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贞;刘金平;秦毅;宋林;孙续国;冯玉华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必要时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e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和部分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13例患者13眼进行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及必要时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患者年龄62到76岁,男8眼,女5眼,有4眼进行3次重复,TTT治疗,有3眼由于黄斑前玻璃体积血浓密,先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前术后及随诊1,2,6月时检查视力,眼底照相,FFA,OCT. [结果]随诊6月时TTT或联合玻切治疗后8眼(13眼中) (58.33%)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3眼(13眼中)(23.07%)视力提高2行以下,2眼(13眼中) (15.38%)视力不变,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TTT或联合玻切治疗黄斑前出血浓密的视网膜大动脉瘤能稳定患者视力和病情进展,但机制不明,缺乏更多病例和更长时闻的随访观察,以及与传统激光治疗的对比研究.
作者:肖庆;曾军;唐罗生;朱小华;郭小健;高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掌握鼠类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方法]夹夜法. [结果]15年共捕获鼠类动物1 252只,经鉴定属2目2科5种,既: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和臭鼩鼱.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62.22%.平均鼠密度2.32%,呈波动性下降趋势.鼠类保持了适宜的性比和较高的怀孕率,妊娠频度、繁殖指数,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结论]在城镇居民区家栖鼠防制中,应加强鼠情监测,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作者:梁玉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制革业铬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方法]选取33名铬鞣岗位工人和35名对照,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总铬量,用彗星试验检测接触组和对照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 [结果]接触组工人外周血中总铬含量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平均尾长(MTL)分别为(5.59±1.50)μm和(4.51±1.27)μm,平均尾相(MTM)分别为(1.14±0.49)和(0.83±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制革业铬鞣岗位工人存在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作者:邹华;陈苘;张美辨;赵海英;葛忠良;杨玉;袁伟明;谢红卫;栾俞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急救方法,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新生几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同收治的106例新生几惊厥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其常见的病因、治疗方法和护理对策. [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惊厥主要的病因,感染是新生儿期惊厥的第二大原因.护理的重点在于积极有效地采取各项护理干预措施. [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低血糖和低血钙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及时有效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和减少后遗症.
作者:曾成惠;张德辽;谢功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兰州市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及时问手足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2008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3396例,发病率为104.29/10万,其中,男性2152例,女性1244例,男女比例为1.7:1,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74.68%;该市病例报告呈现7月和10月两个高峰;人口密集地区发病高于稀疏地区. [结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手足口病的重要预防措施.
作者:马汉平;张晓宇;杨克检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阜宁县1991~2008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规律.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阜宁县1991~2008年法定传染病统计年报表进行分析. [结果]1991~2008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17 7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1.3/10万;共死亡18例,病死率为0.1%,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结论]使用疫苗能有效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王龙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母儿血型不合的方法. [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39例,有效率为92.86%,治疗无效的3例,为7.14%;42例均顺利分娩,其中剖官产18例,顺产22例,经产钳助产的有2例,新生儿全部存活,存活率100%. [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母儿血型不合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曾莉;刘裕萍;陈松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建立 WHG-103A型自动气动流动注射气态氢化物发生器与WFX-110型原子吸收仪联用电热原装化测定血液中锑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消解后导入WHG-103A型氢化物发生器产生气态氢化物,通过WFX1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恒温原子化测定样品液中锑的含量. [结果]建立起了硝酸-盐酸消解,硫尿处理样品;WHG-103A型氢化物发生器以60 ml/min氩气载流,将10%盐酸样品溶液、10%盐酸载液和20 g/L硼氢化钾(含0.1%氢氧化钠)还原剂气动自动进样产生氢化锑;WFX-1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参数设定在3 mA灯电流、0.2 mm狭逢、读数时间20s,恒温原子化定量测定其锑含量.工作曲线范围在0~30μg/L. (10%盐酸介质中,r>0.999),检出限为0.23 μg/L.方法的特征浓度为0.17μg.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n=6)在95.9%~99.4%.对不同浓度的标准和样品溶液进行重复测定,其RSD<10%(n=6).已用于16件兔血和人血样品的测定.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适用于中毒血液检测,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兆霖;王蓉;甘良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流行特点,探讨防控重点,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江苏省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和资料,用Excel和SPSS11.5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主成分分析对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和综合评价. [结果]江苏省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年增加,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及食物中毒为主;冬春季为季节高峰;61.6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农村地区;76.28%的事件发生在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暴发事件中82.93%为呼吸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以生物性为主(57.14%),77.78%的职业中毒事件由有毒化学气体所致.综合评价提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风疹、霍乱是我省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结论]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形势不容乐观,应采取以加强传染病监测与报告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群众健康的威胁.
