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ER-2阳性胃癌的研究进展

牛悦;白建平;卢建跃

关键词: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靶向治疗
摘要: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食物谱的改变,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原癌基因,在部分胃癌患者中存在高表达,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可使HER-2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获得显著的生存收益.ToGA研究是胃癌靶向治疗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首次在大规模样本中证实看联合应用化疗药及曲妥珠单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就HER-2阳性胃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分类算法在高血压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高血压作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的病例中发现潜在的发病机理成为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采用数据清理、变换等预处理技术对医院提供的大量生化检验数据进行处理,提取GLU、TC、TG等影响高血压的主要生理体征属性;然后,针对C4.5算法在体征属性选择方面存在的偏离问题,引入属性权重的概念,对C4.5算法进行改进;后,基于改进的C4.5算法构建决策树,并从中提取用于诊断的分类规则.实验证明,构建的决策树模型符合医学认识,准确率较高,为辅助医生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作者:戴晓敏;丁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坏疽性脓皮病1例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是一种慢性、坏死性、溃疡性、瘢痕性、疼痛性皮肤病,面部、肩部、背部是常见的部位.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炎性丘疹、脓疱、结节,迅速形成潜行性溃疡,剧烈疼痛,应考虑本病.临床上易被误诊,单纯应用抗生素效果差.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二院皮肤科采用抗生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坏疽性脓皮病取得较好效果,对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坏疽性脓皮病有一定参考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鹏;高浩;燕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牙周炎伴肥胖患者血清中IL-6、IL-18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肥胖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确诊为慢性牙周炎患者15例设为NP组,另选取同期慢性牙周炎伴肥胖患者15例设为FP组.收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样本并记录牙周PD、CAL,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样本中的IL-6、IL-18的表达水平,分析两组间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FP组血清中IL-6、IL-18分别为(9.16±2.35)pg/ml、(325.22±98.67)pg/ml,其表达水平分别高于NP组的(6.15±2.06)pg/ml和(241.52±78.8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FP组中PD与血清中IL-6、IL-18呈高度正相关(=0.894,<0.01;=0.819,<0.01);CAL与血清中IL-6、IL-18呈正相关(=0.885,<0.01,=0.828,<0.01);NP组中PD与血清中IL-6、IL-18也有正相关关系(=0.842,<0.01,=0.728,<0.01);CAL与血清中IL-6、IL-18呈正相关(=0.884,<0.01,=0.707,<0.01).结论 肥胖状态所导致的外周血中IL-6、IL-18水平的升高与CP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

    作者:褚福行;李珊珊;李思琪;李维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晶体液对胃肠道手术婴儿电解质、血糖的影响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2.5%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复方电解质液对婴儿胃肠道手术电解质、血糖的影响,探讨婴儿的胃肠道手术输入何种液体更为合适.方法 选择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婴儿60例,随机分为等张的生理盐水组(C组),1/2张2.5%葡萄糖生理盐水组(G组)及等张的复方电解质液组(F组)3组,每组20例.手术期间各组患儿的输液按各实验分组的方案进行.各组患儿均于静脉输液前(T0)、静脉输液30 min(T1)、静脉输液60 min(T2)、静脉输液90 min(T3)及静脉输液120 min(T4)时记录HR及MAP的变化;并在上述各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测血Na+、Cl-、K+、Glu;术后2 h(T5)再抽血测定一次Glu(术后2 h内仍输注围术期的同种液体).结果 与T0时比较,T3、T4时G组Na+、K+值降低(<0.05);T4时G组Cl-值降低(<0.05);T2、T3、T4时C组Cl-值升高(<0.05);T2、T3、T4时C组与F组的Glu值升高(<0.05);T5时C组与F组的Glu值降低(<0.05);而T1、T2、T3、T4、T5时G组的Glu值持续升高(<0.05).与C组比较,T2、T3、T4时G组Na+值、G组和F组Cl-值低于C组(<0.05);T3、T4时G组K+值低于C组(<0.05).与G组比较,T3、T4时F组Na+、K+值高于G组(<0.05);T4时F组Cl-值高于G组(<0.05).T2、T3、T4、T5时C组、F组的Glu值低于G组(<0.05).结论 在婴儿的胃肠道手术中输注复方电解质液更为理想.

