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轶维
随着医用臭氧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疼痛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炎、腱鞘炎等疼痛性疾病.本文针对其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周广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食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12月在我院行食道异物取出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每组30例.RF组应用TCI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全麻;SF组应用TCI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全麻.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和取异物时的MAP、HR、SpO2,气管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丙泊酚总使用剂量,术后30 min及1 h的疼痛语言分级评分(VRS)和改良的OAA/S评分.结果 RF组在取异物时的MAP为(84.5±5.0)mmHg,低于SF组的(93.5±5.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组在取异物时的HR为(73.0±8.1)次/min,低于SF组的(81.3±7.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组的气管拔管时间为(16.0±3.6)min,少于SF组的(19.0±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组在术毕拔管后的不良反应例数、丙泊酚总使用剂量以及术后早期清醒评分等方面优于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应用于食道异物取出术,可更好的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麻醉效率及安全性.
作者:赵立;梁永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患者79例,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及培养,并对其进行相关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8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7.64%,革兰氏阳性菌10.11%,真菌2.25%.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24.72%)、肺炎克雷伯菌(19.10%)、铜绿假单胞菌(17.98%),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8.99%)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结论 H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同时也应注意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感染.
作者:周高雅;向光红;唐佳宇;李萍;李小娟;杨松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多因腹痛、腹胀、餐后饱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困扰而前来寻医问药,但在经过科学、规范、合理的治疗后,仍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腹部症状仍然难以得到缓解,或在短暂缓解后,躯体症状再次复发,病程缠绵,对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精神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黄振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儿74例,数字表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采取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奈德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CORAD评分,检测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含量,记录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SCORAD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疹、瘙痒和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清除炎性因子,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阳;汪甦;李鑫;朱立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医外治法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手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中医外治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28.51±5.58)h、首次排气时间(42.60±14.68)h、首次排便时间(69.93±19.45)h,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3.40±9.76)h、首次排气时间(70.14±18.03)h、首次排便时间(115.47±22.55)h,三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9.67%,低于对照组的4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外治法能有效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改善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惊涛;邓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鼻窦炎患者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 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测定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测定表(HAMD)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理波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用于鼻窦炎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减少患者心理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华;闫丽;郑鹏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在国内外多个数据库中检索已经公开发表的关于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通过严格文章筛选应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分析显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其临床疗效的比值比(OR)合并值为3.80(95%可信区间为2.70~5.30).MMSE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4.02(95%可信区间为3.02~5.01).ADL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8.0(95%可信区间为3.70~12.29).HDS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4.08(95%可信区间为3.46~4.7).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在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上,患者智力、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雨芹;黄顺贵;王思迅;龙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EDTA-2Na的含量.方法 选择固定相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直径为5μm),尺寸为250 mm×4.6 mm色谱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5:85,v/v,用磷酸调节pH至2.5±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5 nm,柱温为35℃.结果 EDTA-2Na浓度在2.0~32.0μg/ml范围内线性方程为A=2.317×104C-1.235×103(r=0.9998),EDTA-2Na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0%,RSD为0.92%(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EDTA-2Na的含量.
作者:赵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士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的培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2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手术室护士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水平、腹腔镜手术配合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空间管理能力评分为(94.18±1.20)分,高于培训前的(87.02±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手术准备时间(24.70±3.11)min,短于培训前的(32.01±2.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手术配合满意度(88.90±2.56)分,低于培训后的(95.01±2.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室护士开展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培训,可提高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促进腹腔镜手术的配合,进一步提高医患满意度.
作者:蒙婷婷;陈幼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西双版纳中、老、缅边境地区634例登革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2013年西双版纳州6家登革热指定收治医院共收治634例登革热患者,其中重症患者70例.对普通登革热的发热、疼痛、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皮肤瘙痒及重症登革热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损害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634例登革热患者经及早介入管理,及时医护沟通、协调,个体化护理,预后良好,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登革热患者经早期有效管理,积极医护干预,可改善预后.
