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立云
目的 探讨构建尾状叶肝静脉、门静脉3D可视化模型及血管的结构特征.方法 128排螺旋CT对5例新鲜肝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记录螺旋CT影像下肝尾状叶门静脉和肝尾状叶静脉的空间位置关系及结构特点.结果 重建的肝内管道系统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肝尾状叶血管分布明显,能同时对肝尾状叶门静脉和肝尾状叶静脉进行任意方位的旋转,能清晰地显示出尾状叶管道全方位的解剖结构.结论 以明胶-氧化铋填充剂作为灌注材料,能够为肝尾状叶管道三维可视化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为临床肝尾状叶手术术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作者:张继成;余洋洋;魏胜超;姜杨宏岩;汪坤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仿真人模拟教学法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3月~9月118名全科助理医师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59名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急救教学,实验组59名学生采取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观察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学生在教学伤情急救与抢救时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学生进行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科研提高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探讨血尿酸在AD患者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4月我科收治的AD患者94例为AD组,同时收集体检中心同年龄段、性别比例构成相似的健康体检人群127例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D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女性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女性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在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与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尿酸可能为AD的保护因素之一.
作者:刘璐;秦新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楔状缺损充填修复时,不同牙龈生物型应用排龈线和排龈膏排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牙颈部楔状缺损共180例,薄龈生物型为87例,厚龈生物型为93例,各组内样本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排龈膏排龈、对照组应用排龈线排龈后,行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评价疼痛、牙龈出血情况,并随访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薄龈生物型中实验组的疼痛发生率、牙龈出血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厚龈生物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牙龈出血发生率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薄龈生物型与厚龈生物型中,各自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楔状缺损充填时,薄龈生物型应选择排龈膏排龈,以减少疼痛和牙龈出血的发生率;厚龈生物型选择排龈膏和排龈线排龈的差别不大.
作者:何光伟;张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58例不稳定型老年心绞痛患者来分析研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不稳定型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均改善较大,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车启富;何丽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补体C3、C4、刺激分子CD80、CD86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丙种球蛋白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儿科2015年7月~11月收治的60例重症HFMD患儿及60例非重症HFMD患儿,同时收集30例正常儿童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CRP、 补体C3、C4、 刺激分子CD80、CD86水平的差异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另将重症HFMD患儿分为A、B两个亚组,A组进行常规营养支持对症治疗,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联用人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A、B两组患儿病情的进展情况及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重症HFMD患儿血清IgA、IgM、IgG及补体C3、C4显著低于普通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普通组IgA、IgM、IgG及补体C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补体C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HFMD患儿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外周血CD80/CD86显著高于普通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CD80/CD8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组患儿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各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补体C3、C4水平未出现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RP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CD80/CD86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D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 补体C3及C4水平比相比正常人群显著下调,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降低;CRP及CD80/CD86相比正常人群显著上调,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提示这些指标与患儿病情进展密切相关.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快患儿康复进程.
作者:覃艺;邓燕艺;赖昌生;马晓红;甘宁;李霞;丘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含克拉霉素四联方案治疗的一线方案失败后Hp根除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集的32例接受Hp根除OABM方案和31例接受OAMF方案失败的患者进入本研究,均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次枸橼酸铋钾240 mg和克拉霉素500 mg,bid,疗程14 d.治疗8周后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根除情况.结果 共61例患者完成研究,二线方案根除率OABM组和OAMF组分别为84.37%和77.41%;PP根除率分别为87.09%和82.75%;同时累积根除率为80.95%和85.00%.11.11%患者有副作用.结论 根除率>80%和很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含克拉霉素四联方案可作为一线方案失败后的二线方案.
作者:郭绍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内在联系.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1月,利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作为主体,对图书馆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并不严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结论 管理者和图书馆员自身都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或减缓职业倦怠的发生、发展,提高主观幸福感.
