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妙娥;冯慧艳;王立军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金免疫层析试验、双抗原夹心ELISA法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抽取2013年卫生部全国血站系统免疫检验提供的室间质量评价血清以及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定值质控血清2 NCU/mL和4 NCU/mL、无偿献血人员血清样本,分别采用3种检验手段进行诊断,对比分析HIV测抗结果.结果 利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验定值质控血清2 NCU/mL和4 NCU/mL、室间质量评价血清、无偿献血人员的血清阳性率依次为100.0%、100.0%、100.0%、0.0%;金免疫层析试验测抗结果分别为100.0%、88.9%、96.2%、0.7%,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抗结果分别为77.8%、100.0%、84.6%、1.5%.故利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进行测抗,结果可靠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3种免疫手段进行HIV测抗过程中,双抗原夹心ELISA法的测抗结果可靠性较其他两种检测方法更高,值得在临床诊断HIV病毒测抗结果活动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蔡勇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射频消融术中对高血压患者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局麻下择期行甲状腺射频消融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A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B组)、咪达唑仑0.1 mg/kg组(C组).观察并记录镇静给药前(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5 min(T2)、给药后30 min(T3)、术后5min(T4)、术后30 min(T5)的MAP、HR、RR、Ramsey镇静评分、SpO2值及是否需要给予降压药.结果 A及B组患者T1~T4时MAP、HR均明显低于T0时(P<0.05);C组患者T1~T3时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T0时(P<0.05).组间比较,A组、B组在T1~T4时MAP和HR明显低于C组沪<0.05),T2~T4时Ramsay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A组、C组患者在T1~T3时SpO2明显低于B组(P<0.05).C组在使用降压药方面明显多于A、B组(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下甲状腺射频消融术能够维持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剂量0.5μg/kg优于1.0μg/kg组.
作者:姚宇;刘晓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在儿童龋齿的临床治疗中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儿童龋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改良治疗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龋齿患儿采取常规的填充技术治疗,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则采用改良非创伤性的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龋齿惠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2%,对照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6.4%,改良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与高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治疗组患儿在充填技术治疗后1年的成功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术中疼痛比率18.2%(10/55)明显低于对照组49.1%(2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降低患儿术中的疼痛比率,提升其术后随访填充成功率,值得在牙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琴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清咳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夜间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儿童慢性夜间咳嗽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咳止嗽散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清咳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夜间咳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二航;李静;何世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更为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袁辉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46眼,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前房深度及眼压,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视力<0.1及0.1~0.25的患者明显减少,0.3~0.4及0.5~0.8的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脉络膜脱离、眼内炎及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金平;丁明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估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在肿瘤复发、患者生存及放疗损伤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制订检索词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手工检索及互联网查找;筛选关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收集;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x2检验研究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Meta-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合并效应量的统计指标,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 7项试验研究,共包括8 13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本研究,其中部分乳腺放疗组4 053例,全乳放疗组4 080例.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与全乳放疗比较,5年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5年对侧乳腺癌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5年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年远处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年乳腺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3~4度皮肤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放疗较全乳放疗较高的5年同侧乳腺局部复发率,5年对侧乳腺癌发生率、5年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5年远处转移发生率、5年乳腺癌死亡率、5年生存率及3~4度皮肤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闫茂慧;王跃珍;王准;申良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全麻.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置入后和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各时段MAP、HR和SpO2等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一次成功率.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MAP、HR和SpO2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时MAP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一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喉罩全麻应用于小儿麻醉中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小虎;王卫华;李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子宫腺肌病发病情况与其他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子宫腺肌病组发生情况及合并其他疾病情况.结果 全子宫切除患者中,子宫腺肌病发病率42.19%,其中93.52%合并其他疾病.40~50岁的子宫腺肌病组和非子宫腺肌病组合并发生宫颈病变、子宫体病变及卵巢病变均存在差异(P<0.05).在60岁以上,非子宫腺肌病患者全子宫切除人数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病组.两组合并子宫体恶性肿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宫颈及卵巢恶性肿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可能诱发卵巢良性病变,又可能是子宫体病变的保护性因素.因此,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正确指导,消除患者对子宫腺肌病的恐惧心理,同时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作者:李新敏;杨黎明;古雅丽;陈慧萍;张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进一步探究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928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病患的临床治疗和随访资料,确定患者上消化道健康状态以及Hp(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观察Hp阳性和阴性患者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上消化道的出血情况.随访1年后选出180例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并根除H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法莫替丁)和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各90例,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928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病患中,785例为Hp阳性,其中18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占23.05%;143例为Hp阴性,其中1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占8.39%.对比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P<0.05).治疗组3例病患再出血,占总数的3.33%,对照组中10例病患再出血,占总数的11.11%.治疗组较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更低俨<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有着直接的关系,Hp阳性并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较高,可根据患者病情替换使用法莫替丁可降低出血风险.
