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九师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胡秀英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 水质检测, 卫生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农九师地区各农牧团场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保障供水卫生及安全.[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08 ~2009年共检测358份水样,总合格率47.2%,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x2=12.21,P< 0.05),不合格项目为pH值、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游离余氯.[结论]农九师地区各农牧团场生活饮用水的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改进与完善,通过综合防治与齐抓共管,切实保障本地区饮用水安全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州市农村老年居民眼病患病现况及防治研究

    [目的]了解青州市农村60岁及以上居民眼科疾病患病、发病及未就诊现状,探讨防治工作对策.[方法]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研究方法,对农村以地理位置分为平原、丘陵、山区3层,以村为单位分层整群按比例抽查99个村15 929人.数据分析应用SAS9.1完成.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眼科疾病患病率的比较,先进行率的标准化,再进行样本标准化率的假设检验;不同年龄组眼科疾病患病率的比较,未就诊率的比较,先进行多个样本率的卡方检验,再进行两两比较的卡方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该市调查样本农村60岁及以上居民眼科疾病患病率13.16%,丘陵高于平原,山区高于丘陵.3个不同年龄组患病率有差别,70岁-年龄组高,不同年龄组各眼科疾病患病率也不同.不同性别的眼科疾病患病率女高于男.眼科疾病发病率近3年比较,2008年高于2006年和2007年.眼科疾病患者总的未就诊率为71.74%[结论]该市农村60岁及以上居民眼科疾病患病率较高,且未就诊率较高;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患病率均有差别;近3年的发病率有差别.以本研究结果为依据,初步探讨了农村眼科疾病防治工作的对策.

    作者:刘德平;吕军成;陈丽娟;刘学禹;陈景武;王继兵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当归多糖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抗氧化酶及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ASP)对CCL肝损伤小鼠抗氧化酶、自由基和一氯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的影响.[方法]以4月龄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对照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当归多糖干预组,各组均给予常规饲料,自由饮水;干预组每天按体重用不同浓度的当归多糖灌胃,饲养7d,末次灌胃2h,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调和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调和油溶液,24h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ALT、AST.处死小鼠取出肝脏计算肝体指数,制备肝匀浆测定SOD、NOS活性和MDA及NO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多糖能减轻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炎性反应,降低MDA的含量(P<0.01)、增加SOD的活性(P< 0.05~0.01),抑制NOS的活性和NO的含量(P< 0.05~0.01).[结论]当归多糖对CCL4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钟萍;李萍;张昕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硼替佐米(万珂)为主的化疗方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以硼替佐米(万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近期我院治疗的54例MM病人,观察组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对照组23例接受沙利度胺为主的化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特征.[结果]31例观察组病人,缓解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观察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下:血小板下降者2例,白细胞下降者1例,血红蛋白下降者1例,其余的不良反应分别为乏力、嗜睡、便秘、末梢神经炎、恶心呕吐及皮疹等,程度均较轻,大部分为1~2级反应.[结论]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效果较好,但应加大样本量,更加准确地评估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作者:沈立云;杨华;马鸿雁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42例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纽显效率(61.90%)明显高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个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1.03±9.95)显著低于对照组(16.62±10.21)(P< 0.05).[结论]丁苯酞胶囊可提高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作者:古联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某医院787例健康体检者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者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分析,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中患病风险的分布情况和不同年龄、性别组同的差异性,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常见慢性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方法]对某医院787例体检人群采用中国国民健康风险评估系统进行慢性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和肺癌)风险预测,并将风险评估结果按性别、年龄进行分类比较.[结果]男性高血压和肺癌的“较高风险”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的“较高风险”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疾病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较高风险”发生率随年龄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结论]健康风险评估能够对特定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可以补充完善健康体检的内容,并为健康体检者的疾病防治或健康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作者:窦晶晶;韩海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苏州市2006~2008年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06~2008年苏州市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为政府制定针对老年人的保健措施以及老年人健康促进提供科学的根据.[方法]分析苏州市老年人2006~2008年的全面健康体检资料.[结果]老年人患病率,排在前5位的疾病为:高血压、白内障、高脂血症、胆囊炎及胆结石、脂肪肝.[结论]白内障已成为主要的老年性疾病,开展干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继续加强苏州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以及老年人的体检后续管理工作.