作者:董桂芬;胡丽红;马得宏;彭舒凤;杨健兰;单西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血清及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肾损伤因子-1(KIM-1)评估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SCr正常、血清及尿液NAGL、KIM-1同时升高者200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组106例,常规组94例,同时治疗1周,于治疗结束时、结束后1周分别检测两组血清及尿液NGAL、KIM-1水平,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血清NAG[(409.42±18.24)ng/ml vs(359.68±19.02)ng/ml]、尿液NAGL[(52.29±7.41)ng/ml vs(44.78±11.25)ng/ml]、血清KIM-1[(169.72±74.46)ng/ml vs(144.03±66.95)ng/ml]、尿液KIM-1[(7.39±2.96)ng/ml vs(6.38±3.01)ng/m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两组血清NAGL[(343.72±16.45)ng/ml vs(321.04±17.34)ng/ml]、尿液NAGL[(30.89±7.94)ng/ml vs(21.01±8.49)ng/ml]、血清KIM-1[(133.32±64.09)ng/ml vs(109.60±45.29)ng/ml]、尿液KIM-1[(5.78±3.03)ng/ml vs(4.50±2.27)ng/m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对于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有治疗价值.
作者:李军;王淼;李伟;蒋海森;王义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癌因性疲乏是临床上癌症患者为常见的伴随症状,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患者癌症治疗中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CRF的病因及机制较为复杂,国外许多学者认为,CRF的发生可能与贫血、肥胖、肿瘤类型、失眠、炎性细胞因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有关.针对CRF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对CRF的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指导.
作者:田新学;孙倩倩;赵可雷;王颖;苗战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35例压疮、糖尿病溃疡、坏死性筋膜炎等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采用NPWT治疗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每次使用后创面的变化,愈合情况,总住院天数.结果 35例患者通过2~8次NPWT治疗,创面肉芽组织新鲜行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完全愈合,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NPWT在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中至关重要,通过NPWT准备创面床后常常可以采用简单方法进行修复.
作者:彭靓;汪虹;朱洪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原发性肺癌是位居我国癌症死亡首位的恶性肿瘤,早发现并及时治疗的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低剂量CT(LDCT)筛查的运用使得早期肺癌能够被及时发现,随着LD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肺内磨玻璃结节(GGN)被发现.表现为GGN的周围型肺癌术前明确病理学诊断较为困难,而GGN的性质对于手术决策有重要参考意义,因此通过分析影像学特征来推断病变性质并作出合理的治疗策略十分重要.
作者:刘治利;葛明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基础研究领域高层次的基金,它具有资助强度大、申报门槛低、学科覆盖面广、评审公平、公正、公开和管理机制科学规范等特点,对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核心竞争力培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获资助情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的医学创新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本文对我院2011年~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及获资助情况进行了分阶段汇总分析,结合科研管理工作实践,探讨所实施的基金管理策略对科研工作开展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和不足之处,以期在今后的申报工作中,继续完善管理策略,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和立项率奠定基础.
作者:潘晓辉;李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乳牙根管治疗术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乳牙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乳牙根管治疗术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患儿的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阙禧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结核性腹膜炎在现代临床上属于重要结核疾病,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致目前仍为临床中较难诊断的一种结核疾病,更对结核性腹膜炎的及时有效治疗造成较严重困难,因此近几年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技术一直是结核病诊治的攻克课题.现笔者在本文中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技术的研发应用进展进行统一综述,归纳各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技术的优点与欠缺之处.
作者:李志华;张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骨科的56例ASCI患者,采用控制主要因素的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和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MP+EPO治疗,对照组给予MP治疗,并在患者收治入院时及治疗后1、6个月,严格按照ASIA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治疗后1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ASIA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冲击疗法联合EPO治疗ASCI比单用MP治疗效果更佳,EPO能有效促进AS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杨强;方健;王海峰;李葛威;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双侧T7-9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开放性胃癌根治手术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各25例.G组行气管插管静脉全麻,P组于全麻前行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记录基础值(T0)、手术前(T1)、手术5 min(T2)、手术探查时(T3)、手术20 min(T4)、手术1 h(T5)、手术结束(T6)各时间点的MAP和HR,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48 h的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气管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G组对比,P组术后4 h、8 h、12 h、24 h的静息及12 h内的活动时VAS评分降低,气管拔管时间缩短,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及术后追加镇痛药用量降低,T2、T3时间点的MAP及T2、T3、T4、T5时间点的HR较低,更为平稳.结论 超声引导双侧T7-9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放性胃癌根治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饶瑾;宗志军;高之心;王义桥;李元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