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康复训练用于小儿脑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王桂华

关键词:小儿脑瘫, 家庭康复,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增加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分析和探讨采取综家庭康复训练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社区门科就诊的96例小儿脑瘫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48例患儿治疗上实施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的48例患儿治疗上采取常规家庭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父母生活质量.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占据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康复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脑瘫患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治疗,不仅有利于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父母的负担并提高父母及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推广.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美沙拉嗪l g/次,3次/d,口服;甲硝唑0.915 g,1次/日静点,采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100 ml混合成灌肠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肠镜改变以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肠镜改变、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肠镜表现,并降低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石燕燕;孙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 了解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合理用药.方法 40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抽样以丙泊酚为主要麻醉药,辅以芬太尼、舒芬太尼、布托啡诺,并将其分为四组:A组芬太尼加丙泊酚(芬太尼用量为0.6μg/kg),B组布托啡诺加丙泊酚(布托啡诺用量为6μg/kg),C组舒芬太尼加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为1μg/kg),D组舒芬太尼加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为0.5μg/kg)[1].A、B组丙泊酚用量为1.5 mg/kg,C组丙泊酚用量为0.7 mg/kg,D组丙泊酚用量为1mg/kg.观察呼吸抑制、心率下降、肢体活动、呕吐、术后疼痛、苏醒时间及术后知晓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出现率,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案.结果 A、B、C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性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三组患者出现呼吸循环抑制几率均明显高于D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A、B、C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高于D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组出现呼吸、循环抑制较少,术后清醒时间较短,有较好的术后镇痛.

    作者:李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呼吸机辅助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呼吸机辅助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死亡率为10%;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死亡率为2.5%.结论 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呼吸机辅助治疗是简单、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方法及要点.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共37例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 结果 37例均成功手术,无1例中转,术后患者恢复快.结论 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安全可行,且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利华;邴运韬;余国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家庭康复训练用于小儿脑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儿脑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增加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分析和探讨采取综家庭康复训练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社区门科就诊的96例小儿脑瘫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48例患儿治疗上实施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的48例患儿治疗上采取常规家庭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父母生活质量.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占据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康复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脑瘫患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治疗,不仅有利于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父母的负担并提高父母及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王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

    目的 在钙化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钙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通道.方法 用β磷酸甘油制备钙化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再以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缬沙坦,通过Von Kossa染色及检测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浓度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钙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通道.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大鼠体内碱性磷酸酶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含量、体内骨钙素浓度升高,其P<0.05;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可通过鼠体内血管紧张素Ⅱ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含量调节和对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浓度上调作用(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β磷酸甘油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作者:袁海伦;冯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70例分析

    目的 本文通过7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总结出手术需要改进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手术采用全麻57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9例,腰麻4例.进行肾、肾上腺手术时,患者采取侧向上45度斜卧位,而进行下腹部手术时患者采用平卧位.手术途径有两种,分别为:腹腔和后腹膜腔.结果 70例腹腔镜手术中,手术一次成功有68例(97.1%).手术平时时间在(80.6±46.7)min.术后住院治疗时间为1~28 d,平均(4.9±4.1)d.术后2例有合并症(2.9%):分别为术后肾区脓肿和肾囊肿边缘出血.结论 改进后的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损伤小,治疗周期相对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总结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儿科呼吸道疾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642例住院发热、咳嗽患儿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检查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 支原体肺炎占39.1%(308/788),流行性感冒占30.5%(240/788),病毒性肺炎(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占28.4%(224/788),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占1.8%(14/788),肺炎衣原体及Q热衣原体占0.1%(各1例),混合感染率8.9%(70/788).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检测快速、简便、检测范围广、准确性高,有利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党秋菊;崔家幸;王茜;田艳荣;王立东;张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巡回护士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手术室巡回护士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对2013年3月-2014年1月,我院实施的8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前探视、术中充分的物品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协助麻醉以及术后护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果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科学护理及配合操作,8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不良并发症及医疗差错发生.结论 巡回护士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坚强后备力量,为手术顺利完成全程保驾护航,对预防不良并发症、医疗差错的发生及手术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硬膜外与蛛网膜下腔镇痛在分娩镇痛第一产程应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硬膜外给予0.1%的盐酸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和蛛网膜下腔持续泵注舒芬太尼应用与产程潜伏期对产程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ASA Ⅰ-Ⅱ,自愿要求分娩镇痛120名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镇痛组(S组)和硬膜外镇痛组(E组),各60例.产妇有规律宫缩处于潜伏期(宫口0.5-2.5cm)行分娩镇痛,E组硬膜外间隙给予0.1%的盐酸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6mL,自控镇痛泵:0.1%的盐酸罗哌卡因200 mg和0.5μg/mL舒芬太尼100 μg混合液200 mL,背景输注速率6 mL/h,PCA 6 mL/次,锁定时间15 min.S组蛛网膜下腔导管注射舒芬太尼6μg,自控镇痛泵:舒芬太尼100μ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背景输注速率2mL/h,PCA 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记录镇痛前、镇痛开始后3、5、10、15、60 min、宫口开大2-3 cm、宫口开全时(T(,-7)血压、心率变化和基线胎心率(FHR).观察与镇痛10 min时和宫口开全时行改艮Bromage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潜伏期时长,活跃期时长,第二产程时长,宫素使用剂量和新生儿1、3、5、10 min Apgar评分.结果 S组在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基线胎心率稳定性优于E组,缩短产程潜伏期和第二产程时长,瘙痒、下肢麻木、恶心、呕吐及产后硬膜外穿刺后头痛(PDPH)的发生情况较高,但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明显缩短产程活跃期时长(P<0.05).二组各6例产妇Bromage分级1级.在缩宫素使用剂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给予舒芬太尼能够提供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缩短产程潜伏期和第二产程时长,硬膜外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明显缩短产程活跃期时长.