作者:宋俐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武侯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9年手足口病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8年历史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全区手足口病以5岁及以下年龄组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发病数多,分别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7.44%和90.24%.男性病例多于女性,且以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9.12%.人口密度高的双楠街办报告病例数多.城郊涉农街办报告发病数高于城市街办报告发病效(X2=5.183,P<0.05).高峰期分别为3~4月、6~7月和9~11月,发病时间分布不同于去年(X2=176.249,P<0.01).[结论]应重视城郊涉农街办的流动儿童及人口高度密集的社区和托幼机构、小学的手足口病防制工作.
作者:鲁斌;申秦华;黄磊;蒋晓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切除末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方法]对1996年1月~2008年12月行胆囊切除术的618例老年患者.与同期施行胆囊切除术的401例中青年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引起并发症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中青年组为10.22%,老年组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X2=8.7,P<0.05);直接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老年组发生率为6.23%,中青年组为6.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6,P>0.05);间接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老年组为11.00%,中青年组为3.90%,提示胆囊切除术后问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老年组较中青年组增高(X2=14.9,P<0.05). [结论]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患者,应加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有手术机会的老年患者应积极给予手术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韬;泽仁青措;蒋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其配体SDF-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胃切除术的62例胃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中CXCR4和SDF-1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观察CXCR4和SDF-1蛋白在胃癌细胞内的免疫染色情况. [结果]肠型胃癌细胞CXCR4和SDF-1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在肠型胃癌中CXCR4和SDF-1的表达与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但弥漫型胃癌无此相关性. [结论]CXCR4和SDF-1在肠型胃癌细胞的高表达可能成为阻止淋巴和血行转移治疗的靶点.
作者:陆航;刘学政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为进一步揭示社会经济发晨、环境变化与主要疾病发生的关系,完善和调整防治策略措施. [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指导手册的要求,调查地区2004~2005年户籍人中全部死者的死因及相关信息. [结果]2004~2005年新疆5个监测县因呼吸系统结核病死亡1 032人,占全死因的5.34%,占传染病死亡的64.65%,死亡率为34.00/10万,因非呼吸系统结核病死亡67人,占全死因的0.35%,占传染病的4.24%,死亡率为2.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2.65/10万. [结论]在新疆结核病仍然是一个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
作者:尚修建;闫化奎;刘来新;罗卫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建立黄凿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诱发Wistar大鼠肝细胞癌(HCC)模型,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f,EGb761)进行干预,观察EGb761对AFB1致大鼠HCC作用的影响. [方法]实验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A组(AFB1组)、B组(AFBI+EGb761组)和C组(空白对照组).于实验第14、28、42及55周给予肝活检并于第64周全部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脏γ-GY灶及HCC发生情况. [结果]在出癌前期,第42及第55周时,A组每个γ-GT阳性灶的面积分别为(7.95±0.30)mm2及(17.87±0.71)mm2,单位面积(cm2)灶的个数分别为0.35±0.006及0.26±0.004,灶总面积分别为(2.54±0.05)mm2/cm2及(4.68±0.12)mm2/cm2;B组在相同时段的相应指标,分别为(4.65±0.16)mm3及(9.03 4±0.35)mm2, (0.21 4±0.006)及(0.20±0.005),(0.97±0.03)mm2/cm2及(1.62±0.06)mm2/cm2.除了55周A、B两组的单位面积γ-GY阳性灶的个数无统计学差异外,各时段B组各项指标都显著小于A组(P=0.000).两个实验组共有28只大鼠发生恶性肿瘤,对照组无肿瘤发生.B组HCC诱发率(7/26,26.92%)明显低于A组(19/25,76%) (P=0.000).另外,HCC及其他肿瘤的发生时间,B组明显推迟.[结论]EGb761能明显抑制AFB1诱发大鼠肝的癌前病变及延迟癌前病变向癌发展.
