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痴呆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樊清华;郑建中

关键词:老年痴呆,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抽样调查某地区老年人群痴呆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某地区≥60岁人群1 826例进行抽样调查,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进行初筛查,再由临床医师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诊断痴呆.[结果]1 826例老年人共确诊痴呆患者64例,患病率为3.5%;其中女性患者42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2.3%VS 1.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75岁与年龄< 75岁人群确诊例数分别为46例、18例,发病率分别为2.5%、1.0%(P<0.01);卒中患者与非卒中患者确诊例数分别为42例、22例,发病率分别为2.3%、1.2%(P<0.0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确诊例数分别为38例、26例,发病率分别为2.1%、1.4%(P<0.01).阿尔茨海瞅病、血管性痴呆和其他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2.1%、1.0%和0.4%.[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是该地区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女性、年龄、卒中病史及文化程度为老年痴呆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挫伤性前房积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防治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对152例156眼挫伤性前房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受伤地点、致伤原因、就诊时间、并发症以及诊断治疗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发年龄为21~30岁.职业特点:五金、建筑工人发病高.受伤地点:多见于公共(活动)场所.156眼前房积血全部治愈,其中I级54眼治愈时间为1~3d,11级82眼为4~6 d,Ⅲ级20眼超过7d.[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经合理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作者:黄巧玲;李娟;詹海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钙结合蛋白S100A8在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脏点的表达

    [目的]探讨S100A8在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方法]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LPS处理组(LPS刺激1h、3h和6h,LPS剂量为35 mg/k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肝脏组织S100A8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S100A8在内毒素休克小鼠肝组织的胞浆及胞膜上表达增强.[结论]S100A8在内毒素休克的肝组织中表达增强,提示S100A8可能参与LPS诱导的信号转导.

    作者:李红梅;郑晶;黄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四地区农村医疗救助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探讨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地区医疗救助政策的实施情况,探索医疗教助政策的问题与政策需求.[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家里有大病患者的606户家庭进行调查;通过定性访谈的方法,对民政部门医疗救助负责人进行访谈.[结果]由于救助资金的匮乏以及民政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农村医疗教助政策的知晓率较低,导致农村医疗教助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结论]在提高医疗救助覆盖率的基础上,加大对单个救助对象的教助力度,并建立公正、透明的医疗救助申请制度,以改善目前农村医疗救助水平较低的现状.

    作者:黄渐青;刘毅;张菊英;马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阿德福韦酯与慢性乙肝患者CXC趋化因子表达

    慢性乙肝是一种由HBV介导,以肝脏局部多种炎性细胞漫润为特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许多炎性细胞、免疫效应细胞在HBV刺激下,一方面分泌产生IL-8、IP-10等趋化因子;同时,自身又可表达相应的受体,如CXCR1、CXCR2、CXCR3等.它们彼此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趋化因子网络系统,在局部慢性乙肝和全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阿德福韦酯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属逆转录酶抑制剂,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通过磷酸化转化为活性的阿德福韦二磷酸盐,竟争抑制HBV DNA聚合酶活性,发挥抗病毒功能.

    作者:程燕飞;王健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大面积头皮鳞状细胞癌术后头皮缺损的一期修复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法在头皮鳞癌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一期修复与重建中的作用,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组65例病人头皮缺损一期修复方法,其中游离皮片移植24例、带蒂转移皮瓣33例、游离皮瓣血管吻合8例.[结果]63例皮瓣及植皮成活,一期愈合;2例皮瓣小部分坏死,经换药二期愈合.[结论]根据创面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一期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疗效良好.

    作者:王炜;李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重症监护病房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控制

    [目的]对医院重病监护病房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暴发进行调查,查明感染的原因、危险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4例患者在2009年3月22日~4月16日期问发生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由于ICU内的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开放式吸痰时,因咳嗽反射强烈,痰液从气管套管口向外喷溅,直接污染环境,医务人员操作时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终导致了医院感染的暴发.危险因素为患者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全身情况差,其次是ICU病床布置,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和无菌操作顺序.患者痰标本培养均为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谱高度相似性,推测为同源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重症监护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注意保持感染患者周围清洁的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等措施能达到控制呼吸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目的.

