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杰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肩关节功能锻炼
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随访6~20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结果]2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8个月.28例患者均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100%;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3±1.2)个月;肩关节功评价:优20例(71.4%),良6例(21.4%),中2例(7.1%),优良率为92.9%;28例患者均未发生肩关节粘连、感染、神经血管损伤、断板、断钉、螺钉松动、螺钉切出、肱骨头坏死.[结论]LPHP联合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海省平安县2008年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青海省平安县三合镇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为制订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监测点内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检查;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采集10户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4类地点的土样.建立Excel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调查1102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人数为126人,总感染率为11.43%,感染虫种为蛔虫和蛲虫.其中蛔虫为主要感染虫种,摩染人数为124人,感染率为11.25%.检查12岁以下儿童147人,蛲虫感染人数为2人,感染率为1.36%.共抽查了11户共44份土壤,只有1户的菜园土壤中查到了人蛔虫卵,检出率为2.27%.[结论]本次调查仅发现蛔虫和蛲虫感染,其中蛔虫为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率为11.25%,以轻度感染为主.农民和学生是主要感染人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其感染率.儿童蛲虫感染仍是我省土源性线虫感染的主要问题,应对该人群采取相应的手段控制其传播.土壤监测表明环境中存在虫卵的污染是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的风险因素.

    作者:王永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复检时间对妇科解脲脲原体阳性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判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后,不同时间复检解脲脲原体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解脲脲原体阳性妇科患者治疗后解脲脲原体复检资料,对比不同时间解脲脲原体复检结果、解腮脲原体转阴组和持续阳性组的耐药谱,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0例宫颈管分泌物解脲脲原体阳性患者,治疗2周后,有70例复检者解脲脲原体转为阴性;不同时间复检的3组中解脲脲原体转阴数均高于持续阳性数;解脲脲原体转阴组和持续阳性组对多西环素均有很高的敏感率,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率均很低.[结论]复检时间对解脲脲原体阳性患者疗效观察不产生影响.治疗后复检解脲脲原体持续阳性组和转阴组在抗生素耐药谱上并无明显不同.

    作者:冯长海;周小龙;王薛峰;赵秀珍;张润玲;朱如月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儿童发热性疾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儿科发热性疾病患者为患儿组,选择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组.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的降钙素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VCS参数,记录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中性粒细胞体积平均值(MNV)、中性粒细胞电导平均值(MNC),并进行中性粒细胞VCS参数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儿组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中性粒细胞体积平均值(MNV)、中性粒细胞电导平均值(MNC)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VCS各参数与降钙素原相关性分析成正相关,特异性和敏感度相近.[结论]依据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大多数儿科患者发热的病因,降钙素原和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可用于儿童发热性疾病的诊断.

    作者:范士英;曹青;李凤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简易膀胱造瘘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造瘘术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使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行TU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123例,随机分为两组,造瘘组在行TURP的同时行简易膀胱造瘘术,术毕当即拔除造瘘管,非造瘘组常规行TURP术.比较分析两组术前病情资料,及手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膀胱穿刺造瘘均无穿刺孔出血、冲洗液外渗、拔管后漏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与非造瘘组相比,造瘘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及,TURS先兆发生率、手术结束时的血清钠值及血红蛋白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除的前列腺碎片组织重量、包膜穿孔情况、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过程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P术中应用简易膀胱穿刺造瘘提高了手术效率,扩大了其手术适应证,可以作为常规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阳;岑松;康新立;钟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不同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容量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9例SAP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CBP治疗,其中18例进行低容量(35 ml/kg/h)CBP治疗,21例进行高容量(70ml/kg/h)CBP治疗.比较患者入院时和治疗5 d后的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AMS)、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5 d的后高容量治疗组较低容量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高容量CBP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陈椰;王海涛;张虹;童俊容;张建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老年人对比剂肾病研究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老年人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年龄>65岁行冠脉介入诊疗的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剂量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与高剂量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60 mg/d).对比2组肾功能变化及CIN的发生率.[结果]使用对比剂后48-72 h的高剂量组血肌酐(Scr)显著低于普通剂量组[(86.2±19.7)mmol/L比(99.9±20.80)mmol/L,P=0.001)],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亦显著高于普通剂量组[(105.3±25.8)ml/min/1.73 m2比(88.0±21.2)ml/min/1.73 m2,P=0.O00)].高剂量组CIN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剂量组(分别为1.8%和12.7%,P=0.030).[结论]较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60 mg/d)对老年患者CIN的发生可能有更好的预防作用,且较为安全.

