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香;史同焕;张建芳;李秀女;李红娜;董薇;李秀女
[目的]了解toll样受体3(TLR3)与孕妇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提取组织总RNA,逆转录成mRNA,采用qRT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相对定量的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孕妇和HBsAg阳性孕妇胎盘组织中TLR3 mRNA,从基因水平比较TLR3在两组表达的差异.[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果显示,病例组TLR3 mRN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病例组Ct比值(TLR3/β-actin)为1.7029±0.20306,对照组为1.3882±0.19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8,P=0.000<0.05).[结论]胎盘组织中TLR3表达与孕妇HBV感染有一定关系.TLR3高表达可能是孕妇HBV感染的保护因素.
作者:车晓文;王素萍;李淑珍;宋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粤西地区正常成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参考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全血粘度测试采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LBY-N6A型旋转式锥板粘度计;血浆粘度测试采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LBY-NW1血浆粘度计;红细胞比积测试采用日本SYSMEX K-4500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对473例正常成人按年龄、性别分组,分别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比积,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所变化.但各年龄组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性别、年龄及地区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建立的粤西地区正常成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参考值可为当地临床提供借鉴作用.
作者:李国富;吴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南宁市乙型肝炎的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南宁市2002~2006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宁市2002~2006年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17849例,年均发病率为55.16/10万.市区和6县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在32.33/10万~98.37/10万之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39岁报告发病数较高,占53.0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0.06%,其次为学生,占12.36%,第三是工人占7.55%.[结论]南宁市近5年来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起伏不定,流行形势依然严峻,提示应加强学校、工厂和农村乙型肝炎防治健康教育,继续抓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工作,制定乙肝的防病控制措施,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黄夏萍;石健;唐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亚硝酸钠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冷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亚硝酸钠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DNA的损伤作用.试验共设6个剂量组,亚硝酸钠终浓度分别为1.5μg/ml、15μg/ml、150μg/ml和1500μg/ml,同时设PBS阴性对照组和丝裂霉素C阳性对照组(20μg/ml).[结果]当亚硝酸钠剂量为15μg/ml时,可引起支持细胞拖尾率的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20, P=0.000),但共尾长、尾/头(长)、尾距等较为客观的距离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则在亚硝酸钠剂量达150μg/ml时,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DNA损伤程度明显加重,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亚硝酸钠具有损伤睾丸支持细胞DNA的作用,并且在染毒剂量为150μg/ml时,能观察到明显的损伤效应.
作者:吴赤蓬;张晓蓉;韩辉;宿宝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方法在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54例严重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采用左侧经胸膜后、或胸腹联合切口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位于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物如骨折块及破裂后突的椎间盘组织.[结果]54倒中,43例椎体近解剖复位,11例复位良好.无感染、无胸膜粘连和断钉等并发症,全部椎体间骨性融合.术后随访3~24个月,无脊髓再损伤病例,伤椎部位脊椎曲度恢复正常,无明显侧凸或后凸畸形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随访期内无植骨不愈合或钢板螺钉断裂现象.[结论]在治疗胸腰段骨折中,前路入路安全可靠,对脊髓减压彻底,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重建脊桂稳定性好,为患者顺利恢复创造条件.
作者:王力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南充市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小儿烧伤发生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05年3月~2007年3月间南充市2所医院收治的烧伤患儿年龄、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季节、致伤原因和有无旁人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热液烫伤是各年龄段儿童主要致伤原因,多发生在室内,74.3%的烧伤发生时有成人在旁.7时~21时为烧伤发生高峰期,冬夏季烧伤发病率高.[结论]小儿烧伤,重在预防.热液烫伤对儿童生活构成的威胁较其他类型烧伤大,应成为防治重点.家庭是烧伤发生主要场所,客厅环境复杂容易发生意外.