    作者:沈波;荣菊芬;许琴芬;孙维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结果]对36例中有2例中转小切口完成,1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2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早期胆漏2例,均经引流5d后治愈,术后1月拔除T管出现胆漏2例,均经置管引流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手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明;符国珍;宋文渊;符真;张勇;张新燕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武汉市社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为了解武汉市社区不同人群预防艾滋病现状及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选取6个有代表性的社区,每个社区按照4类人群抽取相对固定的社区管理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服务人员、城市居民,共计1 336人进行问卷调查与干预研究.[结果]干预前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外来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5%和78.6%)明显低于城市一般居民(82.1%);干预前后(中期和终期)社区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率差17.7%和17.6%),各项指标都大幅提高,但不同人群提高幅度不一样,其中以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提高幅度大(率差22.6%),其次为外来服务人员(率差17.4%).[结论]4类人群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尤其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的城市社区外来服务人员及娱乐场所人员提高显著.

    作者:黄远霞;李俊林;彭丽;张帆;李毅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校教职工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体检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某校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高体重指教、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及眼底动脉硬化检出情况,为该校高血压及其他慢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该校2009年体检资料中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脂肪肝及眼底动脉硬化异常检出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人群各项目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对高血压的防治,应注重多重危害因素的联合干预,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曹艳萍;桑文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西米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西米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作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间接受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全部病例均按《中国腹泻病防治方案》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喜炎平每日5~8 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患儿72 h内粪便情况,并记录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综合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止泻时间为(2.2±0.4)d,退热时间为(1.5±0.2)d,均低于对照组的(4.3±0.8)d、(2.0±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6%,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米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且见效快,无严重不良反应,经济、可行,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联合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良俊;王俐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有效治疗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对某院自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7例难治性癫病持续状态患者应用咪达唑0联合丙戊酸钠和中药安宫牛黄丸逐渐添加的开放性自身对照性研究,2h后达到大耐受量后维持6~12 h以上.评定药物的长期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h、6h、8h、12 h及24h发作频率逐渐减少,成人减少分别为56.14%、73.68%、75.44%、76.36%、78.18%,儿童分别为34.00%、66.00%、70.00%、70.83%、72.34%.部分性发作的有效率为71.2%高于全面性发作38.7%(P<0.05);其中,22例(20.56%)出现不良反应,大部分出现在药物的加量期.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的患者5例(4.67%).[结论]咪达唑仑联用丙戊酸钠及中药安宫牛黄丸能快速并且有效的改善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虽然没有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可以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增加了临床长期用药的机会,是一种有效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组合.

    作者:卫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5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给予良好的血糖控制、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积极有效的局部处理和对症支持等治疗,13例愈合,41例好转(其中3例干性坏疽、1例骨髓炎转骨科行截肢或截趾术),3例未愈.[结论]糖尿病足治疗是综合性治疗,全身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局部处理效果明显.

    作者:吴月平;何书连;宋钦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预防热性惊厥首次复发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预防热性惊厥复发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82例热性惊厥患儿的护理资料,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并对其家长进行反复强化健康教育.[结果]缓解了家属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93.90%的家长对热性惊厥的相关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出院后随访2年,复发率为16.67%,与2002 ~2005年43.81%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性惊厥复发率较高,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

    作者:薛松梅;朱丽丽;陈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AS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给予双氯芬酸钠25 mg,3次/日,柳氮磺吡啶1.0.2次/日,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起始量每次50 mg,1次/晚,10d后100 mg,1次/晚,疗程半年.治疗前后观察:活动性指数(BASDAI)、功能性指数(BASFI)、晨僵时间、扩胸度、指地距、枕壁距、Schober试验、血沉、C反应蛋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全部病例治疗半年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8%,两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困倦、上腹部不适及轻度转氨酶升高.[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AS,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将患者治疗前后的盆腔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前的卵巢PI、RI及PSV均低干治疗后,子宫仅PSV低于治疗后,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某些指标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作为其诊断治疗的依据.