    作者:廖旺;李斌;王圣;王卫;马建林;吴明;王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雨花台区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及疾病负担回顾性调查

    [目的]了解雨花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和疾病负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收集2007年全部恶性肿瘤(包括良性脑部肿瘤)死亡病例计361例,按照2:1比例随机抽取180例组成样本,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151(83.9%)份,死亡年龄1~86周岁,平均66.41周岁,较平均期望寿命低11.67岁(2007年雨花台区平均期望寿命为78岁).按系统分析死亡原因主要为消化系统肿瘤,计85(56.3%)例,恶性肿瘤的前10位死因顺位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贲门癌、直肠癌、胰腺癌、肾癌、胆囊癌、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在平均生存时间18.4个月,潜在寿命损失均数11.57年/例.[结论]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和经济情况造成了重大损失,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是引起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徐翠林;蒋宁卫;包磊;周守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急诊PCI术后MDA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PCI术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方法]56例初发AMI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干预组入院时印给予依达拉奉静滴,疗程7 d.检测术前即刻、术后1、6、12、24、48 h、7 d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同时检测血浆CK-MB峰值浓度,发病d 7行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观察两组末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事件与不良反应.[结果]急诊PCI再灌注治疗后对照组各时点MDA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再灌注后1 h达峰值,而后逐渐下降,d 7时仍高于术前水平,干预组术后各时点MDA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事件发生率及CK-MB峰值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左室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浆脂质过氧化标志物丙二醛显著升高,依达拉奉能减轻其升高水平,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吴小波;李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孕中期单胎与双胎妊娠孕妇血清AFP、β-HCG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单胎妊娠唐氏筛查AFP、β-HCG参考值及其2倍是否可运用于双胎妊娠.探讨双胎妊娠产前筛查方法.[方法]随机选择单胎妊娠56例,双胎妊娠55例,孕15周、20周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血清AFP、β-HCG.孕妇追踪至妊娠终止,新生儿常规体格检查.[结果]①孕15周双胎妊娠孕妇血清AFP、β-HCG水平是单胎妊娠的2.27、1.90倍.孕20周双胎妊娠孕妇血清AFP、β-HCG水平是单胎妊娠的2.66、1.69倍.②孕15、20周单胎妊娠孕妇血清AFP及孕20周β-HCG水平的2倍与双胎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5,P=0.0001),孕15单胎妊娠孕妇血清β-HCG的2倍与双胎妊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结论]单胎妊娠孕妇唐氏筛查AFP、β-HCG的参考值及其2倍不能应用于双胎妊娠.双胎妊娠产前筛查方法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钟业超;凌奕;莫秀兰;金松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2009年临床成分输血统计分析

    [目的]通过对临床用血资料统计分析,了解临床输血现状,以便提高临床成分输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方法]对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2009年临床用血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05年以前我院临床成分输血率和红细胞制品使用率均在70%以下,2005年后全血的使用逐年减少,成分输血率和红细胞制品逐年升高,均在97%以上.血小板的使用率在2003年以前处于较高水平,2004年后有所下降,而且维持在4.3%~5.0%之间;2006年后冷沉淀和冰冻血浆的使用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是提高成分输血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关键.

    作者:符晓玲;冯学冠;郑三;吴忠旺;谭壮华;黎海江;马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和铅中毒大鼠骨组织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和铅中毒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为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和铅中毒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5月龄健康雌性大白鼠100只,分成5个实验组(每组20只):(1)正常对照组(Normal);(2)去卵巢模型组(OVX);(3)铅中毒模型组(LPD);(4)葛根素+去卵巢(P+OVX)组;(5)葛根素+铅中毒(P+LPD)组.用葛根素治疗骨质疏松大鼠8周后麻醉取血,处死取其骨.骨组织切片形态观察,对骨和血的钙、磷、铅及血中碱性磷酸酶进行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OVX组和LPD组中骨钙、骨磷、血钙及血磷均出现降低(P<0.01),血碱性磷酸酶升高(P<0.01),骨组织形态呈现骨质疏松的病理改变.P+OVX组的骨代谢生化指标(P>0.05)和骨组织形态正常,而P+LPD组的骨代谢生化指标(P<0.01)和骨组织形态呈现骨质疏松特征的改变.LPD组和P+LPD组的骨铅和血铅明显高于Nomml组(P<0.01).[结论]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症有良好治疗效果,而对铅中毒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无效;铅中毒可引起骨质疏松症.

