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
目的:探讨激光透明带穿孔和激光透明带削薄对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小鼠卵子受精率的影响。方法将玻璃化冷冻复苏后的KM小鼠卵子分为4组,前3组为经透明质酸消化处理后脱去颗粒细胞的卵子,其中第1组对透明带进行激光穿孔处理,第2组对透明带进行激光削薄处理,第3组未做激光处理,而第4组为未经透明质酸消化带有颗粒细胞的卵子,同样未做激光处理。此后,在同一时间点使4组卵子与雄鼠精子进行体外受精,次日观察受精结果,比较各组受精率。结果4组冻融卵子的受精率分别为52.1%(25/48),25.0%(12/48),21.3%(10/47)和17.0%(8/47)。激光透明带穿孔组的卵子受精率要显著高于其余3组, P<0.05。而激光透明带削薄组的受精率与未作激光处理的两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激光透明带削薄虽然对卵子造成的损伤较小,但不能有效提高受精率,而激光透明带穿孔能克服冻融造成的透明带硬化及糖蛋白结构改变等问题,显著提高冻融卵子复苏后的受精率。
作者:饶金鹏;邱枫;钱小红;蔡益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型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措施。结果通过对本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重型小儿手足口病一般是发生于年龄<3岁的儿童,重型小儿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毒为EV71型肠道病毒,对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关键措施是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同时给予利巴韦林、丙种球蛋白,辅以糖皮质激素对其治疗,效果明显,本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0%,且预后良好。结论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毒为EV71型肠道病毒,易发于<3岁儿童,在临床上对该病症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治疗效果普遍较好,且预后良好。
作者:张爱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进行受试制剂多索茶碱缓释片与参比制剂多索茶碱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明确其是否具有缓释特征,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制剂两周期交叉试验方法,12只Beagle犬分别经口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400 mg,采用LC-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多索茶碱的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经DAS 2.0统计软件计算获得。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9±0.6)和(8.4±2.1)μg/mL,Tmax分别为(2.5±0.5)和(1.7±0.4)h,T1/2分别为(1.4±0.4)和(1.0±0.3)h,AUC0-12分别为(14.0±1.7)和(14.4±2.9)μg/mL×h。受试制剂在达峰浓度上明显小于参比制剂,达峰时间延迟,半衰期延长,具有缓释制剂特征。结论受试制剂多索茶碱缓释片具有缓释特征。
作者:郭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心理疏导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92例初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产妇进入产房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进入产房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疏导,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各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后,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7.39%显著低于参照组剖宫产率36.96%,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初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为(382.8±91.0)min。显著低于参照组的总产程时间为(587.8±100.1)min,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初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为(182.7±22.6)ml显著低于参照组初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254.6±28.7)ml,P<0.05,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8.70%显著低于实参照组新生儿窒息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产妇分娩时,予以心理疏导效果显著,能够提高顺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蔡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2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伊立替康与5-Fu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1 w后再予以FOLFIRI方案全身化疗,对照组予以FOLFIRI方案全身化疗。每间隔4 w为一个周期,2~6个周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3.3%,卡氏评分提高率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卡氏评分提高率为3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对照组为9个月,二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立替康TACE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胃癌异时性肝转移较单纯全身化疗疗效明显增加,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刘振华;蔡联明;谢小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理气消瘿汤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两个月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消瘿汤可明显降低TPO-Ab、Tg-Ab抗体值,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凤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近些年来,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在逐年的提高,其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脓毒血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与重症急性肾损伤有关,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因此,临床上应给予脓毒血症高度的重视,并采取高效的治疗方法,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据调查,近些年来,CRRT在治疗脓毒血症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获得的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对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陈立焕;韩付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讨论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取法,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疾病者中,抽取84例纳入到研讨领域中,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42例对照组(胞二磷胆碱治疗)和42例研究组(神经节苷脂治疗),将两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研讨。结果对比治疗后NIHSS评分,研究组(9.5±1.5)分比对照组(15.3±2.1)分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评分,研究组(60.3±2.3)分比对照组(48.3±2.4)分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总疗效,研究组92.86%比对照组71.43%高21.43%,数据有统计学意义(χ2=15.6557,P=0.0000)。结论临床治疗脑出血疾病可考虑采用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疗效突出,可显著提升其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作用明显。