作者:黄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对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宫内残留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腹部超声检查,记录不同检查方法对宫内残留诊断结果,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相对比,数据经专业软件实施统计学检验.结果 78例宫内残留患者经不同超声检查后,阴道超声诊断正确率高达93.59%,腹部超声诊断正确率仅为82.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内残留患者给予阴道超声检查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诊断效果,有利于患者及时确诊病情并得到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吕彦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开展,年轻护士迅速扩增,临床带教力量相对不足,以往渐进式的培训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由于护理人结构的不合理,年轻护士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各科室通过重点护理敏感指标的培训和考核,使年轻护士尽快掌握本科室关于病人安全的护理敏感指标,保障患者安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立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和MRI诊断.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CT及MRI检查.结果 该组患者肿瘤均为单发,可发于胰腺任何部位,肿瘤平均直径大小(8.9±1.2) cm;多数呈圆形或类圆形,7例肿瘤可见完整薄膜,3例无完整包膜,1例未见包膜.经CT扫描观察,患者肿瘤囊性部分位于病灶中心区域,3例病灶可见条片状钙化,且分布于病灶实质区及包膜上.增强扫后,动脉期肿瘤实质部分为轻度强化,静脉期肿瘤结构部分增强,实性与囊性结构清晰,肿瘤周围组织、血管有受挤压、推移现象,但未见胆总管及胰管扩张、淋巴结肿大.经MRI检查,可见明显肿瘤边缘,轮廓规则,与胰腺呈钝角相连.全部胰腺未见胆为萎缩,胆管与胰管未见扩张.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囊壁及乳头状实性部分部分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 采用CT及MRI可为明确诊断SPTP提供参考依据,对SPTP确断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崔效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KD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高血压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60例,行对比分析.采集所有对象外周血,检测KDR基因遗传多态性,同时监测患者生化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者KDR基因多表现为SNP-604,健康患者多表现为SNP-17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P-604基因型患者FBG、TC、LDL-c、UA、NADPH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结论 KDR基因遗传多态性可能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对其行临床检测有助于拟定更合理的血压控制方案.
作者:叶旭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总结右美托咪定用于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维持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手术麻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8例,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进行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统计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麻醉苏醒时间、苏醒评分.结果 麻醉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脑双电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苏醒时间和苏醒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全麻维持,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特别是对心脏、血管作用小,利于患者手术中心率、血压控制,可以在临床手术中根据患者具体身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作者:陈红平;吕志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该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将其按照临床疗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增加沐舒坦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昼夜排痰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昼夜排痰量是(37.46±7.69) mL;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9%,昼夜排痰量是(64.16±10.05)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排排痰量,有效缓解患者慢阻肺临床症状.
作者:齐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站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肺结核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对照组患者则按常规方式进行管理.观察两种不同管理方法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22.38±3.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21±2.82)分;且服药依从评价为优32例、良18例、差3例,优良率高达94.34%(50/53),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4%(41/5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在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中较常规管理方式更优,是一种有效的医院-社区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健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对比.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单独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术后1、4、8、12、24 h根据VA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1、4、8、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重度痛及轻度痛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吗啡用量方面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更有利于减轻术后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以较大程度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护理细节服务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到我院进行就诊的150例需要进行体检的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对照组75例检验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75例检验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联合护理细节服务.对比通过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检验者在实施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方法后满意程度的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在经过常规的护理方法联合护理细节服务的满意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受检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联合护理细节服务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增强受检者的满意程度,而且还能够使患者提高对于医疗知识的认知情况.因此,护理细节服务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耿晓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糖尿病性便秘的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法 从病因病机、中药口服及外治、综合治疗方面,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结论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便秘具有疗效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简便验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其实验性研究及临床作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志霞;王剑波;吴克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