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深度压疮中的治疗与护理观察

邱丽霞;张华英;胡珍

关键词:清创, 负压封闭引流术, 深度压疮
摘要:目的 对深度压疮患者采用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与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取患者50例,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改良式封闭负压引流术及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对比分析患者的压疮创面感染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及患者伤口平均换药时间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人数相比明显较高,患者的创面感染率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时间相比明显较短,伤口换药平均时间相比明显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深度压疮患者采用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显著,能促进压疮愈合,缩短治愈时间,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脱敏药物治疗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三种脱敏药物对于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脱敏疗效.方法 将30例136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Gluma脱敏剂、Recolite抗敏剂、舒适达速效抗敏牙膏进行处理并观察即刻、1个月后、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三种脱敏药物的即刻有效率分别为93.4%、91.3%、68.2%;1个月后观察为89.1%、86.9%、86.4%;2个月后为69.6%、82.6%、84.1%,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种脱敏药物中即刻脱敏效果Gluma脱敏剂组高,但远期效果不佳;Recolite抗敏剂组与舒适达速效抗敏牙膏组长期疗效效果较好,适合临床操作选择与日常生活长期应用.

    作者:朱山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临床超声诊断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的表现.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使用超声方法进行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患者40例,均得到病理活检或手术治疗确诊,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的40例乳腺非肿块型患者中,28例患者经病理检测被确诊为恶性病变,占70%,12例患者被确诊为非恶性病变,占30%.超声诊断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为1级血流分布,呈片状低回声,占75%;7例患者为2级血流分布,呈微钙化低回声表现,占17.5%;3例患者为3级血流分布,呈簇状分布表现或微钙化分散表现,占7.5%.结论 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中,其特异性较低,但是敏感性较高,临床诊断时应结合多种影像资料共同鉴别,如有需要可以使用超声引导穿刺的方法进行活检确诊.

    作者:代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外伤去骨瓣减压骨窗处顽固性皮下积液直通管分流治疗

    目的 探讨直通管分流治疗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处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骨窗处顽固性皮下积液患者积液腔-腹腔直通管分流治疗经过,并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积液清除和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CT检查,未见皮下积液,不存在过度分流,无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或者出血,中线结构正常.4例患者术后1个月局麻下腹腔切口直接拔除分流管,11例患者在术后3~4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拔除分流管.随访3~6个月,未见皮下积液复发.结论 积液腔-腹腔直通管分流术是治疗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骨窗处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有效方法,术后积液清除效果良好,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华侨;赵敏;熊国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研究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的可行性,为出院后早产儿强化母乳喂养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160例出生然后出院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早产配方奶喂养,试验组强化母乳喂养,在母乳中添加营养补充剂,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血生化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早产儿身长、头围、体重增长速率及出院体重均相近,并发症发生率也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配方奶喂养与强化母乳喂养早产儿的生长速度及免疫力都较为接近,但强化母乳既保留了母乳喂养的优势,还满足了早产儿对能量、矿物质的需要,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作者:麦润婵;陈海平;陈桂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高血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32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3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并收集资料,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厚(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1.2%,高于对照组60.0%(P<0.05);颈总动脉左右侧血管内径及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可促进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宋宇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依从性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的依从影响.方法 选取13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间分成A、B两组,各69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气道阻力等治疗指标检测结果,记录其用药依从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及MM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气道阻力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B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A组(P<0.05);②两组患者均具有理想的用药依从性,A组患者依从率为95.7%,与B组的92.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方案,疗效确切,患者用药依从性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华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处理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R、RR、PaO2、SaO2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PaO2、SaO2等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叶海英;蒋爱忠;黄少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西泮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地西泮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8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西泮治疗,分析两组高热惊厥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发热复发率和惊厥复发率(6.06%和4.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40.40%和30.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热惊厥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地西泮预防复发的效果较好.