作者:周国富;向小燕;师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状况与健康需求,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使大学生控烟工作更具可持续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5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 11.0进行分析.[结果]尝试吸烟率为75.3%(男39.6%、女12.1%,X2=43.387,P<0.01).尝试吸第1支烟年龄趋小,58.9%在中小学阶段;吸第1支烟诱因来自同学和朋友的影响(48.6%,X2=38.200,P<0.01),其次是为尝试,解除烦恼,社交需要(37.1%.20.0%,4.8%).31.0%认为吸烟是个人选择,他人不应干涉;29.1%认为只要我不当其他人的面吸烟,就不应该受到干涉.对吸烟与健康的知识,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如何戒烟有需求(55.8%.X2=147.091,34.8%,26.1%,X2=100.761,P<0.01).[结论]大学生吸烟现象普遍,拒烟能力低,应根据不同需求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预防吸烟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应涵盖知识传播和行为指导2个方面,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综合干预,提高大学生控烟能力.
作者:黄丽雯;龚思红;张雪宝;潘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6年的131例医疗纠纷案例中,猝死的发生率、赔偿率、尸检率与赔偿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病房猝死患者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对回顾性分析资料进行归类统计.[结果]死亡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为2.5%,猝死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为30.8%.[结论]医院管理者有必要更关注病房猝死患者的医疗风险管理、医疗行为管理及医疗风险预警与医疗纠纷处理管理.
作者:刘启望;汪涛;刘敏;肖阳;郝清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合并脑卒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患者组)和不伴有脑卒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 (ApoA)、载脂蛋白B (ApoB)以及血压,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病程、舒张压、HbAlc、TC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载脂蛋白A是脑卒中的保护因素.[结论]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李唐瑛;李伟;张旭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我院急诊科抢救的死亡病例的疾病谱以及病死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将1997~2007年间在我院急诊科抢救的545例死亡病例分为2个时间段和4个年龄组,比较疾病谱的构成比和死亡率.[结果](1) 各年龄组中,2003~2007年间构成比的排序从高到低为中年、青年、老年和高龄组,与1997~2002年间相比,中年组比例增高和老年组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2) 各种外伤、循环和神经系统疾病居前3位,各种外伤、循环系统疾病比例上升和神经系统疾病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01);(3) 各年龄组病死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年组病死率高(7.2%);(4) 各系统疾病的病死率除循环系统和各种中毒外,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循环系统疾病病死率高(7.4%);(5) 各年龄组病死率居第1位的疾病,在青年组、中年组为循环系统疾病,老年和高龄组均为各种中毒.[结论]从急诊科抢救病例死亡率上看,中年组是临床抢救的关键人群,循环系统疾病和各种外伤是临床抢救的重点疾病,而且要重视老年中毒患者的抢救.
作者:朱子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测定BALP,光电比色法测定TRAP,超声骨密度仪测定桡骨运端骨密度.[结果]随着年龄增加,BALP、TRAP均增加,SOS值减少.经方差分析BALP、SOS值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P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年龄、BALP、TRAP均与SOS值呈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454、-0.346、-0.488.[结论]绝经妇女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且BALP是反映绝经后妇女随年龄变化的骨代谢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
作者:马立旭;冯秀丽;刘桂珠;张惠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加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辅以超短波加手关节功能操锻炼.[结果]康复组患者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疼痛程度×疼痛关节数),关节活动范围及展僵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短波治疗配合手功能操的锻炼能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手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董淑香;史同焕;张建芳;李秀女;李红娜;董薇;李秀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阿维A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调查2004年1月~2007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病人,其中用MTX治疗的病人30例,用阿维A治疗的病人20例.用t检验比较发热、红斑和脓疱的平均消退时间,x2检验随访1月的复发率.[结果]发热、脓疱的平均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斑平均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维A组优于MTX组,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疱型银屑病的治疗中,用阿维A的疗效优于用MTX疗效.
