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的研究

刘璐;秦新月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血尿酸, 氧化应激, 发病机制, 保护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探讨血尿酸在AD患者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4月我科收治的AD患者94例为AD组,同时收集体检中心同年龄段、性别比例构成相似的健康体检人群127例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D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女性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女性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在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与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尿酸可能为AD的保护因素之一.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背侧入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舟状骨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背侧入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舟状骨骨折的技巧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采用腕部背侧切口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舟状骨骨折15例.按舟状骨骨折Herbert分型B1型6例;B2型7例;B4型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满意复位及固定.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均获Ⅰ期愈合.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3例;满意2例.结论 舟状骨骨折背侧入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显露良好,操作简单,后期恢复良好,是临床上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希林;魏屹东;季明华;汪伟基;叶斯波;范相成;郭树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一代抗凝血药阿加曲班的临床应用进展

    阿加曲班作为新一代的抗凝血药,可抑制血凝块的结合并溶解凝血酶.相对于低分子肝素等其他抗凝血剂而言,它具有无抗原性,构效关系明确,临床使用安全,临床药动学半衰期短等特点.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阿加曲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为广泛.

    作者:冯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CT和CRP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PCT和CRP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呼吸科300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病毒感染组(126例)和细菌感染组(174例),分析两组检测的PCT和CRP结果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85.63%,CRP阳性率为67.82%;病毒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29.37%,CRP阳性率为63.49%.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CT在细菌感染阳性率优于CRP,二者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儿童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作者:刘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其对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10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延续性护理,量表调查其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用药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患者的主客观支持提高,支持利用度也显著上升,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并能提高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海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应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每日心绞痛频率、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时间、心电图缺血次数,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明显改善率(48.84%)明显高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心绞痛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时间、心电图缺血次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文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腹腔镜胆囊切除(LC)+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LC+EST/ERCP,观察组60例行LC+LCBDE,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与LC+EST/ERCP均是安全有效治疗胆囊合并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 术后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方面LC+LCBDE占优势,临床根据患者情况行个体化治疗,灵活选取手术方式.

    作者:任海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糖化血红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在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在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入院当天的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度脑梗死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非糖尿病性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升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樊金莲;农媛;肖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射干麻黄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射干麻黄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哮喘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实行GINA方案的基础上,两组必要时均给予雾化吸入以及吸氧、补液、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射干麻黄汤配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射干麻黄汤配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病症表现,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阳荣秀;秦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前路坐骨、股神经阻滞在腰椎疾病下肢手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腰椎疾病行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下肢手术的腰椎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的同时联合B超引导前路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躁动情况及麻醉药物的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也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后的躁动情况发生率及躁动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腰椎疾病患者中,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用量,维持稳定的术中血流,提高镇痛效果,促进拔管与早期活动,是理想的下肢骨折手术麻醉方式.

    作者:张明东;王士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仿真人模拟教学法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仿真人模拟教学法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3月~9月118名全科助理医师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59名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急救教学,实验组59名学生采取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观察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学生在教学伤情急救与抢救时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学生进行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科研提高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肠道微生物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类疾病,但病因目前尚不明确.近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与全身免疫系统的改变和肠道菌群参与免疫反应有关,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和数量的变化会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影响人类的认知和社会行为,这意味着肠道菌群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成为精神分裂症新的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研究进展,这为预防和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类疾病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邹超杰;程宇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静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以及分析对比.结果参与本研究的45例患者,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与静脉造影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1.10%.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好、准确率高的特点,同时直观的图像显示有助于清晰展示静脉血管病变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58例不稳定型老年心绞痛患者来分析研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不稳定型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均改善较大,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车启富;何丽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机用镍钛器械M3联合次氯酸钠抑制根管内生物膜的研究

