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方;周炯林;张立实
[目的]分析南昌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及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 20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南昌市2004~2006年共报告麻疹1554例,年平均发病率11.21/10万.麻疹发病在不同县(区)存在差异,发病高峰在3~7月,以≤15岁人群为主;≤1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25.29%上升到2006年的40.66%.2006年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33.40%,主要集中在青山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结论]应进一步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
作者:刘玲燕;姜小仙;廖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比较手指血与静脉血血细胞参数测定的结果有无差别.[方法]采集门诊108人的手指血和静脉血血样,在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WBC、 RBC、 Hb、 MCH、 MPV、 PDW、 P-LCR与静脉血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指血的HCT、 MCV、 MCHC、 RDW-SD、 PLT、 PCT与静脉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细胞分析应以静脉血为主,应对引起手指血结果改变的诸多因素予以重视.
作者:郝少丽;李国娟;李桂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IP-10及其mRNA的表达.[方法]筛选典型HB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以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P-10水平;Real-time PCR检测PBMC中IP-10mRNA含量,以1g cDNA/1g GAPDH代表其mRNA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P-10及PBMC中其mRNA水平分别为(299.3±77.2)pg/ml、0.7479±0.14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外周血中IP-10 mRNA与IP-10表达明显相关(r=0.5747,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P-10及其mRNA表达增高,在介导肝炎后肝硬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平平;王健;项桂菊;胡孝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部分地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的人员工作负担,为我国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建议.[方法]以现有结防卫生技术人员为基数,计算各调查省份,省级、地市级、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工作人员在人口、面积、病人和服务县数方面的负担.[结果]我国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的工作负担较重,且全国结防人员负担,包括人均服务面积,人均服务人口,人均服务病人数等不均衡.[结论]各级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降低结防机构人员的工作负担和解决负担不均的问题,提高结防工作绩效.
作者:林少坤;徐缓;陈浩;刘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方法]应用我校流行病学教研室调查表对我院2002~2006年收入的158例首发青年脑出血患者(15~4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有明确病因的患者中高血压51例(32.28%),脑血管畸形43例(27.22%),内科疾病23例(14.56%),血液系统疾病16例(10.13%),妊娠状态2例(1.27%).经治疗痊愈34例(21.52%).好转71例(44.94%),未愈20例(12.66%),死亡33例(20.89%).青年脑出血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而饮酒、吸烟对预后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和脑动静脉畸形常见,早期干预可降低脑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罗晶;王永红;钟小妮;廖国宇;王小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食物中毒流行规律和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1966~2000年我市食物中毒情况的统计报表和有关资料,按食物中毒发生的年份、月份、城乡、就餐场所、中毒品种类别、中毒病因及监督监测情况比较分析.[结果]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在不同的年份、月份、城乡、就餐场所、中毒品种类别、中毒原因及监督监测情况是不同的.[结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重点在于加强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监督监测与违法违规的查处力度.
作者:杨传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建筑装饰装修在给人们带来舒适、优雅的居住和办公环境的同时,也给施工者和居住者的健康带来许多潜在的不良影响,其中对施工者的影响尤为显著.装饰装修工人由于其人群、工作等特点的特殊性,存在着较一般职业人群更为复杂的影响健康的职业卫生问题,关注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饮用水有机提取物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影响.[方法]给大鼠分别经腹腔一次注入相当于5.0L/kg、10L/kg、20L/kg饮用水的有机提取物,同时设对照组,6d后断头处死动物,测定肝、肾、睾丸组织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MDA(丙二醛)含量.[结果]随饮用水有机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呈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则呈上升的趋势,大鼠肾、睾丸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没明显变化.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没发现饮用水有机提取物对机体脂质过氧化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聂木海;张全新;朱伟;夏清林;梁晓芸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沈阳市大东区DOTS病人的5年转归并分析导致复发和治疗失败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沈阳市大东区2001年新登记的全部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5年转归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1年大东区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按照DOTS标准治疗的病人有254人,占病人总数的73.0%.监化组和自服药组在疗程结束时的治愈率分别为95.3%和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化组和自服药组的5年随访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1.49%和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有348例病人参加治疗,初治失败6例,5年随访细菌复发11例,经再次治疗,只有1例终成为慢性传染源.导致复发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规律服药.[结论]在大东区,DOTS策略取得了良好的近远期效果,证明DOTS是控制传染源的非常有效的措施.结核病控制工作应把主要的人力、物力用于监督病人化疗的实施上.
作者:吴澎;马彬;赵世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乙醇急性和慢性摄入对外周血细胞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16只,其中8只从静脉注射500ml·L-1的乙醇溶液(按0.5g·kg-1体重);另8只注射等积的生理盐水作对照.另取健康SD大鼠18只,其中9只以500ml·L-1的乙醇溶液(按0.5g·Kg-1·day-1)连续灌胃15d;另9只,以等积的生理盐水灌胃作对照.后实验动物取血,观察血常规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结果]乙醇急性静脉注射可引起家兔外周血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而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对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没有影响.相反,乙醇慢性灌胃后大鼠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明显增高,而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结论]乙醇摄入时间、累积次数不同对外周血有不同的影响.
