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斌;章臻翊;章婷;罗亚衡;岳星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内在联系.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1月,利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作为主体,对图书馆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并不严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结论 管理者和图书馆员自身都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或减缓职业倦怠的发生、发展,提高主观幸福感.
作者:白丽娟;谭云龙;孙延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使用抗生素加口服丙卡特罗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 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在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全麻苏醒期患者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男性全麻手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麻醉诱导后常规留置尿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两组患者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评估患者CRBD的程度及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第1 d随访时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苏醒期发生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程度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在拔管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术后第1 d随访时评估患者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 对全麻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减少CRBD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桂兰;郑明秀;王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肾脏疾病患者90例,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生化联合免疫学检查,对照组单纯采用免疫检查.另选取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空白组.对比两组疾病诊断准确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实验室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检查方法的满意度评价(97.78%)远高于对照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检健康者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白蛋白、补体C3、补体C4相比明显降低,而血清尿素、肌酐、尿酸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肾脏疾病患者合理选择检查项目,采用生化免疫联合检查的方式可达到更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在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入院当天的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度脑梗死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非糖尿病性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升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樊金莲;农媛;肖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Sysmex XN1000b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有核红细胞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金标法人工涂片检测进行验证.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3月本院经过Sysmex XN1000b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有核红细胞结果阳性标本213例进行仪器结果与人工涂片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对随机抽取100例有核红细胞结果为零的标本验证阴性符合率验证.结果 采用Sysmex XN1000b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有核红细胞,真阳性率100.00%,假阳性率2.09%,假阴性率0(<5%),真阴性率96.70%,阳性结果符合率97.56%.结论 Sysmex XN1000b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有核红细胞计数准确性高,阴阳性符合率好,结果可靠,有核红细胞计数可以作为临床报告项目.
作者:赖永文;张巨勇;岳敏;毛人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肝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其治疗包括内科综合治疗、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移植和生物干细胞移植等.作为早中期肝衰竭患者过渡到肝移植的重要治疗方法,非生物型人工肝目前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与广泛应用.本文重点对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作者:张秀灵;牟春燕;李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临终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和循证组各45例,对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对循证组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循证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3个月后HAMD、HDMD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FACT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效果优良,可改善患者临终前生活质量.
作者:胡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溴隐亭对高泌乳素血症妇女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溴隐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H(黄体生成激素)、FSH(促卵泡生长激素)、E2(雌二醇)、PRL(泌乳素)、促排卵周期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0.00%),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低于对照组(3.33%),促排卵周期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H、FSH、E2和PRL水平,促排卵周期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促性腺激素联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常见肿瘤,其中肢端黑色素瘤(41.8%)多,粘膜黑色素瘤(约占22.6%)次之,原发灶不明黑色素瘤约占10%[1].恶性黑色素瘤可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全身广泛转移,恶性程度很高. 数据证实,女性患者生存期较男性长,而年轻患者生存期较老年患者长[2].
作者:陈利;柳弥;田维科;赵小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静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以及分析对比.结果参与本研究的45例患者,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与静脉造影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1.10%.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好、准确率高的特点,同时直观的图像显示有助于清晰展示静脉血管病变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球囊子宫支架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63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电切分离术后采用球囊子宫支架预防宫腔再粘连,并施行3个月人工周期治疗,术前实施健康知识宣教,术后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结果 宫腔粘连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情况,32例恢复正常,15例明显好转,总有效率74.60%.宫腔粘连患者治愈3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79.36%.结论 球囊子宫支架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宫腔再粘连,临床效果安全有效,护理上加强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宫腔粘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夏秀芳;曾靖华;刘卫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预防与护理措施,分析措施实施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结果 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生存质量显著优于预防及护理措施实施前,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赵淑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喉癌是耳鼻咽喉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其逐年增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其中以鳞状细胞癌(约90%)为主,其次是腺癌.凋亡抑制蛋白c-IAP1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与喉癌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本文将凋亡抑制蛋白c-IAP1和Caspase-3在喉癌中的表达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
作者:陈娟;李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应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每日心绞痛频率、每日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时间、心电图缺血次数,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明显改善率(48.84%)明显高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心绞痛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缺血时间、心电图缺血次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文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016年新疆某院住院疾病分类构成及分布特点,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某院疾病的构成及分布提供数据.方法 采集某院2016年住院疾病分类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某院2016年共出院32728人,按系统疾病排序,居于前10位的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情况、消化道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毒及损伤,结缔组织及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前10位的系统疾病合计28223人,占出院总数的86.24%,是某院的主流病种.在32728例住院患者中,男性15259占总数的46.62%,女性17469占总数的53.38%,男女之比0.87:1.前十位系统疾病分类年龄段分析,15~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3个年龄段的住院患者较多,占住院患者疾病分类总数的78.68%.构成比中60岁及以上年龄段比重大,占总数的39.94%.结论 通过对某院2016年住院疾病的构成分析,可以了解某院医疗辐射区域各系统疾病的构成以及年龄段分布情况,为某院对系统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
作者:郭玲利;吕新;郭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学科交叉增多的特点,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亟待提升.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养具备医、教、研综合能力的高等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的优劣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在新的科研形势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对基础医学类研究生科学实验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即基础医学类研究生毕业后,应该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符合当今科技发展的潮流.
作者:王苗;钱声艳;胡欢;王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西咪替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并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64例AGML并出血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西咪替丁治疗,而研究组以西咪替丁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患者空腹胃液pH值,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空腹胃液pH值、VAS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泮托拉唑应用于AGML并出血患者的总体效果好,可使患者疼痛度减轻,不良反应相对单纯性应用西咪替丁少.
作者:龚立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PCT和CRP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呼吸科300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病毒感染组(126例)和细菌感染组(174例),分析两组检测的PCT和CRP结果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85.63%,CRP阳性率为67.82%;病毒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29.37%,CRP阳性率为63.49%.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CT在细菌感染阳性率优于CRP,二者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儿童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作者:刘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N-CPAP模式和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IPPV)对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9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N-CPAP(经鼻持续气道正压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NIPPV(同步间歇正压通气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指数、血气变化、并发症及总成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1 h后患儿血气变化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均大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总体疗效(77.78%)比较上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NRDS患儿中用NIPPV进行初始通气治疗总体效果明显优于N-CPAP,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福建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