    作者:刘路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电图对哈萨克族和汉族AMI预测差异分析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哈萨克族AMI患者与汉族AMI患者的阳性预测值的差异.方法 将41例哈萨克族和59例汉族AMI患者的心电图检查预测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血管病变时哈萨克族和汉族的阳性率分别是100%、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方面不论是心电图定位与急性心肌梗死病变血管的关系,还是心电图检查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大小,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对哈萨克族和汉族AMI患者的阳性预测值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赵永胜;赵红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三级质控在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三级质控在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方法 中山市某医院手术室2013年开展护士绩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岗位层级、工作量及工作质量.根据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能力等状况设置岗位层级、岗位系数.工作质量的考核通过三级质控的方法完成.结果 实施后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与实施前相比有较大的提高,护士对绩效分配制度满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士绩效考核中采用三级质控管理模式,便于发现问题,杜绝安全隐患,也增加了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作者:梁如娟;孟宇;刘冰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心瓣膜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性心瓣膜病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60例老年性心瓣膜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参附注射液6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0d;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0d.其他治疗用药两组相同.结果 连续治疗10d后,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120±5.1)m,心脏彩超LEVF (0.70±0.07),脑钠肽(130±5.3) pg/mL,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100±4.5)m,心脏彩超LEVF (0.62±0.05),脑钠肽(180±4.5) 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心瓣膜病疗效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骥戎;刘丽彬;李周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棒状乳杆菌4个管家基因PCR引物的设计与验证

    目的 探索一种为棒状乳杆菌管家基因设计PCR引物的方法,并验证所设计引物的PCR扩增效率和特异性.方法 先用在线引物设计工具Primer-BLAST为棒状乳杆4个菌管家基因设计PCR引物.然后用软件oligo 6.44评价引物的各项参数,综合考虑PCR引物设计的各项原则,人工筛选出佳引物,后通过PCR扩增验证引物的效率和特异性.结果 每个管家基因用Primer-BLAST程序设计得到10对引物,后各选出1对引物.经PCR扩增验证,这些引物不仅效率高,而且特异性好.结论 本研究所用的引物设计方法简单实用,用于设计棒状乳杆菌管家基因PCR引物效果理想.

    作者:姚纲;陈永红;胡红焱;张健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科医疗模式下对社区慢性病防治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全科医疗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治疗、预防方面的影响和取得的成效.方法 在社区创建医疗管理体系,建立居民卫生服务档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保健和康复预防知识宣讲,并比较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和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居民的整体建档率、高血压登记率、糖尿病登记率、慢病知识普及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以及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社区全科医疗模式的实行,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居民的整体建档率、高血压登记率、糖尿病登记率、慢病知识普及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及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等各项指标均高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间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病治疗、预防方面,全科医疗模式起到较好的疗效,值得社区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干预策略在重症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干预策略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法,将201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35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实验组,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集束化干预策略并将其运用于治疗护理中,比较两组疾病的病死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入住RICU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院感发生率、人均住院费用、住RICU时间、死亡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的集束干预策略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能有效降低院感发生率、人均住院费用、住RICU时间、死亡率等.

    作者:沈芳;许庆;韩洪莉;蒋家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胆囊息肉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治疗胆囊息肉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接受胆囊息肉治疗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9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9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胆漏情况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在对胆囊息肉患者实施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术后进食和住院时间,减少伤口疼痛的发生概率,避免了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概率,是一种安全可靠且有效的微创保胆取息肉方法.

    作者:刘家勇;胡世荣;谢可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9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46例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除了肠内营养的置管方式之外,两组均予以相同快速康复外科类方案,观察两组时间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住院、首次排气等的时间均多于研究组,且并发症率34.1%高于研究组15.2%(P<0.05).结论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予快速康复外科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峰;杨景先;杨卓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体会及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肠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评估43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出现肠残端坏死、肠腔狭窄、皮肤黏膜分离及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并发症的发生率;总结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①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与性别、肿瘤部位没有关系(P>0.05);②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发生率为19.2%,坏死、狭窄、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为12.4%;③在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中,3例经有效的护理后恢复良好,皮肤与造口周围黏膜无缝隙,无渗出液.结论 肠造口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十分常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肠造口术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母斐;黄莉;董功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系统化护理.对两组骨折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宝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通秘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肠道实热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通秘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肠道实热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肠道湿热型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通秘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通秘丸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排便情况,并进行肛压测定、结肠传输试验作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志物排除率分别增长了21.2%、49.8%(P<0.05)、肛门-直肠抑制反射,直肠感觉阈值,直肠大耐受阈值均下降.结论 通秘丸联合生物反馈在治疗肠道实热型便秘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芳芳;刘佃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由于肾小球特殊的毛细血管丛结构,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在肾脏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如糖尿病肾病患者,其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减少,并伴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增强血管通透性的细胞因子.VEGF通过促进肾周血管的新生不仅能减轻对肾脏的损害,甚至还能恢复肾脏功能[1].因此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在肾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综述如下.

    作者:安圆圆;孙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