    作者:张正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DNA核酶对乙肝病毒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全球广泛流行,是引起乙型肝炎(Viral Hepatitis)和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根据HBV-X基因的序列设计针对起始密码的脱氧核酶来阻断HBV-X基因的表达,探寻X基因与肝细胞癌发生的机制,研究防治肝细胞癌的方法,对临床上进行肝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以及RT-PCR等检测脱氧核酶对X基因的抑制作用.[结果]根据HBV-X基因的序列设计针对起始密码的脱氧核酶,导入能表达HBV-X基因的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以及RT-PCR等检测脱氧核酶在细胞系中对HBV-X基因的作用情况,发现DNA核酶对HBV-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利用脱氧核酶来阻断乙肝病毒X基因表达从而防治肝细胞癌的发生,降低肝细胞癌的死亡率,提高慢性HB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沈雁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东湖区高血压社区管理效果评估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血压认知和行为改变以及高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对东湖区565名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控制、血压、知晓率及行为的改变率.[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后,高血压知晓率明显提高,规律服药人数增加(P< 0.001),血压平均水平明显下降(P<0.01),高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由18.23%到48.85%(P< 0.01),有不良行为和危险因素如过量饮食、缺乏体力活动体重指数和盐摄入置的患者比例下降(P<0.01).[结论]在社区实施高血压综合干预防治,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樊吉义;张桂萍;蔡军;胡堂秀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者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者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单个核细跑、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分别分为罗格列酮干预组(n=8)和对照组(n=8).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配对t检验检测、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罗格列酮干预组的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干对照组(3.23±1.34 vs 0.94±1.22,t=3.565;P=0.009),两组单个核细胞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者的单核源性巨噬细胞的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罗格列酮可能是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而调控其炎症状况.

    作者:张蔚然;张蓓;陈敏;蒲丹;杨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福尔利复合罗库溴铵在高龄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福尔利复合罗库溴铵用于高龄患者全麻诱导的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高龄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诱导用药:A组静注异丙酚、芬太尼、罗库溴铵,B组静注福尔利、芬太尼、罗库溴铵,C组先预注小剂量罗库溴胺后依次注入福尔利、芬太尼、罗库溴铵.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即刻和插管后3min时患者血压、心率和末梢血氧饱和度值,观察和记录发生肌阵挛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气管插管前收缩压明显低于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无改变;插管即刻各组心率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C组分别有8例和l例出现肌阵挛,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福尔利联合罗库溴铵作为全麻诱导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适合高龄患者手术全麻的诱导.

    作者:檀文好;黎必万;陆彬堂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10所医院403例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调查

    [目的]调查成都市10所医院清洁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合理使用手术预防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10所二甲及以上医院所有清洁切口术后住院病人进行调查,术后抗菌药物未停用者1周后追踪完成调查,分析其中清洁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共调查453例清洁切口术后患者,403例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术前使用率59.55%(单联用药79.14%)、术中使用率11.41%(单联用药80.43%)、术后使用率99.50%(双联用药41.40%、三联及以上用药11.72%);只有26.13%的手术持续时间>3h患者术中接受了抗菌药物;42.50%的术前用药时间超过24h,92.51%的术后用药时间超过48 h.[结论]本次调查揭示了本地区清洁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用药指征不严,用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长,联合用药不合理,应采取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邓小华;张玲;马林;刘竹;窦丰满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市售运动传感装置能耗测量效度的研究

    [目的]比较国内市售多种品牌运动传感装置预测能耗的准确性.[方法]预实验确定24名23~64岁健康成人中速走和慢跑的自然步频.然后所有志愿者在腰间同时佩戴5种运动传感装置,并且背负K4b2气体代谢遥测仪,在400m塑胶跑道上先后进行5 min 100步/min步行和3 min 160步/min慢跑,记录K4b2气体代谢遥测仪测量值和运动传感装置能耗预测值.[结果]5种传感装置100步/min步行时均显著高估(28.6%~101.7%)实测能耗,160步/min慢跑时,除RP以外的4种装置也高估(25.0%07.3%).步行时仅OT、ZJ与实测结果一致(r=0.379、0.346).各装置之间的同证效度较差.[结论]步行时,仅OT、ZJ记录的能量消耗与对照方法的结果显著相关,慢跑时则均无显著相关,其余5种传感装置在步行和慢跑时普遍高估能耗.各装置之间的同证效度较差.