作者:黄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普外护理应对风险的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013年在职的6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护理应对风险措施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日常工作,干预组采取护理应对风险措施,对其之间的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两组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为98.13%,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为90.75%,两组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护理风险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不但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还可以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降低普外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使科室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胡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提供熄风定震汤治疗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6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4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美多芭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熄风定震汤联合美多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常规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为91.89%,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血清SOD、MDA等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SOD值呈现上升趋势、MDA等指标值下降,P<0.05。结论为此类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中药熄风定颤汤治疗,患者血清中SOD呈现上升表现,疾病治疗效果较好,体内氧化应激速度降低。
作者:牟欣;杨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肝胆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出血量、手术、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术后7 d各项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TBIL、ALT、PT等,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3.12%,1/32)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6/32),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并发胆囊结石患者的过程中,腹腔镜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加速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应广泛推广。
作者:唐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医院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医院必须打造人性化、人情化、人文化的服务护理品牌,通过护理服务满足患者身心需要,为患者实施佳的护理,使患者体验到高质量、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护理内涵,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医院知名度,从而赢得医疗市场。门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单位,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因此,提高门诊的护理工作质量,给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作者就妇产科门诊护理的创新服务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李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采用64层螺旋CT来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了2014年10月~2016年8月的6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和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观察并分析两种方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性。结果两次诊断的结果符合率是92.7%。64层螺旋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均高于常规动脉造影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更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分析,而且这种方法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少,费用低、也更为安全。因此,64层螺旋CT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官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ASAI或II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超前镇痛组(A组),于麻醉前10min缓慢静脉推注地佐辛5 mg;对照组(B组),于麻醉前15 min缓慢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 ml。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A),镇痛液为1.0 mg/kg芬太尼、0.15%布比卡因和0.2 mg/kg地佐辛用,采用设置为负荷剂量5 ml、背景剂量2 ml/h、追加剂量每次1 ml的LCP模式锁定时间10 min,镇痛48 h。分别记录伤口疼痛的VAS评分,开启PCA泵后各时段PCA泵的按压次数(D)、Ramsay镇静评分、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A期间48 h布比卡因、芬太尼和地左辛用量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2、4、6、8及12 h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在2~4 h、4~6 h、6~8 h时段中A组患者D明显少于B组。结论在麻醉前10 min静注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有效增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硬膜外PCA的术后镇痛效应,减少PCA镇痛药量,镇痛时间延长,不良主反应较少,为术后镇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段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降低阴式子宫全切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将30例行阴式子宫全切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后第一天开始口服中药加减肾气丸,观察尿管拔除后患者排尿情况,并结合B超测定残余尿量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中药加减肾气丸能有效预防阴式子宫全切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尿潴留。
作者:程亮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重叠综合征是指至少2种结缔组织病同时或不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所形成的疾病状态[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症较少见[1]。我科室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系统性硬化病1例,经综合治疗和细致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芳芳;郑军;孙雪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通过对在华申请的替尼类抗肿瘤药物专利进行检索,从专利的申请量、申请人、技术主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国内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对替尼类抗肿瘤药物的后期开发、专利保护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艳卓;李正红;魏鹏飞;于双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该文通过对自汗证营卫不和病机论述发现胃气不和是该证的之本。篇接上述,分析桂枝汤调和营卫的方义发现:其调和营卫的治法本在调和胃气;然后通过对相关古籍医案考证,论述了桑叶可对症止汗及对症治疗是符合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的。后该文对前言所述启发笔者作出本篇论述的医案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得出调和胃气是调和营卫治疗自汗症的关键点之一及中药汤剂应重视对症用药两个结论。
作者:彭良;李应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的手段。本文基于真实世界科研方法学,采集、处理并分析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相关信息,构建数据仓库,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方式、运动处方与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关联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作者:宋伟;刘春;忻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进行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来诊断。与此同时,此30例胃癌患者实施常规增强CT灌注扫描以及常规CT扫描。结果此35例患者中有22例出现淋巴转移,有13例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的淋巴转移概率为62.86%。淋巴转移患者的肿瘤直径与无淋巴转移患者的肿瘤直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患者的BV以及PS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出现淋巴转移的患者有22例,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有8例,和手术病理进行对比,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患者淋巴转移的敏感性为75.86%,特异性为88.89%。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拥有更好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在临床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庆乐;万赵伟;李坚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