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倬秋;邓佳辉;段芬
以ISI Web of Science为检索工具,采用文献计量法,针对国际单纯疱疹病毒(HSV)科研产出进行了分析.包括1991年以来HSV研究领域文献数量分布及增长趋势、HSV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分析、HSV论文高产国家/地区分布、HSV重要科研机构与核心作者分布、与HSV研究相关的学科领域分布、刊载HSV论文的重要来源期刊及其影响因子、文献类型、语种分布等.结果显示,世界HSV研究发展态势相对平稳;美国在HSV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被SCI收录的相关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教的半数以上;中国大陆在HSV研究领域科研产出近年来增长幅度高于世界平均增长幅度,论文总数排名世界第15位,中国台湾在HSV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实力,论文总数排名世界第17位.
作者:吴跃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为进一步揭示社会经济发晨、环境变化与主要疾病发生的关系,完善和调整防治策略措施. [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指导手册的要求,调查地区2004~2005年户籍人中全部死者的死因及相关信息. [结果]2004~2005年新疆5个监测县因呼吸系统结核病死亡1 032人,占全死因的5.34%,占传染病死亡的64.65%,死亡率为34.00/10万,因非呼吸系统结核病死亡67人,占全死因的0.35%,占传染病的4.24%,死亡率为2.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2.65/10万. [结论]在新疆结核病仍然是一个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
作者:尚修建;闫化奎;刘来新;罗卫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2008年夏,我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多名消费者先后在两家饭店聚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事件发生后,消费者认定食物中毒是由饭店甲引起.如何鉴别和确认肇事饭店,给违法者以制裁,还无辜者以清白,成为摆在卫生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执法人员经过全面调查取证,运用流行病学方法缜密分析,终确认这是一起由饭店乙制售不洁中餐所引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孙玉萍;孙正太;姜文忠;钱玉华;韩冰;吴斌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2003~2008年自贡市食品安全投诉情况调查分析,掌握自贡市食品安全投诉的规律,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2003~2008年共计受理食品安全投诉66件,其中食物中毒类投诉34件(51.5%),食品感官卫生问题类投诉13件(19.7%);食品纠纷类投诉19件(28.8%).[结论]食物中毒投诉多.饮食行业的食物中毒所占比例大.家庭食物中毒造成的后果严重.加强食物中毒的监管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不同的食品安全投诉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作者:李珊;范正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母儿血型不合的方法. [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42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39例,有效率为92.86%,治疗无效的3例,为7.14%;42例均顺利分娩,其中剖官产18例,顺产22例,经产钳助产的有2例,新生儿全部存活,存活率100%. [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母儿血型不合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曾莉;刘裕萍;陈松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随着肥胖及与之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发病率不断上升,非酒精性脂肪肝逐渐成为常见的肝病之一.本文将从脂肪因子、脂类代谢及基因多态性等方面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机制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乐;张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2008年8月19日凌晨1:00左右,十堰市某酒店6名员工因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在某医院就诊,疑为食物中毒,本中心值班人员接报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并采集样品进行病源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景枝;江芸;吕军;张荛;王滨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流行特点,探讨防控重点,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江苏省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和资料,用Excel和SPSS11.5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主成分分析对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和综合评价. [结果]江苏省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年增加,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及食物中毒为主;冬春季为季节高峰;61.6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农村地区;76.28%的事件发生在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暴发事件中82.93%为呼吸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以生物性为主(57.14%),77.78%的职业中毒事件由有毒化学气体所致.综合评价提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风疹、霍乱是我省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结论]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形势不容乐观,应采取以加强传染病监测与报告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群众健康的威胁.
作者:宋俐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武侯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9年手足口病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8年历史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全区手足口病以5岁及以下年龄组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发病数多,分别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7.44%和90.24%.男性病例多于女性,且以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9.12%.人口密度高的双楠街办报告病例数多.城郊涉农街办报告发病数高于城市街办报告发病效(X2=5.183,P<0.05).高峰期分别为3~4月、6~7月和9~11月,发病时间分布不同于去年(X2=176.249,P<0.01).[结论]应重视城郊涉农街办的流动儿童及人口高度密集的社区和托幼机构、小学的手足口病防制工作.
作者:鲁斌;申秦华;黄磊;蒋晓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颈清扫术中使用超声刀的技术以及效果. [方法]用超声刀行甲状腺癌颈清扫术125例设为治疗组,传统方法甲状腺癌颈清扫术98例设为对照组,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术.分别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术式中,治疗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喉返神经麻痹及术后出血病例. [结论]用超声刀行甲状腺癌颈清扫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从而减少创伤.