    作者:龚巍;韩璐;万莉;程慧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12月在某院妇科门诊因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术,B组采用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比较两组疼痛、流产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出现,A组I、Ⅱ、Ⅲ级疼痛所占比例分别为38.3%、43.3%和18.3%,B组分别为18.3%、51.7%和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B组,完全流产例数明显少于B组,不完全流产和失败例数明显多子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的流产效果显著好于药物流产术,而药物流产术的疼痛程度又明显轻于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结论]药物流产术与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早孕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导早孕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终止妊娠.

    作者:隗永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前列腺术后经硬膜外腔注射杜冷丁的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前列腺术后经硬膜外腔注射桂冷丁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某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行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杜冷丁镇痛,对照组采用杜冷丁间断肌内注射法镇痛,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镇痛效果和术后48 h之内膀胱痉挛次数和膀胱冲洗液用量.[结果]观察组的术后6h、12h、24 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痉挛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膀胱冲洗液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腔注射杜冷丁用于前列腺术后镇痛,作用剂量小,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利于前列腺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甘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2008年成都市中小学生体格发育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成都市中小学生体格发育现状.[方法]①对成都市青羊区中小学校整群抽样,以1岁为组距,男女共26组,测量身高、体重,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②通过与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报告城市学生标准以及WHO推荐标准比较,了解该市中小学生体格发育水平.[结果]①获得了成都市青羊区中小学生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平均值及标准差,多数年龄组男生身高、体重大干女生;②男女学生大部分年龄组的身高均值都低于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城市水平,而体重水平则略高.男女身高均值都低于WHO标准,男生组体重均值15岁前高于WHO,之后低于WHO,女生组体重均值7岁后均低于WHO.[结论]①成都市青羊区中小学生体格发育存在明显性别差异,体格生长高峰年龄段女生比男生提前2年.②成都市青羊区中小学生营养水平接近甚至在某些年龄段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时也显示了身材矮小的特点.

    作者:林界秋;余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醋酸去氨加压素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影响

    [目的]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 acetate,DDAVP)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中患者血压、心率、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出血速率的影响.[方法]FESS患者100例,ASA I~Ⅱ级,年龄16~64岁,体质量42~75 kg,既往无严重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无高血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DDAVP试验组(D组),每组50例患者.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经静脉滴注DDAVP 0.15 μg/kg,继之DDAVP 0.15 μg/kg/h泵注,DDAVP总量不高于0.3 μg/kg,C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入室(T1)、麻醉诱导结束(T2)、气管插管后(T3)、手术开始(T4)、手术10 min (TS)、手术30 min (T6)、手术结束(T7)、气管导管拔除后(T8)时的MAP、HR,应用称重法测量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计算两组患者的出血速率.[结果]D组患者麻醉诱导结束(T2)、气管插管后(T3)、手术开始(T4)、手术10 min(T5)、手术30 min (T6)、手术结束(T7)时MA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麻醉诱导结束(T2)时HR高于C组(P<0.05);D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出血速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D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DDAVP能够降低FESS术中患者血压,减少出血量及出血速率,便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作者:李金玉;李广明;陈莉蕴;李佩忠;张跃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超重、肥胖与生活方式关系的分析

    [目的]分析保定市六一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自保定市六一社区年龄≥40岁的城市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收集生活方式、膳食、身高、体重、腰围等资料.[结果]该社区男性和女性的BMI均值分别为24.90和24.06,其中男性142 (40.34%)人超重,34(9.66%)人肥胖,女性198 (38.45%)人超重,55 (10.68%)人肥胖.反映腹部脂肪水平的指标腰围男性和女性平均值分别为85.21和79.35,其中男性182 (51.70%)人≥85 cm,女性249 (48.35%)人≥80 cm.男性和女性中经常体力劳动、锻炼的组BMI值和腰围明显大干相应的不经常体力劳动、锻炼组;每天吃肉组的BMI值和腰围明显大于不经常或不吃的组,饮酒者比非饮酒者BMI值和腰围明显偏高,而牛奶、鱼类、豆类及豆制品、蛋类的分组男女都没有统计学的差别.[结论]该社区居民超重、肥胖情况严重,生活方式与其存在密切关系,应加强改变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宣教,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邬雪山;孙桂平;张晓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