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玲;邱秋;张霞
[目的]了解农九师地区各农牧团场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保障供水卫生及安全.[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08 ~2009年共检测358份水样,总合格率47.2%,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x2=12.21,P< 0.05),不合格项目为pH值、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余氯.[结论]农九师地区各农牧团场生活饮用水的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改进与完善,通过综合防治与齐抓共管,切实保障本地区饮用水安全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胡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二氧化氯(ClO2)对细菌DNA损伤与致死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联合运用凝胶电泳谱带分析、圆二色光谱和质粒转化率法.[结果]10 mg/L和100 mg/L ClO2作用的总DNA电泳条带没有明显改变,1 000mg/L ClO2使DNA条带变窄但无弥散现象;100 mg/L ClO2作用后,DNA圆二色光谱两个负峰的振幅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以1、3和5倍于小致死浓度的ClO2作用于含质粒的大肠杆菌,所提取的相应质粒对大肠杆菌DH5a的转化率分别降至对照组的(40.3±12.71)%、(31.261±5.57)%、(11±8.2)%.[结论]ClO.作用可导致DNA二级结构改变和菌内质粒转化率下降,但DNA可能不是二氧化氯杀菌作用的致死靶点.
作者:韦明肯;李长秀;赖洁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6月间在华西体检中心行微量14碳-尿素呼气试验检查胃幽门螺杆菌并行口腔检查,无系统性疾病的人群共2 730例,使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阳性为1 344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为785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胃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阳性为412例,占52.48%;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胃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阴性为373例,占47.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幽门螺旋杆菌与中重度牙周炎相关.
作者:张帆;徐国超;周婷;李李;秦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所导致的急性心脏缺血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对该综合征的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近10年来大量研究报道了多种生物标志物在ACS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本文综述如下.
作者:朱秋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本课题采用传统多因素分析和基于倾向性评分的3种方法比较伽玛刀分次和单次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的疗效,证实倾向性评分可以用来平衡两个组的协变量,从而降低偏倚.[方法]采用t检验和简单线性回归方法逐个分析每一因素的作用,利用多因素回归平衡混杂因素来探讨处理方法的效果;倾向性评分方法均衡数据后采用1:1配对、分层及分层后回归调整比较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①多因素分析平衡了其他因素后处理方法仍然为术后疗效的显著影响因素.(②经配对、分层后,伽玛刀分次治疗组垂体肿瘤的体积差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分层后回归调整处理方法后,分次伽玛刀治疗的体积增大风险是单次伽玛刀治疗的22.1%,分次伽玛刀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次伽玛刀.③两方法结果一致,平衡了其他因素后处理方法不同术后疗效不同,分次伽玛刀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次伽玛刀.[结论]倾向评分法能够有效地均衡各对比组间特征变量的分布和构成,并在组间均衡的基础上评价干预措施或危险因素与结果变量同的联系或作用.
作者:韩竞;王彤;郭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见习教学中使用启发互动式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40名来我院消化内科见习的学生,将他们按学号单双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轮流进行消化内科临床见习.对照组按传统消化内科见习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结果]两组见习生通过为期3个月的见习后,比较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结果,实验组见习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见习生,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启发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摒弃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卓有成效,适合消化内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莉;关晓辉;苏建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上海市静安区2006~2008年儿童腹泻标本中分离的20株宋内志贺菌的耐药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特征.[方法]采用K-B法检测对1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用WHONET 5.3软件对菌株的酎药性进行分析.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通过同源性分析以确定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20株宋内志贺菌对利福平和奈啶酸100%耐药,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85%.主要分为6种复合耐药型.19株宋内志贺菌被分成16个带型,聚类分析显示属于来源高度相似的克隆系.[结论]建立了本区的宋内志贺菌脉冲常凝胶电泳分析方法和初步带型数据库.宋内志贺菌存在多重酎药现象,抗生素型与基因型间无明确关系.
作者:李颐;崔生辉;罗蓓;胡雪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以健康人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及细胞因子染色方法阐述不同分期的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表型(CD16,CD80及HLADR).[结果]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型(CD14+CD16+单核细胞)频率均增加,HLA-DR表达水平降低.[结论]肝硬化患者病情越重,则单核细胞及CD14+CD16+单核细胞频率越高,活化程度越低.
