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川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期待及影响因素调查

牛晓丽;董桂清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 养老方式, 养老期待
摘要:[目的]探究银川市老年人现有的养老方式与养老期待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市现有社区中选取其中的3个社区为调查现场,在选取的每个社区中从居民健康档案中以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50名年龄在岁55岁以上的人员为调查对象,共确定750人,用自设的调查表入户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698人接受调查,应答率93.1%. [结果](1)社区老年人99.2%现有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0.8%的人为其他养老; (2)93.4%的老年人希望的照顾对象主要为配偶和子女; (3)75.9%的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 (4)76.9%的老年人期待的养老方式仍为家庭养老,12.7%的老年人的养老趋向为养老机构; (5)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养老金,均为P<0.05. [结论]银川市老年人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养老方式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应开发适合于老年人经济状况与需求的其他的养老方式.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兰州地区2所高校大一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大一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为高校开展营养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兰州市2所二类本科高校中的大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武调查阅卷对大一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该人群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24.1±5.6)分,态度平均得分为(22.4±3.8)分,行为平均得分为(16.3±2.9)分.营养知识,态度得分女生高于男生,营养行为得分男生高于女生.营养知识和态度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215,P=0.001).调查对象希望了解的是营养不良预防知识(占95.5%),目前获得相关营养知识的渠道以报纸书籍和电视为主,分别占82.1%和64.7%. [结论]多数大一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肤浅,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但均具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因此,应开展有效的营养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为其健康行为的形成提供支持.

    作者:王怡;邹雨珊;张印红;王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宝鸡市1952~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宝鸡市1952~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乙脑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宝鸡市1952~1976年乙脑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76年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年龄向大年龄组转移显著,从1995~1997年<15岁儿童乙脑发病占全部病例的66.8%下降至2005~2008年的23%,高发地区为养猪业发达的平原县,男多于女,以农民、散居儿童为主. [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并按月接种后,预防乙脑下一步重点应该为15岁以上人群,必要时开展成人乙脑疫苗接种工作.加强人间和病媒生物监测,加大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降低暴露危险.

    作者:徐永红;张克俭;包风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恢复情况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43例患有牙周炎(CP)的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MDDM)患者,行牙周非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牙周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PD)、探诊深度(BO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 [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PD、BOP、GI百分比均明显减少(P<0.01);重症CP患者HbAlc水平从(10.15±2.11)%下降到(8.97±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和轻度CP患者HbAlc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症控制对糖代谢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牙周症状控制良好,血糖控制亦能得到良好改善.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目的]了解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考试焦虑的影响. [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对522名大学生在期末考试阶段进行集体测试. [结果]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和考试焦虑方面存在年级差异,时闻管理倾向总分、时闻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高、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在考试焦虑水平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69,P<0.05). [结论]时间管理倾向是影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技能可以培训和辅导.

    作者:霍建勋;杨翠英;张利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 [方法]对收治的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病例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脑出血及腔隙性脑梗死分别占16.98%、17.92%和17.92%,而多梗死性痴呆患者41例,占38.68%,居首位.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与VD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共同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其他相关因素包括脑血管病发病次数、病变部位、病变数目、大小,有无脑萎缩、脑白质疏松等. [结论]VD是伴随脑血管事件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改变,并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其防治主要是控制引起VD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止脑卒中的复发.

    作者:叶淑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ApoE基因缺失小鼠血清Cox2活性与IFN-γ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ApoE基因缺失(ApoE-/-)小鼠血清中环氧化酶2(Cox2)活性和IFN-γ水平变化的意义以及两者之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poE-/-及相同遗传背景(C57BL/6J)的野生型(wild type,WT)雄性小鼠,普通饲料喂养,在14d龄、1、2、3月龄时分别处死2组小鼠各10只,测定血清Cox2活性和IFN-γ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测定血脂指标. [结果]不同月龄ApoE-/-小鼠血清Cox2、IFN-γ和血脂指标均明显高于同龄WT小鼠(P<0.05),Cox2和IFN-γ之闻有明显的相关性(r=0.675 2). [结论]ApoE-/-小鼠Cox2与IFN-γ明显增高,且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

    作者:梁冬玲;黄川锋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存在的卫生问题

    [目的]了解农村小型集中武供水的饮水安全现状.[方法]对贵州省日供水量在20吨以下的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水质检测. [结果]小型集中式供水的饮水安全缺乏工程性保障. [结论]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的饮水安全不容乐观.

    作者:周萌雯;郝森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认知与免疫需求情况调查

    [目的]掌握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重点的进行健康教育.同时,了解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的接受情况和接种需求,为进一步扩大疫苗接种的范围,遏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在校大学生虽然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预防等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了解得仍不够深入和细致,而且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由于学校或专业的性质不同,医学院校或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掌握要好于非医学院校或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范传染病的意识.

    作者:王成刚;唐惠艳;闫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电子废弃物拆解对女性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子废弃物拆解对人体8-羟基脱氧鸟苷(8-hydmxy-2'-deoxyguanosine,8-OH-DG)水平的影响,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对浙江台州某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区进行卫生行为学调查,采集280名拆解区女性(暴露区209名,对照区71名)的生物样本(尿液,血液)并测定了尿中8-OH-DG的含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血中Cu、Fe等与8-OH-DG的相关性. [结果]从事酸洗工艺的拆解者体内8-OH-DG的水平相比正常对照区人群升高,职业拆解人群的8-OH-DG水平与其血清中铜、钾、锌的含量、手工拆解和焚烧工艺呈现负相关,与血清中铁的含量、年龄、酸洗工艺呈现正相关. [结论]电子废弃物拆解中从事酸洗工艺的人群受影响较大,其尿液中8-OH-DG水平升高.

