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魁
目的 回顾2015年1月~12月徐州地区儿童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792例收治入院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 在徐州地区,儿童HFMD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散居病例多于群居病例,乡村地区多发,疾病多发季节为3~7月份.普通型病例大多症状轻微,预后良好,超过半数病例并发病毒性脑炎,经积极处理后预后亦较好;重症病例10例,占总病例数0.36%,可并发严重并发症,如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等,需积极处理以降低死亡率.结论 在徐州地区,HFMD发病具有明显易感人群及流行季节,在疾病流行季节对易感人群进行积极干预,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以期获得良好预后.
作者:李淼;孙浩淼;纵书芳;梁丹丹;张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氩离子激光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6月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8例,所以患者均采用氩离子激光治疗,观察患者视力及眼底荧光造影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1年,视力提高8例.眼底荧光造影显示:4例患者瘤体基本萎缩,无明显荧光渗漏.结论 氩离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白俊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淮南市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宣传情况,为下一步的结核病知识宣传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自主设计调查问卷,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50.23%,知晓率与生源地、专业、学历相关(P<0.05).未接受过结核病知识宣传的学生为60.91%,55.04%的学生希望宣传者为医务工作者.结论 淮南市高校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低,未来需加强普及结核病相关知识,提高知晓率,减小结核病发病率及传染率.
作者:蔡美华;朱少进;段春寒;杨香会;朱玲萱;冯锐;杨呈呈;王晓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诺如病毒是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之一,对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引物、探针、染料的选择,结合适用范围、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的评估对常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RT-PCR、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基因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荧光微球检测条快速检测诺如病毒的技术进行了综述.着重关注了食品和水中诺如病毒检测的病毒富集技术,并提出平衡准确灵敏与简便高效对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卫兵;许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楔状缺损充填修复时,不同牙龈生物型应用排龈线和排龈膏排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牙颈部楔状缺损共180例,薄龈生物型为87例,厚龈生物型为93例,各组内样本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排龈膏排龈、对照组应用排龈线排龈后,行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评价疼痛、牙龈出血情况,并随访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薄龈生物型中实验组的疼痛发生率、牙龈出血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厚龈生物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牙龈出血发生率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薄龈生物型与厚龈生物型中,各自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楔状缺损充填时,薄龈生物型应选择排龈膏排龈,以减少疼痛和牙龈出血的发生率;厚龈生物型选择排龈膏和排龈线排龈的差别不大.
作者:何光伟;张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全麻苏醒期患者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男性全麻手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麻醉诱导后常规留置尿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两组患者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评估患者CRBD的程度及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第1 d随访时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苏醒期发生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在拔管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术后第1 d随访时评估患者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 对全麻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CRBD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桂兰;郑明秀;王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我院轮状病毒的分布情况,为医院制定轮状病毒管理措施,减少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检验科检出的轮状病毒数据和2016年1月~2017年2月住院部上报的轮状病毒性腹泻病例数据及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2017年,我院实验室检出轮状病毒以11月份至来年3月份为高,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住院部上报的感染性腹泻及轮状病毒疫情从10月份开始逐月递增,12月份、来年1月份为高峰,3月份后逐渐下降.轮状病毒主要分布在消化内科、感染一科和新生儿科.轮状病毒的院内感染占总的医院感染的比例为11.63%.轮状病毒感染以1~12月龄的婴幼儿高,基础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更容易患轮状病毒感染.结论 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的高峰与轮状病毒社区感染一致,儿童医院应严格按照传染病的管理对轮状病毒进行分区诊治,同时按要求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和做好手卫生,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减低轮状病毒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琳;陈丽琴;李伟杰;韩永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补体C3、C4、刺激分子CD80、CD86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丙种球蛋白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儿科2015年7月~11月收治的60例重症HFMD患儿及60例非重症HFMD患儿,同时收集30例正常儿童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CRP、 补体C3、C4、 刺激分子CD80、CD86水平的差异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另将重症HFMD患儿分为A、B两个亚组,A组进行常规营养支持对症治疗,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联用人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A、B两组患儿病情的进展情况及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重症HFMD患儿血清IgA、IgM、IgG及补体C3、C4显著低于普通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普通组IgA、IgM、IgG及补体C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补体C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HFMD患儿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外周血CD80/CD86显著高于普通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CD80/CD8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组患儿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各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补体C3、C4水平未出现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RP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CD80/CD86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D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 补体C3及C4水平比相比正常人群显著下调,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降低;CRP及CD80/CD86相比正常人群显著上调,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提示这些指标与患儿病情进展密切相关.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快患儿康复进程.