    目的 研究机用镍钛器械M3联合次氯酸钠抑制根管内生物膜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集的80例患有慢性根尖周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次氯酸钠不锈钢锉进行冲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机用镍钛器械M3联合次氯酸钠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根管内生物膜的生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根管内生物膜完好的有0例,生物膜完全消失的有22例(55.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例(30.00%)、8例(20.00%);观察组患者在次氯酸钠冲洗后细菌存活率为5.00%(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0%(21例)(P<0.05).结论 机用镍钛器械M3联合次氯酸钠可更好额抑制根管内生物膜的生长,大程度的发挥次氯酸钠的杀菌、消毒作用,破坏细菌生物膜,降低细菌生存率,可在临床上可在临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付爽;杨东红;宁尚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再粘连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球囊子宫支架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63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采用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再粘连,并施行3个月人工周期治疗,术前实施健康知识宣教,术后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结果 宫腔粘连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情况,32例恢复正常,15例明显好转,总有效率74.60%.宫腔粘连患者治愈3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79.36%.结论 球囊子宫支架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宫腔再粘连,临床效果安全有效,护理上加强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宫腔粘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夏秀芳;曾靖华;刘卫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α1-抗胰蛋白酶与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以及其基因位点rs1243166多态性与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429例维吾尔族人群血标本,其中227例COPD患者作为病例组,202例健康维吾尔族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α1-抗胰蛋白酶检测试剂盒检测α1-抗胰蛋白酶水平,MassARRAYiPLEX单碱基延伸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对终检测结果进行χ2检验,采用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对不同基因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24316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携带rs1243166-GG基因型患COPD的风险是携带rs1243166-AA基因型的2.039倍,携带rs1243166-GA基因型的人群患COPD的风险是携带rs1243166-AA基因型人群的1.875倍.结论 α1-抗胰蛋白酶与COPD相关,rs1243166基因位点与COPD的易感性有关,人群携带rs1243166-GG基因型和rs1243166-GA基因型有较高的患病风险.

    作者:钟雪梅;李黎;米热班·热夏提;任杰;排尔达;木克热木·亚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生化检查与免疫检查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肾脏疾病患者90例,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生化联合免疫学检查,对照组单纯采用免疫检查.另选取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空白组.对比两组疾病诊断准确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实验室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检查方法的满意度评价(97.78%)远高于对照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检健康者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白蛋白、补体C3、补体C4相比明显降低,而血清尿素、肌酐、尿酸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肾脏疾病患者合理选择检查项目,采用生化免疫联合检查的方式可达到更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AECOPD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疗中的变化水平,评价其指导使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26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PCT组和对照组,每组132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医生临床经验决定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疗.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治疗,PCT水平≥0.25μg/L时应用抗生素,当PCT水平<0.25μg/L时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及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二重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死亡率和临床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PCT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50.76%)显著低于对照组(7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T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6.2±2.4)d vs(11.5±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T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T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二重感染发生率、呼吸机辅助通气例数、死亡率、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作为指导AECOPD抗生素使用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降低二重感染,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吴君华;吴友茹;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与前哨淋巴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科自2016年9月~2017年6月确诊的14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清晨均留取外周静脉血送检验科,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C水平,分析VEGF-C表达水平与前哨淋巴结转移状态及临床病理参数(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关系.结果 早期乳腺癌患者VEGF-C的分布水平在前哨淋巴结类别上不同,前哨淋巴结有转移组高于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类别上不同,淋巴结有转移组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类别上,肿瘤大小介于2~5 cm组高于肿瘤<2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月经状态和EGFR表达类别上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与前哨淋巴结转移及腋窝淋巴结状态呈正相关,血清VEGF-C的水平可以被认为是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状态的预测生物标志物.

    作者:张世玉;刘汉成;张宏旭;王美祺;胡大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溴隐亭对高泌乳素血症妇女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的影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溴隐亭对高泌乳素血症妇女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溴隐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H(黄体生成激素)、FSH(促卵泡生长激素)、E2(雌二醇)、PRL(泌乳素)、促排卵周期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0.00%),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3.33%),促排卵周期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H、FSH、E2和PRL水平,促排卵周期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促性腺激素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