    作者:张明;李超;谷海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联合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相关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阿莫罗芬乳膏治疗几种常见马拉色菌相关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2月~9月我科门诊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患者2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皮损处外用阿莫罗芬乳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3.34%、83.34%,高于对照组的71.43%、52.94%、4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5例患者口服伊曲康唑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症状,治疗组2例患者皮疹部位轻度灼热,均不影响继续治疗,疗程结束停药后均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阿莫罗芬乳膏外用治疗马拉色菌相关性疾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汪静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淫羊藿苷调节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进展

    淫羊藿苷是传统补益中药淫羊藿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研究发现可影响多种细胞的增殖.淫羊藿苷主要促进骨组织相关细胞增殖,包括成骨细胞、软骨细胞、骨膜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淫羊藿苷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包括骨肉瘤细胞、乳腺癌细胞和卵巢癌细胞等,淫羊藿苷亦可调节其他细胞的增殖,包括神经干细胞、平滑肌细胞等.但淫羊藿苷对细胞增殖促进和抑制的双重调节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方能为其在细胞增殖紊乱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丽红;肖波;侯丽霞;姚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女宫颈病变筛查分析

    目的 研究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提供防治宫颈癌的思路.方法 以2012年1月~2017年12月送检到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433447例宫颈病变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并分析HPV基因亚型分布及年龄分布.结果 HPV阳性率为12.51%,其中单一高危HPV阳性率为9.28%,单一低危HPV阳性率为1.22%.HPV亚型阳性率高的是16型2.09%、58型1.82%、52型1.61%.TCT阳性检出率是5.69%,其中ASC-US3.91%、LSIL1.21%、ASC-H0.32%、HSIL及以上0.23%、AGC 0.02%.HPV发病率高的年龄段是41~50岁,阳性率为5.54%,与其它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HPV亚型中16、52及58感染率高,同时具有明显年龄特征.HPV感染可引起一系列的宫颈病变,防治重点应针对高危HPV感染的人群.

    作者:朱军;张振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黄连温胆汤治疗心律失常型心悸病研究

    《六因条辨》中指出黄连温胆汤可用于治疗胆失清净、痰热内扰之证.临证上可应用于失眠、心悸、胃痞等属痰热内郁,气机失调者.临床上,心悸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而痰热型心悸是临床较常见心律失常证型之一,且痰热常与血瘀相结合,从而形成痰热瘀血共同致病的情况.本文主要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心律失常型心悸病的临床作用.

    作者:郑勇斌;熊尚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管道的安全管理研究

    目的 观察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管道的安全管理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妇科肿瘤患者给予常规管道护理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02例妇科肿瘤患者给予管道的安全管理设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后管道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患者管道知识知晓得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实施术后患者管道安全管理后,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患者管道知识知晓得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84%、(90.12±1.47)分、(95.15±1.46)分,优于对照组的11.58%、(85.12±1.61)分、(90.14±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管道的安全管理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管道管理意识,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管道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马静;闵丽华;杨绍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抗感染督导治疗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督导抗感染治疗策略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用、安全、有效的综合抗感染治疗指导.方法 收集2016年4月~2017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脓毒症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督导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督导治疗组患者接受抗感染方案的监督指导.在患者的病程中记录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抗感染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抗感染效果评价,7 d及14 d死亡率;入院后第1,2,3,7,14天心肌酶及心肌标志物、血尿素氮及肌酐、凝血功能;入院7d的液体入量、平均动脉压、降钙素原.结果 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细菌/真菌检出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7 d及14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督导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及抗感染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0.05).督导治疗组患者感染部位依次为肺部73.07%,胆道15.38%,余泌尿系、皮肤、血液占11.55%.主要的感染部位均为肺部,分别占73.07%及50.00%;细菌培养结果前三位依次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入院后第1,2,3,7,14天心肌酶、心肌标志物、血尿素氮及肌酐、凝血功能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但督导治疗组恢复较对照组更平稳迅速.两组患者第1,2,3,7天的SOFA评分及7 d液体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入院治疗24 h后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督导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 抗感染督导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脓毒症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及抗感染效果,且患者器官功能恢复更快.

    作者:申贵;彭翔;秦光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6月择期剖宫产并要求接受术后镇痛的单活胎产妇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模式,观察组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心理及体位护理,运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动态观察两组产妇镇痛后NRS自评评分,以及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6 h、12 h和24 h后NRS评分分别为(1.93±0.73)分、(2.53±0.92)分、(1.64±0.53)分低于对照组的(3.31±1.03)分、(3.73±1.31)分、(2.92±1.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36 h和48 h NRS评分分别为(1.23±0.72)分、(1.34±0.53)分与对照组的(1.41±0.91)分、(1.42±1.0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9.00%,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围手术期,有助于提高产妇术后24 h内的镇痛效果,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熊丽;蒋明珉;何娅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β、IL-6水平均下降,IL-10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变化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骨关节评分和疼痛情况,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赵懋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门诊导医机器人的应用及探索

    在门诊服务台部署导医机器人,开展导医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通过构建导医知识库标准体系,不断训练和提升导医机器人能力,探索导医机器人的佳应用场景,尝试导医机器人替代人工服务的可行性.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过近1年的实践,使导医机器人回答问题准确率达90%以上,目前已开始尝试在周日用导医机器人替代护士导诊.