    作者:杨彦;李定龙;王红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自行设计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对已确诊的147例CRF患者治疗期间的一般情况、心理卫生及生活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目前CRF患者的生活质量极不理想,半数以上的人处于较差水平,CRF患者所获得的家庭内、外社会支持程度悬殊较大,家庭经济状况、心理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CRF患者,生活质量不理想,应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生活质量,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武建辉;苏宇;闫立成;徐厚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荆州市1951~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剂州市1951~2008年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荆州市1951~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58年来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5种,共12013849例,死亡37119例,年均发病率为2472.25/10万,年均死亡率为7.64/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疟疾、痢疾、麻疹、百日咳、病毒性肝炎,其发病率分别为:1426.62/10万、476.56/10万、268.88/10万、106.84/10万、79.26/10万. [结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2004年后又有所回升,肺结核、乙肝、性传播疾病成为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孟雪晖;丁建明;张晓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天津市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天津市蓟县农村社区15岁以上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要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索卫生服务需要向需求转化的影响因素及为当地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地区两个行政村200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该地15岁以上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9.4%;幔性病患病率15.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卫生服务需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收入. [结论]天津市蓟县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仍处于较高水平,人口学特征和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竞超;李文庆;张春生;夏丛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四川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现状,探讨就诊单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院结构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四川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描述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就诊单位选择情况,并与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纵向比较;应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对农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有明显下降;多项式Logistic回归拟合结果显示: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医疗保障、家庭人均收入、年龄、就业状况、慢性疾病和自感健康状况.[结论]农村地区医疗体制改革重点应放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充分发挥私人诊所作用上.

    作者:吕宇;谭铃;甘华平;应桂英;张菊英;姜倩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价格与收入对中国居民卷烟需求和烟草控制的影响

    [目的]估计新的中国居民卷烟需求,以此为政府决策者制定政策时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利用1990~2005年的全国时间序列集合数据,建立卷烟需求函数,采用对数一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卷烟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结果]卷烟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分别为-0.23和0.58. [结论]通过提高烟税来控烟是一个双赢的方法,既可以减少烟草消费对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又可以增加政府的总税收.

    作者:姚婷婷;毛正中;胡德伟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营养不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1:1配对的原则对121例营养不良儿童和对照组进行调查,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成员关系、单亲家庭、母亲不知道合理营养、经常吃水果蔬菜、常吃鱼肉蛋奶及豆制品、偏食挑食、常吃零食、食量小、经常患病、近两个月内患严重疾病、经常户外运动等13项因素与儿童营养不良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经济收入低(OR=3.0419)、家庭成员关系紧张(OR=2.6347)、母亲不知道合理营养(DR=3.2851)、偏食挑食(OR=4.5821)、经常患病(OR=2.1632)是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母亲文化程度高(DR=0.5162)、常吃蔬菜水果(OR=0.4794)、常吃鱼肉蛋奶及豆制品(OR=0.2319)、经常户外运动(OR=0.3168)是儿童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 [结论]儿童营养不良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秦新红;李丽英;孙桂平;邬雪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行为干预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在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方面的效果. [方法]采用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2007年在两所医院住院的200例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健康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随访1年,了解缺血性卒中的年复发率. [结果]干预组合理膳食率、体育锻炼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戒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健康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和提倡.

    作者:任彩丽;张永静;马玉山;徐静红;史桂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MARKOV模型对具有波动性特征传染病发病趋势短期预测的初步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MARKOV模型对于具有波动性特征传染病短期预测的效果及其适用性. [方法]分别采用四川省2004~2007年不同时段的淋病月发病率数据建立MARKOV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 [结果]不同时段建立的MARKOV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较明显差别. [结论]MARKOV模型对于具有较长时间序列数据和具有波动性特征幔性传染病的短期预测具有较好的效果,时序越长,预测结果越可靠.

    作者:刘世安;李晓松;苏茜;周先锋;杨莹;冯子健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不同直径鼻胃管插管与胃食管返流症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直径鼻胃管插管与胃食管返流症(GER)的关系. [方法]将68名患者随机分别用两种不同管径的胃管(A组:内径2.85 mm,B组:内径6mm),分别在餐后1h和2h用B超检查有无GER发生. [结果]胃管管径的大小与GER的发生无关. [结论]不提倡应用小内径的胃管来预防GER的发生.

    作者:成杰;孟宗霞;吕凌云;张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4种公共卫生学OA期刊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4种公共卫生学OA期刊的调查分析与介绍,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优质的OA期刊,使其充分利用开放存取文献的优势,方便专业文献获取与投稿.[方法]采用比较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4种公共卫生学OA期刊进行载文内容、评价指标、网络环境、评审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这4种期刊均为SCI收录,其影响因子在专业领域排名为中上,载文内容全面新颖,网络环境规范,免费获取全文便捷,均采取同行评议. [结论]4种OA期刊的内容和品质在其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能为该领域中的科研人员提供新学术动态.

    作者:王靖;翁淳光;肖廷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常州市城区2005~2008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提高全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预防与控制托幼机构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保护托幼儿童身体健康.[方法]对常州市城区范围内2005-2008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城区托幼机构连续4年监测总合格牢为85.98%,各年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87.26%、86.04%、81.30%、89.35%.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7,P<0.01);4年中不同监测项目合格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13,P<0.01),其中物体表面合格率高,为92.36%,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为76.41%;各级托幼机构监测合格率不同,其中,省市级示范园监测合格率为90.03%,标准园为86.81%,一般园为79.18%,各级托幼机构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4,P<0.01).[结论]常州市城区托幼机构空气与手部消毒质量有待提高,重点做好私立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加强对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

    作者:曹淦;张建陶;王鹂;姚杏娟;林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