    作者:陈晓荣;李可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QOL-DA量表测量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的生命质量,并采用多无线性回归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QOL-DA量表的高得分为88.13分,低分为30.63分,平均为61.92分.共用注射器、维持阶段治疗剂量、HIV-Ab阳性、吸毒时间、年龄和过去1个月有性行为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结论]共用注射器、维持阶段治疗剂量、HIV-Ab阳性、吸毒时间、年龄和过去1个月有性行为是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正东;周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蒙古族饮酒与高血压关系的对数线性模型分析

    [目的]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性别的蒙古族饮酒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对数线性模型的方法对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男性青年和老年组饮酒与高血压有关联(P<0.05),男性中年组及女性各组饮酒与高血压均无关联(P>0.05);男性各年龄组和女性中年组的饮酒量与高血压相关联(P< 0.001),而女性青年组和老年组饮酒量与高血压无关联(p>0.05);男性青年组饮酒年限与高血压有关联(P<0.05),男性中年、老年及女性各组饮酒年限与高血压无关联(P>0.05).[结论]蒙古族人群饮酒量与高血压相关联;对数线性模型方法是分析高维列联表交互效应的理想方法.

    作者:赵宏林;刘永跃;佟伟军;林哲;张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醒脑静联合纳酮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62例,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37.5±2.5)岁.所有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人,对照组常规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实验组加用醒脑静和纳洛酮.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1h、24 h、48 h、72 h胆碱酯酶活性、清醒时间、死亡人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后24h、48 h、72h胆碱酯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清醒时间(13.52±2.15)h,无死亡;对照组(21.32±2.44)h,死亡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取得理想效果,康复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惠明;高玉荣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对HPV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采用新的HPV检测技术——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对1 859例来自黔南州永族官颈疾病患者官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及基因分型,分析HPV在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感染率以及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研究不同HPV亚型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宫颈疾病患者HPV感染率为68.26%,重叠感染率为30.28%,在30~34岁组及40~49岁组出现两次感染高峰;HR-HPV感染率42.44%; HR-HPV亚型感染率排名分别是HPV16、33、58、52、31;以30~34岁组感染率为高;宫颈炎症以HPV16、58、53为主,宫颈不典型增生以HPV16、33、58为主,宫颈癌以HPV16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性伴侣数≥2个、初次性生活年龄≤18和孕次≥2次是水族妇女宫颈疾病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PV在黔南州水族宫颈疾病妇女生殖道有较高的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不同宫颈疾病优势型别不同,故HPV感染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加强常规检测HPV,以早期发现感染,及时干预.

    作者:赵苏萍;韦艳萍;魏萍;潘晓菊;杨康玉;匡贵荣;李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EMMPRIN、MMP-2、TIMP-2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EMMPRIN、MMP-2、TIMP-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分别检测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2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EMM-PRIN、MMP-2、TIMP-2的表达.[结果]异位内膜中EMMPRIN、MMP-2的表达强度均高于在位内膜及对照内膜(P<0.05);异位内膜中的TIMP-2的表达强度均低于在位内膜及对照内膜(P<0.05).EMMPRIN蛋白、MMP-2蛋白在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高于I-Ⅱ期(P<0.05);TIMP-2蛋白在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低于I-Ⅱ期(P<0.05).对照正常内膜中,MMP-2和TIMP-2具有负相关性(P=0.045),EMMPRIN和MMP-2无明显的相关性;异位内膜中,EMMPRIN和MMP-2具有正相关性(P=0.009),MMP-2与TIMP-2之间表达虽有负相关关联(P=0.298),但一致性很差.[结论]EMMPRIN、MMP-2、TIMP-2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MMP-2在异位内膜的高表达使异位内膜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程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费蓓蓓;钱志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五华县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五华县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今后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五华县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五华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03例,发病率为80.96/10万,无重症、死亡病例;发病年龄小30 d,大16岁;男性发病549例,占68.37%,女性发病254例,占31.63%;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0.78%;散居儿童占83.94%;发病季节呈现两个发病高蜂,第1个高峰是在春夏交替的4~5月,占30.39%,第2个高峰是在夏秋交替的9~10月,占27.77%.[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意识,加强重点人群防控措施的落实,是控制手足口病有效的措施.

    作者:陈青山;周荣群;彭就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江苏省2008~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状,为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调查表进行调查,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AS 9.1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8~2009年,江苏省CDC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合计484期、2 249人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实验室检测检验、卫生应急处置.培训形式以培训班为主,省级培训居多,培训时间多为3~6 d.培训人员职称以中,高级为主.[结论]通过参加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和业务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但也存在培训机会不均衡、培训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应采取需求调查、有针对性的培训等措施加强培训工作.

    作者:王文娟;张晓耘;胥翔;施春卉;汪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上海市徐汇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徐汇区各类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状况,以进行监督指导并督促其改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徐汇区83家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设计、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徐汇区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状况较差,需加强监督指导,督促管理者改进和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克虹;魏澄敏;石群益;刘艳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