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姑息关怀服务指南之症状治疗(三)

陈慧平;李金祥;张凡;Robert G. Twycross

关键词:姑息, 关怀, 指南
摘要:5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一种呼吸有困难的不偷快的主观的感觉.客现征象一般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加),有时伴有呼吸增强(呼吸深度增加).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在肉制品加工企业中臭氧控制微生物危害的综合应用

    臭氧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起始于1909年法国CoLogne的冷冻厂,后来逐渐用于肉类、水果、鸡蛋的贮藏冷库消毒;酿酒工业中啤酒瓶的冷消毒;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车间杀菌净化、生产用水杀菌净化、工作服消毒等.1997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公开声明可在食品加工中使用臭氧并放弃市场前核准,该声明成为臭氧技术的里程碑.

    作者:叶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阵列实验中差异表达基因常用统计分析方法

    生命科学已进入以功能基因组研究为主的后基因组时代,基团微阵列技术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常用的手段,可同时获得大量基因的表达谱数据资料.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是微阵列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针对微阵列实验中差异表达基因常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多序列两样本比较时.t检验法是简单的检验差异表达基因的统计分析方法.多序列多组比较时,统计推断可采用方差分析,其中混合效应方差分析(方差分量模型)是含有多个误差来源的多因素微阵列实验有效统计分析方法.其他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用于基因表达微阵列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运明;曹文君;陈长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某高校大学生性知识和性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性知识和性行为,为进行有针对性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对浙江师范大学968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性知识来源于影视、报刊杂志、同学朋友、健康教育及其他的男、女大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2.63, P值均>0.05).来源于老师、网络和家庭的男、女大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9.41, P值均<0.05).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15.19%.50.72%的大学生认为相爱就可以发生性行为.大学生希望获取性知识的渠道:性健康教育课与心理咨询、报刊杂志和书籍、同伴教育、家庭和其他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27~698.26, 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性态度较开放和自由,而获取的性知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应根据学生需求及时开展性健康教育课.

    作者:雷仙梅;林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药大学生对家人/朋友感染艾滋病的态度研究

    [目的]了解医药大学生对家人或朋友感染艾滋病的态度,为艾滋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某高校公共卫生学院2~4年级本科生,采用匿名独立答卷方式进行调查.Acess进行数据录入,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际应答261人,对家人持积极、善意态度的占96.2%,对朋友持积投、善意为7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对3种疾病的比较中,同是家人感染,对白血病的接受程度较高,肝炎次之,对艾滋病接受率低,接受率分别为99.6%,96.9%和96.2%;对待朋友患病有相似的结果.接受率分别为98.5%.84.3%和74.7%.[结论]对家人患艾滋病的接受程度较高,提示营造社会大家庭有利于改善对艾滋病的态度;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接受率较低,提示把艾滋病作为一种普通疾病看待还有一个过程.

    作者:曾转萍;杨翌;许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降低临床输血风险和输血误差的应对措施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临床输血风险和潜在风险以及避免或者大限度的减少这些风险所应该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以及出现了输血风险应该采取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国部分输血和输血相关文献及珠海临床输血近10年的经验教训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珠海市经过10年的努力成分输血率由1997年的53.0%到2007年的99.8%以上,特别是落实两个<规范>后,临床用血更加合理,无偿献血率由1997年的68.0%上升到现在一直保持100.0%,由于血源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献血者经血传播疾病的检出率逐年降低;梅毒由1997年的1.25%下降到2007年的0.46%;乙肝由1997年的6.3%下降到2007年的2.0%.[结论]落实<临床输血规范>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可以大限度减少输血风险.

    作者:曲宏晶;沈奇荣;钟传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型营养评价法评价慢病住院老人的营养状况

    [目的]用MNA法调查老年慢性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传统营养评价指标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141例住院的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用MNA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收集和比较其常用的营养评价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危险的发生率分别为36.88%和26.95%,而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只占36.17%;对3种不同营养状况的患者常用营养指标分析后发现:3组患者BMI、ALB、HB、Na+、Ca2+、TLC和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营养状况好的患者,其BMI、ALB、HB和TLC较高,而TG和TC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疾病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危险的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危险患者的常用营养评价指标也会下降.