作者:何显教;赵善民;晋玲;黄丽娟;黄俊杰;梁祚仁;王映;黄彦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通过对5年来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实践,从餐饮业量化分级目标,餐饮业量化分级的评分表格设计,记分方法,A/B/C/D分级监督效果,分析实践中存在的法律和实际问题,反思餐饮业量化分级公示的深层问题,从社会发展和市场导向及政府行为作用上,提出创新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理念,探讨提高卫生监督效能的方法.
作者:刘大良;仝志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万古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将2007年1~5月我院住院病人应用万古霉素类药物─去甲万古霉素(华北制药)、万古霉素(稳可信)的病例共64份进行药物合理性利用分析.[结果]64份病例中合理用药10例(15.625%),基本合理用药6例(9.375%),不合理用药48例(75%).[结论]目前万古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所放宽,不合理用药也随之增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应采取措施,严格适应证,保护该类药物的使用寿命.
作者:王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ARMA模型在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中的应用,建立HFRS发病趋势的预测模型,从理论角度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平稳时间序列分析,选用小二乘法按照信忠量准则,AIC、模型的拟合度与相关系数以及误差,确定ARMA的所有参数,用非线性小二乘法重新估计,得出组合模型的终估计;应用DPS (Data Processing System)数据处理系统.[结果]数据转换后,建立ARMA(1,1)模型,其残差平方和SS=0.6987,残差标准差:0.2158, AIC=-3.7044,相关系数R=0.96930,拟合度C=93.96%.[结论]模型可以用来讲行预测.
作者:陈叶;白杉;陈慧中;孙百军;魏文婧;黄牧;王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溴泰君(W198)联合加温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对照,以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为研究对象,当阿霉素(Adm)作用浓度为1μg·ml-1时,不同温度加温(37℃~42℃)与不同浓度(0.125μmol·L-1~1.0μmol·L-1)W198联合作用1h条件下,检测MCF-7及MCF-7/Adm的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内Adm的荧光强度、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荧光强度,统计分析其与加温温度和W198浓度间的变化趋势.[结果]MCF-7/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明显低于MCF-7细胞.加温联合W198作用于MCF-7/Adm,随加温温度和W198浓度增加,细胞表面P-gp表达降低,细胞内Adm浓度及细胞生长抑制率增加.42℃加温与1.0μmol·L-1W198联合作用时能大程度的逆转MCF-7/Adm对Adm的耐药.[结论]加温联合W198对于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的耐药逆转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袁洋;侯梅;梅朝蓉;何朗;兰海燕;李慧艳;张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取小学生1140名,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及家庭调查问卷,问卷收回率为97.8%.[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9%.A行为检出率5.18%;N行为检出率为8.68%;M行为检出率为5.00%.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独生子女及父母文化程度、婴儿期喂养方式、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照顾人关系、家庭婚姻结构、父母的和谐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P<0.05或P<0.01).[结论]黔南州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近几年全国其他地区文献报道偏高,且以N行为多见,揭示在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杨胜文;林先燕;余跃生;任光祥;陈建琴;吴敏;郎世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与气质的关系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从成都市一级幼儿园中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两个幼儿园,对园内193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能力和气质的评定.采用carey<3~7岁儿童气质量表>测查儿童气质,<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测试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结果]不同气质类型儿童中感觉统合正常和失调构成有统计学差异.在易养型儿童中,感觉统合正常的儿童所占的比例大.在启动缓慢型儿童和难养型儿童中,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比例较大.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在活动水平、趋避性、适应度、情绪本质、坚持度五个维度上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在前庭失衡、学习能力发展不足两个能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触一觉功能不良、本体感失调两个能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与气质特点有关,应针对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抚养和教育方式,预防感觉统合失调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陈甘讷;傅桂英;陈希宁;王劲;祝翊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免疫耐受在机体肿瘤的发生、病毒感染慢性化、器官移植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治疗由此引起的疾病,只有打破这种耐受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愈.HBV感染在急性期若未能得到彻底控制将逐步转向慢性化,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削弱使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等.免疫耐受的产生与机体及病毒均有联系,机体方面体现在胎儿的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成年后淋巴细胞的AICD, Th1/Th2失衡等;病毒本身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病毒变异产生的免疫逃避株是免疫耐受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
作者:李媛;王克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新浦区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对2006年连云港市新浦区传染病常规报告系统中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连云港市新浦区报告麻疹发病例数为146例,发病率为39.5/10万,其中0~1岁组发病率高,占总病例的27.4%.2~4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10.8/10万、10.5/10万和7.8/10万.[结论]2006年连云港市新浦区麻疹发病率明显增高,在局部地区出现暴发,发病人群以儿童、青少年为主.
作者:李振涛;郑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患者的维权意识及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一些医疗纠纷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威胁到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的重大问题,导致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本文将针对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医患沟通不畅,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有效的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李永莲;林玲;孙新生;张文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当前环境卫生问题在全球已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促进健康又成为环境与发展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面对SARS、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环境卫生作为公共卫生主要内容之一,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将会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金立坚;张成云;孙莉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