    作者:李海;王金花;黄海玲;黎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基于中医理论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肺癌量表的研制

    [目的]研制基于中医理论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肺癌量表QLASTCM-Lu,并对其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程序化决策方式(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和量表开发理论分别研制共性模块与特异模块,二者结合形成量表,并通过240例肺癌患者进行的生命质量测定对量表的测量学特性(信度、效度、反应度)进行评价.所用到的统计学方法有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及配对t检验等.[结果]该量表及各领域的重测信度在O.93~0.96间,各领域内部一致性α值在0.85~0.93间;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显示较好的结构效度;与QLQ-LC43为效标的效标关联效度较好;已知组比较显示较好的临床效度;治疗后各领域及总量表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标准化反应均数SRM较QLQ-LC43为大.[结论]QLASTCM-Lu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一定的反应度,可用于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

    作者:杨铮;陆金根;尤圣富;花永强;万崇华;郑培永;宋毅;柳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无创通气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分析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12月澄迈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呼吸科收治的3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氧疗基础上应用NPPV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NPPV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32例患者中1例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放弃治疗;29例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好转,病情稳定出院;2例无创通气失败,改行气管插管.NPPV治疗有效的患者2 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aCO,显著下降(P<0.05);72 h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NPPV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优点是纠正缺氧,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88例CSH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回顾性分析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清蛋白(A)、尿素氮(UN)、肌酐(Cr)和胆碱酯酶(CH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TBIL、Cr、UN高于存活组,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AFP、CHE死亡组低于存活组(P<0.01).CSH合并胆酶分离者较未合并者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CSH血清生化指标中TBIL、Cr、UN越高,A、AFP、CHE越低,且合并胆酶分离者,患者预后越差.

    作者:李卫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一项基层医院感染的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率及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制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2009年8月18日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的所有住院病例,调查内容主要为医院感染水平及相关因素.[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2.14%,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较为普遍,经血传播传染病中HBV、HCV均有较高感染率.[结论]通过本次现患率调查,做到及时掌握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的现状,明确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这将为制定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陈玉琼;黄敏;陈玲;丁兴军;徐洪;雷行华;冯超;曾守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术前MTX化疗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提高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成功宰的方法.[方法]65例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病例经MTX化疗后行腹腔镜开窗取胚术,对照组病例直接行腹腔镜开窗取胚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输卵管保留率、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8.26±16.02)ml、(83.13 ±28.15)ml,手术时间分别为(24.16 ±8.09)min、(45.08 ±17.32)min,输卵管保留率分别为100%(33/33)、75.00%(24/32),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分别为0.00%(0/33)、20.83%(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TX化疗能减少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输卵管成功保留率.

    作者:聂小成;常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新疆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以便政府和社区为失能老年人制定相关保健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640名失能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640名失能老年人中有长期护理需求意愿的550人(85.94%),不清楚的90人.其中需要1项长期护理服务意愿106人(16.56%);需要2项长期护理服务意愿202人(31.56%);需要3项及以上长期护理服务意愿242人(37.8%).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大、内容多,应针对失能老年人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以社区为主的居家照护体系,大力发展机构照护为补充的长期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王玉环;刘艳慧;黄方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新式剖腹产术娩头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新式剖腹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7月-2009年10月施行新式剖宫产术头位娩头困难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新式剖宫产术娩头困难原因胎头高浮占28.73%、胎头深定占19.59%、巨大儿占13.79%、胎头过度仰伸占9.28%、麻醉不满意占17.27%、切口小占7.2%、原因不明占10.31%,上述因素可单独存在,或合并存在.[结论]据麻醉情况选择腹壁切口方向;正确选择子宫切口位置;避免腹壁及子宫切口相对小,子宫切口过小行子宫切口上缘多先斜竖剪开法;适时推压宫底;胎头深定先上提胎肩;避免枕后位取头等有助胎头娩出,值得推广.

    作者:武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鉴别与诊断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临床特点、血液学特征和细胞形态学特征,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MDS-RA与36例MA患者的临床特点、血象和骨髓象.[结果]RA与MA血象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RA骨髓象中红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MA骨髓象中红系以巨早、中幼红细胞为主;RA病态造血表现比MA明显,骨髓象除巨幼样变外,还有形态的异常,以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具有诊断意义.MA三系血细胞的巨幼变程度比RA明显,分多个小核的巨核细胞是MA的形态学特征.[结论]MDS-RA与MA的临床表现、血液学及细胞形态学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各自不同特征,需要综合分析进行治疗性诊断,以免误诊.

    作者:包淑贞;张如峰;吴文英;马风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2006~2008年死因监测漏报调查

    [目的]了解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的漏报情况,为今后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在全省疾病监测系统选取80个村/居委会,回顾调查该村/居委会全体户籍人口2006-2008年间的出生、死亡信息,并就漏报原因访谈相关工作人员.调查数据主要以构成比和率进行描述.[结果]调查地区3年间共死亡3940人,校正后的年平均死亡率6.18‰;漏报469例,漏报率11.90%.漏报病例在性别、死亡年度上分布较均匀;年龄以65岁及以上老年组为主:漏报死亡人数以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多.0~14岁组、母婴疾病的漏报率显著高于其他;不同性别、地区和年度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报原因主要与风俗习惯、家属顾忌、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等有关.[结论]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漏报情况不容忽视,在今后监测中应倡导卫生、民政、公安等多部门沟通合作,疾控人员、医务人员、死者家属等多方参与,同时还应探讨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

    作者:李晓庆;钟文玲;林曙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