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赵志国

关键词: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摘要:目的 对照研究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气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PIC窗为切换点采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显著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病死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甲状腺术后咳痰困难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甲状腺术后咳痰困难疗效.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术后咳痰困难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再给予有效拍背,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糜蛋白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同样给予有效拍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咳痰困难症状缓解时间为(38.02±14.12)h,短于对照组(47.21±14.9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缩短术后咳痰困难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雪花;刘华之;张凤英;陈敏;刘子由;杜志明;曾容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超声检查、磁共振及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磁共振及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磁共振、血清CA125测定,评价临床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0%、93.10%、100.00%,高于超声检查(80.00%、75.86%、85.71%)和血清CA125测定(82.00%、72.41%、9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水平(104.60±68.20)kU/L,高于子宫肌瘤组(22.40±16.89)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表现(痛经、子宫增大、月经过多)较为相近,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均具有一定价值,临床可首选血清CA125测定、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困难者进行磁共振检查,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翟蓓;周洋;周薇;杨兴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脑小血管病诊疗进展

    脑小血管病是一组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互不相同的脑血管病,是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多隐匿起病,缓慢进展,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其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与传统脑血管病存在差异,人们对它认识尚不充分.但其发病率高,后期加重脑卒中致残,加重认知障碍及情感障碍,甚至参与神经变性疾病进程中,现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和影像表现、检测指标以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韩倩;刘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外治法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外治法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手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中医外治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28.51±5.58)h、首次排气时间(42.60±14.68)h、首次排便时间(69.93±19.45)h,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3.40±9.76)h、首次排气时间(70.14±18.03)h、首次排便时间(115.47±22.55)h,三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9.67%,低于对照组的4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外治法能有效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改善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惊涛;邓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进行肿瘤化疗PICC置管治疗的14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知信行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静;刘梅;焦菊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西双版纳中、老、缅边境地区登革热的护理干预

    目的 对西双版纳中、老、缅边境地区634例登革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2013年西双版纳州6家登革热指定收治医院共收治634例登革热患者,其中重症患者70例.对普通登革热的发热、疼痛、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皮肤瘙痒及重症登革热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损害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634例登革热患者经及早介入管理,及时医护沟通、协调,个体化护理,预后良好,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登革热患者经早期有效管理,积极医护干预,可改善预后.

    作者:董桂芬;胡丽红;马得宏;彭舒凤;杨健兰;单西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在国内外多个数据库中检索已经公开发表的关于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通过严格文章筛选应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分析显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其临床疗效的比值比(OR)合并值为3.80(95%可信区间为2.70~5.30).MMSE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4.02(95%可信区间为3.02~5.01).ADL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8.0(95%可信区间为3.70~12.29).HDS评分疗效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为4.08(95%可信区间为3.46~4.7).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在辅助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上,患者智力、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雨芹;黄顺贵;王思迅;龙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依据使用药物剂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70 mg/kg,观察组给予100 mg/kg,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后5 h、10 h、20 h、40 h MAP、FiO2,PCO2、OI、PO2、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5 h、10 h、20 h、40 h MAP、Fi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O2、OI均低于对照组,PO2高于对照组,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剂量应满足100 mg/kg,可有效缩短通气时间,改善肺顺应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安全性良好.

    作者:邢轶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统一的观察量表采集来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门诊10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并对一般资料、中医主要症状和症候分布、中医症候与内镜下胃粘膜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胆汁反流性胃炎女性居多,发病年龄以51~60岁年龄段为主,病程分布以1~3年居多.②BRG的发病与饮食不节、情绪不畅有一定相关性.③临床症状以胃胀、口苦、心烦易怒、口干、反酸、呃逆、胃痛为主.④常见中医证候以胆热犯胃和肝胃不和.⑤中医证候与内镜下胃粘膜表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膜充血、水肿多见于肝胃不和证,其次为胆热犯胃证,粘膜水肿、糜烂多见于胆热犯胃证,其次为脾胃湿热证.粘膜出血多见于胃络瘀血证、肝胃不和证.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位在胆胃,多以胆热犯胃、肝胃不和为主;中医证候与内镜下胃粘膜表现具有相关性.故在中医药治疗应注重清热化痰、利胆和胃、疏肝和胃;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改变与中医证候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医分型有助于辨证施治.

