哌卡因复合生理盐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良好26例,好14例,差2例,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良好15例,好17例,差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通过对在华申请的替尼类抗肿瘤药物专利进行检索,从专利的申请量、申请人、技术主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国内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对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后期开发、专利保护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艳卓;李正红;魏鹏飞;于双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采用64层螺旋CT来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了2014年10月~2016年8月的6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和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观察并分析两种方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性。结果两次诊断的结果符合率是92.7%。64层螺旋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高于常规动脉造影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更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分析,而且这种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少,费用低、也更为安全。因此,64层螺旋CT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官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根据笔者在血透室的护理经历,本文针对横纹肌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期间CRRT的护理、及护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
作者:黎芳芳;黄江燕;熊艳;秦秀珍;周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实施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视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3月前在我院妇产科未实施风险管理的43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防范风险意识、健康宣教和管理工作等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护理满意度情况相比,风险管理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风险管理的实施,既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增强护患间关系,也能使医护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两种药物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外伤疾病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外伤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瑞芬太尼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对比两组急诊外伤疾病手术麻醉效果、麻醉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术后完全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外伤疾病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麻醉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外伤疾病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赖克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烧伤合并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前后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是可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张祖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腹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确诊为急腹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及超声诊断和临床诊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且观察组患者超声诊断时间(16.78±1.62)显著长于对照组(10.42±1.50),临床诊断时间(1.97±0.26)显著短于对照组(2.77±0.3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腹部超声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超声诊断时间及临床诊断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大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