作者:陈吉辉;罗轶波;李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乳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1例乳腺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40例,良性肿瘤患者21例)、4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应用临床心理问卷(EPQ、 SSRS、 ENRICH)进行评定.采用F检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3组被试免疫指标(CD3+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EPQ的E、 N两个分量表值、SSRS的各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总分)测定值、ENRICH在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度、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业余活动、性生活和角色平等性7个分量表的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EPQ的P量表分与CD4T细胞值、E量表分与NK细胞值、N量表分与CD4+/CD8+比值、N量表分与NK细胞值呈显著相关,SSRS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SSRS的总分均与NK细胞值呈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受各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作者:杨秀木;韩布新;罗劲;陈永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致职业接触人群听力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职业接触人群进行现场调查,并测定三氨乙烯接触水平、噪声强度以及被调查者听力损失程度.[结果](1) 尿中TCE排出量仅与左右耳8kHz高频听阈均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接触工龄与6、8kHz高频听阈值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P<0.05或0.01).(2) 同时接触TCE和噪声,其中工龄大于2年组高频听力损伤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接触TCE但仅接触噪声(噪声强度与TCE接触组近似)的对照组,而且TCE接触组内工龄大于2年组明显高于工龄短于2年的接触组,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E与噪声联合接触可引起以中高频段听阈值提高为特征的听力损伤,TCE对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邱士起;练海泉;晁斌;李芳健;王家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引入消费行为理论探讨影响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促进青少年更好利用健康服务.[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生殖健康状况及保健水平为中等及以上的4个大城市5019名10~24岁青少年.对影响青少年就诊意愿的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应用消费行为理论假设模型的拟合检验卡方值186.525,概率值等于0.000.根据比值比(OR)发现:构成对青少年服务利用及就诊意愿的影响主要来自于青少年个体及环境两类因素.提示影响青少年服务利用意愿的因素基本符合基于消费行为理论而建立的应用假设模型.[结论]有效促进青少年主动利用服务,必须从青少年个体与环境改善两方面做起.
作者:余小鸣;张佳持;石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唇腭裂的发病因素以减少唇腭裂的发病率.[方法]对我科收治的唇腭裂病人亲属的生活环境,遗传,疾病,地域分布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遗传因素,妊娠期间用药,吸烟史或被动吸烟酗酒,家养宠物等都增加患病危险性.[结论]遗传与孕期保健直接影响着唇腭裂的发病率.
作者:金艳红;张学鹏;赵炳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SARS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现状.[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北京市2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采用评分法和数据标准化法来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对能力.[结果]北京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的应急反应能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好于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对能力由高到低为城区、城乡结合区、远郊区县,但整体应对能力存在不足,尤其是险情通报与卫生信息发布的能力,房山和燕山疾控中心的应对能力也不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努力来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作者:刘军秀;黄建始;张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在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透射电镜观察胃平滑肌形态学变化.[结果] [1]模型组大鼠平均血糖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t=40.471,P<0.01).[2]模型组大鼠胃内色素残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t=7.733,P<0.01).[3]模型组大鼠小肠传输速率显著慢于对照组大鼠(t=14.982,P<0.01).[4]胃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对照组胃平滑肌形态正常如下:多呈梭形,细胞核规则,呈长椭圆形,核膜相对平滑.褶皱少而浅,异染色质分布均匀,胞质内密斑、密体明显,肌丝清晰可见,线粒体较多.模型组胃平滑矶形态学改交明显:细胞变小.部分细胞胞膜凹陷明显,细胞核不规则、核膜皱缩明显,染色质呈致密块状,深染、边聚,密体、肌丝减少,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扩张.[结论][1]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能成功诱导出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2]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可能在糖尿病胃轻瘫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赵宏贤;陈霞;杨燕;郭勇;李昌平;余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影响成都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为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成都市城区6所幼儿园随机选取50名学龄前肥胖儿童,按1:2的比例与100名同性别、同身高、同年龄的正常儿童配对,通过问卷调查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食量大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第一危险因素(OR=96.93),摄入能量越多发生儿童肥胖的危险性越高;出生巨大儿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第二危险因素(OR=23.77);控制儿童出生体重和能量摄入团素后,父亲肥胖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OR=5.72).[结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多与生活行为方武相关,应采取综合营养干预以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
作者:芮溧;曾果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