    作者:徐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盐城地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与再住院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调查盐城地区NVAF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其与患者再住院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房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调查盐城地区8家医院268例NVAF患者生活质量及卒中风险的现状,探讨其对再住院率的相关性.结果 盐城地区NVAF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不高,低于60分的人群占69.03%,卒中风险为高风险组占总人数88.80%.不同生活质量得分的患者1年内住院次数不同(<0.05);不同卒中风险的患者1年内住院次数不同(<0.01).同时,生活质量不佳、卒中风险高的的患者一年再住院次数也越高.结论 盐城地区NVAF患者生活质量不高,高卒中风险人群较大.因此,应探索提高房颤患者生命活质量的措施,管理好高卒中风险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降低其再住院率,为今后开展对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巫惠心;张诚霖;李学美;李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戒烟与肺康复对慢阻肺患者发病机制及疗效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目前常见的高发病率,高伤残率,高死亡的一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同时吸烟在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中是重要的一项,可以通过破坏支气管,加重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通过气道壁和肺实质产生炎症作用,从而导致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戒烟可以有效预防慢阻肺患者早期死亡,是需要长期坚持预防的措施.肺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在慢阻肺预防控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戒烟,早期肺康复的干预,肺康复的传统以及现代模式等方面对肺康复的效果进行综述.

    作者:杨添文;李梅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合靶向药物综合治疗结肠癌肝及肝外转移术后7年1例报告

    结肠癌(colon cancer)是常见癌症之一,大约35%的患者伴肝转移,结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中位生存期仅6~12个月[1].对有手术切除机会的结肠癌肝或肝外转移的患者,手术切除依然是结肠癌转移患者唯一获得长期生存的手段.有文献报道,对早期结肠癌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80%[2].然而,对结肠癌肝及肝外转移患者单一手术切除病灶,术后肿瘤复发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介入放射学科的发展,更多更有效的靶向药物及先进的介入治疗(如RFA、TACE)应用于结肠癌肝及肝外转移患者,使得患者生存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3].目前,对结肠癌肝及肝外转移术后行靶向药物联合RFA、TACE综合治疗方案的报告不多,我科对1例患者病灶切除术后结合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长期生存(约7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富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在女性月经相关性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育龄期妇女多发,且与女性月经密切相关,症状常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部分女性患者伴有月经失调等妇科疾患,提示痤疮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因此在治疗女性月经相关性痤疮时,结合月经周期生理变化特点,运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能从根本上调整患者紊乱的内分泌,标本兼治,从而打破反复发作的怪圈,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可靠.

    作者:杨立;李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右小指近端指间关节处皮角1例

    皮角(cutaneous horns)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角质增生性皮肤病,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皮角多数发生在头皮、面部、颈部、前臂和手臂上,偶尔也会发生在眼睑、躯干、阴茎等部位,特别是那些皮肤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老年人更为常见[1].解放军第九二四医院皮肤美容科于2018年7月诊治右小指近端指间关节处皮角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芳;刘文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对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胆结石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3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开腹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48、72 h VAS评分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24、48、72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研究组患者各阶段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常规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对胆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相较于常规开腹手术,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围术期安全性高.

    作者:徐康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应激反应及不良事件.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术治疗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全麻,观察组行全麻+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合格率、异氟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麻醉诱导后、建立气腹后、术毕时的应激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观察组麻醉合格率为92.85%,高于对照组的71.43%,且观察组异氟醚的用量为(16.21±4.11)ml较对照组的(30.74±5.74)ml少,麻醉苏醒时间为(10.21±2.43)min较对照组的(16.91±1.74)min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麻醉诱导后、建立气腹后、术毕时的观察组HR分别为(80.64±7.53)次/min、(77.47±9.78)次/min、(78.52±7.92)次/min低于对照组的(91.39±8.92)次/min、(94.69±7.80)次/min、(93.68±8.47)次/min;观察组SBP分别为(138.26±11.21)mmHg、(143.23±15.84)mmHg、(145.74±14.09)mmHg,低于对照组的(146.79±10.41)mmHg、(152.76±14.18)mmHg、(156.18±10.21)mmHg,DBP分别为(76.03±5.26)mmHg、(77.92±8.71)mmHg、(79.81±9.23)mmHg,低于对照组的(82.56±6.37)mmHg、(93.68±8.34)mmHg、(92.31±9.57)mmHg(<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11.90%)低于对照组(30.95%)(<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宫颈癌手术的效果良好,有利于稳定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减少手术应激,且术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邢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