    作者:安丽;黄大未;杨晋翔;曹国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某基层医院手术室手术间使用率与人力资源配置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手术间使用率与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况调查,分析其原因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手术室资源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统计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相关数据:开放手术间数,手术间平均开放时间,手术间日使用率,护士平均日工作量,日均手术量,人均超劳工作量,人力资源数,第一台手术预计时间开台比例,手术周转时间,护士幸福指数、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等,结合手术室实际运行情况、手术需求评估手术室实际所需配备相应人力资源,再对实施人力配置计划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做出分析.结果 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实施后,人力资源得到更大优化,人均超劳工作量减少到2016年度的15.19%,手术延迟比例下降16.65%,连台手术平均周转时间缩短(14.88±4.82)min,手术间手术使用率较前提高7.31%,护士幸福指数提高了(2.22±1.01)分,手术医生、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分别增加了9.82%、14.70%.结论 针对手术间使用率与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况,采取相对应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措施,是提高手术间使用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咏梅;王玲;周绍莲;罗亚丽;章艳枝;万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早期肾损伤的疗效研究

    目的 运用血清及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肾损伤因子-1(KIM-1)评估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SCr正常、血清及尿液NAGL、KIM-1同时升高者200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组106例,常规组94例,同时治疗1周,于治疗结束时、结束后1周分别检测两组血清及尿液NGAL、KIM-1水平,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血清NAG[(409.42±18.24)ng/ml vs(359.68±19.02)ng/ml]、尿液NAGL[(52.29±7.41)ng/ml vs(44.78±11.25)ng/ml]、血清KIM-1[(169.72±74.46)ng/ml vs(144.03±66.95)ng/ml]、尿液KIM-1[(7.39±2.96)ng/ml vs(6.38±3.01)ng/m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两组血清NAGL[(343.72±16.45)ng/ml vs(321.04±17.34)ng/ml]、尿液NAGL[(30.89±7.94)ng/ml vs(21.01±8.49)ng/ml]、血清KIM-1[(133.32±64.09)ng/ml vs(109.60±45.29)ng/ml]、尿液KIM-1[(5.78±3.03)ng/ml vs(4.50±2.27)ng/m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对于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有治疗价值.

    作者:李军;王淼;李伟;蒋海森;王义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概念是由急性肾衰发展而来.由于传统的AKI诊断标准缺乏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因此,近年来许多新型AKI早期标志物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文章就几种新型标志物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党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84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有效性及安全性相近,但锁定钢板可以缩短负重时间及促进骨折愈合,在整体上更具优势.

    作者:吴继生;李舟;张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其对血癌胚抗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收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的化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清CEA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37.2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0.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E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CEA为(32.35±4.73)ng/ml,低于对照组(46.63±5.12)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培美曲塞组可明显降低血CEA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彭玉龙;张露;陈荣辉;曹永新;邓惠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单侧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1例报道

    颈动脉夹层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本文报道1例单侧颈内动脉夹层致脑梗死患者,对CA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血管造影、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目前,文献报道CAD致脑梗死病例较少.DSA检查可见双腔征、线样征、静脉期造影剂滞留等都是确诊依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式,预后尚难以评估.

    作者:李福滔;张素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肝细胞肝癌CT图像纹理分析分割技术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机器自动分割肝癌CT图像纹理特征的可行性.方法 用强度、纹理、形状和边缘的图像特征来描述分割的情况,计算从操作者分割提取的特征与机器分割的相关性,测量不同操作者分割CT图像与机器分割CT图像的一致性.结果操作者在选择不同层面时并不一致.操作者的分割结果也并非重叠.每个机器分割与其操作者手动分割的平均重叠程度与两个操作者之间的重叠程度相当(74%vs 69%).机器分割与操作者手动分割组内相关性(ICC)结果表示纹理和强度特征是显著的,边缘和形状特征小.结论 本研究通过在每个操作者分割的大圆来确定机器自动分割,从而有助于临床中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对 CT 图像进行分割.

    作者:王戚玲;汪兵;利玉林;成官迅;向子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升本老年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升本老年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中升本学生专业技能的优势和特点,进行课程设置优化.该模式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是一种适合中升本学生特点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

    作者:毛智慧;孙晓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研究

    中风后抑郁是常见的中风后并发症,临床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中风后患者的恢复,从而延缓患者的恢复过程.随着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中风后抑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从中医学角度入手,分析中风后抑郁的发病机制,综述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作者:杨少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整脊疗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整脊疗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CSR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整脊疗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疗效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5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和疗效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为(2.07±0.30)分,低于对照组的(3.24±0.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评分为(26.38±2.97)分,高于对照组的(20.17±3.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脊针灸两种疗法配合使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针灸疗法,能够提高总有效率,降低患者VAS评分,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恢复正常.

    作者:刘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复合乳酸菌胶囊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短疗程组、中疗程组、长疗程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四联治疗14 d;短疗程组、中疗程组、长疗程组在上述疗法的同时分别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1周、2周、4周.停药4周后复查Hp,比较各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疗程组Hp根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各疗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疗程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复合乳酸菌胶囊不能提高 Hp 根除率,但可以显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1 周左右的疗程可能为佳选择.

    作者:罗宜辉;刘代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