    作者:周威;刘书玉;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腮腺炎病毒性脑炎血及脑脊液S100B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腮腺炎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及血清S100B改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腮脑患儿46例,分别在极期和恢复期空腹采静脉血2mL,极期采脑脊液1mL.对照为20例同期住院患儿,疑为病毒性脑炎而后排除的,取静脉血2mL和脑脊液1mL.采用ELISA法检测S100B蛋白水平.结果 轻型、重型腮脑患儿极期脑脊液S100B蛋白分别为(1.13±0.20)、(1.48±0.28)μg/L,血清S100B蛋白分为(0.17±0.05)、(0.26±0.03) μg/L,对照组脑脊液S100B蛋白为(0.28±0.05) μg/L,血清S100B蛋白为(0.035±0.013)μg/L;轻型、重型腮脑患儿恢复期血清S100B蛋白分为(0.07±0.02)、(0.12±0.02)μg/L;极期腮脑患儿血清与脑脊液中S100B含量变化的相关分析r=0.620,P<0.01.腮脑极期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轻型和重型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轻型、重型腮脑患儿恢复期血清S100B蛋白含量较极期显著下降(P<0.01);极期腮脑患儿血清S100B与脑脊液中S100B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腮脑患儿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临床分型相关,检测腮脑患儿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定病情的严重程度,故血清S100B蛋白可作为腮脑的初步诊断指标.

    作者:向小明;韩荣杰;樊继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DFA联合型特异IgG及IgM抗体检测对生殖器疱疹实验室诊断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DFA联合型特异IgG及IgM抗体检测对生殖器疱疹实验室诊断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013年间收集到的疱液及分泌物样本共1363例,对其实验室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 DFA联合型特异IgG及IgM抗体检测对生殖器疱疹实验室诊断的效果符合临床需要.

    作者:徐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用弹力袜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医用弹力袜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6月间的64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医用弹力袜进行深静脉血栓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护理措施,于术后5d采用多普勒超声或静脉造影检查血栓,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浆D-2聚体水平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经医用弹力袜干预护理后,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本前1d血浆D-2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天试验组血浆D-2聚体水平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医用弹力袜进行干预护理操作简便、安全,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影响重症监护室重症感染患者住院时间的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52例患者根据住院时间的长短分为A组(≤36h)和B组(>36 h),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感染部位、科室来源、平均动脉压、心率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乳酸水平、DIC发生率、MODS发生率和APACHE评分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APACHE评分、DIC发生率、乳酸水平和MODS发生率是影响ICU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SOFA评分、APACHE评分、DIC发生率、乳酸水平和MODS发生率的监测,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逄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临床研究

    目的 重点研究和探讨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有关治疗经验.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我院2008-2013年共对1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和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总结尿激酶静脉溶栓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更好的指导静脉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抢救中的运用.结果 本组血管再通103例,血管再通率为82.4%.有8例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4%.结论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汪永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制大型柳叶刀治疗乳腺癌141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乳腺术后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龙岗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13年2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41例,其中61例使用自制大柳叶刀(A组),80例使用电刀(B组),统计出现皮瓣坏死、手术时间的长短及出血量.结果 自制大柳叶刀组出现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手术时间均小于电刀组(P<0.05),出血量及拔去引流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大柳叶刀治疗有助于减少皮瓣坏死等并发症.

    作者:卢雨前;江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用他克莫司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集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1 g/月;治疗组患者服用他克莫司0.05 mg/(kg.d).治疗六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他克莫司经过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同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于他克莫司治疗后的患者恢复效果较好,发生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晓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11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神经衰弱患者110例,治疗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安神定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4.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痊愈患者均经1年的随访,观察组复发3例(15%),对照组复发4例(30.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疗效显著,同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梅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入院顺续分层随机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体疗效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WHOQ0L-BREF量表衡量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量表中各方面的得分.结果 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身心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74.13±5.63),(91.37±8.73),(92.31±7.37),(95.37±6.02),对照组的身心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69.31±6.37)、(79.32±9.34)、(83.72±7.22)、(82.65±5.8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在心理护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等三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

    作者:郭雪丽;刘勇;吕周平;孙群星;朱玉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样82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均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即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氨溴索治疗.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显效率为95.12%,与对照组的75.61%相比,存在临床差异性(P<0.05).结论 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卞河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