    作者:饶志勇;胡雯;袁红;王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住院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女性类风湿关节炎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对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女性类风湿关节炎住院病人按照统一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结果]多数病人在发病初期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治疗,情绪也比较稳定,随着病情的进展,大部分病人出现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明显;病人在住院期间社会支持水平低,对不良情绪的应对能力差;医疗服务的内容主要是以疾病治疗为中心,无任何心理健康干预.[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发展,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均产生负性影响,在医疗活动中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躯体症状的消除和改善,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应将心理干预作与临床治疗相结合,从而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红花;张洪波;刘健;许娟;陈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氯丹对大鼠甲状腺激素及组织结构影响的时效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氯丹对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组织结构影响的时间效应.[方法]21d龄SD大鼠检疫1周后,以15 mg/kg的剂量经口给予氯丹,分别染毒5、10、15、20、30、40d,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玉米油处理相同的时间.用放射免疫方法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结构改变.[结果]血清FT<,4>、FT<,3>和TSH的浓度d5时未发现变化,d10、15时FT<,4>、 FT<,3>水平下降,伴有TSH水平升高:d20、30、40时FT<,4>、 FT<,3>和TSH的浓度又恢复正常.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d10-15时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成复层;d20甲状腺泡上皮继续增生,有的滤泡局灶性发展到3~4层的增生斑;d30、40时已可见实心芽和实心继发滤泡.[结论]在一定剂量条件下,氯丹可干扰机体内甲状腺素水平,改变其组织结构.并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

    作者:吕波;詹平;姚永革;夏茵茵;黄湫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庆市1997~2006年传染病流行态势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直辖10年来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全市传染病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重庆市1997~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表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06年全市的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传染病年龄别发病率近两年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发病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传染病的防制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提高传染病综合防制能力和水平.

    作者:易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通江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目的]了解通江县199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其预防控制(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乙脑疫情资料.[结果]通江县1991~2006年乙脑年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76/10万、0.12/10万、3.11%,各年度均呈散发状态,后8年平均发病率(4.76/10万)明显高于前8年(2.71/10万).从乙脑发病趋势看,在16年中共出现3次流行波峰,以2001年波峰高,1991~2001年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2~2004年呈明显下降趋势,2005年开始呈上升趋势.从乙脑流行特征看,铁佛、麻石、至诚、洪口、瓦室、广纳、沙溪片区为历年的高发地区,8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4.59%),发病年龄以2~7岁居多(占72.49%),职业以散居儿童居多(占52.87%).[结论]应当进一步加强乙脑防控工作,重点采取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实施乙脑疫苗预防接种、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加强疫情监测和乙脑患者救治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作者:赵廷明;邓晓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学生HBV感染及乙肝疫苗阻断效果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生HBV感染状况及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4名医学生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以PCR检测HBV-DNA.[结果]医学生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57%(9/94)、3.19%(3/94).其中HBsAg(+)、 HBsAg(-)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1%(1/9)、2.35%(2/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1.54%(3/26)、3.85%(1/26),女生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82%(6/68)、2.94%(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乙肝疫苗者和未接种乙肝疫苗者抗-HBs、 HBsAg、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6.10%(74/77)、7.79%(6/77)、1.30%(1/77)和14.29%(1/17)、17.65%(3/17)、11.76%(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HBV感染,感染水平略低于一般人群.乙肝疫苗有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对预防高校学生因集体群居密集生活而易导致的交叉感染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周立斌;王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反应变量模型在临床实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将多反应变量模型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在MLwiN2.0软件中运用临床实例阐述多反应变量模型的构造、参数估计及结果的解释.[结果]在后所拟合的二元两水平模型中,得到两个反应变量之闻的相关系数;在考虑了结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后,能获得参数的有效估计,不仅可以比较不同影响因素对同一个反应变量的影响效应大小,还可以比较同一个影响园素对两个不同反应变量的影响效应大小.[结论]多反应变量模型适合于临床资料中多个相关反应变量的回归分析.

    作者:王静;刘芳;叶冬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例由脑脊液中检出C群脑膜炎双球菌的报告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奈瑟氏菌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1],常在冬春季引起发病和流行,患者以儿童多见,流行时成年人发病亦增多.

