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善
目的 总结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与细胞因子的影响作用及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24例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对其行CVVH治疗,采集治疗开始后0、24、48、72 h静脉血测定血浆内毒素与细胞因子水平并对比.结果 血浆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在CVVH治疗开始后24 h明显下降,白细胞介素在治疗开始后48 h明显下降,4000 mL/h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0下降程度>2000mL/h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WH可有效清除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细胞因子,而且置换液剂量越大效果越显著.
作者:郭铃苹;罗杨;江珊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中CT腰骶神经根重建技术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疑似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2例,所有患者都采取CT扫描并进行腰骶神经根重建.结果 CT表现与临床症状相符度达到97.6%,1例患者为发现椎间盘突出症.15包括例患者为中央型,18例患者为旁中央型,7例患者脱出型,2例患者为椎间孔型.CT表现为神经根不同程度受压、突出的问盘可有脱出.26例患者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其余患者采取锥弓根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手术结果与CT诊断相一致.结论 CT腰骶神经根重建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明确脊髓、神经根受压部位,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黄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后其血清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对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宫内残留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腹部超声检查,记录不同检查方法对宫内残留诊断结果,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相对比,数据经专业软件实施统计学检验.结果 78例宫内残留患者经不同超声检查后,阴道超声诊断正确率高达93.59%,腹部超声诊断正确率仅为82.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内残留患者给予阴道超声检查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诊断效果,有利于患者及时确诊病情并得到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吕彦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观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53例):临床选择传统药物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53例):临床选择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P<0.05).结论 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临床选择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疗法极为显著,终显著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敬锋;林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运动的控制特点,提出相关预防措施.方法 脑卒中患者10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裸足式的三维视频步态分析,不穿戴矫形器,而对照组的患者则穿戴好固定式的裸足矫形器之后,再进行三维步态的检测工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三维步态检测数据均明显不如与正常步态数据(P<0.05);观察组中的步态周期明显延长,双腿支撑期占步态周期的比例逐渐增加(P<0.05).结论 根据偏瘫步态的运动控制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步态的康复.
作者:刘明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的确诊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42例,进行改良后的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47 min,术后观察一段时间后,所有患者中有1例复发,所有患者在术后出现阴囊积液1例,尿潴留3例,阴囊血肿1例,无切口感染.结论 手术结果显示,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汶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质量改进中的应用前景,对比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和常规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 9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常规控制方法;选择2014年1-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 69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综合评价指标控制.对比两组手术潜在风险的发生率,从而确定两种质量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 经数据分析得到手术室质量综合评价的13项指标,其中11项指标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综合评价指标质量控制更加有效.结论 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运用综合评价指标加以控制有助于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黎估芳;王淑和;陈月媚;欧永平;陈策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评价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RT-3DE全容积法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对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每搏输出量(SV)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结果 A组与B组患者测得的LVEF、LVEDV及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所测的LVEF、LVEDV及SV数据结果高度相关(r=0.86、0.85、0.89,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来监测其左室收缩功能,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方少兵;陈晨;相广财;陈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胆囊内瘘术前诊断及腹腔镜下治疗胆囊内瘘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胆囊内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B超、CT、MRCP检查结果及术中探查所见,观察在腹腔镜下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Hemolock处理瘘管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该组患者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2例中转开腹,术后2例出现少量胆漏,行T管旁置入小儿胃管引流后,胆瘘停止,2例术后并发胰腺炎,行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后好转,6例肝内外胆管合并结石,行再次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取石术.随访无再发腹痛、胆管炎、肠梗阻等不适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运用直线切割闭合器(Endo-GIA)、Hemolock关闭瘘口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上根据情况合理运用.
作者:肖群;袁通立;杨毅;唐华勇;胡海涛;贺彦宇;陈小雪;言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方法 该研究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科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50)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n=50),对两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冠心病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展开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水平,对保障患者预后,加快病情康复意义重大,具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雪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临床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4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B1组(观察组72例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全方位护理的方法,B2组(对照组72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在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服药依从性评分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从而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碧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KD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高血压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60例,行对比分析.采集所有对象外周血,检测KDR基因遗传多态性,同时监测患者生化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者KDR基因多表现为SNP-604,健康患者多表现为SNP-17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P-604基因型患者FBG、TC、LDL-c、UA、NADPH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结论 KDR基因遗传多态性可能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化指标,对其行临床检测有助于拟定更合理的血压控制方案.
作者:叶旭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对比.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单独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术后1、4、8、12、24 h根据VA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1、4、8、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重度痛及轻度痛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吗啡用量方面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更有利于减轻术后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以较大程度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5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6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肝切除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残余情况、结石复发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结石残余率及结石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安全性高、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前置胎盘采用腹部结合会阴超声及腹部结合阴道超声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接诊的128例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经腹、会阴超声检查,B组行经腹、阴道超声检查,并且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高达92.19%,B组诊断前置胎盘的符合率为95.31%,将这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P>0.05).结论 经腹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应用,能高效快速的检测出前置胎盘的患者,使诊断准确率显著增加,这就给临床上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方法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和治疗后的神经体征、症状的评分.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发生率为94.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体征、症状评分均有显著的变化,但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前列地尔联合a-硫辛酸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意义和临床效果,并且该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小等特点,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许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喉罩全麻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全麻.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置入后和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各时段MAP、HR和SpO2等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一次成功率.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MAP、HR和SpO2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时MAP和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一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气管插管麻醉,喉罩全麻应用于小儿麻醉中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小虎;王卫华;李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B超监视下无痛人工流产术在瘢痕子宫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瘢痕子宫.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组采取B超监视下无痛人工流产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3±1.4)min、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5.5±1.1)d、术中出血量为(8.8±1.2) mL、月经恢复时间为(33.8±3.8)d;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9±0.9) min、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3.6±0.7)d、术中出血量(5.4±0.8) mL、月经恢复时间为(26.5±3.2)d;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7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例);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监视下无痛人工流产术可显著减小对瘢痕子宫的创伤,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性小及恢复期短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梅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分析其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4-2015年3月我院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2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非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时间更短、疼痛指数更低,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相关对比,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支持辅助呼吸、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精神障碍及肋间神经压迫症状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法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临床疗效优越,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