作者:白丽娟;谭云龙;孙延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7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整体护理后的研究组,FEV1、LVEF、6MWD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护理中,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助力,缓解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隋鸿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疗中的变化水平,评价其指导使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26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PCT组和对照组,每组132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医生临床经验决定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疗.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治疗,PCT水平≥0.25μg/L时应用抗生素,当PCT水平<0.25μg/L时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及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二重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死亡率和临床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PCT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50.76%)显著低于对照组(7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T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6.2±2.4)d vs(11.5±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T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T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二重感染发生率、呼吸机辅助通气例数、死亡率、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作为指导AECOPD抗生素使用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降低二重感染,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吴君华;吴友茹;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射干麻黄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哮喘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实行GINA方案的基础上,两组必要时均给予雾化吸入以及吸氧、补液、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射干麻黄汤配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射干麻黄汤配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病症表现,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阳荣秀;秦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以及其基因位点rs1243166多态性与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429例维吾尔族人群血标本,其中227例COPD患者作为病例组,202例健康维吾尔族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α1-抗胰蛋白酶检测试剂盒检测α1-抗胰蛋白酶水平,MassARRAYiPLEX单碱基延伸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对终检测结果进行χ2检验,采用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对不同基因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24316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携带rs1243166-GG基因型患COPD的风险是携带rs1243166-AA基因型的2.039倍,携带rs1243166-GA基因型的人群患COPD的风险是携带rs1243166-AA基因型人群的1.875倍.结论 α1-抗胰蛋白酶与COPD相关,rs1243166基因位点与COPD的易感性有关,人群携带rs1243166-GG基因型和rs1243166-GA基因型有较高的患病风险.
作者:钟雪梅;李黎;米热班·热夏提;任杰;排尔达;木克热木·亚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诺如病毒是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之一,对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引物、探针、染料的选择,结合适用范围、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的评估对常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RT-PCR、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基因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荧光微球检测条快速检测诺如病毒的技术进行了综述.着重关注了食品和水中诺如病毒检测的病毒富集技术,并提出平衡准确灵敏与简便高效对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卫兵;许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临终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和循证组各45例,对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对循证组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循证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3个月后HAMD、HDMD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FACT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实施循证护理效果优良,可改善患者临终前生活质量.
作者:胡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甲状旁腺激素应用于大鼠脊髓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购买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建立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式,检测全部大鼠骨密度(BMD),选取12只BMD偏低的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大鼠不予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大鼠给予甲状旁腺激素(PTH)注射;观察两组在应用PTH后1周、3周、6周、12周四个监测时间点时的股骨、胫骨骨密度(BMD),骨钙素(OCN),碱性磷酸酶(ALP)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建模术后6 d时两组大鼠BMD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P<0.01),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满足本次研究要求.观察组胫骨、股骨BMD多时间点监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第6~12周时BMD出现显著上升趋势.观察组OCN多时间点监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OCN表达在第1~6周时呈上升趋势,于第6周达峰值后开始回落,第6~12周时可见明显下降.观察组ALP多时间点监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P表达水平自第1周起呈现出上升趋势,第6~12周上升为显著.结论 甲状旁腺激素对于脊髓损伤后继发的骨质疏松的大鼠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据此可以认为脊髓损伤早期应用甲状旁腺激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继发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王忻;赵毅;朱悦;张中平;曹华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机用镍钛器械M3联合次氯酸钠抑制根管内生物膜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集的80例患有慢性根尖周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次氯酸钠不锈钢锉进行冲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机用镍钛器械M3联合次氯酸钠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根管内生物膜的生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根管内生物膜完好的有0例,生物膜完全消失的有22例(55.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例(30.00%)、8例(20.00%);观察组患者在次氯酸钠冲洗后细菌存活率为5.00%(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0%(21例)(P<0.05).结论 机用镍钛器械M3联合次氯酸钠可更好额抑制根管内生物膜的生长,大程度的发挥次氯酸钠的杀菌、消毒作用,破坏细菌生物膜,降低细菌生存率,可在临床上可在临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付爽;杨东红;宁尚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软瘫期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105例确诊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35例运用床旁电针配合良肢位摆放,两个对照组各35例,单用电针和单独进行良肢位摆放.结果 三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电针配合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软瘫期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使用抗生素加口服丙卡特罗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 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在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在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进行手术监测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不采用电生理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SEP与MEP联合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及相应指标.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重度瘫痪率、术后并发症率、再手术率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使用SEP与MEP联合监测对于提高术中指导水平及术后恢复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降低术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培江;冯毅刚;欧阳文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肝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其治疗包括内科综合治疗、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移植和生物干细胞移植等.作为早中期肝衰竭患者过渡到肝移植的重要治疗方法,非生物型人工肝目前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与广泛应用.本文重点对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作者:张秀灵;牟春燕;李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