    作者:秦豫青;汪春翔;唐晓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姑息关怀服务指南之症状治疗(三)

    5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一种呼吸有困难的不偷快的主观的感觉.客现征象一般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加),有时伴有呼吸增强(呼吸深度增加).

    作者:陈慧平;李金祥;张凡;Robert G. Twycross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运动、饮食、健康教育联合干预成年单纯性肥胖者的减肥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运动、营养及健康教育联合子预下成年单纯性肥胖者的减肥效果.[方法]采用运动、饮食、健康教育联合干预试验,60名受试者接受准军事化管理,每日进行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和力量性训练,低能量平衡膳食,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4周.[结果]男性受试对象干预后体重由(106.5±18.5) kg降至(97.4±16.7)kg、BMI由36.7±5.3降至33.6±4.8、胸围由(117.2±11.8) cm降至(109.7±12.4)cm、腰围由(118.9±14.2)cm降至(107.7±13.6)cm、臀围由(116.8±8.3)cm降至(109.1±7.9)cm、心率(81.3±4.5)次/min降至(66.7±4.9)次/min、收缩压由(135.7±6.9)mmHg降至(122.7±3.3)mmHg、舒张压(91.3±4.6)mmHg降至(77.1±2.0)mmHg,基础代谢由(1890.9±174.7)kcal/d增至(2076.3±171.6)kca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女性受试对象干预后臀围由(119.9±9.3)cm降至(112.9±8.9)cm、心率由(79.3±6.9)次/min降至(71.3±5,8)次/min、收缩压由(140.3±8.6)mmHg降至(119.3士9.5)mmHg、舒张压由(94.3±4.3)mmHg降至(76.0±5.5)mmHg,基础代谢由(1441.1±46.4)kcal/d增至(1653.0±46.1)kca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联合使用运动、饮食调控及健康教育的健康减肥方式对成人单纯性肥胖者有一定作用.

    作者:韩海军;黄承钰;吕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强乡镇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本文结合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实践经验,探讨镇卫生院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促进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的重要举措.

    作者:孙荣国;饶莉;曾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关系研究进展

    WHO建议以BMI作为肥胖判定的标准,即将BMI (Body mass index体质指数)25kg/m2定义为超重,30kg/m2则为肥胖.肥胖使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度大大增加.肥胖成为美国继烟草后的第2大死因[1].在美国,1/3的成人超重或者肥胖.而全世界超重/肥胖人群已超过5亿,肥胖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陈恒;叶盛;左延文;裴晓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城市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90例冠心病和186例健康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较对照组差,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因子无差别(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子女数、社会支持和人格特点有关(P<0.05,0.01或0.001).[结论]建立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其心理卫生服务、对于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防治冠心病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靖;宋金伟;何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对桡动脉影响的超声评价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评价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TRA)术前及术后桡动脉血管性状、血管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该前瞻性研究共纳入了于2007年1~1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259例患者,每位患者共接受3次血管超声的检查(术前,术后1d及术后10d).超声检测包括了2维超声及多普勒血管探测.桡动脉穿刺失败患者为排除标准.[结果]通过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脉造影术268例,完成冠脉介入治疗共35例.经血管超声检测,术前平均桡动脉内径(RAID)为(2.72±0.54)mm.男性患者的桡动脉内径比女性患者大(2.82±0.33) vs (2.53±0.40)mm, P<0.01.桡动脉内径与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没有相关性.男性患者的桡动脉血流量大于女性患者(0.04±0.01) vs (0.03±0.01)L/min, P<0.01.本研究中桡动脉的闭塞发生率为1.87%(5/268).对于未发生桡动脉闭塞的患者,术前和术后桡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的超声检测值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经桡动脉途径的冠脉介入操作对于术前Allen试验阴性的患者是安全的.桡动脉的超声检测对于筛选适合进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操作的患者及了解对术后桡动脉血管状况是有价值的.

    作者:陈勇;刘涛;赵超美;刘学彬;陈世蓉;邓建平;赖诚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健康体检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

    [目的]通过对来我院参加体检的4142例人员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以达到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的目的.[方法]采用无记名、选择题式的调查问卷形式,在体检当日内自行填写.[结果]4142例体检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健康知识的需求.[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体检当中,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使人们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李娟;杨涛;于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