作者:张国民;王鑫;康富标;王桂平;宋英华;张弘;赵新辉;周青云;金翠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损伤对胸腺细胞发育及迁移的影响及NO参与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采取颈部右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大鼠胸腺组织进行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观察NADPH阳性细胞CD4、CD8的表达;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胸腺左、右叶中NADPH阳性细胞分布的特点及数量的变化.[结果]NADPH、CD4或NADPH、CD8双标细胞分布于髓质及小血管周围.右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胸腺右叶NADPH阳性细胞先增多后减少;在左叶有代偿现象.[结论]NO阳性细胞中包括不周发育阶段的胸腺细胞;建走神经损伤影响胸腺细胞发育及输出,其机制可能有NO参与.
作者:赵毓芳;董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天津滨海新区院内感染的流行菌株及菌株酎药情况,为临床防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津滨海新区2008年和2009年所有院内感染的致病菌356株及其药敏结果.从科室分布、标本、菌种、及酎药性4个方面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致病菌菌株主要分布在呼吸科、肾内科、血液肿瘤和脑内科.革兰阴性菌占分离菌的49.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前3位.鲍曼不动杆菌两年内增加明显.革兰阳性菌总数占分离菌的2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标本痰、尿、血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泌物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两年的菌群分布相似,2009年整体耐药率增加.MRSA阳性率分别为25%,31.3%,MRCNS阳性率分别为66.7%,85.0%,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分别为31.7%,55.9%,肺炎克雷伯菌ESBLa阳性率分别为19.4%,22.2%.[结论]医院应加强对重点科室和常见菌种的监测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的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严格抗生素的使用适应证和规范化,建立抗生素使用的分级管理制度,预防和阻止不合理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冯贺强;张贺平;王静;刘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评价2009年贵州省4个疟疾防治重点县实施休止期治疗(简称休治)的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三都、平塘、罗甸、榕江4个疟疾高发流行县为实施地区,发病率≥2%的8个自然寨确定全体常住人口为休治对象,1%<发病率<2%的35个自然寨确定疟史患者、患者家属及其四周邻居为休治对象,发病率<1%的704个自然寨确定疟史患者及其家属为休治对象.休治对象在春季疟疾休止期均给予氯喹/伯喹8日疗法.收集2009年疟疾发病个案调查表、疫情报表和统计表,分析比较疟疾发病情况.[结果]三都县2009年疟疾发病率为51.30/10万(168例),较上年106.61/10万的发病率下降51.88%(x2=63.25,P< 0.001);平塘县2009年疟疾发病率为9.19/10万(26例),较上年42.98/10万的发病率下降78.62%(x2=61.88,P<0.001);罗甸县2009年疟疾发病率为16.47/10万(53例),较上年37.96/10万的发病率下降56.61%(x2=27.23,P< 0.001);榕江县2009年疟疾发病率为44.84/10万(147例),较上年71.84/10万的发病率下降37.58%(x2=20.41,P<0.001).[结论]4个疟疾高发县实施休止期治疗后发病率明显下降,休止期治疗是降低全省疟疾发病率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者:朱爱娅;徐建军;耿燕;李安梅;林广初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吉非替尼治疗50例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中位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对相关症状的控制.[方法]5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ⅢB期或Ⅳ期肺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直至患者死亡或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服药前或服药后每月复查C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客观缓解率为24%,疾病控制率为76%,症状改善率为70%,性别及吸烟两亚组之间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分期、PS评分及既往治疗等各亚组之间疗效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7.5个月,中位生存期16.8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结论]吉非替尼是晚期肺腺癌治疗较好的选择.
作者:江波;赵金奇;何文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型频率与儿童Graves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及DNA测序法,对四川地区汉族GD儿童83例和正常对照50例的外周血白细胞DNA的HLA-DQA1基因进行分型,分析家族史、性别及眼病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DQA1*0102的频率在男女GD病儿中均显著增高(P=0.001;P< 0.001),女性病儿的相关性高于男性,在家族史阳性和家族史阴性(P=0.004;P=0.001,)及伴和不伴眼病的GD病儿中均显著增高(P=0.031; P< 0.001).DQAl*0302/0501在女性病儿中显著增高(P=0.012),在家族史阴性(P=0.017)和伴眼病的GD病儿中显著增高(P=0.003).DQA1*0101/0301仅在女性病儿中显著减少(P< 0.001),在家族史阳性和家族史阴性(P=0.003;P<0.001)及伴和不伴眼病的GD病儿中均显著减少(P< 0.001;P<0.001).[结论]HLA-DQAl基因与GD儿童家族史的相关性不大,但与性别、是否伴发GD眼病相关.