作者:魏涛;李志辉;朱精强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脑肿瘤患者全血p16基因的缺失及5'CpG岛甲基化情况. [方法]利用PCR和PCR-based甲基化技术检测不同种类脑肿瘤(星形细胞瘤43例、脑膜瘤8例、垂体瘤5例)p16基因的缺失及p16基因5'CpG岛甲基化. [结果]12例脑星形细胞瘤p16E1和p16E2均缺失,占28%(12/43),2例仅缺失p16E1,占5%(2/43);p16E基因缺失多发生在Ⅲ-Ⅳ级脑星形细胞瘤中(Ⅲ级6/16,Ⅳ级8/14),Ⅰ、Ⅱ级与Ⅲ、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脑膜瘤p16E1基因缺失占25%(2/8)、1例垂体瘤发生p16E1基因缺失,占20%(1/5).无p16基因缺失的39例脑星形细胞瘤中2例有P16基因5'CpG岛甲基化,占5%(Ⅲ级1/10,Ⅳ级1/6,);Ⅰ、Ⅱ级与Ⅲ、Ⅳ级甲基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16基园失活可能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16基因缺失是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
作者:李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山东省济南市某农村地区2008年伤害流行特征,为伤害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该地区2所县医院和3所乡镇卫生院建立伤害监测系统,分析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到上述监测点就诊的伤害住院患者的一般信息及伤害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共有伤害住院病例4329例,平均年龄为(39.82±17.06)岁,男女性别比2.3: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65.71,P<0.01).不同性别(X2=126.58,P<0.01)、年龄(X2=485.86,P<0.01)、文化程度(X2=185.57,P<0.01)、职业(X2=348.44,P<0.01)伤害原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公路/街道及家中是伤害发生的常见地点,分别为50.15%和28.46%;88.89%属于非故意伤害,其中以机动车车祸和跌倒/坠落多,分别占36.54%和31.08%;头部是常见的伤害部位,占30.65%;常见的伤害性质是骨折,占33.59%.[结论]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干预策略.
作者:王莹;马金妹;阮师漫;陈晗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采用组合武、单臂式等骨外固定器治疗的26例四肢骨折病例,并对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加以研究.[结果]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全部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闻平均(14.2±5.7)周,术后出现4例并发症,均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结论]外固定技术是治疗四肢骨折的优良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医疗人员应该提高手术操作技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多庆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范及治疗.[方法]对5例某院9年中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一经发病及早治疗,5例切口异位症患者经手术充分切除异位症病灶,随访1年无复发. [结论]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人为造成的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一经发现及早手术,以手术充分切除病灶可达治愈效果.
作者:李玉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闸北区水痘的发病状况. [方法]对水痘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和2006年闸北区本市人口水痘发病率为58.62/10万和37.33/10万,外来人口发病率为32.20/10万和35.09/10万.4~6、7~9和10~14 3个年龄组的病例数多,分别占2005年和2006年病例数的83.04%和71.95%,≥20岁的病例分别占5.58%和8.58%.2005年本市人口各年龄组发病率高的是7~9岁组,2006年是4~6岁组.水痘比例男女性别比为1.3:1.水痘发病的季节高峰为冬季和春夏季.水痘病例在各街道问的分布不平街.水痘暴发均发生在中小学校,暴发平均持续时间为26 d.暴发病例中既往接种过水痘疫苗占8.72%.有一半以上的暴发病例未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系统报告. [结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应该采用学龄前儿童常规接种和在学生中补种相结合的策略开展水痘疫苗的群体水平免疫;水痘监测和报告网络有待完善.
作者:黄瑾;徐敏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为加强市场管理,提高产品卫生质量,保障使用人群的身体健康,对天津市保健用品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方法]按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有效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验,其中1项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结果]5年共检测天津市保健用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各种保健用品449份,合格431份,总合格率为96%;按类别分,合格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依次为液体类、颗粒剂类、其他类、贴剂类、膏剂类、粉剂类,其微生物污染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37,P<0.01). [结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卫生技术部门应加强监测,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严防微生物污染,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
作者:王睿;王洋;刘洪亮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组织中Cyr61的基因表达,了解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186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Cyr61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与Cox多元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食管癌组织Cyr61 mRNA(7.13 4±4.2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9.55±4.97) (P=0.000).食管癌组织Cyr61蛋白表达水平(16.79 4±6.81)显著高于配对的正常食管组织(2.85±2.14) (P=0.000).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吸烟、家族史、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漫润深度、淋巴结转移、Cyr61 mRNA的表达、Cyr6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存活率显著相关.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以及Cyr6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生存时间相关,相对危险度分别是1.937(95%CI1.144~3.281)和2.238(95%CI 1.080~4.634). [结论]食管癌组织中Cyr61的高表达可能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存,其可作为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一个评价指标,并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一个作用靶点.
作者:王亚莉;崔玲玲;陈幕华;张静;王旗;赵杉;陈萍萍;谢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颅内异常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8 000例孕妇产前超声检查情况,观察胎儿颅内结构及异常类型. [结果]检出胎儿颅内异常85例,其中脑室扩张46例,脉络膜囊肿27例,全前脑8例,Dandy-Walker畸形3例,Galen静脉瘤1例.本组大部分病例经引产后证实. [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颅内异常较直观、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符小艳;王丽;洪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消毒灭菌培训效果评价. [方法]对项目县的38个村卫生室、20个乡卫生院在培训前后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38个村卫生室消毒、灭菌效果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乙醇、碘伏检测效果好,培训前后合格率均100%;对其他部位采集结果培训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20个乡卫生院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皮肤消毒液、无菌包采样检验结果均符合标准,合格率达到100%;其他部位采集结果培训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至关重要,应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王方;范秋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急救方法,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新生几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同收治的106例新生几惊厥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其常见的病因、治疗方法和护理对策. [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惊厥主要的病因,感染是新生儿期惊厥的第二大原因.护理的重点在于积极有效地采取各项护理干预措施. [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低血糖和低血钙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及时有效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和减少后遗症.
作者:曾成惠;张德辽;谢功群 刊期: 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