作者:蒿艳蓉;杨芳;曹骥;欧超;李媛;杨春;段小娴;苏建家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株(L-02)的氧化损伤作用. [方法]用不同浓度NaAsO2(50,100,150 μmol/L)染毒L-02肝细胞24 h,MTT法检测NaAsO2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L-02肝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钼酸铵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法检测DNA损伤. [结果]NaAsO2作用L-02肝细胞24h后,50、100、150 μmol/L浓度NaAsO2组的L-02肝细胞存活率和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反应关系;100、150μmol/L浓度NaAsO2组ROS生成量显著增多(P<0.01);50 μmol/L的NaAsO2即可引起出现彗星现象的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拖尾细胞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且呈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NaAsO2对L-02肝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引起L-02肝细胞内ROS增多和CAT活性降低,引起细胞DNA损伤.
作者:罗鹏;王赟;张爱华;张开菊;曾小盼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探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控制本地区传染病的意义,为今后制定本地区相应的计划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研究采用方便抽样,于2008年7月~2009年7月对本地区1~6岁流动儿童开展预防接种现况调查. [结果]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平均建卡建证率为78.83%;6种疫苗的全程覆盖牢为69.06%且6苗的全程覆盖率有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其中1~2岁年龄组6种疫苗的全程覆盖率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80,P(0.05);80.31%的流动儿童家长知道预防接种,71.87%的流动儿童家长知道要接种哪6种疫苗,流动儿童疫苗未接种主要的原因是漏卡. [结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是本地区的一个薄弱环节,应加强计划免疫管理,提倡多部门合作,有效提高本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对控制本地区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跃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宿舍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并分析造成污染的相关因素.提高大学生对细菌认识的水平,改善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宿舍的空气质量. [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大学生宿舍126个采样点进行空气细菌总数监测. [结果]大学生宿舍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1.48%,在不同时间、不同性别、不同楼层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不同,各项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大学生宿舍空气存在一定的微生物污染,需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李启华;刘仰斌;徐燕;陈学洪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产前诊断胎儿胼胝体异常的应用价值及适应症.[方法]对2006年3月~2008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超声检查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164例孕妇,在超声检查48 h之内行磁共振检查.对164例的超声和磁共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64例病例中,超声诊断胎儿侧脑室扩张134例,侧脑室后角扩张29例,发现胼胝体缺如或可疑胼胝体缺如9例.磁共振诊断为胼胝体缺如13例,其中2例正常足月分娩,11例引产,出生后均证实磁共振结果.13个胎儿胼胝体缺如的病例,磁共振与超声比较,两者一致者3例;超声可疑,磁共振肯定6例;超声未发现,磁共振发现4例.对于伴随畸形,两者基本一致者5例,磁共振补充诊断4例.在13例胎儿胼胝体缺如的胎儿中,超声提示轻度脑室扩张者4例,重度脑室扩张者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磁共振是诊断胎儿胼胝体缺如的重要影像方法.在超声捡查提示可疑胼胝体异常、存在侧脑室后角扩张或变形、重度侧脑室扩张等情况下,建议行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李秋玲;尹少尉;陈静;那全;刘彩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浙江省金汉两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与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15例畲汉两族原发性高血压(病例组)及正常人群血中ACE基因16内含子I/D多态标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ACE水平;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ACE水平与ACE基因型的关系. [结果]浙江畲汉两族血清ACE水平均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01).在两族的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不同ACE基因型之间血清ACE水平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各组均为DD型>ID型>Ⅱ型.多元线性回归显示DD基因型和ID基因型相对于Ⅱ基因型能使血清ACE水平增加(P<0.001).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ACE水平较对照组高;畲汉两族的民族因素与血清ACE水平无关;两族中DD及ID基因型的个体血清ACE水平较Ⅱ基因型高.
作者:周标;叶均;屠平光;舒国通;施达;梁伟健;盛爱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母亲血清HBV DNA含量及反映肝脏损伤的相关肝功能指标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关系. [方法]连续收集2006年9月~2007年7月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191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含量;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JSA)检测新生儿血清HBsAg.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HBV官内感染有关,且HBV DNA含量≥104 copy/ml以上与宫内感染显著相关;乙肝母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与HBV宫内感染无关联. [结论]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HBV DNA含量≥104 copy/ml时,宫内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乙肝母亲肝功能异常与HBV宫内感染无关.
作者:魏俊妮;王素萍;李小燕;阎娟娟;胡婷;冯丽萍;双杰钰 刊期: 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