作者:覃艺;邓燕艺;赖昌生;马晓红;甘宁;李霞;丘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早产儿不同肠道喂养方式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及住院期间变应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比较早产儿三种喂养方式(母乳、早产奶、部分水解配方奶)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区别及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 病例组中存在家族过敏史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全胃肠道喂养时,病例组的EOS-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奶喂养的外周血EOS-2水平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了受家族过敏史影响,早产儿选择母乳或部分水解配方奶喂养可以降低外周血EOS水平,降低变应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亿荣;吴开锋;曾春英;郭扬帆;黄伟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肾脏疾病患者90例,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生化联合免疫学检查,对照组单纯采用免疫检查.另选取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空白组.对比两组疾病诊断准确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实验室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检查方法的满意度评价(97.78%)远高于对照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检健康者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白蛋白、补体C3、补体C4相比明显降低,而血清尿素、肌酐、尿酸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肾脏疾病患者合理选择检查项目,采用生化免疫联合检查的方式可达到更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在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进行手术监测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不采用电生理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SEP与MEP联合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及相应指标.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重度瘫痪率、术后并发症率、再手术率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使用SEP与MEP联合监测对于提高术中指导水平及术后恢复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降低术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培江;冯毅刚;欧阳文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机用镍钛器械M3联合次氯酸钠抑制根管内生物膜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集的80例患有慢性根尖周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次氯酸钠不锈钢锉进行冲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机用镍钛器械M3联合次氯酸钠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根管内生物膜的生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根管内生物膜完好的有0例,生物膜完全消失的有22例(55.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例(30.00%)、8例(20.00%);观察组患者在次氯酸钠冲洗后细菌存活率为5.00%(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0%(21例)(P<0.05).结论 机用镍钛器械M3联合次氯酸钠可更好额抑制根管内生物膜的生长,大程度的发挥次氯酸钠的杀菌、消毒作用,破坏细菌生物膜,降低细菌生存率,可在临床上可在临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付爽;杨东红;宁尚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PCT和CRP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呼吸科300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病毒感染组(126例)和细菌感染组(174例),分析两组检测的PCT和CRP结果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85.63%,CRP阳性率为67.82%;病毒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29.37%,CRP阳性率为63.49%.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CT在细菌感染阳性率优于CRP,二者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儿童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作者:刘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有毒性作用.内毒素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伴有高热、白细胞升高、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老年和危重症患者.近年来研究证实血必净可拮抗内毒素,降低内毒素引发的血清TNF-α水平,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疗效可靠.本文就血必净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赵建美;邵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医疗机构如何合理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巨大影响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医疗机构网络舆情的特点入手,简述目前医院处理网络舆情的现状,对其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提出医院应对网络舆情的合理对策.
作者:乔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仿真人模拟教学法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3月~9月118名全科助理医师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59名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急救教学,实验组59名学生采取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观察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学生在教学伤情急救与抢救时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学生进行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科研提高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层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质量评分各方面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孕妇血糖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降低,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DM孕妇进行层级护理,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新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SCH与24 h白蛋白尿排泄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资料完整的826例T2DM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甲状腺功能和UAER,同时将SCH患者按蛋白尿分层,比较各组甲状腺功能.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CH与UAER的关系.结果18.40%的T2DM患者合并SCH,SCH组患者eGFR较低而UAER较高(P<0.05),SCH合并蛋白尿组患者FT4下降,TSH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SH水平是UAER的独立危险因素(r=0.353,P<0.05).结论T2DM合并SCH患者UAER升高,SCH是T2DM患者合并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德斌;章臻翊;章婷;罗亚衡;岳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预防与护理措施,分析措施实施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 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生存质量显著优于预防及护理措施实施前,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赵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应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每日心绞痛频率、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时间、心电图缺血次数,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明显改善率(48.84%)明显高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心绞痛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时间、心电图缺血次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文魁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