作者:鄢力;程昕然;魏艳;王晓鸥;何卫兰;向蓉;卜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渠道和运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围绕新医改政策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作者:刘芳;石晓云;黄元强;韩俗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所插管的216例病例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对急诊危重病员的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急诊抢救室抢救患者性别、病种、抢教方式、滞留时间及转归.[结果]抢救病人病种以创伤、呼吸、神经、心源性疾病为主;多发伤病员急诊停滞时间长,刀剌伤病员有高的抢救后死亡率.[结论]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应有重点的对创伤、呼吸衰竭或卒中等急诊常见危重患者的诊治制定出更为适用的抢救流程,使危重病员得到更好的救治.
作者:邹利群;孟晓彦;何谦;李明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玉溪市近年来草乌中毒的原因和危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防止对策.[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临床症状,统计玉溪市2006 ~2009年的草乌中毒事件.[结果]近年来,有4起草乌中毒事件发生,共有88人中毒,5人死亡.[结论]民间将草乌作为冬季“补品”,片面突出了草乌的疗效,忽略煮沸时间、食用剂量及毒性,从而造成食用草乌中毒及死亡事件的发生.
作者:师艾丽;李昆;师玉琼;王淑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了解以硼替佐米(万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近期我院治疗的54例MM病人,观察组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对照组23例接受沙利度胺为主的化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特征.[结果]31例观察组病人,缓解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观察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下:血小板下降者2例,白细胞下降者1例,血红蛋白下降者1例,其余的不良反应分别为乏力、嗜睡、便秘、末梢神经炎、恶心呕吐及皮疹等,程度均较轻,大部分为1~2级反应.[结论]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效果较好,但应加大样本量,更加准确地评估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沈立云;杨华;马鸿雁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了解小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3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病案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依据临床症状,采用手术治疗的患儿18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患儿25例.[结果]不同治疗方案的患儿总体愈合情况,手术治疗组中,遗留后遗症或死亡1例(5.6%),好转11例(55.6%),痊愈7例(38.9%);保守治疗组中,死亡1例(8.0%),好转18例(68.0%),痊愈6例(24.0%).幕上出血>15ml时不同治疗方案的患儿愈合情况,手术治疗组中,遗留后遗症或死亡1例(7.7%),好转7例(53.8%),痊愈7例(38.5%);保守治疗组中,死亡2例(28.6%),好转4例(57.1%),痊愈1例(14.3%).[结论]小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患儿发病较急,临床应依据症状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方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立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小儿腹股沟手术应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2%利多卡因硬外阻滞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腹股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硬外阻滞.观察氯胺酮基础麻醉后,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结束时,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手术期间的肢动挣扎、恶心呕吐发生率,氯胺酮总用量及术后清醒时间.[结果]A组HR、BP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结束时与基础麻醉后相比均显著升高.B组BP之时间点无明显改变,但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时均较A组为低,B组HR在手术开始时以及手术结束时较基础麻醉后以及A组相应时间点减慢.两组SPO2无明显变化.B组氯胺酮总用量及术后清醒时间均较A组明显减少.B组肢动挣扎例数显著少于A组.恶心呕吐发生宰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硬外阻滞对于患儿腹段沟手术无明显血液动力学和SPO2方面的改变,可稳定HR、减少氯胺酮用量,其麻醉效果安全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GlideScope视频喉镜在困难气道插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4例被评估为困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对照组则采用Macintosh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喉部暴露时间、插管次数、喉部暴露Cormack-Lehane分级和插管时间,并分别在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0min、1min、3 min、5 min 6个时刻,记录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GlideScope视频喉镜与Macintosh直接喉镜相比,在插管时间、次数及Cormack-Lehane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在0 min、1min、3 min时,SBP、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ideScope视频喉镜对困难气道评估准确,有利于选择合适的麻醉手段,增加此樊安全性及救治比率.
作者:卢炳益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